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9岁的刘春雷在石家庄木厂街(现在的石家庄市中山东路)的“顺义饭庄”当学徒。
他是河北南宫县人,家里有十多亩薄田,还开着豆腐坊买卖,应该算是小康人家的子弟。京汉铁路、正太铁路相继通车以后,石家庄从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子变成了繁华的大城镇。刘家老人瞧着眼热,就把孩子送到城里学手艺。
“顺义饭庄”是个半大不大的二荤馆子,虽然办不了鱼翅燕菜,但一般的山东口味还算地道。店铺里窗明几净,十几张桌子铺着台布,墙上挂着仿制的名人字画。伙计们也收拾得干净利落。刘春雷16岁进门当学徒,头一年在伙房拉风箱,第二年上大灶蒸馒头,到第三年跟着掂弄炒菜锅,什么爆炒双脆、滑溜鱼片、软炸里脊之类已学得有模有样,眼看就能出师了。
可就在这时候,“七七事变”爆发,卢沟桥那边打起来了。饭馆里的客人议论纷纷,有的说,宛平县刨出个石狮子,背上写着东瀛人有二百年运道,天意难违;有的说,小日本的腿粗胳膊短,下盘厉害手上功夫弱,二十九军大刀队正是鬼子的克星,专砍他们的脑袋……
顾客聊天,伙计们不能插嘴,只能在私底下犯嘀咕。饭馆的老板倒是满不在乎:“石家庄这里,奉军走了晋军来、北军过了南军到,各路兵马那么多,还怕几个小鬼子不成?”
转眼到了9月份,情况不对了,国军的人马确实不少,可都在往回跑。马厂丢了、沧县丢了,日本人眼看就要到石家庄,街上到处是溃散的败兵,个个垂头丧气,都说没办法、挡不住。饭馆老板这时候也慌了,赶紧收拾细软准备带着家人逃到西安去——西安是千年古都,能避鬼,当年八国联军打过来,慈禧老佛爷也是在那儿躲着的。
临走之前,老板给伙计们预支了三个月薪水。按他的估计,不出一百天,日本人就会撤走,“洋人就是要钱。到时候国民政府再签个倒霉条款,这事就算过去了。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什么没见过。”
饭庄关门歇业,学徒也就当不成了。于是,刘春雷收拾东西回南宫老家去。
南宫这地方属于直隶省(今河北省),巨鹿故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三国时候出了个武将文丑,被关云长一刀给砍了;民国时出了个军阀刘珍年,又被蒋介石一枪给毙了;如今只有个唱京戏的尚小云还活得挺好,“四大名旦”里头武功第一,可惜中看不中用。所以,刘春雷回到家乡时并没有当兵打仗的计划,每天跟着父亲四乡赶集卖豆腐,打算等日本人走了以后再接着学习炒菜。然后自己开个饭馆什么的。
一天,胡彦明和几位师兄弟找来了。
河北乡间有练武的习俗,小伙子刘春雷也学过几招太祖翻拳、三皇炮锤、赵子龙大枪,这胡彦明算是他的师兄。胡彦明家里穷,从小在“估衣铺”(卖旧衣服的店铺)里做杂工,东家儿子的腿脚有残疾,由他每天背着上学,先生讲课的时候他就站在外面听,放学的路上有人欺负残疾孩子,东家又叫他去练武当保镖。结果几年下来,少爷的本事没啥长进,当小伙计的倒学了个文武双全。 胡彦明进门就问:“梅花镇的事,听说了么?”
1937年10月12日,日军在距离南宫县不远的藁城县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梅花镇惨案,2500人的集镇,竟有1500多人被残杀。消息传开以后,老百姓都有点半信半疑的,因为谁也想不到天底下居然会有这么兽性的军队。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