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嫣初来乍到,既年轻,又是新手,对项目工作不熟悉,首要任务是同项目部的同事建立起个人关系。
资历低的同事送给老同事的见面礼物,只要“倾听”一样就足够了。实物礼品可以用钱买来,对于经济条件较好、老资历的上司来讲,并不稀缺,但如果他们没有处于权力中心,被倾听的机会对他们而言很可能更宝贵,在他们心目中很可能价值千金。
“倾听”是无法简单地用金钱去计量和购买的。
因此,我们要同别人建立工作关系,就可以采取倾听这一招。诚恳、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指导,自己受益不说,还让对方感到高兴,让对方很有成就感。
唐嫣的耐心倾听,或许会花费一点时间,但总体成效很大。倾听耽误的时间可以在休息时间补回来,可以用工作的顺利弥补回来。但是,如果缺乏“师傅”的关心和指导,工作就可能事倍功半了,那就不是只浪费时间的问题,还可能造成不该有的失误或差错了。为什么做过项目的人容易晋升
“做过项目的人晋升概率比只在职能部门里待的人更高,而且提拔更快”,不只是唐嫣在他们单位的观察是这样,各行各业普遍如此。这有三大原因:
第一,项目工作极大地拓展了员工的人际关系范围,将员工置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被更多的人认识,其中不乏未来的伯乐。
人们常常抱怨社会或单位埋没人才,却没有看到社会或单位若没有适当的机会了解那些才俊、精英和高管的意愿和能力的话,伯乐即使有心发掘千里马,怕也是鞭长莫及。
很多才俊、精英甚至高管都抱怨社会或单位埋没人才,但却没看到自己自命不凡、孤芳自赏地等待伯乐发掘的心态与“守株待兔”无异。自恃清高无异于自我埋没。
第二,通过项目工作的跨部门、跨区域、跨业务的链接,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借机了解和掌握单位内部方方面面的状态和需求,更容易有的放矢地争取到某些机会。
第三,最重要的是,当你站在一个比较超脱的位置上与方方面面打交道以后,你的思想、思维、思路都必然变化,不再是井底之蛙,不会再故步自封。有了这样的全面且客观地看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为走向更高级别的领导或管理岗位做了铺垫。这一点,随后在唐嫣和他的老师邓桦的工作记录中,会逐渐显现出来。
我们可以说,也许在某些产业性政府部门,善于招商引资的人容易晋升;在某些市场营销公司,渠道能人容易晋升;在某些生产性企业,技术专家容易晋升。这都不奇怪,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核心工作或核心业务,但共同的现实还是:项目管理者普遍成长更快。
这天,唐嫣放下电话心里不免烦躁。
上次到采购部门参加会议,一位采购主管让她把一份文件带到自己所在办公楼的开发部去,唐嫣想着顺路就办了。没想到,这段时间采购部好多同事都找她带文件,她也没好拒绝。
这次就过分了,一个采购主管要她过去拿文件,然后送到开发部去。自己成什么了?
唐嫣觉得这次这种情况怎么也得拒绝了,但又怕把关系搞僵了以后协调起来不方便。但这样下去自己的工作还怎么做?P26-27
(一)关于自己
写完了这本书,我还真有点“累”了。
不是时间急,也不是任务重,创造和传播管理智慧是自己要做的、愿做的,相比身边很多在各种单位担当要职的朋友,我已经倍感幸福。
这个“累”,来自不断的“兴奋”叠加。尽管自己做高管、做官员、做专家、做教授,经历过无数人事和社会洗礼,但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地回看和放映本书的案例情景、情节,不断地思考与回味其中的总结和提炼,每一次走完这么一个循环过程,都是难以言表的兴奋、兴奋、兴奋。
为书中“小人物”的成长所兴奋,为骨干人物的优秀所兴奋,为“大人物”的杰出所兴奋,一遍又一遍的兴奋累积,变成了今天的累并快乐着!
