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便纵有千种风情
分类
作者 木溪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木溪编著的《便纵有千种风情》内容介绍:才高八斗冠绝当世的文人墨客,在每个时代都不会缺席。他们惊艳了文坛,也未错过欢场,谁又能像柳七,让那些历尽千帆的红妆念念不忘?欢场之中,尽是风月计较,有谁如他,玩物动着真情;又有谁如他,以情叩开心扉。

内容推荐

柳永,始终行走在宋朝仕途的边缘,他以傲视才情挥就迤逦宋词,他以真心温暖那些倾城女子。想弃了浮华,醉了烟花,终是不舍;想远了脂粉,一心求仕,也未成行。木溪编著的《便纵有千种风情》为散文体传记,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背景,以柳永的词为脉络,运用散文化笔法点评、赏析,进行个性化、情感化解读,展开柳永一生的爱情传奇与功名得丧。一起来翻阅《便纵有千种风情》吧!

目录

第一章 一路北上,崇安少年郎

 金鹅峰下,少年初显锋芒

 功名与艳科,都是心头好

 佳人才子,人间双美

 轻负深情,多因名利故

 钱塘醉了崇安郎

 绮罗丛里万柳千花

第二章 风流才子汴京客

 至汴京,帝里风光好

 莫道千金酬一笑

 生死无常实可哀

 朝野多欢民康阜

 荆棘丛中坎坷求仕

 美人伴,夜明如昼冬暖若春

 誓言不兑现,如同谎言

 青春都一饷,何须论得丧

第三章 奉旨填词的白衣卿相

 美人的倾慕,是温柔的陷阱

 烟花柳巷寻香客

 且来醉倒温柔乡

 奉旨填词,移宫换羽

 见娼门负心,不见恩客薄幸

 喜欢你,这是你不在乎的事

第四章 十年漫游,浮华若梦

 唱罢一曲雨霖铃

 黄昏旧事,一个叹不留

 谁家红颜命薄

 寄书千里,满纸翰墨皆是情

 浅山瘦水中的流浪

 别来岁久,旧人何处寻

 关中行,长安古道马迟迟

 登高望远,不见天际归舟

 浣花溪畔景如画

第五章 春风得意,耆卿已老

 策马返瑶京,得意马蹄疾

 漫漫功名睦州始

 游宦区区成底事

 心事销磨,却唱煮海歌

 最是难猜帝王心

 老来畏疾惧死,且抛浮名

试读章节

尚在幼时,柳三变就已经开始了辗转漂泊。

跟随仕途不定的父亲柳宜,他自出生起就辗转于沂州费县、濮州、全州、扬州等地。少年人不懂离别的痛,这可真是一桩幸事。至于千山万水的路途上,那戴月踏雪、舟车颠簸的烦扰,自有大人来操心,和他也没多少关系。

齐鲁的阴阳昏晓青嶂红日,江南的十里春风碧荷摇曳,岭南的梅香杉叶雁荡苍山,在幼童柳三变的眼里,就像父亲书箱里这本书册与那本典籍里的芸香签,形雷同,味相似,并不能在小孩子那方狭窄心湖里掀起多么狂野的波澜。

他或许也有过一点悲伤,毕竟刚刚熟悉起来的风景与朋伴,转眼,就被飞旋的车轮甩在了身后。沙尘扬起,柳枝送客,他不懂父亲为什么总在路上。而这个问题,纵使穷尽毕生时光,也未,必能换得个水落石出的答案。

他们在很多地方落脚,然后又挥手道别。一路上有莺啼燕语,流水淙淙,环佩丁当,还有些不知名的曲调,如珠落玉盘,荡到柳家儿郎的耳中,撩起莫名的心痒。

除了这些,耳畔一直未止的,还有父亲柳宜那悠长的叹息。

年幼的柳三变还有大把无知的快乐时光,“南唐旧臣”这顶帽子有多重,他还不必去揣摩。

柳氏一族的故乡,在东南沿海的文风昌盛之地,柳三变的祖父柳崇以儒学闻名。五代烽烟四起,战乱纷纭,中原板荡,柳崇隐居在故乡福建崇安县五夫里的金鹅峰下。这人迹罕至的偏僻地,有一日却迎来了朝廷的大员,召柳崇出山为官。柳崇淡然拱手:家有高堂恐无人奉养,柳子高不能奉诏!

