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谁在驾驶巴士(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子华明
出版社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子华明编著的这本《谁在驾驶巴士(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分析了日常生活中上百个最具科学性与社会效应的人类行为,并揭开隐藏在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书中通俗易懂的实例和语言将引导你去发觉身边的意识世界,启发你去思考那些每天都在身边发生的人类行为。而且借助本书,你将会发现:只有了解人类的本性,才能够用更合理的方式对待别人;懂得合理对待别人的人,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这是一本让我们找到自己的书;这是一本让我们认识他人的书;这是一本让我们明白人际交往是怎么一回事的书;这是一本解答我们的好奇,并让我们更好奇的书。

内容推荐

为什么有人总担心自己会出丑?

为什么老大很强势、老幺很叛逆?

为什么险境中更容易产生恋情?

印象有没有欺骗你?

……

如何用心理学理论剖析生活中的常见行为与社会现象?

其中又蕴含了哪些有趣的心理学知识?

《谁在驾驶巴士(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分析了日常生活中上百个最具科学性与社会效应的人类行为,并揭示了隐藏在这些行为背后的种种心理奥秘。

《谁在驾驶巴士(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由子华明编著。

目录

第一章 戴着面具舞蹈——行为后面隐藏着怎样的心理

 1.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为什么我们总是用自己的想法衡量别人的想法/3

 2.亡羊补牢还是事后诸葛亮——为什么我们总爱事后总结/5

 3.不安分的心——解密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在不断地跳槽/7

 4.见义不勇为——旁观者效应/9

 5.随波逐流——为什么我们认为大众都买的东西更具有可靠性/11

 6.为啥人们会感觉“似曾相识”/13

 7.为什么每个人都是互相羡慕的/15

 8.度日如年——为什么我们在工作中会觉得时光难熬/17

 9.伸手不打笑脸人——为什么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取悦别人/18

 10.人心不足蛇吞象——人们为什么总不满足/20

 11.越挫越不勇——解密我们害怕失败的原因/22

 12.欲与天公试比高——为什么我们总想和别人一比高下/24

第二章 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我们心里隐藏着的阴暗角落

 1.解密说脏话让我们更愉快的原因/29

 2.戴着面具生活的代价——知识分子、白领人士为什么容易患神经衰弱/31

 3.“心宽体胖”确有道理/33

 4.为何妻子都爱管钱/34

 5.欲盖弥彰——撒谎的时候为什么眼睛不敢正视别人/35

 6.为什么我们会看见鬼魂/37

 7.揭秘男性“吸”烟成瘾的原因/39

 8.成见到底有多深——戴眼镜的人都有学问、胖子都平易近人么/41

 9.为什么我们会热衷于说别人闲话/42

 10.为什么我们如此关注明星/45

 11.为什么身体受伤时总爱抱头/47

第三章 拨开乌云见彩霞——怎样才能达到预期的行为效果

 1.人靠衣裳马靠鞍——为什么我们喜欢以貌取人/51

 2.商家搞店庆和“买一送一”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53

 3.得寸进尺——为什么我们接受小要求后不得不接受大要求/55

 4.给我一点空间——适当的距离为什么能使关系更融洽/57

 5.为什么老板不会对你说太多的话/59

 6.商家为什么会花很多的钱请名人代言/60

 7.笑一笑十年少——心情能够美容么/62

 8.为什么销售员卖东西总爱和顾客称“咱们”/64

 9.不买好的只买贵的——我们为何总喜欢买价格高的物品/66

 10.投其所好——求人办事为什么先抑后扬就容易办成/68

 11.丢了芝麻换取西瓜——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的互惠原理/70

 12.女人为啥喜欢男人说“我爱你”/73

第四章 敢问路在何方——用心理学帮你摆脱困境

 1.溺水三千,一瓢都取不到——选择多了我们却无所适从/79

 2.为什么我们接受一个鸟笼就要买一只鸟/81

 3.什么原因让人容易做噩梦/82

 4.有时候真话太尖锐——我们为什么会说假话/84

 5.为什么我们当了兵还想当将军/86

 6.好人难当——对别人好为什么反而得不到回报/88

 7.跟不上时尚的步伐——我们为什么总被时尚左右/90

 8.为什么有些员工害怕老板.就像老鼠害怕猫/93

 9.煮熟的鸭子为什么会飞——我们觉得必然会成功的事情为什么会失败/95

 10.野兽和美女——为什么癞蛤蟆总想吃天鹅肉/97

 11.不识庐山真面目——为什么我们不能清楚认识自我/99

第五章 打破砂锅问到底——了解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1.懊悔心理——为打翻了的牛奶哭泣/105

