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书法小百科/国学小百科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作者 孟德
出版社 巴蜀书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大唐风貌法度森严

隋、唐的大一统,融合了南北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化。唐代初年,二王书法笼罩书坛,一方面是地方世族的势力尚大,江左贵于清绮的审美趣味占据统治地位,另一方面,是由于统治者的喜好。

楷书是诸种书体中最难、最重法度的,必须一笔不苟,毫无取巧可言。隋代书法,已经开始从隶书向楷书过渡,《龙藏寺碑》《张黑子墓志》《董美人墓志》等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楷书作品。

唐代的国力强盛,秧泱大国,讲求法度,全社会有一种恢宏之气,即使在“安史之乱”之后的中唐时期,也不稍减,楷书这种特重法度的书体在唐代受到极大的喜爱和重视。

初唐时期,虞世南、欧阳询的楷书,承二王书风,结体内撅,还带有浓厚的隶书方笔笔意。到褚遂良,开始尝试挣脱这种束缚,追求一种流动飘逸之美。

盛唐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批庶族地主通过科举登上历史舞台,绮靡清丽而伤于纤弱的南方世族的审美情趣,已经不能与宏壮磅礴的时代精神相适应,书法艺术也是如此。

颜真卿的书法,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颜真卿的楷书,彻底摆脱了隶书的影响,把含有隶意的方笔变为圆笔;把中宫紧密的内撅结构变为舒展大方的外拓结构;把秀媚的侧姿取势变为凛然的正面示人。

晚唐时期的柳公权,是唐代楷书的集大成者,他把二王、欧、褚、颜等冶于一炉,形成一种极刚健、极秀美、纯正贵族气派的书风,将唐代楷法推向极致。

唐人在规矩法度和恢宏之气之外,也充满狂放不羁的浪漫精神。正像诗歌中有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风格,也有李白、李贺的浪漫主义风格一样,欧、褚、颜、柳的楷书之外,也有张旭、怀素的草书。

张旭和怀素,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大草圣,被称为“颠张醉素”,他们把今草发展到草书的极致——狂草。

唐代的楷书,足以雄视百代,后莫能继,而唐代的草书,继承和发展了二王书风,已开了宋人重意轻法的先河。

重意轻法各呈风流

两宋是一个较为畸形的时代,重文轻武的结果,是国家的贫弱,但另一方面,又是文化的极为发达。宋人没有汉、唐的宏大气魄,而气格较为卑弱,所以,在书法上,虽然也出现了苏、黄、米、蔡和宋徽宗等名家,但是却始终没有像汉、晋一样形成自己的时代特色,也没有像唐代一样群星璀璨,名家辈出。

宋初,承晚唐五代余绪,诗尚西昆,词宗婉约,已绝无盛唐气概,书法也以追摹古人与时贵为时尚,总的来说,成就不高,较为突出的是“宋四家”中的蔡襄。

北宋中、后期,是宋代文化最为辉煌的时期,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辙、曾巩、黄庭坚、米芾、‘秦观等都生活在这一时期,他们学识既高,气魄也大,使得这一时期诗文书画的成就极高。

清梁谳《评书帖》说:“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所谓“意”,就是自我意识的表现,即苏轼所说的“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石苍舒醉墨堂》)。宋人学书,不愿意斤斤拘泥于法度。

苏轼天姿英纵、学究天人,而且卓荦不群、桀骜不驯,大有“法岂为我辈设哉”的气概,在宋代文坛艺林,他是一个最大胆的法的破坏者。继他之后的黄庭坚、米芾,也都是重意轻法的,使得宋代书坛,焕发出耀眼的异彩。

南宋偏安一隅,,气格卑弱,虽然也有陆游、张即之、吴琚、朱熹等书法名家,但却已经很难再有引领一代风流的大家产生。

P7-9

目录

书法简史

商周书艺范金刻石

易圆为方汉隶生辉

魏晋风度美不胜收

大唐风貌法度森严

重意轻法各呈风流

帖学大盛复归平正

北碑南帖相映生辉

书法名家

李斯

程邈

张芝

刘德升

蔡邕

韦诞

钟繇

曹操

皇象

卫瓘

索靖

陆机

卫铄

王羲之

王献之

羊欣

王僧虔

张融

陶弘景

郑道昭

赵文深

智永

虞世南

欧阳询

褚遂良

李世民

孙过庭

薛稷

贺知章

张旭

李邕

欧阳通

李白

徐浩

颜真卿

怀素

李阳冰

韩择木

柳公权

杨凝式

李建中

苏舜钦

蔡襄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赵佶

陆游

吴琚

赵孟频

鲜于枢

康里崾崾

宋克

沈度

祝允明

唐寅

文征明

王宠

文彭

徐渭

邢侗

董其昌

丰坊

黄道周

倪元璐

张瑞图

王铎

傅山

郑簋

王澍

金农

郑燮

刘墉

王文治

翁方纲

钱沣

邓石如

伊秉绶

包世臣

吴熙载

何绍基

莫友芝

杨沂孙

张裕钊

赵之谦

翁同龢

吴昌硕

沈曾植

康有为

书法名作

甲骨文/商佚名

散氏盘/周佚名

毛公鼎/周佚名

(以上甲骨文、金文)

