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福瑞迪南游记/影响了四代美国人的儿童经典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美)沃尔特·布儒克斯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作者沃尔特·布儒克斯是美国国宝级的儿童文学作家,他以动物的视角来描绘世间百态,折射人性之奥秘,能够跨越文化的差异和年龄的界限,成为老少皆宜的文学精品。你见过这样一只经历丰富的小猪吗?在每部作品里,他都有个新的身份:政治家、侦探、魔术师、牛仔等等,每次跨界都是一次令人捧腹的冒险,也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

《福瑞迪南游记》是代表美国儿童幻想文学最高成就的系列童书,与“小熊维尼”《柳林风声》齐名,整整影响了美国四代人的成长,直到今天,它仍是美国儿童的必读书,也是美国国家图书馆常常被借空的图书。

内容推荐

《福瑞迪南游记》是沃尔特·布儒克斯所著的一部影响了四代美国人的儿童经典作品。

《福瑞迪南游记》讲述:冬天来了,谷仓里很寒冷。鸭子们没有暖气用。小田鼠没有被子盖。动物们知道豆豆先生无力承担修缮谷仓的费用,于是福瑞迪和朋友们决定去做最正确的事情:去佛罗里达度假。一路上有候鸟作伴,福瑞迪、金克斯、查尔斯和其他动物们击退了窃贼,智胜了一伙饥饿的美洲鳄,巧遇总统先生,甚至还发现了宝藏。福瑞迪要去天上救一位危难中的少女,玛德茉莉,这是位骑马不用马鞍的可爱骑手,来自马戏团,她现在需要福瑞迪的帮助。一个富有却很自私的男人想娶她,如果她不答应的话,这个男人就威胁她说要关闭马戏团。现在,是福瑞迪拯救美丽的女孩和马戏团的时候了……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冬日味道

第二章 牛棚大会

第三章 出发的日子

第四章 旅途第一天

第五章 蜘蛛掉进河里了

第六章 会见美国总统

第七章 烟雾往烟囱里面倒

第八章 蚂蚁的黄金屋

第九章 遭遇持枪人

第十章 吹牛吹成了贼

第十一章 到佛罗里达了

第十二章 八百岁的鳄鱼

第十三章 吃靴子的山羊

第十四章 奶牛变豹子

第十五章 深夜的松林有贼

第十六章 寻找财宝的主人

第十七章 农民们领取失物

第十八章 装金子的马车被偷了

第十九章 小苍蝇帮了大忙

第二十章 夺回金子

第二十一章 归来哟,游子

试读章节

公鸡查尔斯迈出鸡窝的前门,慢慢地穿过谷仓院子。现在是凌晨四点半,太阳还没有出来,院子里非常黑暗。他打了个寒战,想念起可爱的鸡窝里暖和的栖息处,可是他有不能走回鸡窝的理由。农场主豆豆先生没有很多钱,买不起一个闹钟,所以得靠公鸡一大早准时叫醒他。查尔斯上次睡过了头,豆豆先生很生气,威胁说要把他制成原味鸡块,和焙粉饼一起,作为星期天的大餐。查尔斯并不喜欢在别的飞禽走兽活动之前早起,但他觉得,早起总比被做成鸡块要好一些。因此,这天早晨,他睡眼惺忪…地跳上一根柱子,多次清了清喉咙之后,开始打鸣:“喔——喔——喔!咕——咕——咕!”

东方的天空变得越来越明亮,越来越粉红,有好一会儿却又没有什么动静了。接着,谷仓旁边的那棵大榆树上的几只乌鸫…鸟开始轻声细语地聊起了天儿。一只年轻的花栗鼠沿着篱笆蹿过来,停在查尔斯身旁的柱子上用爪子洗脸。下边的猪圈里传来一阵响亮的哼哼吭吭声和吱吱啧啧声,于是查尔斯知道,猪们想吃早餐了。他又啼叫了几声。

最后,在远处天幕低垂下来与地面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个灿烂的金色小点,金点越来越大,看上去像一团营火,接着就像着火的房子,接着像是整座城市燃烧起来了。那是从世界的另外一边升起来的太阳刚刚露出的上部边缘。在我们呼呼大睡的整个晚上,太阳在地球的那一边照耀着中国的宝塔和喜马拉雅山,照耀着非洲的丛林,照耀着人们工作和娱乐的所有稀奇古怪的地方。

