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信仰》是亨利·戴维·梭罗毕生研究自然和自然律于人类意义的登峰造极之作。这本书将成为自然和自然史爱好者的必读书,也是对梭罗生平和作品感兴趣者的案头珍藏。梭罗为了求证植物是通过种子繁殖的,通过实地考查和日常仔细观察,揭示了油松、五针松、柳树、樱桃等树木的种子如何通过风力、水、冰雪和动物传播开来,甚至远涉重洋,异地生根成长。种子易于传播的巧妙构造、利用多种外力最大范围的传播,表现出的坚韧和生命力,让作者赞叹不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种子的信仰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作者 | (美)亨利·戴维·梭罗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种子的信仰》是亨利·戴维·梭罗毕生研究自然和自然律于人类意义的登峰造极之作。这本书将成为自然和自然史爱好者的必读书,也是对梭罗生平和作品感兴趣者的案头珍藏。梭罗为了求证植物是通过种子繁殖的,通过实地考查和日常仔细观察,揭示了油松、五针松、柳树、樱桃等树木的种子如何通过风力、水、冰雪和动物传播开来,甚至远涉重洋,异地生根成长。种子易于传播的巧妙构造、利用多种外力最大范围的传播,表现出的坚韧和生命力,让作者赞叹不已。 内容推荐 身为田园诗人,亨利·戴维·梭罗在1854年出版的《瓦尔登湖》中倡导的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最好的隐居指南;而他科学家的身份也被持续忽略了一百多年。1847年,在结束瓦尔登湖两年的隐居生活后,他回到自己的故乡康拉德镇,沉迷于阅读森林和田野的语言。隐居者梭罗摇身一变成为农夫梭罗,而这个农夫,在此后的十余年间留下了长达9000页的原始笔记和植物学日记。 《种子的信仰》一书汇集了作者留下的354页《种子的传播》手稿和631页《野果》手稿,取其精华,此次出版中文本,重新开启这位知名散文家不为人知的另一段隐秘旅程。梭罗曾说:“当我离开瓦尔登湖时,又获得了几次生命。其中一条便是科学的生命。” 《种子的信仰》故事从一颗简单的油松果实开始,渐渐蔓延到白桦、红枫、黑白柳絮。我们听梭罗一路讲述森林的故事,看他引述著名的《北美森林史》、《美国鸟类学》、《植物史》和维吉尔的《农事诗》,发表关于动植物共利共生的洞见,体验着他面对土地时表现出的准确与优雅,惊叹于他细致的科学观察和对语言的诗意掌握……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被感染“自然中最渺小的事物最卓越。” 目录 引言/1 Part 1 种子的传播 油松 /3 五针松 /15 桦树 /26 槭树 /33 柳树/37 樱桃 /48 金缕梅凤仙/53 蒲公英勿忘我/55 蓟花/57 火草 /62 马利筋 /64 牛蒡狗舌草/69 百合/71 橡树/74 栗树 /96 山胡桃 /102 松鼠的传播/110 鸟的传播 /114 田鼠的传播/118 海水的传播/121 森林的变迁/123 Part 2 野 果 棠棣 /143 越橘 /147 麦类 /174 野苹果山楂/177 梨 /196 桃 /199 野生马铃薯/201 荆棘 /203 野生葡萄 /205 榛子 /211 橡果 /215 黑莓 /224 蓝莓 /229 玉米 /242 板栗 /246 杜松子 /253 试读章节 油松 果的变化与子的飞翔 我们先来看一下油松。对于它的石头般坚硬的锥形果球,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这种果球,若不用刀砍,采摘起来十分困难。它们是那样的坚硬,以至于罗马人曾将它们当做石头使用,他们称松树的果球为松仁或松果。据说,为了向罗马人示好,瓦提尼斯曾安排了一场角斗表演供罗马人观看,但罗马人并不领情,都向他掷去石块。于是,罗马市政官不得不当即规定不许在竞技场内投掷石头,只能扔松果,聪明的罗马人便选择了松果。 倘若无人采摘,油松的果球会一直挂在枝头,甚至很多年都不会脱落。倘若仔细观察,在油松主干周围两英尺的范围内,我们可以看到灰色的老松果,有时甚至积了一圈——这是这棵油松多年前的果球,应该有二三十年了。 油松的果球为绿色球状,表面坚硬,而且有刺。它深棕色的种子就包裹在这个小球里。每只松果会有上百粒种子,它们都成双成对生长于一个独立的巢内。每粒种子的外面,包裹着一层极薄的膜,大约有0.75英寸(1英寸约为2.54厘米)长,薄膜分叉的末端与种子紧紧连在一起,仿佛一只衔着松子跃跃欲试的笼中鸟,甚是可爱。它们一旦迎来自由的风动,便会快乐地展翅飞翔,将种子送出去。 薄膜与种子并不是一体的,我们可以将它们分开来,就像我们可以将钟表的玻璃与钟表分开来一样。这些薄膜就是为带着种子飞翔而生的。 太阳和风是松子飞出小巢获得自由的推手。