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太平洋战争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日)山冈庄八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德川家康》、《明治天皇》、《太平洋战争》认识日本民族三部曲,首推《太平洋战争》!

日本著名历史学家山冈庄八历时十年倾力呕心之作!

日本讲谈社精心打造历史类图书精品,1986~2009,24年间重印42次。

“山冈庄八用一支笔,重新唤起迷惘中的大和魂,使日本人再建信心。”

——人文学者、历史学家柏杨先生

《太平洋战争》正是日本民族的坚忍、决绝把日本带向战争的深渊,也正是这种坚忍与决绝让日本人在战后迅速崛起,本书功不可没!

反思这场战争,现代企业管理可以从日本的天皇辅弼制中受到启示!

内容推荐

全书《太平洋战争》为日本著名历史小说家山冈庄八历时十年倾力呕心之作,本书其晚年最后一部作品。

《太平洋战争》全三卷,以洋洋近90万言详述了从1941年4月13日签订《日苏中立条约》到1945年9月2日在投降书上签字这一段历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的日本战争史、国际关系史。书中聚焦了一个个或惊心动魄,或风云诡谲,或血雨腥风的真实历史时刻;详述了在太平洋战争策划发动过程中各个罪魁元凶随战争结束灰飞烟灭、认罪伏法的过程;展示了日本民族发动的这场战争之历史、政治、经济与文化渊源。本书作为一代历史小说家山冈庄八的封笔之作决不是在简单地阐述历史和揭示真相,更在于反思这场战争,相信一定能够引导读者对民族、国家、战争、人性、信念等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思考并受益良多,本书堪称是一部现代战争启示录。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突然袭击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大损失。8日,美、英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在不到半年时间,鲸吞了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关岛、新加坡、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处于暂时的军事优势。1942年6月,中途岛大海战成为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日本从此失去了制海权和制空权。8月,日本孤注一掷地发动了瓜达尔卡纳尔岛之战即瓜岛战役,由于日本总部的一个低级失误,让瓜达尔卡纳尔岛成为日军永远的“地狱之岛”……

目录

前言

上篇 十二月八日前后

 外相荣归

 被抛弃的手套

 同床异梦

 决定命运的御前会议

 近卫与东条

 重回起点的圣意

 开战前夜的苦闷

 开战前夜的外交

 开战前夜的民众

 山本五十六之眼

 开战前夜得海军

 1941年得12月8日

中篇 开战之初的攻防

 开战之日的表情

 马来的火柱

 入侵新加坡

 新加坡沦陷

 落幕新加坡

 菲律宾之战

 巴丹死亡行军

 科雷吉多尔敢死队

 印度尼西亚攻防战

 敢死队暗袭印尼

下篇 太平洋生死战

 成功的爪哇军攻

 剖析日本陆军

 中途岛海战(一)

 中途岛海战(二)

 中途岛海战(三)

 中途岛海战(四)

 瓜达尔卡纳尔岛恶战(一)

 瓜达尔卡纳尔岛恶战(二)

 瓜达尔卡纳尔岛恶战(三)

 瓜达尔卡纳尔岛恶战(四)

 瓜达尔卡纳尔岛恶战(五)

 瓜达尔卡纳尔岛恶战(六)

 太平洋战争相关年表

试读章节

松冈作为第二次近卫内阁外相登场时,欧洲已经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风暴中。

松冈认为,此时在世界上,欧洲的殖民主义早已无法轻易立足。无论是何种文明都有自己的年龄,到达一定阶段就会进入颓废期,拥有再强大的力量也会出现无法抵抗的裂痕。日本发生的满洲事变。在某种意义上敲响了欧洲时代的晚钟,而他松冈洋右本人则肩负着敲响下个时代晓钟的任务。

松冈得出这样的结论也是有分析、有依据的。以下就是他的逻辑推理,他首先分析了日本近代的发展历程和目前的国情: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面临着被英、法、美、俄四国分割侵略的威胁,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完整,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后日本人割去发髻舍弃佩刀,开始追寻风靡世界的欧洲文明,也就是自人的西洋文明。对日本人来说,在欧洲白人奴役有色人种的世界中,日本付出巨大努力才避免了遭受侵略。

“富国强兵——”

日本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有色人种最后的堡垒,为了取得独立和生存,就是要竭尽全力富国强兵。

但是,松冈洋右如今愤恨军部的专横,却并非从心底憎恨军阀,因为他也熟知日本发展的原委:

明治时期的日本以强悍的消化力吸收了欧洲文明,并经过清政府时期的日中和日俄两次战争,使“白人们”认可了日本作为近代国家的世界地位。日本的富国政策使一些财阀得以诞生,军人的群体也开始活跃起来。

可是日本并未因此就能在海外扩张活动中得到世界列强的“谦让”。比如,日中战争中三国的干涉,俄国南下侵略朝鲜半岛,与日本利益冲突,最终爆发了日俄战争……在松冈看来无数事实都能证明列强依然威胁着日本的生存。

出面调解日俄两国和谈的是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当时日本对之真是感激备至。但是,不久之后就在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日俄和谈前,美国的铁路大王哈里曼伸手向日本强行收购日本在南满的铁路,并着手与首相桂太郎签订预备合约。这让松冈再一次感受到了美国的好意绝对不是日本想象的、想要的那样,在他看来欧洲人的好意,不是合理互利,而是自利与强权。

当时,缔结和平条约的外相小村寿太郎。不久后曾大吃一惊说:“这样的话,不是把日俄战争获得的唯一利益献给美国了吗?”