而就在太阳才冒出头儿的时候,农场主豆豆先生的脑袋也从卧室的窗口伸了出来。他戴着一顶缀着红色流苏的白色棉睡帽,浓密的灰白色大胡子完全掩藏了他的脸,因而没有谁见过他的真实面目,甚至是他的妻子也不例外。他望着窗外,看看会是什么天气。

豆豆先生刚把脑袋伸出窗外,查尔斯就从柱子上跳了下来。他已经完成了一天的任务,虽然还是感到寒冷、想打瞌睡,他也不回鸡窝去了。因为他的老婆和老婆的八个姐妹这时也都起来了。“在一片咯咯的鸡叫声中,没有谁能得到一分钟安宁。”他恼火地小声抱怨道,“我得去谷仓里打打盹儿。”

“早上好,查尔斯!”老白马汗可向查尔斯打着招呼。他的马厩…就在旁边。“今天早晨的空气里有种冬天的味道啊。”

查尔斯飞起来,站到汗可的食槽边上。

“冬天的味道!”查尔斯大声说,“我看这就是啦!天冷了,确实很冷——冷得一塌糊涂!”

“哎哟,我们现在就得有思想准备,”汗可说,“再过一两个月就要雪花纷飞了。”

“呃呀!”查尔斯打了个寒战。

“冬天里,我的活儿要少些,”汗可说,“但我还得说我更喜欢夏天。我的右后腿有点风湿病,冷天的晚上会疼。”  “当然了,”查尔斯同情地说,“会痛的!真可怜。你应该有一条毯子什么的东西盖盖,这谷仓又破又旧,还四处透风。可豆豆先生呀,他从来不考虑牲畜和禽鸟所遭的罪。他睡在暖暖和和的羽绒床上,盖着四条拼缝被子——他只要自己暖和,是不会想到我们的!瞧瞧,就说我吧,每天早晨,无论冬夏,我都得天不亮就起来,爬出舒坦的鸡窝打鸣儿,开启农场一天的生活,这只是因为他太抠门儿了,不肯买个闹钟。不管冷天雨天,我都得这么做。要是哪天早晨我误了点儿,我会怎么着?我会被做成鸡块,事情就是那样!”

“是有点难为你了。”汗可说。

“我认为也是!瞧,现在冬天快要来了。我讨厌冬天!可是我还不得不出去,一切照旧,在雪地上走来走去,冻得我嘴都张不开。要是其他时候能暖和暖和,我也不会这样在意了。要是鸡窝里有火炉,睡觉时能够盖上两条羊毛毯,就好了。鸡窝里还应该有个地下室——地面冷得跟石头似的。”

汗可叹了口气。“是啊,”他表示赞同,“艰难的生活啊,没法否认它。可我们能怎么办呢?”

屋顶高处有个细小的叽叽喳喳声回答了这个问题。“为什么不迁徙呢?”那声音说。

他们抬头往上看去,可屋顶上黑乎乎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你是谁?”查尔斯问,“你在说什么?”

“我是谷仓里的燕子。”那声音说,“我说是的迁徙。我们鸟儿每年都迁徙。

P2-5

序言

福瑞迪,好一头小猪!

——编译前言

“小猪福瑞迪”系列,是我们继“诺贝尔文学奖儿童经典”丛书之后推出的又一套儿童读物精品。

编辑其中的这一本的时候,正好传来莫言老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于是看到某网络媒体对莫言老师进行的独家访谈中说及小朋友读物,摘录如下:

简依:莫言老师,祝贺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想请教一下您,现在的孩子该读些什么作品?

莫言:现在儿童读物很多,年龄段也不同,所以比较难以回答。我觉得还是父母先看看,如果父母感到有趣,就可以让孩子看。

确实,现在那么多儿童读物,任何哪个小朋友或大朋友都基本没有可能全都读过,必须精挑细选。传统的优秀儿童读物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格林童话》(作者雅各布·格林1785—1863和威廉·格林1786—1859)、《安徒生童话》(作者汉斯·安徒生1805—1875)等,新潮的优秀儿童读物更是如灿烂星空,最有代表性的可能是《哈利·波特》(作者乔安妮·罗琳1965— )。从在中国的名气看,“小猪福瑞迪”确实还没有格林、安徒生童话和罗琳作品那么有名,但从艺术质量和在美国的影响看,却是各擅胜场、并肩齐立。“小猪福瑞迪”系列有很多鲜明的优点,其中之一就是风趣幽默,相信读者一定会会心一笑。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在阅读或将阅读“小猪福瑞迪”,那么,我们得先在此恭喜你:你把时间、精力、头脑都用在真正值得的读物上了!

