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竹韵斋三部集(散文诗歌戏剧)
分类
作者 郭钦宗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竹韵斋三部集(散文诗歌戏剧)》是郭钦宗的文学作品综合集。

“当我对格律诗词、戏剧文学还处在似懂非懂时,幸亏结识了厦门地方文化专家张簪塔。张老师是厦门诗人,他介绍我认识了厦门大学著名的词人、词学家黄拔荆教授和林丽珠教授,还请两位教授指导我的古诗词规范创作。在两位教授的指导下,方创作成章。

因生长在南音的故乡,受到南音和戏剧文化的熏陶,对南音艺术和戏剧文化也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散文、诗词则记叙了我沿途的阅历感受和某些体会。”——郭钦宗

内容推荐

郭钦宗的《竹韵斋三部集(散文诗歌戏剧)》由多篇散文、诗歌和戏剧构成,均由作者独立创作完成,文字简练,感情思想健康,进取积极性高。本书修辞简练,情感色彩浓,哲理性强;创作手法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文体多样,内容丰富,精神充实。本书适合对语言文学创作感兴趣的读者,尤其是古典文学感兴趣的读者。

目录

第一部 散文

 1 闽南乡村的春节

 2 祭妗文

 3 希望

 4 教堂里的追念

 5 漫步公园

 6 犬吠先生

 7 午夜梦回

 8 没有渔舟也唱晚

 9 春寒

 10 安溪行

 11 家祭

 12 答陈东曙老先生书

 13 黑夜之旅

 14 山菊

 15 尺素致乡贤

 16 墙脚草

第二部 诗歌

 1 现代诗

回首

相片

故乡的山

赠少年歌

 2 古体诗与近体诗

河芳

劝取歌

考察厦门破狱斗争旧址

客姑妈家看海

灯节南音游园达旦

送郑伯金木老先生西辞

题赠金莲陛曲管

香会

大阅兵

除夜

怀少年五月天

筑楼示裔

访林炳坤教师遇奏南音

春夜赠别

民校与方兴安教师同行招生

重九忆村弦友校舍独对三角梅

赋寄秋声

雏鹰

无题

问卜

山亭

续弦

元夜游村

乡村访友遇教

临海公园教吴贞女吹箫

村庙进香田都元帅故居

重九题别

茶庄别溪女作赠

南普陀寺访济群法师

集古一绝

无题

南管合奏

画竹

题音乐岛桥

流年

又见柳色

过石磐山扫墓怀少年山中采石

南音

乡村展业

不遇

无题

访友沏茶

咏菊

因见梅花

读戒贤《歇庵诗草·感怀》和韵

约王贵溪之鲤城

赠别

望江

瞻郑成功石像

梦游山寺

寄怀族叔修明先生

不夜城南音演出

晨登山寺

题海峡南音节(二首)

送弦友之海外

上元鲤城赏灯

屈原

外归访宗伯廷宝老先生

鼓浪屿菽庄诗会

上元节

桃林

鹭台诗会送友人之台湾

故居忆外婆

嘉坑村晚

春吟

登楼

和唱南音

访王仁杰不遇

赠秦霞

文化宫夜送日本爱知大学师生访厦门戏曲归途

偶见

还乡

西楼吟

赠弦友还乡

净心寺归途

七夕桥下

 3 词曲赋

渔家傲

木兰花·登山

乌夜啼

清平乐

卜算子·夜来香

桃源忆故人

鹊桥仙·中秋与王贵溪对饮

沁园春·鹰山

清平乐·寄“嫦娥一号”登月

忆王孙·古榕

蝶恋花

摊破浣溪沙·问寒鸦

念奴娇·寄怀外公

临江仙·箫吟

长相思·缘

忆江南·箫和《出庭前》

忆江南·箫和《纱窗外》

忆江南·箫和《鱼沉雁杳》

忆江南·箫和《绣成孤鸾》

水调歌头·乡情

西江月·闹春

浪淘沙·白鹿洞寺诗吟会

凤凰台上忆吹箫·鲤城

忆秦娥·故居夜读

虞美人

一剪梅·怀古

浣溪沙·怀故人

阳春曲(散曲)

答渔者赋

第三部 戏剧

 1 鹭江魂

 2 圯上咏

试读章节

3 希望

清晨,迎着严冬的寒意出了赁舍,不觉来到了邻近公园,顺着台阶迤逦而人,感觉这里的空气特别清新。

此时的园里很清静,耳边不时听到外边马路上车辆驰过的声音,更觉这里的清晨有着空山般的寂寥。在乳白色路灯的辉映下,地沟沿种植着一排长长的桃树,虽有少许稀零的残叶,也掩盖不了那枝丫光秃颓废的景象。记得去年三春时一次路过来此闲憩,看到和其他林木相与争荣的枝叶以及满脸羞答答的桃实,凸现出盛与衰的对照,或许桃枝们在开花结果前必须历经这严寒的挑战。

