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敏编著的《莱蒙托夫戏剧研究》除绪论、结语外,共包括五章。第一章通过《怪人》《智慧的痛苦》与《假面舞会》《智慧的痛苦》之间地比较,探析了莱蒙托夫对格里鲍耶多夫的继承;然后,通过创作动机之迥异、共同的浪漫主义诉求、同涉西方经典、剧本之舞台宿命,清理了莱蒙托夫与普希金的关系;最后,通过影响之渊源、剧作之间的共性、《两兄弟》与《强盗》,剖析了莱蒙托夫对席勒的外借与改造。第二章包括:其戏剧创作的自传性、社会性、宗教性,戏剧创作中的恶魔主题,莱蒙托夫与俄国浪漫主义,以及莱蒙托夫戏剧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对白、独白、旁白、情景说明、停顿)等。第三章在介绍了俄国19世纪前半期的戏剧创作状况后,详细论述了《假面舞会》与其创作的时代,《假面舞会》的创作过程,《假面舞会》在莱蒙托夫整个戏剧创作体系中的地位,《假面舞会》的思想艺术特色。第四章比较详细地梳理了莱蒙托夫的四部重要戏剧。第五章主要论述了莱蒙托夫表现在戏剧中的悲剧性意识同时也体现在他的抒情诗创作中,较为深入、系统地挖掘了莱蒙托夫的戏剧与其抒情诗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其不同体裁创作之间的内在联系。
黄晓敏编著的《莱蒙托夫戏剧研究》以莱蒙托夫的戏剧创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文学的批评方法将其置于广阔的本土文学与世界文学大背景之下,追溯作家所受影响,分析其剧作文本与个别作家的互文现象。此外,运用宗教文化批评方法对作家所处时代、家庭环境、创作动机等追根溯源,阐明其矛盾的宗教观。本书亦采用传统的文本细读方法,挖掘文本间的联系,体悟潜台词,从微观之处展示作家广阔、深邃的思想空间,从而更加准确地界定作家在戏剧创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序
绪论
第一节 莱蒙托夫戏剧作品内容简介
第二节 莱蒙托夫戏剧创作研究述评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 传承与外借
第一节 莱蒙托夫与格里鲍耶多夫
一、《怪人》与《智慧的痛苦》
二、《假面舞会》与《智慧的痛苦》
第二节 莱蒙托夫与普希金
一、创作动机之迥异
二、共同的浪漫主义诉求
三、同涉西方经典
四、剧本之舞台宿命
第三节 莱蒙托夫与席勒
一、影响之渊源
二、剧作之间的共性
三、《两兄弟》与《强盗》
第二章 莱蒙托夫戏剧创作的思想艺术特色
第一节 莱蒙托夫戏剧创作的自传性与社会性
一、自传性
二、社会性
第二节 莱蒙托夫戏剧创作的宗教性
一、关于作家宗教观的争论
二、《圣经》元素的渗透
三、莱蒙托夫的宗教观
第三节 莱蒙托夫戏剧创作中的恶魔主题
一、恶魔性阐释
二、戏剧主人公的恶魔性特点
第四节 莱蒙托夫与浪漫主义
一、俄国浪漫主义的发展
二、莱蒙托夫的浪漫主义戏剧
第五节 莱蒙托夫戏剧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
一、对白
二、独自
三、旁白
四、情景说明
五、停顿
第三章 《假面舞会》——莱蒙托夫戏剧刨作的巅峰
第一节 《假面舞会》与其创作的时代
第二节 俄国19世纪前半期的戏剧创作状况
第三节 《假面舞会》的创作过程
第四节 《假面舞会》在莱蒙托夫整个戏剧创作体系中的地位
第五节 《假面舞会》的思想艺术特色
一、《假面舞会》中的三个隐喻空间
二、阿尔别宁的三个隐喻变体
第四章 莱蒙托夫剧作演出史
第一节 《假面舞会》演出史
第二节 其他剧作演出史
第五章 莱蒙托夫戏剧与抒情诗之间的联系
第一节 悲剧性意识
第二节 恶魔形象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