 2.杞人忧天——你的忧虑有价值么/107

 3.前怕狼,后怕虎——你总是害怕做不好事情么/109

 4.掩耳盗铃——自欺心理解析/111

 5.吹毛求疵——我们追求完美的背后/113

 6.海纳百川是种境界——我的心中容不下别人的原因/115

 7.牢骚太盛防肠断——是什么左右着我们抱怨的心理/117

 8.杯弓蛇影——为什么我总是不能相信别人/119

 9.夜郎自大——解密自负心理的缘由/121

 10.打肿脸充胖子——解密虚荣心理/123

 11.忍字头上的刀能否划伤你——我们有忍耐心么/126

 12.嫉妒心理:受不了别人比我好/128

第六章 掀起你的盖头来——探索心理深处的秘密

 1.酸葡萄和甜柠檬——得不到的就不好,得到的就好/133

 2.三个和尚没水喝——揭秘社会惰化现象/135

 3.为何借酒消愁愁更愁/137

 4.不是冤家不聚头——人们总喜欢对着干的背后隐藏着什么/138

 5.借坡下驴——为什么有人在做事之前先想好做错的借口/139

 6.老诉苦反而得不到同情/141

 7.酒鬼见酒,醉死不走——为何有些人爱酒如命/142

 8.赶鸭子上架——说你行你就行/144

 9.揭秘:我们为何爱做心理测试/146

 10.孟母三迁——环境的影响力有多大/148

第七章 无风不起浪——了解行为背后的心理效应

 1.第一次见面为什么这样重要——首因效应/153

 2.一俊遮百丑——近因效应/154

 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为什么一点小事会影响大局呢/156

 4.三人成虎——群体极化效应/158

 5.远亲不如近邻——邻里效应/161

 6.一叶障目——为什么我们往往凭一件小事就判定一个人/163

 7.不撞南墙不回头——我们很难改变自己认定的事情/165

 8.破釜沉舟——为什么断了后路反而会成功/167

 9.东施效颦——盲目仿效别人/169

 10.假药也能治真病——安慰剂效应/170

第八章 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心理让我们产生这样的感觉

 1.你问我爱你有多深——为什么会情人眼里出西施/175

 2.家花不如野花香——为什么老婆总是别人的好/177

 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为什么交往的时间越长越亲密/179

 4.有多少爱可以重来——为什么初恋最难忘/181

 5.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背后秘密/183

 6.女为悦己者容——女人为什么爱打扮/186

 7.曾经最美——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怀旧/188

 8.为什么说曹操。曹操就会到/190

 9.墨菲效应——生活中往往躲什么来什么/192

 10.高处不胜寒——为什么美女愁嫁/194

第九章 大浪淘沙终拾金——为什么我们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1.金盆洗手——为什么我们要用这样的方式预示从头再来/199