我们这话是有充分的根据和理由的,这里只说三点:

第一,“小猪福瑞迪”不老不新,各单本在篇幅上更不是厚厚的板砖。

格林、安徒生很经典,但距离现在太老了点儿,可说是少了点儿切近感,“小猪福瑞迪”则更具亲近感和新鲜感。“小猪福瑞迪”已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让人可以放心——在美国,任何图书都是完全靠质量,通过市场竞争而赢得读者,读者的眼睛是雪亮雪亮雪亮的,几代美国读者都爱看“小猪福瑞迪”。

罗琳新潮,但有点太厚了,对于现在许多爱好看漫画卡通书而不喜欢读文字书的儿童来说,真是很大的挑战。喜欢卡通漫画没有错,但老看卡通漫画不读文字书,会难以培养条理的、逻辑的、系统的思维能力。

“小猪福瑞迪”一本一个主要故事,就像007系列电影,是比较适合其目标读者的,不会成为老也看不完的负担,也不会让小朋友在课堂上老惦记着下文和故事结果而不专心听讲。我们实验过,许多小朋友能轻松地一天能看完一本。而且“小猪福瑞迪”的身份,在不同的故事中也不相同,并不只是个魔法师。

第二,“小猪福瑞迪”具有相当高的趣味性、艺术性和思想性。  趣味性、艺术性和思想性,请读者自己去看和去体会,我不展开来讲。儿童读物首先要让儿童感到快乐。“小猪福瑞迪”是典型的美国文化下的美国式诙谐,具有中国小读者能发出会心一笑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而且不是低级的趣味或愚乐。我们曾做出样书给一些原来不爱看文字书的小朋友看过,他们很快就聚精会神地看了进去,而且常常禁不住高兴得直笑——看到他们的快乐,感染得我这个不会唱颂歌的老男人也不住哼起了“咱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真呀真高兴”——真高兴,而且跟原来那支歌中没来由的高兴不同,我们是实打实的有理由真高兴。

作为一名业余美学(美国学)研究者,我曾去美国实地考察,主要内容之一是儿童读物。美国的很多儿童读物真是美好呀,常常让我拍额惊奇!就说“小猪福瑞迪”吧,作者在艺术性和创意上,不但有继承和超越,而且有自主创新和开创。举例说:依稀记得国内图书评论当年大为佩服《哈利·波特》中的某些创意点,其实“小猪福瑞迪”中早就有了;甚至跟成人读物的艺术性相比,也有挑剔的美国批评家罗杰·塞尔在《纽约时报》上说“小猪福瑞迪”中的《政治家福瑞迪》比乔治·奥威尔的名作《动物农庄》更早也更好。

美国的儿童读物也含有教育性。,但它的价值观和思想性的传播确实做到了“寓教于乐”,如春风化雨地进入读者心中。而我们仔细审查,它所弘扬的价值观和思想性都是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勇敢、智慧、沉着、责任、友谊、诚实、爱国、爱家……我甚至曾经想过把福瑞迪的名字译成“福睿德”,其名字从字面上更能契合小猪在各个故事中的表现,但因为似有点太中国化而罢。

第三,如果说我前面讲的两点有老王卖瓜之嫌,那么请看看美国出版家迈克尔·卡特所写的《记住福瑞迪及其创作者布儒克斯》,对作者、图书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和评论:

“小猪福瑞迪”诞生于1920年代早期一个炎热寂寞的夏天,当时一个名叫沃尔特·R·布儒克斯的广告人,坐在那儿百无聊赖,于是写出了这本书。由此而产生的异想天开的故事——讲述在某个冬天,一群动物决定从他们位于纽约州北部的农场,迁徙到佛罗里达州,以寻找更温暖的天气——这本书于1927年出版,书名叫《往复》。正如历史已经证明,从此诞生的不仅仅是一头猪,而且是出版史上最受欢迎的儿童系列丛书之一,最终一共出了26本书来描述福瑞迪及其会说话的其他动物朋友们的历险。虽然这头有优越感的小猪只是布儒克斯第一本书中的一个配角,但他显示了自己的机敏睿智,很快就在后来的丛书中占据了中心舞台。沃尔特对此谦虚地表示感到意外,他说:“一般来讲,猪不会被塑造为英雄角色。我自己也相当困惑为什么是福瑞迪,而不是一条狗或一只猫,成为了我笔下永远的英雄。或许是因为负责故事插图的库尔特·维泽画出了如此令人怜爱的猪吧。”

