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评梅和高君宇是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作家、革命活动家。他们的高风亮节、纯情俊逸,使他们共同走过了一段执著追求的路。他们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是千载难逢、万年少有的金坚玉洁的生死恋情,是他们用生命谱成的一曲震撼人心的爱情悲剧。
《风流才女石评梅传》由柯兴所著,获共青团中央、中央文化部、广电部、出版署1994年联合评选的首届“中国青年优秀图书奖”;1995年获首届“中国传记文学作品”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风流才女石评梅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柯兴 |
出版社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石评梅和高君宇是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作家、革命活动家。他们的高风亮节、纯情俊逸,使他们共同走过了一段执著追求的路。他们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是千载难逢、万年少有的金坚玉洁的生死恋情,是他们用生命谱成的一曲震撼人心的爱情悲剧。 《风流才女石评梅传》由柯兴所著,获共青团中央、中央文化部、广电部、出版署1994年联合评选的首届“中国青年优秀图书奖”;1995年获首届“中国传记文学作品”奖。 内容推荐 《风流才女石评梅传》由柯兴所著,《风流才女石评梅传》是一部长篇传记文学。 石评梅和高君宇是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作家和革命活动家。他们的高风亮节、纯情俊逸,使他们共同走过了一段执著追求的路。他们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是千载难逢、万年少有的金坚玉洁的生死恋情,是他们用生命谱成的一曲震撼人心的爱情悲剧。高、石的爱情虽然像闪电、像彗星般迅逝,但它永远放射着凄艳动人、璀璨夺目的美丽光芒! 1986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光明日报》将这部作品同步连播、连载后,上百家的电台相继进行连播,许多报刊进行连载,1991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再次连播,均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北京陶然亭公园里“高石之墓”前的凭吊者陡然增多。以后,每当清明节这天,高石的墓畔总是拥满了前来扫墓的人,向当年红颜姣美的才女和翩翩多情的英雄致不尽的缅怀和哀悼。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试读章节 蜿蜒起伏的山岭。淅淅沥沥的小雨。 从太原开往正定的火车,在雨幕中奔驰。 一个身穿豆绿色麻纱短衫、下身系一条元色绸裙的少女,凭窗而坐,木然地凝望着车窗外。树木,原野,秋田里的庄稼,疾速地从少女的眼前一掠而过。 也许是“五四”运动的大潮大浪带来的风调雨顺?这年,晋东地区的墒情好,丰收在望。 凭窗而坐的少女,从平定出发,到临近娘子关,她始终一动未动,目不转睛地望着窗外,凝神默想。第一次远离家乡的姑娘,是想家了?还是思念温暖的母怀? 她对面坐着一个英俊青年,用两只火辣辣的眼睛,眨也不眨地长久地瞅着她。——她的脖颈上围着一条长长的雪白的真丝围巾,纤细丰满的小手,握着一方白手帕,手帕的一角耷拉到车窗前的茶几上,看得见上面绣着一枝梅花。豆绿色的上衣,白围巾,白手帕,衬托得她那张脸愈发妩媚、俊俏,具有一种诱人的魅力。 那青年人突然一怔,目光停在少女的双眉上。——哦,她的眉毛真好看,弯弯的,细细的,微微颦蹙起两个极小极小的眉峰。轻颦的双黛,笼罩着朦胧的忧郁的色彩,淡淡的,似有若无,仿佛是烟雨中的远山,显得格外的秀丽,淡雅。 她的青春面容,她的幽美丰韵,已经把车厢里许多人的目光吸引了过来。有的还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指指点点。那青年人偶一侧脸,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用一种厌恶的,甚至是愤怒的眼神,去扫视回击那些贪婪的目光、俗不可耐的神态。 “评梅,呃,不,石女士,”那青年轻轻地柔声道,“车到娘子关了。停车半小时,我们下去散散步好吗?” 石评梅怔怔地转过脸,似乎刚从沉思中醒过来。 “是吗?娘子关了?”她说着,又掉过脸去,探头往车窗外望望。 火车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停下了。 “啊,真的!真是娘子关!” 评梅惊喜地轻声叫道。她因为欢快而微微红涨的脸越发显得俊美、俏丽。 那青年看着她,眼睛里浮动着柔情和爱慕。 当评梅从车窗前回过身来的时候,他便迅速移开了目光,因为他怕被评梅发现自己正在瞩目她而感到难为情。 但是,生性敏感的评梅,从他移动的目光方向上,已经推知了方才的情景。