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世界简史(插画本)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英)H.G.威尔斯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世界简史(插画本)》中H.G.威尔斯用通俗清丽、生动而不乏幽默的笔触引领我们去感悟生命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亿万年的沧桑巨变;引领我们去追寻人类祖先胼手胝足、栉风沐雨、前赴后继所创造的伟大文明——日石文明、苏美尔文明、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雅利安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

内容推荐

1920年,英国著名作家H.G.威尔斯写出近百万言、里程碑式的历史巨著《世界简史(插画本)》,旨在“向具有一般智力的人展示,如果文明要想延续下去,政治、社会和经济组织发展成为世界性联盟是不可避免的”。《世界简史(插画本)》便是这部煌煌大作的简明读本。

威尔斯比同时代的许多作家更早地摆脱了民族主义乃至欧洲中心论的褊狭,他关注的是整个人类文明的遗产,包括文化、思想、宗教、艺术等,这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真止有价值的东西。威尔斯还将达尔文进化论的观念引入历史研究领域,形成融通中西、纵贯古今的宏大构思,因而,本书自问世以来一直是青年人增益历史知识的典范读本。

目录

译者序言

前言

第1章 空间里的世界

第2章 时间里的世界

第3章 生命的起源

第4章 鱼类时期

第5章 沼泽威煤时期

第6章 爬虫时期

第7章 最早的鸟和最早的哺乳动物

第8章 哺乳动物时期

第9章 猴、猿和次人

第10章 尼安德特人和罗德西亚人

第11章 最早的真人

第12章 原始思想

第13章 耕种的开始

第14章 新石器时代原始文明

第15章 苏摩尔、古代埃及和文字

第16章 原始游牧民族

第17章 最早的航海民族

第18章 埃及、巴比伦和亚述

第19章 原始的雅利安人

第20章 最后的巴比伦帝国和大流士一世的帝国

第21章 早期犹太人的历史

第22章 朱迪亚的祭司和先知

第23章 希腊人

第24章 希腊人和波斯人的战争

第25章 希腊的辉煌

第26章 亚历山大大帝

第27章 亚历山大利亚的博物馆和图书馆

第28章 悉达多·乔答摩生平

第29章 阿育王

第30章 孔子和老子

第31章 罗马进入了历史

第32章 罗马与迦太基

第33章 罗马帝国的成长

第34章 罗马与中国之间

第35章 罗马帝国早期人民的生活

第36章 罗马帝国宗教的发展

第37章 耶稣的教义

第38章 学说性基督教的发展

第39章 蛮族把帝国分成了东西两半

第40章 匈奴人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第41章 拜占庭帝国和萨珊帝国

第42章 中国的隋、唐王朝

第43章 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

第44章 阿拉伯人的伟大时期

第45章 拉丁基督教王国的发展

第46章 十字军与教皇统治时代

第47章 桀骜不逊的王公贵胄及大分裂

第48章 蒙古西征

第49章 欧洲人的智力复活

第50章 拉丁教会的改革

第51章 查尔士五世皇帝

第52章 政治实验的时代:欧洲的大王国、议会和共和主义

第53章 欧洲人在亚洲和海外的新帝国

第54章 美国独立战争

第55章 法国革命与法国帝制的恢复

第56章 拿破仑覆灭后欧洲的不稳定的和平

第57章 物质知识的发展

第58章 产业革命

第59章 现代的政治思想和社会思想的发展

第60章 合众国的扩张

第61章 德国在欧洲的崛起和称霸

第62章 轮船与火车的海外新帝国

第63章 欧洲对亚洲的入侵,日本的崛起

第64章 1914年的不列颠帝国

第65章 欧洲的军备时代与1914到1918年的大战

第66章 俄罗斯的革命和饥荒

第67章 世界政治和社会的重建

试读章节

在我们假定世界只存在了几千年时,人们都认为不同的动物和植物品种都是固定不变的,一创造出来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各个品种各不相同。但是在人们发现和研究了岩石记录后,这种信念却被怀疑取代了。人们认为:许多品种都是在漫长的时间里缓缓发展成的。然后,那想法又扩大成为对有机物演变的一种信念。他们相信地球上的一切物种,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通过缓慢而持续的过程从祖先的非常简单的生命形式(远在所谓的无生代海洋里的某种几乎没有结构的活体物质)演变成的。

