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欧洲缓行慢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澳大利亚)肯·哈利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头扎进神秘的俄罗斯内陆;

在瑞:典湖边搜寻尼斯湖水怪!

在哥本哈根看烟花;

爬过埃菲尔铁塔;

走过阿维尼翁桥;

在蒙特卡洛赌场试过手气;

在地中海的修道院过夜;

攀上直布罗陀巨岩……

《欧洲缓行慢走》由澳大利亚著名的旅行作家肯·哈利所著,2.4km/h,一个人的慢自由:最深度立体的旅行,带你走进这个迷人的陌生国度——你不了解的“那个欧洲”。

内容推荐

《欧洲缓行慢走》是澳大利亚著名的旅行作家肯·哈利根据自己一年内“以缓慢的速度”行遍欧洲的经历,所写的一本特殊游记。这本书不是简单的旅行随笔,而是一个探险家在欧洲历史和文化的天空下寻找精神契合的心灵日志。作者深入欧洲,以2.4km/h的速度行进,不仅遇到很多惊险,也深入体会了欧洲各地的风俗文化,经历了一次精神的归家之旅。

《欧洲缓行慢走》唤起了很多读者对于未知世界的兴趣和改变生活的勇气。作者作为一名高位截瘫的病人,以轮椅的方式走遍欧洲,并写下了这本2.4km/h旅行随笔。他深入欧洲,以缓慢的速度行进,探索着那些被人忽略的“失落的大地”。欧洲探险家的出发是为了寻找香料和财富,而作者出发想寻找的“香料”莫过于有滋有味的人类行为,他要找的财富就是旅行和一路游荡、见证文明带给他的快乐。

目录

前言:这就是那个欧洲?

第一章:磁力北方

俄罗斯

第二章:真实北方(填海)

挪威,诺尔兰,中部瑞典

第三章:我们的自行车也有座位

南部瑞典,奥斯陆与丹麦

第四章:过往是个陌生国度

哥本哈根,尼克宾法尔斯特与不莱梅

第五章:十一点的口交

荷兰

第六章:为什么会有比利时?

弗兰德斯与瓦龙

第七章:走进现代文明

德国

第八章:法国印象

法国北部

第九章:时尚诞生地

法国南部与摩纳哥

第十章:没有雪的雪崩

安道尔共和国

第十一章:坏铁路,烟雾缭绕的小酒吧

伊比利亚北部(西班牙北部)

第十二章:欧洲之尾

伊比利亚南部(西班牙南部)

欧洲尾记

试读章节

欧洲,我们对你知之甚少,但又心甘情愿地骗自己相信,你是我们最熟悉的目的地之一。光听你的名字,就能唤起我们对埃菲尔铁塔、罗马圆形大剧场和高度文明的向往。在很多人看来,你就是“文明”本身的代名词。但对于一个从频繁流血的历史中走出来的文明,我们又能给予多少欢呼?

“但是,”我听见你在为自己辩护,“拿我最糟糕的时刻给我下定论可不公平。”

好吧,我们不如做得更好些——干脆不做任何评判,或者等到我和欧洲混熟了再说。那现在让我们来好好看看你吧,看看近距离的你在我们眼里是什么样的。尽管我对“观光”不感兴趣,我仍然会去拜访一下你那些“不容错过”的标志性建筑。通过过去在别处的旅游经验,我发现了一些能让旅游变得更有纪念意义的方法,而其中最棒的就是:出乎意料的邂逅、未预见到的情节和不寻常的人。如果你想去那个地方已经很久了,你一定会想着一年四季都待在那儿,但就算在旅游淡季到达,你也会发现许多不为人知的精彩。

喜欢坐在沙发上看《探索频道》的人和《国家地理杂志》的读者肯定觉得自己对这个世界了如指掌,因为他们看过太多的图片了——夏日的地中海海滩则是众多老掉牙的照片中的永恒主题。那何不想象一下北纬70度的夏天呢?或者想象一下地中海里维埃拉在冬天的样子?答案恐怕就没那么明显了吧?就算是在所谓的“已知世界”里,你也能找到人迹罕至的去处。

我的“陌生原则”让我遇到许多惊喜,也构成了旅游中最美好的时刻。有时快乐来源于所谓“顿悟”——如果这世界所有东西都循规蹈矩地运作着,我们就不用过多地解释了。在漫长的旅途中,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期盼的话,那就是意外之喜。

5月初是可以去俄罗斯的最早的时候,不用担心会把自己困在冰上。现在出发,如果运气好的话,等到12月中旬时,我应该已经穿越12个国家了。

不要在一个地方(或是同种类型的地方)待上太长时间,这是我旅行的又一个显著特征。有人来向我询问时,我总是这么半开玩笑地告诉他们:尽管我是一个人上路,但其实却有百万人陪伴着我。这次出门,我将在阿姆斯特丹待上两周,巴黎也待上两周,其他地方就只待一到两晚。从2007年的5月到12月,我总共睡过230觉,待过90个城市、小镇和村庄——在汽车、火车或海边度过的夜晚不算。这样一算,我平均在每个地方待过两天半。

