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东明、范建民、朱衍利、朱现磊所著的《大倾角松软厚煤层综放开采矿压显现特征及控制技术》从理论和技术两个方面着手,对我国大倾角松软厚煤层开采进行了较系统的矿压显现特征分析和矿压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研究表明,综放采场矿压显现上部最强、中段次之、下段最弱,覆岩顶板形成“厂”形弯曲结构移动拱,“三带”高度呈现下小上大逐渐变化形态;回风平巷采用直墙圆拱形断面、运输平巷采用留三角煤特殊断面的形式,能有效改善巷道围岩应力状态;运用采一放一(0.6m)的放煤步距和单轮间隔多口的放煤方式,可有效避免支架滑移、倾倒,有利于采场围岩的稳定和动态控制。
郭东明、范建民、朱衍利、朱现磊所著的《大倾角松软厚煤层综放开采矿压显现特征及控制技术》以杜家村矿大倾角松软厚煤层开采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相似模拟、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等方法,对大倾角松软厚煤层综放开采的矿压显现规律及矿压控制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可极大提高同类地质条件下煤炭开采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对我国大倾角煤层开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同时也可弥补目前大倾角煤层开采方面研究的不足。
《大倾角松软厚煤层综放开采矿压显现特征及控制技术》可供从事采矿工程、岩土工程、地下工程等工作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生产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本书内容结构
2 工程概况与地质力学评价
2.1 井田及地质概况
2.1.1 井田位置
2.1.2 井田地质特征
2.1.3 杜家村矿大倾角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
2.2 杜家村矿地质力学评价
2.2.1 1201采面两巷地应力测试
2.2.2 1201采面煤层普氏系数测定
结语
3 1201工作面煤层综放开采矿压显现特征试验研究
3.1 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理论
3.2 大采高综放开采实验模型设计
3.2.1 模拟对象概况
3.2.2 模型构建及参数确定
3.2.3 相似材料配比分析
3.3 实验方法设计
3.3.1 测点布置及测试方法
3.3.2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方法
3.4 1201工作面大倾角松软厚煤层开采相似模拟结果分析
3.4.1 上覆岩层破坏与移动规律
3.4.2 大倾角煤层开采矿山压力显现规律
结语
4 大倾角煤层开采覆岩运移机理与现场试验研究
4.1 大倾角煤层开采岩层运移规律分析。
4.2 大倾角煤层开采顶板结构力学分析‘
4.2.1 直接顶岩层的结构力学模型
4.2.2 基本顶岩层的结构力学模型
4.3 1201工作面采场覆岩与顶煤活动规律数值分析
4.4 1201大倾角综放工作面采场矿压显现实测及分析
4.4.1 观测目的及测区布置
4.4.2 矿压观测结果分析
4.5 1201大倾角综放工作面巷道矿压显现实测及分析
4.5.1 观测目的及测区布置
4.5.2 矿压观测结果分析
结语
5 大倾角特软煤层煤巷控制力学对策研究
5.1 引言
5.2 数值分析软件概述
5.2.1 FLAC3D软件简介
5.2.2 FLAC3D的基本原理
5.3 1201回风巷道支护参数优化及数值分析
5.3.1 工程概况
5.3.2 数值模拟分析
5.3.3 支护现场矿压测试
5.4 1201工作面运输平巷支护技术研究
5.4.1 原断面形式与支护方式
5.4.2 变形破坏特征及机理分析
5.4.3 新的运输平巷断面形式与支护方式的提出
5.4.4 新支护方式的数值模拟分析
结语
6 大倾角松软厚煤层综放采场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6.1 采场围岩控制原则
6.2 支架选型的合理性评价
6.2.1 支架对软煤层的适应性
6.2.2 支架对软底板的适应性
6.2.3 大倾角综放液压支架防护措施
6.2.4 支架工作阻力的确定
6.3 工作面支架的稳定性控制研究
6.3.1 支架的稳定性分析
6.3.2 支架的稳定性控制技术
6.4 工作面煤壁的稳定性控制研究
6.4.1 煤壁的受力模型分析
6.4.2 煤壁的稳定性控制技术
6.5 不同采煤工艺条件下采场围岩控制分析
6.5.1 PFC2D软件简介
6.5.2 放煤过程中顶煤的受力分析
6.5.3 合理放煤步距的确定
6.5.4 合理放煤方式的确定
结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