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美国民生实录
分类
作者 (美)姚鸿恩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2000万博粉忠诚关注。

超强底蕴自媒体,还原美利坚百分百真实。

美国前驻华大使骆家辉:“让更多的中国人体验美国!”

从尿片价格,到奥巴马的家底;从西雅图最牛钉子户,到美国政府巧治炒房客;从脸书的华裔老板娘,到骆家辉的求婚大招;从中国妈妈买纽约学区房,到中国名人如何搞到绿卡……姚鸿恩的这本《美国民生实录》内容无不真实生动,叹为观止!

内容推荐

《美国民生实录》集作者姚鸿恩在美国三十多年生活、观察、体验的功力,200多篇文章精雕细刻了一个前所未闻的真实的美国!不美化、不丑化、一切有图片、有数据说话。

本书内容关乎美国普通民生的方方面面,精细到令人吃惊的地步,是超级写实主义的记录。从房地产、交通、饮食、节日、开销、婚姻、性,到法规、官员、思维、移民,无所不包,非几十年之深切体验所不能写。

作者关于美国民生的文章,近几年成为最有人气的关于美国的博客,吸引了数千万忠粉,成为国人了解美国的一个最亲切、真实、可信的窗口。

目录

真实就是力量(序)

美式房事

 美国也有钉子户

 美国卖房子不靠“效果图”

 如何限制富人炒房

 中国富人在美国哪儿买房

 在美国如何退房

 不靠加息控制房价

 美国房地产税都去哪儿了

 美国对付炒房客,温水煮青蛙

 首付7千买房子

 买房好,还是租房好

 首都房租贵

 租户是大爷

 在美国看《蜗居》

美式出行

 美国如何缓解堵车

 谁在坐公交

 美国的“春运”和实名制

 美国“春运”不靠火车

 美国人出行首选乘飞机

 美国人怎样买到便宜机票

 拯救底特律

 在美国买新车

 美国人开些什么车

 旧车白菜价

 在美国养车要花多少钱

 美国如何减少车祸

 美国警察叫停车,若不配合很危险

美式饮食

 美国人早餐吃什么

 美国人怎么吃马铃薯

 美国的绿豆花生开心果

 在美国吃豆腐

 “牛吃牛油果”

 哈根达斯和美国西瓜

 在美国吃月饼

 美国的月饼老老实实

 美国哪些人不吃火鸡

 美国人不会吃螃蟹

 自制乐家果仁巧克力

 美国人怎么吃水果

 鸭子比鸡贵得多

 美国人的“自助餐攻略”

 美国的中国特色食物

 中国食品难过FDA这一关

 美国食品为何常常召回

 瓶装水自来水,哪个更安全

 美国三亿人是小白鼠?

美式花费

 美国人干一天活可以买什么

 一百美元能买什么

 一分钱美国人也会捡

 华人的伙食费

 美国大米面粉涨价了

 美国“爱疯死”要花多少钱

 美国话费到底要多少钱

 美国电厂不赚民电钱

 生两胎的费用

 美国幼儿园怎样收费

 美国小家庭养孩子的花费

 美国读大学要花多少钱

 看《阿凡达》多少钱

 在美国看《阿凡达》

 养成付小费的习惯

 美国婚礼花多少钱

 美国人怎么随份子

 奥巴马是“社会主义最佳推销员”?

美式服务

 看医生的潜规则

 美国邮局跟中国邮局有啥不同

 美国人“方便”很方便

 厕所手纸与手指

 理发不忘付小费

 在商店碰碎了酒瓶不用赔

 为一泡尿抽干水库

 震惊美国的女童电梯事故

 138万的电费帐单

 管道工收入胜过哈佛毕业生

 4·15政府退税,人民放手花钱

 迄今唯一一次受骗的网购

 如何申请驾照

 在美国打小官司

 美国没有公证处

 办报纸比开发廊容易

美式和谐

 美国到处都有“信访办”

 美国国歌不折腾

 游行是很简单的事

 对监控,美国人也很反感

 美国如何关闭社会网吧

 美国审查文艺作品的“四项基本原则”

 医保改革,奥巴马最后一搏

 布朗赢了,共和党可以“非礼”了

 国旗做裤衩、做拖鞋

 从美国国旗比基尼谈起

 美国人可自行决定下半旗

 白宫让人“击鼓鸣冤”

 美国人如何评论丹佛枪击案

 南加大中国留学生被害案

 美国控枪,路途遥远

 圣诞礼物,防弹背包

 白宫取消大众参观了

 “美国就好比大便盆”