 2.狼爱上羊——人质为什么爱上绑匪/200

 3.黄粱美梦——为什么我们爱做白日梦/202

 4.眼里容不下沙子——为什么我们总想把不完整的东西补完整/205

 5.投桃报李——我们为何会因为对方喜欢上自己而喜欢上对方/207

 6.疑人窃斧/209

 7.为什么有些人常迟到/210

 8.心诚则灵——为什么算命先生的话那么准/212

 9.为什么我们约会要在光线暗点的地方/214

第十章 随风潜入夜——心理可以改变我们的行为

 1.盲人摸象——我们为什么看不到物品的其他用途/219

 2.情人受伤时为什么我们也会疼/221

 3.为什么我们害怕被困电梯/223

 4.奖惩有度——为何人们的积极性有时候会因报酬而受打击/225

 5.我是谁——为什么我们喜欢给自己贴标/227

 6.讳疾忌医——人们为什么很难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229

 7.为什么我们总是关注和自己相关的东西/230

 8.墙头草两边倒——为何做事如果有两个原则就会无所适从/232

试读章节

5.随波逐流——为什么我们认为大众都买的东西更具有可靠性

推销员在向顾客推销产品的时候,会习惯性地说:“你的邻居们都买了该产品,你也买吧,没错的。”或者说:“其他人都买了该产品,反响不错,你可以试一试。”于是,人们纷纷购买该产品。但事实上,他们的邻居是否真的买了该产品或者是否反响不错,只有等到他们购买了该产品之后才能得到最好的验证。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从众现象,所谓从众现象,指主体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从众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表现为“随大流”、“无主见”。一般来说,自信心较强的人,发生从众行为的可能性较小。缺乏自信心的人更容易产生从众行为。

产生从众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从理论上讲,从众现象的产生可以是由于对比参照的需要、能使人产生安全感或忠于集体的容纳等因素引起的。在笔者看来,从众现象的产生,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影响:即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

首先,个人因素的影响对从众现象的产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个人由于自身个体的差异,在从众问题上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倾向。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由于别人都去做某事(例如购买某种商品),虽然自己认为没有什么必要,但也不由自主地像大家一样去做的人;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任凭他人如何影响,依然泰然处之,我行我素,丝毫不为他人所动的人。这里首先就涉及到了一个自我意识感的问题。所谓自我意识感,其实最核心的还是涉及到“我是谁”以及“我所要的是什么”的问题。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立的社会角色,而且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角色丛,在不同场合、情景,我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角色。一个具有清晰自我意识感的人,能够很好地分清自身的各种角色,并且在不同的场合把握好相应的自我,知道当时的自己是谁,处于什么位置,以及自己所要的是什么。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就具有了十分明确的目的和动机,能够清楚地感受自己,而不只是看到自己周围的群体以及认为自己只是他们当中的一个,理应与大家行为一致,不需要有什么别的想法,也不应该让自己特例独行,因为自己只是他们当中普通的一员,毫无特殊之处。这样,一个人在头脑中只有“大我”没有“小我”,没有意识到自身的独特性与独立性,从众行为也就无法避免地发生了。

当然,个人因素的影响,从另一方面来说,还有一个个人支持与他人支持的问题。如果我们说上面一种情况出现从众是人们主观主动的行为,那么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人们可能会出于某种压力,被动地进行从众行为。有时候,人们可能为了寻找一种安全感,或是希望自己不被排除于某个团体之外的归属感,从而被动地做出与他人一致的行为。事实上,这是一种寻求他人支持的行为。一般情况下,一个自信的人能够使用个人支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会过多地受大众的影响,因为他们能够从自己身上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作为支撑。而一个不自信的人则更多地需要依靠别人的肯定来做事,那么当然,做别人都去做的事无疑就成为了一种获得安全感的很好的方式。因此,从众现象也就同样应运而生了。

此外,除了个人因素以外,环境因素也是从众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有时候,环境会对人产生巨大的作用,成为不可低估的一种力量,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中,环境对人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和鼓动力,它能让人们在某种情景下失去理智的思考,在头脑发热的情况下跟随大众一起做出选择。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决不少见。在《影响力》一书中,就列举了很多相关的例子。比如一个人在听到或者看到许多人都购买了某种商品时,自己可能也会购买。而有些厂商也会利用这一现象,给消费者造成一种短缺效应,制造出某种商品热销或缺货的假象,这样消费者往往都会头脑一热就购买了这种“宝贵”的商品。由此可见,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作用。