福瑞迪成为了永远的英雄,因为他是沃尔特的“另一个我”——抑或恰恰相反?细想一下他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两者都是诗人。事实上,沃尔特发表的处女作就是1915年见诸于《世纪》杂志的十四行诗《魅影》;而福瑞迪的第一首诗《春天》(谦虚地署名“小莎士比亚”)则发表于《圣特保罗卫报》。两者还有一个看似不大可能的兴趣组合:弹吉他和打橄榄球。1902年,就读于莫黑根湖畔军事学院的沃尔特是校队第二阵容的左边锋;而福瑞迪则是圣特保罗中学的一名阻截队员。两者也都是艺术家,福瑞迪曾经穿上工作制服,戴上贝雷帽,摆出一副特别时髦潇洒的模样(参见《福瑞迪的庄园梦》,1944年);而沃尔特虽然不像那样风度翩翩,但他是一位更严肃的艺术家,实际上还曾在纽约的关联艺术学校学过绘画。当然了,二者都嗜好读书。沃尔特曾经回忆说,在其孩提时代,他“读的书比任何人都要多,但母亲觉得对我是件好事”。当他长大成人,其爱好变成了学习外语(他可以阅读六七种外文)。到了晚年,他甚至变成了一名兼职的出版商,有点儿像《飞行员福瑞迪》(1952年)中的特威德尔先生。

福瑞迪与沃尔特都是报社编辑:当然了,前者是《豆豆农场新闻》的掌门人;而沃尔特只是校报《莫黑根人》的四名助理编辑之一。长大成人后,他还做过杂志编辑,甚至在1932—1933年还担任过著名杂志《纽约客》的编委。

福瑞迪是一位政治家,而沃尔特从未见过——或想象过——一个他不愿去讽刺的政治家。两者的家族世系中都有银行业从业史:福瑞迪是第一动物银行的创始人和行长;而沃尔特的祖父及叔叔均为纽约州罗马市的银行行长。无论是这头猪还是这个人,都不喜欢冬天,也都不喜欢工作。沃尔特曾经高兴地承认,“有四样东西我真的是很不喜欢,那就是甜面包、跳大神、冷天气和去工作。”

他们有别的共同之处吗?哦,对了,福瑞迪还是一名侦探,而沃尔特喜欢了解侦探办案。事实上,他在1929年担任《嘹望与独立》杂志的审稿编辑时,就是第一个发掘当代传奇式悬疑小说家达希尔·哈米特作品的重要审稿人。我们可以看到两者之间还有最后一点值得注意的相似之处:沃尔特身材短小,只有五点六英尺高,肤色白皙,长着一张圆脸,看上去“就像是福瑞迪某一次乔装打扮后的样子”,作家亨利·库珀在几年前这样告诉我。他应该是知道实情的,因为他曾在孩提时代有幸与沃尔特共进午餐。

他们是彼此的“另一个我”吗?当然是!你还知道别的原因吗?我怀疑他们也是最好的朋友。

沃尔特·R·布儒克斯(“R”代表“罗琳”)无疑是福瑞迪的朋友,也是一个忠实的为密友写传记的人。1886年1月9日,他出生于纽约州罗马市。在那个年代,当地风貌看上去一定特别像福瑞迪丛书中许多活动情节的发生地——圣特保罗的村庄。他的母亲范妮是著名银行家和曾经担任过旱期罗马市长的塞谬尔·巴伦·史蒂文斯之女;他的父亲威廉·沃尔特·布儒克斯是一名曾受教于莱比锡大学的音乐教师;他的祖父沃尔特·罗琳·布儒克斯与其同名,是一位有威望的浸礼会神学家,曾任教于麦迪逊大学,这所学校如今已改名为科尔盖特大学。

沃尔特的家人原本期望他从医,可他1909年从医学院辍了学,改了行,成为一名写稿人(作家)。最初,他负责为美国红十字会撰写广告宣传材料;1915年,他发表了第一篇成人短篇小说《哈登的机会》,并在此后的四十多年里共创作了两百多篇短篇小说。沃尔特的许多短篇小说发表于《星期六晚邮报》以及当时的其他主要杂志,其中最负盛名的二十五篇小说描写了一匹名叫爱德的会说话的马。是的,布儒克斯实际上不仅创造了福瑞迪,而且创造了著名的爱德先生。