那我这颗可怜的头颅是躺在哪里睡的呢?答案有:青年旅社(46%)、旅馆(38%)、当地居民家里或是客房里(13%)。我甚至还在古怪的修道院睡过。这是能让我见到各色各样的人的方法,而其中我睡过的最奇异的地方莫过于葡萄牙佛教餐馆、直布罗陀总督家,还有一个我过去从来都不知道的远房亲戚家——他们都是一听到我的名字就会回应的欧洲人。

我的飞机一路向前,就快到塔林了,降落过程可被用做教学案例。先前,我做了大量研究和准备工作,而面前这个貌似面熟的大洲却与研究资料完全相悖。它拥有先进文明、设施现代,却又傲慢自大、孤芳自赏——之前人们拥有的许多先入为主的想法亟待被修正,甚至被推翻。安全带上显示可以将其打开了,而我已经准备好开始冒险了。

这一位于波罗的海的首都城市正竭尽全力,以不辜负自己的盛名。现在是4月27日的傍晚,就在几小时前,爱沙尼亚的爱沙尼亚人和俄罗斯的爱沙尼亚人的政治冲突在街头爆发。在进城的路上,我发现所有的玻璃窗都被砸碎了,暴力从公路一端一直席卷到爱沙尼亚人最爱的海滨游览胜地——派尔努。

欧洲人又回到以往的恶劣生活中了吗?我们现有的证据就是:今年,爱沙尼亚频频出现在世界头条新闻上,与欧洲今日的核心问题——身份针锋相对(如果你愿意,会发现历史上的欧洲也对此问题关心备至)。问问这些人来自哪里,我就会发现答案,只有很少的人会把自己看成是个彻头彻尾的欧洲人。如果把同样的问题抛向他地人.你会得到具有鲜明对比的答案。问问美国人、澳大利亚人,或者中国人吧!

机场的外汇兑换官向我解释,今早,一尊位于俄罗斯和爱沙尼亚社区中间的苏联工人英雄的塑像被移除(爱沙尼亚的爱沙尼亚人所为),惹恼了俄罗斯的年轻人,盛怒之下,他们在城里引起一场大骚乱。当我行至城市中心时,我看见空中盘旋着一架警用直升机,这也解释了来自空中的威胁,郊外安静的夜晚一瞬间变得极其诱人。之后,我从俄罗斯人那儿听说,早先被移除的苏联工人英雄的雕像在转移过程中被烧毁,愤怒的人们更加怒不可遏。

随便向一个俄罗斯人问“你好吗”,你得到的答案很可能是“Nornlal,no(一切正常,不是吗)”。明天,我就离进入俄罗斯的日子又近了一天,我会在一间塔林餐馆的窗户上看到这样一个标志:“庆祝友谊”。但现在这些即将背负美好愿望的窗玻璃却是残缺不全的。

P2-4

序言

我到欧洲干什么来了?我这么问自己,你可能也会有此一问。欧洲的太阳下已经没有什么新鲜事了,你会这么说。其实在这个地球上,你再不会找到比欧洲被人践踏得更厉害、争抢得更凶、描述得更多的地方了。古人早已把欧洲称为“已知世界”。

出现在课本上的欧洲人,后面总会有个括号,介绍他为“探险家”。这些不肯循规蹈矩的人往往被形容成爱前往“人烟罕至”的土地,喜爱发现“失落的大地”,认为当地居民尚未开化。好吧,人们也许听说过欧洲人的世界,但四百年后,我们的身份互换,我们拥有了自己的“为人所知的世界”。因此我告诉自己,现在该是将好意还给欧洲人、去重新发现他们的旧世界的时候了。

欧洲探险家的出发是为了寻找香料和财富,而我出发想寻找的香料是有滋有味的人类行为,我想找的财富就是旅行和一路游荡,见证文明带给我的快乐。我们活在不同的时空——或者我们是这么认为的——但是我带着和平而来,哦,大陆之父,我绝无征服之意。他人也许把欧洲文化当作闪闪发光的装饰品,你的魅力显而易见、外露无遗;但对我来说欧洲就是一个魔法盒,我迫切地想了解里面的一切,用双手紧抓着它,从南到北、从里往外看个究竟,还要用力摇晃一下,以免遗漏。

距我上次登陆欧洲已经过去4年了,我要从我离开的地方——塔林,爱沙尼亚共和国的首都开始。明天,我就要沐浴在圣彼得堡的壮美中。在广袤的“欧式俄罗斯”漫步结束后,我将去到卡累利阿,向欧洲大陆的最北端进发,最后绕路到达葡萄牙。