在一个拐弯处,穿过阴暗的园林登上了半山台阶。眼前的周遭还是一片黝黑,倏然听到有一股亲切的流水声,顿时驻足倾听,这清雅的声音自从离开老家的山村就未曾听过了。林外银白的月色透过乱林密集摇曳的树梢,依稀可以看到邻近的一泓墨池,一株光秃的桃树默默地静立在池水的边沿,和一块顽石隔水相觑。看它始终不肯言出处在寒夜里的孤寂和面对顽石的冷漠,也许这就是它与生俱来不屈服夜的黑,愿与孤寂为伴的性格吧?此景似有夺天匠之工,不失幽雅情趣,给我的心境又增添了几分宁静和爽朗,这不能不算是一种稀有的享受。

不知道在这里站了多久,甬道上开始有人晨练走来的声响了,自己也该下山了。刚舒张的手在回走时不经意地一挥,触到一株桃枝,顺手往下一拉,那光秃的枝、r上早已萌生绿苞。哦!这绿苞就是春天的预兆,正如朱公《春》文的一句“春天的脚步近了”。沉睡在严冬已久的万物也将复苏了,桃红又是一年春,很快就能看到这园里桃花盛开的大好春光了。此时的我如浴春阳,心底油然升起一股暖流,忘却了闽南冬晨的寒意。

季节的更替和草木的枯荣,不也是人生起落的轮回征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人生总有春风得意的好时候!

——2013年1月29日

4 教堂里的追念

今晚和她一起走进这圣洁的教堂,前台的主事正在心无旁鹜地传教。为不影响他人,我们坐后排,和大家一样静静地聆听“主”的教导,时而也跟着大家在心里一起默默地祷告。

一阵唱诗的声音袅袅地回荡在这个虔诚的空间里,诗歌的韵律很柔和,也很温馨。我捧起摆置在面前的经书翻阅。那字里行间的劝世和祷告,让我徜徉在遥远的那一段日子里。倏尔间,一个熟悉的倩影出现在我的眼前,虽然时光不再,却依然如此的活跃!使我打开那久闭的记忆……

哦!是她。然而,此时与她相隔却是如此的遥远。

记得几年前同样也在教堂里和教徒们一起唱着诗歌,当时也是身为教徒的她约我进来的。尽管今晚事过境迁,时空悠远,但她那文静和善的笑容,依然浮现在我的眼前。看着她那亲切、活泼的脸儿,多想叫出她的名字啊!可如今时空相隔如此遥远,对她的名字早已陌生了。为什么总在失去时才知道珍贵,拥有时却不知道珍惜?或许这就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初始吧,致使当初彼此在纵横交错的这座城市中擦肩而过。祈愿她开心、快乐地走好前面这一段漫长的人生路。

一堂晚课结束了,我们随着人流走出了教堂。然而今晚约我走进这间教堂的她也是一名教徒。送走她之后,我踏着一段路的月色走在回学校的路上。

夜风里,我顿生无限的感想:“主啊,请你转告她我的祝福!”曾经的相识,只能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则小故事。感谢她今晚带我来到这里,让我重返到遥远的那一段美好的时光里。

——2012年6月1日

P8-11

序言

当我对格律诗词、戏剧文学还处在似懂非懂时,幸亏结识了厦门地方文化专家张簪塔。张老师是厦门诗人,他介绍我认识了厦门大学著名的词人、词学家黄拔荆教授和林丽珠教授,还请两位教授指导我的古诗词规范创作。在两位教授的指导下,方创作成章。

因生长在南音的故乡,受到南音和戏剧文化的熏陶,对南音艺术和戏剧文化也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厦门工作了多年,空闲时也会到南音圈里和唱曲子。偶尔认识了戏剧评论专家郭茂楼老师,他也爱好南音。因为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我经常能和郭老师一起学习研讨戏剧,才使我有机会深入了解闽南戏剧文化,为后来戏剧创作的实践巩固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经郭老师的引荐,我又认识了泉州著名的梨园戏剧作家王仁杰老师。王老师对我的戏剧文本进行了一番品阅和校注,之后我的戏剧创作就逐渐成戏了。

再是得到家乡同村的郭修明和邻村的林炳坤两位老师的错褒,从中受到鼓舞。两位老师为人和善热情,深受后生的尊敬。恰好也因共同的南音爱好,我们有时会聚在一起合奏几首曲子,以抒情怀,成了忘年好友。

散文、诗词则记叙了我沿途的阅历感受和某些体会。

在我看来,人的精神需求远大于物质需求。庆幸的是在厦门期间认识了这几位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前辈,并得到他们的帮助,使我走到文学这条人类精神文化的道路上来。此书的问世,承蒙诸位老师的指导与关爱,在此深表谢意!

作者

2014年6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20: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