沃尔特还发表过两篇成人长篇小说,第一篇是1925年在《乡村绅士》杂志连载的《骗子也多情》,第二篇是1935年由莫罗出版社发表的《梦中情人欧内斯汀》。

不过在沃尔特的所有作品中,“小猪福瑞迪”系列是最受喜爱的,坦率地讲,也是影响力最持久的。它们不仅是儿童文学经典,而且是针对美国年轻读者而发表的首批真正有趣的书籍之一。由于沃尔特尊重他的读者,从未写过浅俗之作,因而他的书一直备受儿童和成人的欣赏。

最初,福瑞迪丛书只是断断续续地问世。但从1939年开始,沃尔特每年都会写一本,全美国各地的孩子们——包括我本人——都在凝神屏息、翘首以盼10月的到来和新“福瑞迪”的出现。

伴随着这套丛书长大的无数读者都还记得吧,第一本书叫《去来归》,其后是《再去复归》(1930年),讲述的是豆豆农场的动物们艾一次远行,不过不是往南,而是往北,一路风尘到了北极,他们在那儿还见到了圣诞老人。(《去来归》和《再去复归》后来分别改名为《福瑞迪南游记》和《福瑞迪北极探险记》。)1932年,《名侦探福瑞迪》问世,绝大多数评论家称其是该系列丛书中最好的一本。1936年,《小棕熊福瑞金纳得》讲述了一只多才多艺的小熊加入马戏团的故事。虽然福瑞迪在这本书里只是一个配角,但对整套系列丛书而言却至关重要,因为它介绍了隆隆响的马戏团,也是第一本涉及动物与人类开口说话的书。在此前的书中,他们只是和别的动物交谈。早期的其他作品还包括《福瑞迪与三兄弟》(1937年),在这本书里福瑞迪首次把自己乔装打扮成一位老妇人;《维肯思夫人参选总统》(1939年,后改名为《政治家福瑞迪》),福瑞迪在书里不仅建立了动物第一共和国,而且创办了第一动物银行(谁说猪都是懒惰的!)。而在《侄子韦得利》一书当中,动物们排演了一出由福瑞迪执笔的戏,这项活动肯定受到了沃尔特自己童年生活的启发,据他回忆,那时候“我们在谷仓里编戏演戏,我的初次试笔就是写那些剧本里其中一幕的角色”。

每一位福瑞迪迷都有自己心目中的钟爱之作,许多人喜欢继《侄子韦得利》之后问世的《福瑞迪与魔兽》(1941年),我怀疑这本书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事实上它是福瑞迪丛书中第一本或许可以称为鬼故事的书。就其本身而言,该书包含了既让人捧腹大笑又令人不寒而栗的情节。后来发表的《福瑞迪去野营》显然更是一个鬼故事,不仅反映了沃尔特对这类故事情有独钟,而且体现了他对野营的热爱,因为他是户外活动的铁杆参与者,也是自然主义的业余爱好者。《福瑞迪和鹦鹉》(1945年)一书则展示了福瑞迪的聪明才智。

福瑞迪是一头集多种角色为一身的小猪,在整个1940年代,他以勇敢的气球驾驶员、花衣魔笛手和魔术师的形象出现。到了1950年代,他变成了牛仔、飞行员,并在《福瑞迪与太空船》(1953年)一书中成了一名太空旅行者,我估计这本书是整个系列丛书中最有趣的,的确值得高度赞扬。唉;只可叹世事无常!1958年10月,福瑞迪系列的最后一本书《福瑞迪与怪龙》出版了。这也是沃尔特·布儒克斯的遗作,因为他在当年8月17日就已经与世长辞了。

福瑞迪的粉丝有各色人等,……不过,我在此就不再赘言了。福瑞迪和他的朋友们正在接下来的篇章里恭候你,我知道你会和我一样喜欢他们的相伴相随。

书评(媒体评论)

“小猪福瑞迪”系列代表了美国儿童幻想文学的最高成就。

——《纽约时报》

福瑞迪是美国儿童文学作品中最伟大的形象之一。

——《校园图书月刊》

“小猪福瑞迪”系列将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和幽默风趣的语言融为一体,用生动有趣而非生硬说教的写作手法,树立了人类永恒的生活法则:勇敢、互助、友爱、公正、同情心和牺牲精神等。

——《圣地亚哥父母杂志》

……机智幽默、结构精巧、天才般的幽默感以及令人佩服的英语诗歌。

——安东尼·布彻(美国著名评论家、作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3: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