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记录了我们祖先漫长而曲折的奋斗历程,记录了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记录了无数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也记录了我们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发明创造,其中蕴藏的成败之道、历史规律,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仍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李守鹏主编的《中国通史故事(远古-西汉)》梳理中国远古-西汉的历史知识,用故事的形式讲述历史,使读者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了解历史,学到知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通史故事(远古-西汉)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李守鹏 |
出版社 |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记录了我们祖先漫长而曲折的奋斗历程,记录了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记录了无数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也记录了我们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发明创造,其中蕴藏的成败之道、历史规律,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仍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李守鹏主编的《中国通史故事(远古-西汉)》梳理中国远古-西汉的历史知识,用故事的形式讲述历史,使读者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了解历史,学到知识。 内容推荐 《中国通史故事》的内容从远古开始一直讲到民国时期,把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都讲到了。内容丰富,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民间生活等各个方面,反映了各时代的基本面貌。 本书为《中国通史故事》(远古—西汉)。全书梳理中国远古—西汉的历史知识,用故事的形式讲述历史,使读者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了解历史,学到知识。 《中国通史故事》(远古—西汉)由李守鹏担任主编。 目录 第一章 尧舜禅让传美名 第二章 大禹治水定九州 第三章 少康中兴清夏宫 第四章 夏桀暴虐毁社稷 第五章 伊尹助汤成大业 第六章 纣王荒淫鹿台下 第七章 西伯仁义服诸侯 第八章 太公助周灭殷商 第九章 辅成王周公吐哺 第十章 烽火台上荒唐梦 第十一章 齐桓公称霸诸侯 第十二章 吴王金钩耀江南 第十三章 卧薪尝胆霸中原 第十四章 晋文公流亡生涯 第十五章 伍子胥含恨吴宫 第十六章 楚庄王纳谏称霸 第十七章 平原君以德服人 第十八章 信陵君窃符救赵 第十九章 孟尝君善待门客 第二十章 张仪巧舌说连横 第二十一章 赢政加冕诛叛逆 第二十二章 荆轲仗义刺秦王 第二十三章 始皇求仙盼长生 第二十四章 张良桥上得兵法 第二十五章 矫遗诏二世登基 第二十六章 施诡计赵高逞凶 第二十七章 陈胜吴广举义旗 第二十八章 项梁兴兵震江东 第二十九章 战巨鹿项羽救赵 第三十章 斩白蛇刘邦起家 第三十一章 鸿门宴沛公脱险 第三十二章 萧何月下追韩信 第三十三章 项羽骂阵激刘邦 第三十四章 楚霸王别姬垓下 第三十五章 韩信功高遭猜妒 第三十六章 汉高祖衣锦还乡 第三十七章 吕后弄权自毁身 第三十八章 一代明君汉文帝 第三十九章 汉武帝金屋藏娇 第四十章 信鬼神武帝痴迷 试读章节 尧,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天子,他的英名千古流传。 尧号陶唐氏,他是黄帝的后代,父亲是高辛氏,挚是他的哥哥。他出生在丹陵,据传说生下来的时候,一连很多天阴沉沉的天气突然放出光明,天空彤云飘卷,远方的凤凰也飞来和鸣,预示着一位巨人的降临。 