经过太阳的温情注视,风儿的热情吹拂,随着“咔”的一声脆响,然后在地上蹦跳两三下,松果便打开了。整个冬天,在松林里,到处可以听见这样的脆响,看到这样的蹦跳。松果打开后,薄膜便带着种子随风飞走。倘若风突然停了,它们便会立即落在地上,有的还要快速地打个转;只要有一点风,它们就会尽力飞得更远,即使落了地,也会努力地将身子偏向特定的一边。这样的情景,常常让我想起灰肚鱼(包括灰背西鲱和美洲西鲱),当它们在水中游动的时候,侧鳍和尾巴总是弯向一边,似乎整个身子都变作了一个鳍。它们这样做,是为了保持方向,左右摇摆的身子也增加了浮力——松子每年都要这样进行一次路途并不遥远的迁徙。 大道至简,朴实平常。如果造物主希望种子就在母株的旁边生根发芽,那么,它会将种子塑造成边缘极薄的圆盘状。这样的形状平衡能力较弱,即使风吹也会很快落地。相反,如果它希望种子飞到比从松树顶端到地面还要远的地方时,它就会在极薄的圆盘状边缘的外围再加裹上一圈翼状物——当然你也可以认为那是类似鱼鳍一样的东西。 一切只为了成林 油松极易生长,在很幼小的时候——甚至不足两英尺高——就可以结子了。这是一种多子的树种。 在土壤贫瘠或多石的地方,油松虽然也很难生长,可是一旦生长,它就会结出很多的果实。我曾经数过一棵生长在这种环境中只有3英尺高、3英寸粗的油松结的果实,竟有100多颗——当然,它们并非都是同年结的。既然生长在贫瘠的土壤里,就要努力开出更多的花朵,结出更多的种子,让生命延续下去,这就是它们的信仰了。 米肖曾发现:如果油松成群地生长在一起,集成树丛,结出的果实便会很少,而且在成熟后的第一个秋季便会脱落;倘若单独生长,结出的果实便会更多,也不会很快脱落,甚至多年都不会打开。 单独生长的油松结出的果实往往是最多的,这是生存法则所决定的。它们的种子之所以不会很快落地,也是为了免于浪费,其实,只要一阵风就可以将它们吹落的。大自然是多么的神奇啊!大家都会注意到,在茂密的油松林里,树木的高度几乎是一致的,它们的种子或许是被同一阵风吹来的,我们甚至可以发现这些种子来自于哪棵树。我曾经想象这些种子传播的情景:它们随风来到二三十杆(1杆约为50.29米)远的地方,就像雨点一样密密地落下来,仿佛是上天在播种一样。 P3-5 序言 “我死的时候,你们可以发现在我心中镌刻了一棵白橡树。” ——亨利·戴维·梭罗 继《瓦尔登湖》之后,梭罗还留下了一系列手稿,但都不曾发表,《种子的传播》和《野果》也在其中。虽然这些手稿多是一些原始材料,内容上也比较粗糙,编译起来并不容易,然而对于植物的研究却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对于我们了解梭罗的一生,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书对两部著作中的精彩篇章进行选辑,以呈现梭罗在自然植物研究上的成果及贡献。 从《瓦尔登湖》到《种子的信仰》,梭罗的兴趣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前者展示的是他对人文世界的深情关注,后者体现的却是他对自然的热切关怀;前者探索的是已开垦的土地,后者研究的却是未开垦的荒林。《瓦尔登湖》是梭罗作为诗人和自然主义者的杰作,是对自由生命、简单生活的礼赞,是梭罗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真实记录;《种子的信仰》则是梭罗作为自然科学研究者的巅峰之作——尽管这只是一些看似未成体例的手稿,而赞美的却是大自然的丰饶肥沃,书写的是新生命的崛起及环境的发展。 关于植物的生长问题,梭罗的理论与当时流行的观念截然不同。当时的人们认为,植物是“自发”生长的,而不是通过植根、插枝或种子生长的,这是一种特殊的创造论。对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现在几乎没人会怀疑。但是在当时,却只有梭罗和少数自然科学家持反对意见。他认为,关于植物的生长,除了插枝与植根两种方法外,以各种方式传播出去的种子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条件适宜的时候,它们便会生根、发芽。另外,关于种子的传播,梭罗还提出了很多其他人未曾留意的新的传播方式,比如借助冰雪、水流传播等。梭罗的这些新见解,为达尔文的“生物连续创造”的发展观念(进化论)提供了支持。 《种子的信仰》是关于自然的文学随笔,它在文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搭建了前所未有的桥梁。这部在当时保守固执的科学家眼中“最不、起眼”的著作,现在却被摆放在了文学院最醒目的书橱里,与《瓦尔登湖》一样成为不朽的经典。书中的每一页都闪耀着梭罗孩童般的天真与好奇、不知疲倦的探索精神和智慧之光。这位自然主义诗人般的作家,让几乎全世界的科学家都为之疯狂,为之心生嫉妒。 编者 2013年3月16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