 美国的国家安全机构

美式性、情

 脸书的老板和老板娘的故事

 在美国同性结婚有何好处

 变性男女坠入爱河

 “乳房不是炸弹”

 酷暑裸驾

 为减压大学生集体裸奔

 美国电视上敏感部位打码吗

 “牙线”比基尼

 男生可进女浴室

 美国测谎的性问题雷死人

美式法规

 美国如何防止空气污染

 张艺谋办绿卡与退绿卡

 桑兰能得到18亿美元赔款吗

 药家鑫在美国怎么判

 翟田田案的告诫,说气话也犯法

 名人没有隐私权

 美国如何对付垃圾电话

 孔子学院的教授不能教美国小学生

 “搜索高压锅及背包遭搜查”真相

 北京楼顶别墅令美国人惊诧

 美国住宅为何不装铁窗

 为爱刺杀总统

 美国变成法规的雷人提案

美式思维

 假如玉兔号拔掉了美国旗

 骆家辉究竟为什么辞职

 农场动物的“居住面积”问题

 美国人为啥不在后院种菜养鸡

 直升机救“落水狗”

 美国抠门,奥运奖牌奖金缴重税

 美国媒体如何评论刘翔摔倒

 美国大学生如何看范跑跑

 美国人如何看孝道

 美国各州首府多在小地方

 去美国看高楼,你会失望的

 Interesting就如“呵呵”

 美国人说“牛”超级麻烦

 美国家庭关系称谓太简单

 车牌上的美国鸡鸡和北京骚包

 辞旧迎新,美}目人中国人缺什么

美式民众

 美国行乞的特色

 美国的“犀利哥”

 “9·11”中失去父母的中国女人

 美国是老年人的坟墓吗

 美国军队如何诱募大兵

 美国小姐是如何产生的

 美国富翁怎么处置遗产

 美国母亲

 一对夫妇生育了17个孩子

 “我没有把他流掉,我是对的”

 收养中国孩子要过五关斩六将

 美国如何保护海外国民

 美国没有户口本

 美国老人不靠房养老.

美式官员

 我所知道的骆家辉

 骆家辉坐经济舱

 骆家辉年薪多少

 美国市长工资有多少

 美国交通部长的家底

 起底美国总统的财产

 党员官员戴婚戒

 美国反贪从一只信封做起

 美国官员受贿胆太小

 美国妇女羡慕中国女代表

 奥巴马无功受禄,全世界祈求和平

 奥巴马给我发邮件

 奥巴马羡慕“黄金右手”

 总统不好当,奥巴马未老先衰

 小学教歌赞颂奥巴马,美国网民表示不满

 国会议员都是合同工

 美国商务部长肇事逃逸

 唐骏如果在美国做假

 美国女唐骏的故事

美式节日

 美国人的新年除夕

 美国华人怎么过节

 情人节不是“情人”节

 美国为何不庆祝“五一”节

 美国四季都过端午节

 父亲节,父亲在床上等早餐

 美国国庆节,大家一起看游行

 每年十月,海外华人庆祝两个生日

 感恩节购物,破门而人

 感恩节后黑色星期五

 这一天,美国到处是骷髅和南瓜

 美国圣诞节放几天假

 圣诞老人真会给孩子回信

 美国单位如何过圣诞

 性异常者的节日

 实拍华盛顿百年樱花节

 美国人没有“调休放假”

美式成长

 美国三四岁孩子学些什么

 幼儿园的校舍和防卫

 美国父母最严防的脏字

 美国人数学傻乎乎

 偷渡客的孩子也能上学一401

 校车最牛

 美国如何保护儿童

 一英寸水会淹死孩子吗

 谁敢碰女童至少坐25年牢

 美国咸猪手假医生案件

美式教育

 美国有没有中考

 美国中学像上海“大世界”

 中学生学汉语有补贴

 美国私立高中啥模样

 美国私立学校为何吃香

 美国最牛高中都在哪些州

 高中生如何报考大学

 美国“高考”的标准

 美国学生怎样准备SAT2

 美国“高考”作文都有啥题目

 作文抄袭,大学一律拒收

 美国人学外语吗

 留学生怎么“赖在美国”

 在美国怎么给老师送礼

 美国中小学有没有思想政治课

 中国妈妈买纽约“学区房”

美式熔炉

 什么年龄赴美留学最好

 美国社区大学无门坎

 申请美国研究生院相当简便

 赴美留学的最好的专业

 哈佛奖学金,很难很容易

 美国签证不等于入境许可

 美国使馆歧视中国残疾人吗

 如何成为美国公民

 姚明女儿啥时定美国籍

 孕妇赴美“抛锚”有麻烦了

 移民美国的途径

后记

试读章节

如何限制富人炒房

刚读了一条新闻,在12月26日举办的“南京地区银行理财高峰论坛”,王小广给了几个数字:

过去5年里,国内10%的最富人口买去了50%的房子,40%的富人买了85%的房子,剩下60%的普通百姓只买了15%的房子。

王小广认为,“房价的上涨显然是不健康的”。

王小广是著名经济学家、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是中央智囊机构专家。他的话应该有较高的可信度。

我回上海探亲访友时,夜晚看到的住宅楼,通常一半以上的窗子都是黑灯瞎火的。也就是说,“买房子的不住房”。富人买了85%的房子,像买股票一样,等待上涨。不少开发商则像旧社会囤积米粮的奸商一样,制造恐慌,哄抬价格,谋取暴利。

美国的富人,自己会买一套豪宅,但通常不会像中国富人那样炒房。因为,美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使得炒房的投资或投机成本很高,风险很大,从而大大限制了富人的炒房行为。

在美国,假设一套房子为100万。买房费用如下。

贷款:80万,利率6%。月供5731.45。12个月,须付68777.40。

地产税:以房价1.5%计,一年须付15000。

过户费(包括各种费用):约为房价1%,须付10000。

一年下来,不算首付20万,一共约投入9万多。

一年后,假设房子涨到120万。卖房费用如下。

过户费(包括各种杂费):约为房价1%,须付12000。

卖房佣金,约为房价6%,算5%,须付6万。

房子增值20万,要交个人所得税。拥有产权未满1年即卖掉的房屋,税收比例可高至33%左右;拥有产权超过1年以上的,卖房时须缴付20%左右的税。那么,交个人所得税至少4万。

房子涨了20万,但买卖房子的费用和所得税也接近这个数字。换句话说,如果涨幅达不到20%,就要亏钱了。

通常,房价的正常升幅是3%到5%。所以,美国人如果不打算在一个地方住5至7年以上,是不会买房子的。

此外,美国放贷通常要求很严,如:月供最高不能超过月收入的38%。对第二套房子要求更严。但是几年前,因银行放松贷款,弄出个“次贷”,给一些条件不合格的人放贷,结果收不回月供,只好收回房子,而后贱卖,从而导致房价下跌,那些炒房疯狂的地区跌幅高达50%。违背经济规律,泡沫早晚要破灭。

在南京的高峰论坛上,王小广坦陈:“我并不看跌明年的房价,明年再涨20%—30%一点没有问题。”  泡泡还要吹大。对大多数买不起房子的百姓来说,这个预测很令人无奈、失望、沮丧、愤慨。

既然房价上涨显然不健康,为什么明年房价还要涨?王小广解释说,决定房价的唯一因素就是货币,09年一年的信贷就达到了9.5万亿,相当于过去四年的信贷投放总量,其中有4万亿进入到楼市,房价不涨才怪。而明年计划的信贷投放是7.5万亿,还是很宽松的,所以房价还得涨。

其实,明年房价跌20%—30%,同样也是“一点没有问题”的。说容易,也容易:收紧信贷投放,同时提高买卖房子的投资(或投机)成本。只要上面一声令下,房价就会应声而跌。

人们翘首以待。

P6-8

序言

真实就是力量(序)

2009年3月,作家余华赴美演讲。写出《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力作的著名作家的演讲,自然不能错过。我听完演讲后,又应邀出席了招待余华的晚宴,零距离听他再次海阔天空、谈笑风生。

数天后,我当时在马里兰大学的同事刘剑梅教授转交了余华赠送的《兄弟》英文版签赠书。大作家签名赠书,我当然得表示感谢,于是找到余华在新浪的博客。因是第一次在博客上留言,必须注册登录。我只得照办。不料注册之后,发现新浪同时提供了开博的一切便利条件,诱人“入网”。于是,4月19日我正式开博。所以说,在新浪开博有其偶然性。

半年后,我又被网易邀请开博。网易同样也是很有特色的著名网站,博客名流如云,我当然非常乐意能有幸跻身其中。自然,“一稿多投”是无法避免的了。然而,好比侃大山,相同的话题,在东家茶馆和西家茶馆,都可以侃。又好比开讲座,相同的题目,在这所大学和那所大学都可以讲。所以说,在网易开博,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开了博,自然就得写文章。我是1992年赴美留学的。美国,这是一个与中国很不同的国家。从穷人的住房到富人的税单,从校车的“黄色特权”到家禽的“居住面积”,从严禁说脏话到牙线比基尼,从理发付小费到官员戴婚戒,从中学生选课到大学生裸奔,从海关拒绝中国货到美国华人吃螃蟹,从奶粉价格到养车费用,从黑色星期五血拼到老美端午节赛船,从人体彩绘游行到首府万人示威……诸如此类,都是我的读者有兴趣了解的。

