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是记录中国先秦历史的一部重要文化典籍。书中记载的史实上起西周穆王(公元前976—前922年在位)西征犬戎,下至东周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智伯灭亡,前后约五百年的时间跨度。全书共二十一卷,以“国”为单位,分别记录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不同时段的历史、人物、事迹、言论等,以其早出,故学界称之为“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以记列国君臣对话为长,突出人物语言,阐明事理。根据不同国家的史实,表现出的思想也随所记之人、所记之言不同而各异。其缜密、生动、精炼、真切的笔法,对后世进行文学创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张永祥译注的《国语译注》为《国语》的节译本,在材料的选择取舍上颇费一番踌躇。总体而言,本书取舍的指导原则是史料的历史连贯性、思想性、文学性和教育性,兼顾各国史料之间的整体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