她的脸,不觉已有些羞赧的红晕。她假装什么也没有发现,只是嫣然一笑,道: “天放君,走吧,下车领略领略娘子关的风情。” 雨住了。旅客们大部分都已走下车厢,在月台上松散松散筋骨,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浏览浏览四周的风光。 评梅和吴天放也走下车,站在月台边上的一棵大柳树下,饱览娘子关的风情。 “石女士,你游过娘子关吗?”吴天放面带谦和的微笑,说道,“娘子关是唐朝平阳公主驻兵的地方。” 评梅在专注欣赏娘子关一带迷人的景色,她只是点点头,算是回答吴天放的发问。 娘子关,南边的绵山奇峰峭壁,嵯峨巍然,树木葱茏,郁郁苍苍;桃河水从古城西北的悬崖绝涧,滚滚流经城根,宛如一条白练玉带绕在城边。城东北的凹地,喷珠溅玉,汹涌翻滚。奔到崖边,泻下桃河河谷。这就是自古闻名的娘子关瀑布。 评梅感叹地自语道: “真是平地突起,下赴绝涧,悬流百丈,散缕似珠!” 吴天放一怔:这是《平定州志》上关于娘子关瀑布的记载,一个十七岁的少女,居然也能熟读此书?他转睛看看评梅,果然,评梅正凝目注视着远处的大瀑布。吴天放当仁不让,用一种带韵味的声调吟诵道—— 江山千年秀,雪浪百丈飞。 不闻雷声吼,洞天挂帘帷。 评梅听了,并未侧脸去看他,只是心中暗自发笑:不愧是北京大学国文系的大学生,到底还记住了几句古诗! 大凡想讨姑娘欢心的青年,总想在姑娘面前或卖弄,或献殷勤。可那风度潇洒的青年,虽然也有殷勤但绝不卖弄。他只是像对知心朋友叙说衷肠一样,娓娓动听地讲述娘子关的风情,言语恳切,神情自然,用词谨慎。因为他实在不敢小视眼前这个丰姿迷人的少女。 P1-3 序言 朋友,你去过北京陶然亭公园吗?你可曾注意到:园内的西湖之滨、中央岛西北山麓丛林之中,有两幢汉白玉石碑吗?那里,埋葬着两个当年声名显赫的青年——高君宇和石评梅。 石评梅,山西平定人,1919年她十七岁的时候,考入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担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女子部学级主任。从教之余,她努力于文学创作,才华横溢,著作甚丰,成为“五四”新文化开创时期的北京著名女作家。 评梅初恋受挫,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加之“五四”退潮,使她在感情的痛苦中煎熬,在彷徨与进取中挣扎。这时,她结识了高君宇。 高君宇是我党早期的革命活动家。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五四”运动中他和许德珩、匡互生等学生代表率先冲进赵家楼,他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1920年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他被推为第一任书记:他是建党时期的第一批党员:曾经当选为“二大”的中央委员;他曾经兼任中国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总务股主任,致力于国共合作,反对军阀政府;他曾经是孙中山的秘书,在广州协助孙中山镇压企图推翻革命政府的商团叛乱;他曾经是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热忱的“红娘”…… 高君宇和石评梅经过几年的交往产生了极其真挚纯洁的感情,君宇曾在红叶上题诗表白自己对评梅的爱情,但是却遭到了评梅的拒绝。这说明初恋的挫折在评梅心里留下了多么深的创伤和她对人生深重的疑虑。直到君宇病危,评梅才以真心相许。可惜,君宇积劳成疾,1925年春突然病逝,年仅二十九岁。依照他生前的嘱托,评梅把他安葬在北京的陶然亭畔。 君宇的死,使评梅感情上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几乎痛不欲生;君宇的死,使她真正认识到:君宇是一个伟大而多情的英雄,只有他才是她忠诚的情人,才是她生命的盾牌,才是她灵魂的保护者!她决心把自己的青春和爱,全部献给死了的君宇;她决心走君宇的路来纪念君宇。她每个星期天和清明节都要到陶然亭畔君宇的墓前,挥泪祭洒,悼亡追悔。她说她和君宇“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这样过了三年多,评梅终因悲伤过度,于1928年秋病逝,死时才二十六岁。 评梅的朋友们根据她生前的遗愿,把她和高君宇并葬在一起。当时在古老的北京城,街谈巷议,相互传颂,经年不衰,一时传为佳话。 1956年,周恩来总理曾经强调要保存“高石之墓”,他说“革命与恋爱没有矛盾,留着它对青年人也有教育”。 1982年邓颖超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我和恩来同志对高君宇同志和石评梅女士的相爱非常仰慕,但他们没有实现结婚的愿望,却以君宇同志不幸逝世的悲剧告终,深表同情。……缅怀之思,至今犹存。” 陶然亭公园的“高石之墓”,记载着两个年轻人的爱情与痛苦:记载着他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艰难历程;记载着一个凄艳动人的爱情悲剧。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