(二)关于内容
尽管我们对内容作了分级,但这毕竟是主要取材于国际二流企业在中国的新产品开发项目背景,案例中很多做法都是领先于一般的项目管理理论和沟通理论的,如果你对于案例中的部分管理创新实践不熟悉,是很自然的,这不影响本书的主题:我们着眼于学习其中的复杂沟通智慧。
好在所有的沟通智慧,都可以在我的工商管理经典图书《管理沟通:实践与策略》中找到沟通理论、模型和工具的依据。需要系统学习的读者可以回头去再看看那本书,定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对于还没有读过《完美沟通:机会是你说出来的》的读者,我建议也是回头再翻翻那本人门级沟通书。虽然其内容远比本书简单,但它更突出沟通的系统思维和思路。在读过本书之后再读它,应该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别样收获。
人们都知道:由浅入深易,深入浅出难,试试看吧。
(三)关于图表
试读本书稿的读者曾给我们建议:可否将本书案例中提及的那些先进实用的项目管理工具图表放在书中,既好看又花哨。
这一条,我们还真没有同意采纳。
本书针对的是复杂工作任务中的沟通智慧,项目管理只是典型场景而已。我们在书中第11章中就说过,领导人有3套工具:望远镜、放大镜和显微镜。这些图表大多属于显微镜层次,在读者还没有掌握好望远镜和放大镜的情况下,过分迷恋显微镜是不利的。
从图书销售的角度,我们当然也希望把本书弄得好看一点,读者随机购买欲望强烈一点,但我们还是想坚持理想,追求完美,给大家多多分享深刻一点的东西。
当然,我们欢迎在做项目管理或类似方面工作的读者,直接与我们作者团队联系,交流使用心得体会,索取书中提及到的各类先进实用工具表格。
相信本书的读者都志存高远,那就在此相约:让我们在《完美沟通3》再见,共同去摘取“高难度沟通”的皇冠。
姜维
2014年7月
这是我读过的有关沟通的书中最有意义的一本。它以大型企业的真实项目工作为背景,让人深入到复杂的工作关系之中,就像看电影一样,通过书中的刘峰、邓桦和唐嫣的“小三角”关系和大型企业中上下、左右、内外的网络关系,我们见识到很多,学习到很多。
这里没有干巴巴的理论,没有条条款款的罗列,有的是情景、情景、情景的叠加。有些情景我自己经历过,或成功或失误。比如,书中唐嫣遇到的“大家不愿意来开会”、“工程部门不配合”、“好心没有好报”等事情,都是中基层管理人员很容易碰到的现实问题。很多人遇到这些问题总是埋怨别人,其实问题还在自己身上,即缺乏应有的沟通智慧。
书中有些情景在自己身上或身边还没有发生过,但也听MBA的同学说过有类似的尴尬事情。作者融合了方方面面的经验教训,比如,书中“新来副总的工作安排,下级有关部门却不买账”、“有些不管事的领导还必须单独汇报”等情况。书中的情景再现和深刻剖析,给我提了醒,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知道该怎么去应对这些情况。
还有,书中刘峰展现出来的精彩绝伦的沟通谋略与技能,比如,如何教练心高气傲的下属,如何统一不同的意见,如何开好七嘴八舌的白板会,如何与大人物说话等,读起来很过瘾。
我试读的是姜维老师发来的电子版书稿,虽然没有成品书的那种阅读快感,但同样受益匪浅:在一个复杂的单位和社会里,我们的利益关联错综复杂,如何让那些对我们工作和生活有意义的人愿意与我们沟通,积极与我们沟通,并享受与我们的沟通,书中介绍了很多这方面的技巧。以后书印出来了,再细细品味,定是享受饕餮大餐。
我相信你细细品味之后,也会同意姜维老师的那句话:人人都可以因为了解和掌握“完成复杂任务的智慧”而受益匪浅,不管你的职位高低与工作属性,只要你想做点更大的事,本书对你就大有价值。
中国铁通昆明分公司综合部经理 周丽梅
姜维、段阳编写的《完美沟通(2完成复杂任务的智慧)》通过在某国际一流企业中工作的高、中、初不同层级的三位精英领导、主管和员工,在某项目工作中沟通智慧、经验、教训的交锋,真实、生动、深刻地展示了在复杂工作任务中,面对多层次、多角度的沟通对象和多方向的沟通目标,如何明察秋毫、世事洞明、游刃其间、完成任务。
《完美沟通:机会是你说出来的》从青年员工个人发展的角度,介绍如何通过沟通策略思维,将工作中的问题转化为机会。姜维、段阳编写的《完美沟通(2完成复杂任务的智慧)》则更上层楼,面对所有层次人员的需求,站在组织利益的高度,立足于完成别人完不成的任务,做出显著的成绩,自然也获得个人更大的成功与收获。
复杂沟通是我们做人做事,从普通到优秀的必由之路。只有经过了复杂化的训练,才能胜任工作和生活中所必然面临的各种复杂局面的挑战,成为各行、各业、各界的优秀人才。
工作中的大视野、大格局、大智慧!
长安标致雪铁龙、中国人保寿险、暴风影音、人大、浙大再次联袂推荐!
无论职位高低与工作属性,人人都可以因为掌握“完成复杂任务的智慧”而受益匪浅!
姜维、段阳编写的《完美沟通(2完成复杂任务的智慧)》面对所有层次人员的需求,站在组织利益的高度,立足于完成别人完不成的任务,做出显著的成绩,自然也获得个人更大的成功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