这个有机物演变的问题和地球寿命的问题一样,过去原是大量激烈争辩的话题。有一段时间,有机物演变的问题曾经因为相当奥妙的道理被看作是与正统天主教、基督教新教、犹太教和穆斯林的健全教义相抵触的。好在那个时代已经过去,最服膺正统天主教、基督教新教、犹太教和穆斯林教教义的人也可以自由地接受关于一切生物都有共同来源的更为新颖和宽容的信念了。地球上似乎就没有东西是突然出现的。生命过去是成长的,现在也还在成长。生命就是从潮间带一点颤动的粘液通过可以想得你头晕的无数个世代逐渐走向自由、强力和意识的。

生命表现在个体上。这些个体都是确切的东西,不像那些团团块块,甚至不像那些没有边界不会动作的结晶体,没有生命的物质。但是,它却有两个无生物所没有的特点:它可以吸纳别的物质进入体内,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它还可以繁殖。就是说它们的进食和生殖。它们可以创造出新的个体。这些个体大部分跟它们相像,但是永远有些差异。个体和它的后代有特定的种类性的相似。而每个亲代又和它的子代都有个体上的差异。这一现象存在于每一物种及其生命的每一个阶段。

现在,对于子代为什么会和亲代相似,却又和亲代相异的问题,科学家还无法向我们解释。但是它们之间既相似又相异却是谁都见到的事实。还有个情况也是常识问题,而不是科学道理:一个物种所生活的条件发生了变化,那物种就可能产生相应的变化。因为在一个物种的任何一代都必然有些个体的差异更适应那物种所必须生活的环境。而有些个体的差异却使它们更难以生活。于是总体说来,前者的寿命就会长些,繁衍的后代也就更多些。这样一代一代地过下去,这个物种的总体就会往更有利的方面发展。这个被叫做“物竞天择”的过程更多的是从繁殖和个体差异的事实归纳出的必然道理,而不是什么科学理论。对于物种的变化、破坏和保存起作用的力量可能很多,而这个力量,科学至今可能还没有发现,或是无法确定。但是,谁要是想否定从最原始的生命起就有物竞天择的过程,他就是对于生命的基本事实无知,或是无法正常思维。

许多科学家对于生命的起源曾进行过猜测,他们的猜测往往很有趣。但是对这问题却还绝对没有可靠的知识和令人信服的猜测。但是几乎所有的权威人士都已经同意:生命的最早出现很可能是在有盐味的浅水里的烂泥或沙滩上,有温暖的阳光照射——从潮间带直到汪洋大海。

早期的世界是个潮水澎湃急流汹涌的世界。个体的生命一定会不断遭到毁灭。有的被冲到海滩上渴死,有的被冲到大海里沉没,再也接触不到空气和阳光。早期的条件鼓励它们在外部形成皮肤或外壳,以保护搁浅的个体不至于立即渴死。在最早的年代,对口味的敏感使个体倾向于食物,对光的敏感也帮助个体爬离深海或洞窟里的幽暗,爬离危险的浅水里过分耀眼的用光。