当然,在大多时候,从众现象的产生往往是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众现象时常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不顺应从众现象,敢于在别人都说“是”的时候说“不”,需要有相当的勇气与信念。而事实上,一个人无论选择从众还是不从众,都一定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并承担其结果。如果你选择从众,去做一些自己本不想做的事,也许你满足了当前的安全感,但可能会为此付出违心的代价;而如果你选择了不从众,也许你可以从长远角度做自己的事,但目前则必须承受来自周围的非议与压力。正如一位美国心理学者曾经说过的:“你现在感觉好的事情,不一定将来也感觉好;而你现在感觉不好的事情,不一定将来也感觉不好。”因此,无论你怎样选择,都必然要承担相应的结果。

那么,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到底应该如何应对从众现象呢?事实上,这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选择。每个人对于不同的事的处理方式也都各有不同,并不是说从众或不从众哪个就是更好的,这关键还是要看你自身是如何想的,你所坚持和追求的是什么,以及你可以承担什么样的后果。在此,我只想说:如果你选择了从众,那么要注意应遵守的一些基本规则,例如遵循底线伦理,同时准备好自己可能要承担的后果;而如果你选择了不从众,那么就要注意你不从众的方法,同时准备好自己可能要付出的代价。

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要什么以及所能承受的后果,相应地控制环境的影响,将会帮助我们在从众问题上做出最好的选择。P11-13

序言

心理学从一诞生就被人们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衣,更多的时候,我们无意识地把它和所谓算命之类的东西等同起来,这实在是一种悲哀。且不说心理学的科学性有多么的严谨,仅凭它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就不能把它和迷信类的东西相提并论。

目前来说,对心理学的理解存在两个极端,一个是觉得它深不可测,一提到学心理学的人往往觉得这些人有着非凡的能力,能一下子洞穿别人的内心,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往往没有安全感;一种则觉得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很舒服,因为这样的人很体贴人,总能给你温暖的呵护;另外一种极端就是,觉得学习心理学的人心理都是有问题的,认为这些人心理都阴暗得很,当然,不可否认,现实当中是有这样的例子,在我们为影视作品的精彩场面喝彩的同时,无形之中留下了这样的印象。那么心理学是否离我们真的如此遥远呢?其实,心理学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就像空气一样。吸进去呼出来,有一天当我们感觉呼吸困难的时候才会觉得空气对我们的重要性。

为什么贪睡者反而记性更好?为什么我们在照相之前爱梳头?为什么我们会“左耳进,右耳出”?为什么男人越紧张,女人越觉得受重视?为什么信用卡会让我们花更多的钱?为什么紧张的情况下我们愿意与人共处?我们的记忆会不会骗人?人在觉得被重视、被赏识的时候,潜能到底有多大?无孔不入的媒体是怎样影响我们的人格与生活的?都是一句“我爱你”,你们的爱情又有怎样的形态?为什么明明心里有了主意,关键时刻又会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这是真理,还是商家-的噱头?这些为什么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什么,恐怕很多人早已经习以为常,就像每天眼睛睁开来就会看见明亮的天空一样,早就麻木了。因为我们更多的是把生活的重心放在了如何才能拥有房子、票子和车子上,我们还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关注我们行为背后隐藏的秘密。

本书作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可以帮你在十字路口做出选择。阅读本书,了解人如何思考、如何表达、如何行动、如何感受。当你对人性有了深刻的洞察,重新认识了自我时;当你准确地解释、预测了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时;当你能够察觉到心理的不适应并且学会自我调节时;当你能够在获取心理咨询时自主地做出选择时,你会发现,自己的天空更宽广了,工作和生活更有意义了。同时,你和周围的人增进了彼此的了解,营造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最终你体会到了很强的幸福感。这就是心理学。

本书分析了日常生活中上百个最具科学性与社会效应的人类行为,并揭开隐藏在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书中通俗易懂的实例和语言将引导你去发觉身边的意识世界,启发你去思考那些每天都在身边发生的人类行为。而且借助本书,你将会发现:只有了解人类的本性,才能够用更合理的方式对待别人;懂得合理对待别人的人,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这是一本让我们找到自己的书;这是一本让我们认识他人的书;这是一本让我们明白人际交往是怎么一回事的书;这是一本解答我们的好奇,并让我们更好奇的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打开这本书,你就相信这句话的真实性了。

编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1: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