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忠明、林炊利编著的《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误区》是写给中小学教师的心理自助书,通过大量的案例对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思路,可供实际操作的新方案,对教师的职业发展有指导作用。
教师职业倦怠不解决,损失的不是一群不想工作的庸才,而是学校最优秀、最具实力和潜力的师资力量。
是什么让中小学教师激情不再?是什么让灵魂的工程师感到自身灵魂枯竭?教学工作的重复。职业发展的前途预期,以及面对各项考核指标的压力让一线的教师们遭遇到严重的职业倦怠。
老师们该怎么办?该怎么来鼓舞起教学的热情?该怎么来阻绝职业倦怠?《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误区》的作者金忠明、林炊利是教育理论工作者、教学专家,他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对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这些策略能有效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指导新手教师解决职业瓶颈问题。中小学的教育管理者也可以根据《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误区》的指导,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让受挫教师再次拥抱阳光和雨露。
第一篇 直面教师职业倦怠的“严寒”
第一章 激情:爱到尽头覆水难收/3
一、现状:从总书记的期望开说/3
二、焦虑:重复自己和精神重负/11
第二章 倦怠: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20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20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25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46
四、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诊断/50
第二篇 透视教师职业倦怠的“黑匣”
第三章 问教师职业倦怠为何物/55
一、教师职业倦怠是什么/55
二、教师倦怠的层级水平/57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及过程/62
四、教师职业倦怠的类型/67
五、性格气质对教师职业倦怠有何影响/71
六、教师在哪些生涯阶段容易产生倦怠/78
第四章 问教师职业倦怠来自何方/82
一、赞誉与现实的背离/83
二、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反差/87
三、理念先进与评价体系落后的对峙/89
四、社会转型与教师知识更新周期缓慢的纠结/94
五、新时期“好教师”标准与传统标准的冲撞/97
六、圣人标准与常人心态的交织/99
七、自我抱负水平高与工作能力储备不足的反衬/103
八、角色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不符/107
九、工作负担过重与教师承受能力有限的并立/108
十、高精力投入与低成就感的落差/110
十一、教师职业特性的自身矛盾/112
第三篇 驾驭远离教师职业倦怠的“骏马”
第五章 用什么行动摆脱职业倦怠/n9
一、通过健身让生理“机器”协调运转/120
二、通过合理饮食提供心理健康“燃料”/125
三、通过建构社会支持系统分解压力/131
四、通过合理的专业期望抑制挫败感/134
五、通过投身教育变革实践避免掉队/135
六、通过转变角色定位避免角色冲突/139
七、通过提升综合业务能力应对倦怠源/143
八、另觅他处/146
第六章 用什么心灵智慧控制职业倦怠/149
一、学习水的智慧/150
二、有效驾驭压力/154
三、视问题为朋友/161
四、学会情绪疏导/163
五、寄情教学实践/172
六、有效管理时间/176
七、每日三省吾身/186
八、务必善待自己/188
第七章 用什么“防火墙”阻绝职业倦怠/197
一、树立教师角色的合理期望/198
二、有效疏通教师的消极情绪/199
三、建立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201
四、尊重和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204
五、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208
六、践行“行政为教学服务”的理念/214
七、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216
参考文献/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