说我在探险也没错。当我从离地11.8千米的高空疾飞过乌拉尔山脉后,这道弧线将让我轻触法兰克福,而随着云朵从窗户外飘过,我的探险意义似乎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我离开澳大利亚一周前,和两个同事在换班休息时聊了一会儿,我发现我难以说出欧洲人、欧洲到底有何特别之处。我试探性地说:“欧洲代表了人类注定要征服的一种理想,相较于与自然世界和谐共生,欧洲人更习惯将一切归于自我掌控之中。”听了这话,我的同事嗤之以鼻:“你也可以用这话形容澳大利亚和美国啊!”我对他的观点表示赞同,但其实我们已经欣然地把澳大利亚和美国当成了属于“欧洲”的团体——我们又回到了谈话之初。别担心,我会有大把时间来进一步深思这个问题——足足有七个半月的时间。  从直线距离来看,欧洲大陆从最北端到最南端的全长为5000千米。但我的旅途将会是一次充满曲折的过程,绝不会去巧走捷径。我将走到欧洲的最北、最南和最西端,借此深入了解与拥抱位于这地理尽头的一切,打开欧洲魔盒的盖子。那里面会藏有多少秘密呢?除了我的家乡澳大利亚外,欧洲是全世界所有大陆拼图中最小的洲,名字也最为古老。当我在颠簸中落地后,我将会发现那里到底有什么让我魂牵梦萦。文化、风景、“欧洲精神”(如果真的存在的话),还有那里的人——这一切的一切,以及还有未被我发现的其他。

当我在中国香港离飞往欧洲还剩两天时间时,我在《南华早报>上读到一篇文章,讲的是来自前塞拉利昂殖民地的士兵在一所西班牙大学接受教育,以此促进欧洲坚决拥护的普世价值观。该做法及效果值得商榷,正如西班牙首创精神中展现的包容和慷慨一样,难脱其殖民主义的掠夺性质,甚至还会带来不良效果。6个月后,当我到达离非洲最近的欧洲小镇时,我发现,这道微弱的善性之光将被欧洲大陆更为灰暗、可耻的一面抹黑。我提醒自己,明晰的地图提供的实质内容其实都过于模糊,难以被普通大众所接受,这样的想法让我对欧洲的理解难上加难——毕竟,这里是我们西方人的发源地。我几年前就注意到,如果你将“欧洲”作为一个标签,只消看一眼地图册,就会发现土耳其基本上(97%,如果你想知道的话)都位于亚洲,而希腊人认为他们的土地完全和欧洲无关(八个月前,在《经济学人>的世界年度回顾中,我读到一个惊人的事实:新的1欧元硬币在2008年进入欧盟时,印在上面的地图显示,希腊位于意大利南方,但西偏其真实所在地几十公里)。

为公平起见,有人曾说欧洲根本就不是一个大陆——准确地说,这话没错。欧洲其实由欧亚大陆的三个半岛组成,更应该是价值观、文化遗产或经济作用的结合。

如果欧洲形成的原因为三者之一,问题立马随之而来:其他人能加入吗,7犹太文化几百年来极大地影响了欧洲人的思想——基本在宗教方面——没有人能在这点上辩驳犹太人的贡献。很多以色列移民也来自欧洲,再举一个稍显不合时宜的例子:以色列的国家足球队常常参加欧洲比赛。

随着乌拉尔山脉的远去,我的飞机渐渐来到华沙上空,高度不断降低,这片“已知世界”就在我的脚下。老实说,我离欧洲越近,它的神秘内在也越发彰显出来。魔法盒子将宝藏藏得严严实实,但我即将开始探索,欧洲曾用它的意义欺骗了许多比我智力更高的人。我知道,大多数的欧洲人和我一样困惑。我甚至还在想,也许欧洲这个独立存在体其实并不存在。玛格丽特·撤切尔说:“世间无社会。“这话也与我的理解同出一辙。不过也不排除她说这话只是逢场作戏。

认定欧洲拥有新颖之处也非难事。我尤其喜爱20世纪时一部文学作品中的一句话,这句话由书中人物达蒙·鲁尼恩说出。他端坐在下东区的一张餐桌旁,一帮黑帮成员坐在他对面,低声告诉他,芝加哥的“大老板”现在远在欧洲,身处大西洋的另一端,他现在有点小工作要解决。我们紧张兮兮的英雄——鲁尼恩——不想用消极的态度让人沮丧,但焦急的心态让他回应道:“哪个欧洲啊?”

这就是我的问题,这句话精准地道出了我此行的目的。

于是我再一次告诉自己,也许我漏掉了最为明显的一点:欧洲人一直在热衷活动,而亚洲人则更爱沉思,不是吗?我在香港国际机场等待登机时一直在进行冥想,直到一个年轻人闲庭信步地从转机厅走过,冲着所有人大喊——并没有特定目标:“快快快!”

但登机口还未安排好,我们哪儿也去不了,他这话倒让我吃了一惊。大家的吸引力渐渐被他转移,他那如号角般的呼喊也显得越发紧急。

“快快快!”他继续重复道。

“赫尔,赫尔,克利须那,罗摩。赫尔,赫尔。”

欧洲不会是这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9: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