生物体最早的躯体外壳是为了避免焦渴,而不是为了避免外敌进攻。但是,牙齿和爪子也是在早期历史里出现的。

我们已经提到过早期的蝎蝽。那东西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生物界的霸王。

P12-13

序言

本书作者H.G.威尔士(H.G.Wells,1866—1946年)英国人,小说家,历史学家,科普作家,社会改革家。他出身贫苦,自学成才,1890年大学生物专业毕业,是著名的生物学家T.H.赫胥黎的学生。他的早期作品《时间机器》(The Time Machine,1895年)表现了丰富的创新思想,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科学幻想小说。他的《看不见的人》(The Invisible Man,1897年),表现了他的诗人、科学家和预言家的性格。他的《星球大战》(The War of the Worlds,1898年)是另一部科幻小说,创造了“火星人”的形象。他的(《首批登月人》(1901年出版)作出了对于人类登月的首个设想。他的《世界史纲》(Outline of History)1910年出版,以后多次修订再版,部头很大,影响不小。本书《世界简史》(AShort History of the World)是《世界史纲》的简写本。但是,作者在他的“前言”里强调说:本书不是《世界史纲》的提要或压缩,而是一部普及得多的世界史,经过重新设计和专门写作的,是专为没有时间读大部头历史著作的入写的。

《世界史纲》与一般的历史著作有许多不同。它是从宇宙的存在开始记叙的。从星系的形成到潮间带原始生命的出现,到多细胞生物,到森林成煤,经过了亿万斯年,才演化出了人类,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国际联盟、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天下一家”等等。

作者的描写生动,形象。宇宙、星系、太阳系的浩瀚很难想象。他作了大体准确的比例描述。说:“如果我们用直径为一英寸的小球代表地球,那么太阳就应该是、525码以外的一个直径9英尺的大圆球。323码大体是1/5英里,步行需要四五分钟。这样,月亮就是一颗距离地球2.5英尺的小豌豆……木星在差不多1英里以外,直径为1英尺。土星在2英里以外,要小一点。天王星在4英里以外,海王星在6英里以外。”这样读者就感到了宇宙之渺茫无际,也有了清楚的比例感。如果地球是“直径为一英寸的小球”,那么太阳就是“直径9英尺的大圆球”(很不小呢!),月亮就是个小豌豆。

他的叙述往往很有趣。比如,他描写中生代世界,“无数的草食类爬虫动物就以遍地丰富的草料为食……其中有的比历史上的一切陆地动物都大……比如有一种梁龙,从吻尖到尾尖长达84英尺。巨龙比那还要大,长达1 00英尺。而大群大群的跟它们同样庞大的肉食类恐龙则以草食类恐龙为食……当这些庞大的动物在蕨类植物和常绿植物的丛林间觅食和追逐的时候,另一种现在已经绝灭的前肢发展成板球棒状的动物却在追逐着昆虫,也彼此追逐。它们是最先跳到空中,再缓缓降落的动物。然后,它们就在蕨类植物和森林的枝叶之间飞翔。这就是翼龙。”这里写出了一个比一个庞大的古代生物,一直写到即将飞到天空的翼龙——鸟类就要出现了。

又如他说“新生代中期的一种长了剑一样的獠牙的庞大的剑齿虎在现在是记者忙碌着的伦敦舰队街的地方追逐着猎物”让读者更生动也更现实地感到了那些古代生物的存在,还带一点幽默。

作者思想极为活跃。他对历史有许多独特看法。他是个社会主义者,但是有点“离经叛道”。他对斯大林那套社会主义(他曾经访问过斯大林)抱怀疑态度。最尖锐的表现是他对“原始共产主义”的嘲笑。他说那是荒谬的:“在人成为人之前很久,他的祖先入猿就是有产者。”“野兽就为财产而战斗。狗为骨头而战,母老虎为窝而战,叫嚣的鹿为鹿群而战。那就是所有权在发光。在社会学里很难想象出比‘原始共产主义’更荒谬的术语”。这话我们听来也许刺耳,可他有他的理由,我们不妨仔细读读,想一想。

这本书里记叙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种种战乱杀伐,即使是一个个的文明古国,也都是在愚昧、争夺、抢劫、屠杀里诞生的。他认为这是历史的现实,我们必须承认。但他并不悲观,他把人类的希望寄托于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部分)的不断发展上。他认为人类目前还在历史的少年时代,自然科学将改善人类的生活,社会科学将改变人与人的关系。随着这两类科学的进步,人类必将走向世界性的大联合。大体也就是实现人类的共同理想:“乌托邦”、“郅治之邦”、“大同世界”什么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