最有力量的东西,就是真实。人们希望看看一个真实的美国。

我身在美国,“近水楼台”。许多事情都是亲历的,或者是“本地新闻”。我所写的《美国也有钉子户》的故事,就发生在我居住多年的西雅图。西雅图是华盛顿州的一个美丽的城市,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曾任两届华盛顿州州长,是华州华人社团的朋友。

我的文章在美国就地取材、原汁原味,多篇得到网易、新浪、凤凰等网站编辑的重磅推荐,《读者》、《羊城晚报》等多家中国和美国中文报刊转载。那篇《美国也有钉子户》,甚至非常意外地在中央电视台播报。

很多网友在我的博客上留言,显露出对我笔下的美国方方面面的浓厚兴趣,他们有的计划赴美旅游,有的准备移民美国、有的打算将孩子送到美国留学……大多数是“围观”读者,图个新鲜。有网友说:国内的电视和报纸上看不到类似的内容。他们希望我能将文章汇集出版,以便为更多的读者打开一个近距离窥看美国的窗口,甚至还替我想书名,诸如:《人在美国》、《零距离看美国》。现取名《美国民生实录》,因为内容重点为美国民生,写作手法为真实记录。  我在美国虽然跑过一些地方,总体来说,视野毕竟有限。但是,就我所看到的、所经历的、或者所闻知的,已经多少能够“窥斑见豹”了。我自然还会继续笔耕。但已有的果实应该收获了,应该与我的读者共享了。

出版我的这几年的有关美国的文章,也有保护版权的意思。太多的网站不断转载我的文章,其中许多抹去我的名字。更有剽窃者,肆无忌惮侵犯知识产权。我将我网上的文章变成铅字,也许能让他们收敛一点。

我多年来研究语言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我博客上的文章绝大多数保留一些关键的英语词句,这样做的出发点是:既然要原汁原味,就要给读者关键的原文,因为,翻译通常很难体现原文的精确的涵义和内在的味道。对于懂英语或者学英语的读者来说,这种双语对照,可借以更好地理解英语词语的原意和用法。对于不熟悉英语的读者来说,因英文词汇基本都放在括号中,所以可以略过,不会影响阅读。

本书汇集的文章,除个别词句按照国内出版规定作了修订外,全都保持原貌,并保留发表日期。总之,保留“原汁原味”。

笔者期待反馈意见和建议。如前所说,我还会继续笔耕,分享果实。

姚鸿恩

2014年5月

后记

我1992年获奖学金赴美留学,已经在美国居住了20多年了。自2009年4月起,写了五百多篇文章,大多内容是有关美国的。在新浪、网易、凤凰等网站的博客上发表后,多篇文章被广泛转载,总访问量达数千万。

2013年夏,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王立刚先生,在读了我多篇博文之后,发信希望我能重点选择有关美国民生的文章,汇集出版。北京大学,举世闻名。能在北大出版社出版著作,我感到不胜荣幸。

本书两百多篇文章,如同网上读者所说,是一个个窗口。期待你能从中近距离地看到一个具有原汁原味的、独特具体的“美国民生实录”。

感谢世界各地网上读者的不断激励,感谢新浪、网易、凤凰等博客编辑的热忱推荐,感谢北大出版社王立刚先生和其他人士为本书尽善尽美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感谢所有关心本书的朋友们!

姚鸿恩

2014年5月于美国夏威夷

书评(媒体评论)

您的《美国也有钉子户》在中国非常有影响力!——寒路孤客第二季

我们需要镜子,更需要姚老师。——szd_starich

仅三五篇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接着我一篇一篇地往下看,有点废寝忘食的感觉。你的《人在美国》。让我对美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Julieqiu

开始是注意一下英语学习方面的知识,后来关注在美生活趣闻倒成了主要内容了。很好,姚老师相当于提供了又一只眼睛,让我们看看地球另一边的真实生活。——雪露冰凝

您知识相当渊博啊!我喜欢您写文章的方式,幽默、易懂,顺便还能学几个单词。——M1s Du

姚老师就是那个偶尔为我们打开窗户看世界的那个人,希望姚老师再接再励,多给我们呈现真实的“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tougao1999

谢谢姚教授的文章,为我们打开了美国的窗口。——江南雨竹公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20:4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