这孩子长得仪表堂堂,一声啼哭就像惊雷划破了天空,一生下来就会说话。高辛氏得着这样一个儿子自然是心花怒放,他的朋友们都来向他祝贺,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要成就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业。 后来父亲将他送到他的外婆家伊侯国,他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后来他又搬到了祁地,在这里生活了很长时间。13岁的时候,他就帮助哥哥挚做事,挚非常喜欢他。挚的封地在陶。到了15岁的时候,尧有了自己的封地唐,所以他号为“陶唐氏”,后人又称他为“伊挚氏”。 到了18岁,尧代哥哥挚而立,成了天子,中国古代的尧舜之治就从这时开始。尧建都于平阳之安邑,就是今天的山西平阳县。 尧有崇高的德行和无穷的智慧,在百姓的心目中,他就是神。他的仁意善心就像天上的太阳普照天下,无所遗漏,他的智慧就像滚滚向前的黄河水永远没有穷尽。他做了天子之后,吃的住的和老百姓一个样。他住在茅草房里,吃的是最差的食物,他和老百姓惟一不同的就是在草舍瓦灶旁运筹着振兴国家的大计。 尧生活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二千四五百年。那时候,人类处在蒙昧时期,也还没有像样的历法,历法的推算和时间的变化不能很好地协调起来,历法也不能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今天我们也许想象不出没有很好的历法会有多大的不便,实际上,没有一部适应于农业生产的历法,往往就会搞错了时间,误了种植庄稼的时机。尧觉得这实在是个大事,于是决定修改历法。他把当时的历官羲氏和和氏找来,命令他们去重新制订一套适应于农业生产的历法。于是,就创造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历法。在这部历法中,以四季为一年,置闰的方法就是从此时开始的。 尧到外地巡视,到了华地。华地的封人向他祝福道: “谨祝圣人,愿圣人多福、多寿、多男子。” 尧听起这话却不高兴,皱着眉头说:“你说得不对。国家有很多男子,就会使人产生恐惧。国家如果很富有,就会出现事端。人老了,长寿固然很好,但是又少不了受到种种侮辱。我想这三样还是都不要为好。” 这位封人说:“天生万民,一定会授给他所做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分,做自己的事,这有什么可害怕的呢?国家富有了,按照各人的名分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东西,人们不必为自_己的生活发愁,这怎么会生出事端呢?天下有道的时候,你就和万物一起昌盛;天下无道的时候 ,你就修炼自己的德行,退隐山林。如果你活到1000岁,就乘鹤而成仙,登上白云,随着白云一起舒卷,一直到达上帝所在的地方。这又怎么能受到侮辱呢?” 尧一边听,一边点头,觉得他说得句句在理,就重赏了这位封人。回到京都,他命令广开言路,设立进谏之官,专门负责收集臣下和百姓的意见。在朝堂的外面放着一面专门用来进谏的大鼓,谁要是上谏,就击打这面鼓。而且在天下各个地方立诽谤之木,诚心欢迎天下人给朝廷提意见。 他统治天下五十多年,不知天下治还是不治,老百姓是真的拥戴还是假的拥戴,便询问手下的大臣。大臣们都说,老百姓把您看成天上的神仙一样,尧就是不相信。于是就到偏远的地方去微服私访。 一天,他正在路上走着,忽然听到有孩子在吟唱一首童谣: 立我蒸民, 莫非尔极。 不识不知, 顺帝之则。 尧觉得很奇怪。走着走着,他又看到一位老人嘴里吃着东西,一边敲打着自己的肚子,一边敲打着地上的土壤,唱道: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帝力何有于我哉! 尧早就想到,最高明的统治,是老百姓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如果感到统治者的存在,他们也就有可能害怕统治者的淫威,人民还是在有所压抑的情况下生活的。现在他昕到了“帝力何有于我哉”这样的话,不正应证了他的想法!一丝淡淡的笑容从他的脸上荡起。 他就这样一直往前走,发现老百姓都是在欢欢乐乐地生活,无忧无虑,纯朴天真。这次微服私访:使得他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自己所做的是对的,于是就更加勤苦地为百姓做事。 尧就是这样,一年到头,没有一天空闲的日子,生怕有一个人不能吃好、住好。在他的统治之下,天下年年太平。这样,不知不觉地,时光过去七十来年。