后来,柳崇果然毕生未仕,老于布衣。这位信奉“吾读圣人书,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纯粹儒者,并没有阻拦儿子们的求仕之路。柳崇膝下六子,皆入仕为官。其中长子柳宜,最初以布衣身份呈上奏疏,畅言时政得失,颇受南唐国主李煜的赏识。柳宜性格刚正不阿,又有点文人傲骨,再加上后来身处监察御史的位置,屡屡直言犯谏。他的好友王禹傅曾在《送柳宜通判全州序》称,柳宜“多所弹劾,不避权贵,故秉政者尤忌之”。P3-4

序言

我没有想到,读他的词猜他的心,竟是这样折磨人。眼看着后海边的迎春花开了,喜鹊唤醒了紫竹院的睡莲,吞山的红叶疯了,京城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提前了许多天。四季在眼前晃晃悠悠闪了一个来回,我以为柳永的形象会在我心里渐渐变得丰满而立体,可直到落下最后一个宇,看着窗外那在灰蒙蒙的天色里愈发红艳的朝阳,我不得不叹了口气,他像这个初冬里一团雾气,触不到看不透,朦朦胧胧,只在晨间迷梦未醒时于一片萧索寒意中穿行而过。

“宁立千人碑,不做柳永传。”好多人都这样说。许是因为正史中不见他的名号,于是要从野史片段中考据千年前的风尘,实在是一桩既困难又枯燥的事情;又许是因为他一生纠缠在青楼脂粉之间,以修齐治平为本的读书人避之不及,谁愿意为这样一个风流浪子污了名声?又或是,他的一生心事已全部托付在一卷《乐章集》中,只要去读便好,纵使心潮澎湃有万语千言,但凡说出来就会变了味道。

于是便出现了奇怪的事情——自古至今,他的名字如雷贯耳,宋时歌姬舞女中便盛传“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的歌谣,后世也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影响,时至今日,谁人不知那一句唱落离人眼泪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他闪耀如夜空中最亮的那一颗星,纵使在如漆夜幕上群星璀璨,他从不逊色。可是,浃泱《宋史》中无论列传还是文苑,都不见他的名字,持一杆春秋之笔的史官们,心照不宣地遗忘了他。

其实无妨,谁笔底波澜让时光惊艳,那他已注定永恒。

一生风流的他,在务本理道的统治者眼里无疑是个异类,御笔挥就“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他的仕途就此画了句号。纵使他穷尽一生摇摆在“奉旨填词”和汲汲功名之间,最后也不过得个屯田员外郎的从六品京官,还受尽漂泊羁旅之苦和失意落魄之痛。

很多人爱他,他亦爱过很多人。人人都说欢场中不过逢场作戏,欢爱时你侬我侬,过后不过萍水路人,可他偏偏捧出了一颗真心。在他看来,青楼里的佳人们并不是只有精致容颜和婀娜身段,她们那总是被人忽略的才情、性情、真情,他愿意接纳、感恩、珍存,并回报以热烈而真挚的感情。两情相悦是世上最美之事,幸而在他灰雾弥漫的人生里,也有过那样鲜艳且幸福的时光。

他求功名,历尽坎坷也没什么大的成就,他贪温情,可又有大半岁月耗在了孤独的羁旅漂泊中。他的词里布满伤痕,俱是萧索,纵然偶尔有一抹亮色,或是写在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华里,或是潜藏着干谒恭维的难言心机。

想弃了浮华,醉了烟花,终是不舍,想远了脂粉,一心求仕,也未成行。若即著离,不进不退,这简直是世上最尴尬的距离。他一身桀骛,泯灭在仓皇岁月里,他满腹愁肠,却到人生谢幕也保留着三分轻狂。

到最后,我还是读不懂他。纵使把各种典籍传言里的琐碎痕迹串在一起,也看不清他人生的全部脉络,解不开与他相关的诸种谜题,可又有何妨呢?猜他心事的过程,已是一段极美的旅程,他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都是路边最美的风景,花红草绿、燕语莺啼、水秀山清,还有佳人唱着动听的曲子,不需走到尽头,已是心神俱醉。

这段猜心之旅,愿邀诸君同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