石鼓文/周佚名

泰山刻石/秦李斯

峄山刻石/秦李斯

礼器碑/汉佚名

乙瑛碑/汉佚名

石门颂/汉佚名

华山庙碑/汉郭香察

史晨碑/汉佚名

西狭颂/汉仇靖

曹全碑/汉佚名

张迁碑/汉佚名

天发神谶碑/三国吴皇象

爨宝子碑/晋佚名

爨龙颜碑/晋佚名

瘗鹤铭/南朝梁陶弘景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北齐佚名

龙门二十品/北魏佚名

石门铭/北魏王远

郑文公碑/北魏郑道昭

张猛龙碑/北魏佚名

张黑女墓志/北魏佚名

龙藏寺碑/隋佚名

董美人墓志/隋佚名

孔子庙堂碑/唐虞世南

九成宫醴泉铭/唐欧阳询

大唐三藏圣教序/唐褚遂良

岳麓寺碑/唐李邕

多宝塔碑/唐颜真卿

麻姑仙坛记/唐颜真卿

颜勤礼碑/唐颜真卿

玄秘塔碑/唐柳公权

醉翁亭记/宋苏轼

(以上碑)

宣示表/魏钟繇

黄庭经/晋王羲之

洛神赋十三行/晋王献之

真草千字文/隋智永

灵飞经/唐钟绍京

争座位稿/唐颜真卿

(以上帖)

居延汉简/汉佚名

伯远帖/晋王殉

快雪时晴帖/晋王羲之

兰亭序/晋王羲之

鸭头丸帖/晋王献之

书谱/唐孙过庭

古诗四帖/唐张旭

朱巨川告身/唐徐浩

祭侄文稿/唐颜真卿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唐颜真卿

自叙帖/唐怀素

神仙起居法/五代杨凝式

黄州寒食诗帖/宋苏轼

松风阁诗卷帖/宋黄庭坚

苕溪诗帖/宋米芾

蜀素帖/宋米芾

瘦金书千字文/宋赵佶

小楷道德经/元赵孟頫

仇锷墓碑/元赵孟頫

自书梅花诗卷/明文征明

杜甫秋兴八首/明祝允明

煎茶七类卷/明徐渭

和子由论书手卷/明董其昌

行书五言诗轴/明张瑞图

赠汤若望诗翰/清王铎

草书诗轴/清傅山

昔耶之庐记墨说/清金农

卢延让苦吟诗轴/清郑燮

行书四条屏/清刘墉

行书七言绝句/清钱沣

篆书四条屏/清邓石如

行书苏轼和文与可洋州园池诗屏/清何绍基

抱朴子佚文/清赵之谦

篆书联/清吴昌硕

(以上墨迹)

常识与技法

书法常识

书法法书临摹

用笔间架结构章法

分行布白计白当黑款识碑

碣拓本榻本法帖简

尺牍书为心画书丹 意在笔前

笔断意连锥画沙印印泥折钗股

屋漏痕铁划银钩永字八法八病

墨猪肉鸭鹅掌拨水北碑南帖力透纸背

入木三分

夏云奇峰

书体

甲骨文大篆

籀文金文小篆缪篆鸟书

虫书科斗书隶书秦隶汉隶

八分简书楷书魏体

行书草书

章草今草狂草榜书飞白破书

擘窠书摩崖瘦金书六分半书漆书

馆阁体

技法

执笔法五字执笔法

拨镫法七字拨镫法双钩

单钩龙眼真一行二草三悬肘悬腕

枕腕回腕身法笔法

笔力笔锋中锋侧锋

藏锋露锋提按顿笔

行笔内妖外拓

内容推荐

《书法小百科》是“国学小百科书系”之一,由孟德编著。

《书法小百科》介绍了: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书法的美,在于用特殊的书写工具毛笔在特殊的宣纸上画出的变化无穷的线条,以及由这些线条组成的图案。这些图案,就是以真、行、草、隶、篆等不同形式表现的中国文字。中国文字的形式多样形成中国书法的多姿多彩,笔墨线条的无穷韵昧使即使不认识汉字或不懂篆书或草书的人都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编辑推荐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孟德编著《书法小百科》主要内容有:书法简史、书法名家、书法名作、常识与技法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0: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