他也到了86岁了。 他觉得自己老了,没有充沛的精力来处理国家的大事,而治理国家的任务是这样的艰巨,哪能有一点懈怠!所以他晚上睡在床上,思来量去,最后决定自己退下来。但是,谁来接替位子呢?他想来想去,似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他想,何不先征求一下大臣们的意见。 第二天,他找来了大臣放齐和驩兜。尧说:“二位贤臣,今天让你们来这里,是有要事相商。我年纪大了,精力也不如以前了,处理国家大事觉得越来越吃力,再说我也在位七十来年了,总不能永远这样。” 二位大臣都说:“帝王在上,仁义如天,德业如日,天下百姓都仰您的神威。您在位是天下百姓的福气,哪里能说退位的事!” 可是,尧的决心已下,二位大臣看没有办法劝他们的贤明君主放弃这一想法,只好听从他的意见。放齐说:“我看您的儿子丹朱深明事理,可以把王位传给他。” 尧说:“嗨!他不行,这小子好闹事,性情又比较凶残,他哪里能担当这样的重任。” 驩兜说:“如果丹朱不行,我看就让共工来做吧。共工这人功劳很大,让他继位,人们也会服的。” 尧说:“这共工就会玩嘴皮子,专说好听的话,做起事来却不走正道。你别看他表面上对人很恭敬,其实内心里却时时在盘算着坏主意。这样的人当政,老百姓怕要遭受灾难了。” 继承人的事一时定不下来,尧很着急,他召来四方诸侯,专门商讨这件事。他说:“我选人不在乎他是不是我的亲信,或者是不是我的亲属,也不在乎他是不是贵族出身,而是要看他的心地是不是仁慈,是不是有真才实干。君主的位子负荷着全体百姓的利益,我怎么能对此造次呢!” 这四位诸侯首领说:“听您这么一说,我们倒觉得一个叫虞舜的人,或许可以接替您的帝位。” 尧说:“这个人的贤名我也听说过,但是详细的情况就不知道了,请你们给我说说。” 这四个诸侯就把舜的详细情况给尧介绍了一番。 原来,舜本是一个瞎子的儿子,他的家庭算不上是个美好家庭。他的父亲是个残废人,对他没有什么帮助,从小什么事情都得靠自己。而且父亲又是个不义之人,心地不善。舜的母亲早亡,父亲娶了后母。自打后母进了家门之后,舜就成了家中的眼中钉、肉中刺,父母都千方百计想除掉他,他就在这种不安宁的环境下生活。而且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个名叫象的小伙子,也狂傲无礼,对他很坏。幸运的是,他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竟然没有沾上坏的习惯,他的心地也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污染。他待人总是一腔诚心,像和风一样温暖。尽管他的父母对他不好,但他仍然克尽孝道;尽管他的弟弟不断伤害他,他总是把弟弟挂在心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弟弟。可以说他是个至纯至孝的典范。 四位诸侯首领你说一句,我说一句,把舜夸得像一朵花。尧听他们这么一说,心也动了,就说:“有这样好德行的人真是难找啊!你们把他找来,我想当面试试他。” 尧第一次见到舜的时候,就喜欢上这位英武伟岸的后生。和他一交谈,更觉得他温文尔雅,知文识礼,而且胸中很有韬略。舜这时已经三十多岁了,尚未婚娶,尧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这两个女儿一个叫娥皇,一个叫女英,两人都是貌若天仙,一个18岁,一个16岁。尧将她们嫁给舜,一来表明自己对舜的赏识,二来也便于从中观察他。 舜成亲之后,就带着两个妻子回到了自己偏僻的家乡沩水河畔。坐着牛车颠簸在家乡崎岖不平的道路上的时候,舜就给她们讲述自己的身世,教她俩怎样孝顺公婆,怎样善待那位不听话的弟弟。舜更是反复交代她们,不要因为自己出身高贵,就可以傲慢无礼。 到了家,舜让这两位高贵的妻子拜见了自己的瞎子父亲和后母。当拜见那位瞎子公公时,娥皇和女英互相使了个眼色,想考考他们这位郎君,是不是真的孝顺他的这位瞎子父亲,就故意不跪下,行为非常随便。公公当然是看不见,但是舜则看在眼里、痛在心里,马上让她俩跪下行大礼。 行完礼,一切停当之后,他们安歇了。但是舜没忘记这件事,这成了那个晚上教育娥皇和女英的开头。舜反复跟她们说,对待人,关键要有这份心,礼貌倒在其次。心正行为才能正。不要因为别人看不到,就可以做一些苟且的事。娥皇和女英会意地点点头。 舜和二位妻子相敬如宾。舜带头垂范,娥皇和女英也能尽自己的孝道。每天早晨天没亮,舜和娥皇、女英就起了床,洒扫门庭,叩拜二老,端饭递水到床前,然后就下地干活。一旦二老生病,他们就侍药奉汤,不离床前。对待弟弟也十分关心,每当弟弟有非礼的举动时,他们也总是让着他,并给他讲做人的道理。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