因此,最终日本废弃了和哈里曼间的合约。英国也曾在某一时期选择日本为同盟国。但松冈认为英国选择当时贫弱落后的日本为盟友,无非是想让日本在东亚充当大英帝国的忠实走狗。

对落后国来说或许某一时期确实要感谢列强的好意,但是现在这个“落后国”名列世界五大强国时,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种种变化。

然而走到黄昏期的欧洲文明,早已无法指导他们,更无力救济他们。

P10-11

序言

我从昭和三十七年(1962年)开始创作《太平洋战争》这部小说。从那时开始到昭和四十六年(1971年)9月,我每个月都要孜孜不倦地大约写满四百字的稿纸四十张。最初在《讲谈俱乐部》的《现代小说》栏目上连载。不可不提的是,能在月刊杂志上连续十年长篇连载,对我来说实在是极大的荣幸。

太平洋战争无论是对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日本,还是对日本人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场战争是从嘉永六年(1853年)黑船来航。给日本造成的转变而起,是一场值得人反思的战争。

然而,在日本直接参战的昭和十六年(1941年)12月8日,当时尚为一介文学青年的我,实在是无法理解这场战争的深意。

中国事变也是如此,恐怕当时大多数日本人也都是这样。

昭和十六年(1941年)10月18日东条内阁成立,我也结束了第二次服役中国战争的生涯,从武汉三镇途经南京到达上海,并在那里等待返回长崎的船。

虽然我也很关注离开第三次内阁的近卫的动向,但却完全没有想到他的离开直接关系到太平洋战争,并成为战争爆发的信号。

然而在之后的第五十一天,也即12月8日清晨,广播中突然传来了日本战败的消息。

当时我对战争的本质已经略有所知。杀人原本是人类最大的恶行,在战争中原本毫无怨恨的人们,在政客挟持的国家的煽动下,堂而皇之地互相仇杀。杀人的数量成为功绩的标志,成为计算忠诚度的标尺,成为战争胜负的标杆……我无论如何都不能理解现实中这种不可思议的规则。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在文明的伪装下,隐藏着这种野蛮的逻辑矛盾,我为之震惊。在12月8日这一时点,老实说我除了良心在不寒而栗外,因为能够回家了,又有一种莫名的兴奋。

当时,也即此前提到的10月下旬我从上海返回东京时,日本政府已经决定开战。我离开陆军被海军征用,作为报道班的一员从军。

刚刚开战我便接到正式的征用令,因为我当时正是34岁,正在征兵入伍的年龄范围,也要去参军。

因为我是非战斗人员,所以可能会被直接参加战斗的士兵们看做是自以为是的懒骨头,但我认为其实这却救了我。

我最初飞到西贡,从新加坡进入泰国后追随陆军南下,后乘坐木炭列车从曼谷进入马来半岛,然后途经新戈拉、哥达巴鲁,到达槟岛海军基地。在这里,我目睹了日军在新加坡的失败。

就这样我直接参加了太平洋战争,直到昭和二十年(1945年)10月15日,日本政府决定解散参谋总部和海军司令部时,我才正式退伍。这天我被叫到司令部,长官交给我一个信封(其中装有五百日圆)。当他对我说,到今天为止日本不再拥有军队时,我早已做好思想准备。

那天是10月里难得的晴天,化为灰烬的东京上空万里无云。

从这天起,我开始在东京化为废墟的道路上散步,从丸内休闲区经过银座到达浅草。

浅草也被彻底烧成了废墟。不过,在雷门的遗迹周围已经出现了一些地摊,贩卖着锅、盆、餐具等保障人们最低生存限度的日用品。看到这些,我想何时才能恢复战前的生活呢?我眼前拥挤的人群和那些在蓝天下招呼客人的摊贩,看起来都是无法形容的悲伤与无力。

战场上的友人们都复员归来。人们原以为死了的人突然归来,原以为还活着的人却早已死了。这就是战争,战争中的人生死没有定数。

广播中播放着日本国民其实是被大本营和军部巧妙地欺骗、蛊惑了的内容。可以说正是这些广播,使我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

参战的士兵从战场上回到日本后,需要和所有的日本人民一样面临着战争给国家带来的满目疮痍,需要重新在一片废墟中重建家园。但是这场战争有更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这就是我动笔撰稿的一个理由。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分布在广大战场上战斗的人们,熟知各自战场的实情。但这场战争因何而起?为什么我们自己要陷入那样的苦战?为什么日本会把战争带到别的国家去?为什么我们自身也受到了战争的几近毁灭性的打击呢?虽然以后会整理资料出版战史,但作为一名小说作家,我却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战争的梗概记录下来,这也是我作为小说作家从军参加战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这样试着写作,发现自己的作品极为贫瘠,也有很多事让我有停止写作的念头。但我却想,无论如何我都要把这场前所未有的悲剧的梗概和当时日本人的情感写下来。虽然本作纯属拙劣之作,但是对于以后人们认识战争或有一些现实的意义。

昭和四十六年(1971年)9月29日山冈庄八于空中庵

书评(媒体评论)

“天皇乃是可以每日坐等左右大臣处理国家天下大事的。从某种意义上看,执掌最高权力的天皇又必须完全依靠左右臣下,其依赖程度几乎与襁褓中的婴儿相差无几,尽管臣下的身份是从属天皇的。”

——[日]土居健朗,《日本人的心理结构》

“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美]露丝·本尼狄克特,《菊与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