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抹阳光从东华观的塔顶消失了,寂静尾随着黑夜迅速吞没了北京西郊这片久负盛名的道教圣地。没有缭绕的香火,没有悠扬的鼓乐,没有祈福的清音,没有喧闹的道场。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那些萧瑟日子里,东华观真正实现了“四大皆空”,连道士也不见了踪影。而寄住在这里的男女老少们,也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
这一群人中,有皓首长者,有青春红颜,甚至乳臭未干的童子。他们不是香客,不是难民,甚至不是一伙儿人,口音南腔北调,服装土洋错杂。唯一将这群乌合之众纠集在一起的,是观门口一块写着“围棋集训队”字样的油着新漆的木牌。当然,与普通人理解的运动员相比,他们的健康状况普遍令人堪忧,个别人还是潜在的结核病患者。但即使如此,身处在这古观之中,青灯之下,不但没人抱怨,他们反而暗叹侥幸。因为道观里虽然缺水少电,但生活条件总比他们之前流落的北大荒农场、滇南橡胶林、乌蒙山苗寨、海西大草原强多了。在这里,除了他们衣食无忧之外,甚至还有津贴可拿。在多年的动荡过后,连刚恢复办公的体委都在紫禁城四周打游击,比冰窖还冷的小项围棋能够找到如此清雅的栖身之处,可真是托了太上老君的保佑了。
现在,他们真正看不顺眼的,却是彼此的身影。以前隔着千山万水,他们又都是风雷激荡中的惊弓之鸟,顶着“封建糟粕”和“风雅余孽”的罪名,在自身难保之际,那些盘内的芥蒂和盘外的龃龉,哪里还排得上号?现在同处一院,共对一枰;双目相视,黑白分明,想不勾起旧仇宿怨,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说来也许没人相信,集训队中除领队、会计、厨子、门卫等一干行政服务人员和不人流的少年组小队员外,真正的棋手人数不过半百,门派却超过了两位数。喜欢屠大龙的四川黄家,好摆“玲珑图”的山西陆家,狂捞实地的“钻地鼠”九江冯家,不多不少只赢一目的“气死人”长沙戚家,全都一一到位。但是,真正能够称得上高手的,依然来自于久负盛名的两大围棋世家——“南薛北史”。
自清乾隆以来,京城棋坛的头把交椅就非史家莫属,连接出了几代“棋待诏”。传到了史胜东手里,棋风更加凌厉,绰号“大刀”。可是清朝覆灭之后,史胜东丢了饭碗,眼看只能到大栅栏摆摊了,幸好北洋政府的段大帅爱棋如命,召他人府为宾。不久,从日本来了一位名叫伊东道平的棋手,要向中原名家讨教。于是,原本仅限于咫尺纹枰上的争斗,立马就上升到了民族尊严的高度。
段大帅立即派遣史胜东出战。史大刀也磨刀霍霍,恨不能将伊东一劈两半。可是当他投子人盘,却像猛虎逮雀一样,处处扑空。眼看一局终了,连对方的衣袖都没有摸到,史胜东就莫名其妙地败下阵来。大帅不甘心,又找来了几个所谓的江湖逸士,结果更是惨不忍睹。见东家如此上火,府中一位绍兴师爷献计了,说杭州有一位名叫薛鉴水的医生是个围棋好手,他的诨名叫作神穴手,每一招都如针灸般切中要害,本事似乎不在史大刀之下。大帅一闻此言,立即发电报去请人。不久之后,薛鉴水果然来到了北京。甫一交手,薛鉴水就感到束手束脚,对方怎么走都看上去轻灵流畅,自己每下一子都滞涩呆板。不过,连输了两局之后,他凝神静气,发现伊东道平虽然精通棋理,但缠斗的功力似乎不怎么强,就决定满盘分断做劫,一心乱中求胜。伊东道平因连胜轻敌,加上久战疲倦,竟然将大好优势吐了出来。终盘一算,薛鉴水胜了两子。大帅见扳回了面子,顿时心花怒放,连连夸赞薛鉴水,连带着奉送给了伊东道平一顶高帽子:“阁下水平如此神妙,真不愧是日本的第一高手!”
伊东道平听了却大为惶恐,说自己不过是个普通的六段而已,同一水准的棋手在日本至少有二三十人,之上还有几大宗派的八段掌门人,至于公认的最顶尖棋手,是当代“名人”(官方督办)本因坊秀正。秀正究竟高到了何等境界,自己不敢蠡测,但半年前曾有幸与他的高徒藤原正雄下过一次六番棋,在让子的情况下才勉强打成了平手。
众人听了心下不以为然,因为这种给自己脸上贴金的事儿,咱中国人早就干过了。据《旧唐书》记载,宣宗时期一位日本王子到了长安,要求与中国高手对弈。当时的第一国手顾师言与之下得难解难分,最后使出一记妙手“镇神头”,才勉强击败了对方。为了维护天朝体面,顾师言诈言自己不过是第三高手,要过了自己这一关,才能见识前两位高手。对此,日本王子只好悻悻而归。
而在伊东道平这边,却有一肚子倒不出来的苦水:他此行的目的根本不是来炫耀棋艺的,恰恰相反,是自感多年学棋进步不大,才远渡重洋,来向中华高手学几招的。早在一百多年前,琉球国的一位棋手曾经来到日本,击败了很多高手,就神气十足地去了中国显摆。当时的中国棋界,正是“绝代双骄”范西屏、施襄夏称雄的盛世。琉球棋手一上手就被中国棋手杀得七零八落,大败亏输。琉球棋手归国之后,有人问起中日围棋孰强孰弱,他叹息道:“汉流浩荡,充塞天地;和风纤弱,怎堪一击?!”此言一传到日本,上下闻风色变,以为中华棋道深不可测,万不敢与之争锋。伊东道平没想到自己一路走来,竟然如人无人之境,真有啼笑皆非之感。
伊东道平在半憾半喜之中回国了。可是,他掀起了一阵东洋风,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围棋规则,尤其是废除了绵延两千多年的座子制。在很多人眼中,这可是祖宗家法,丝毫不可动摇啊!对此,段大帅这个乱世枭雄倒是个明白人,懂得棋势和国势一样,只认拳头大的道理:
“争什么?如今这世道,谁强就得按谁的规矩来!你们有本事让人家几个子,人家一样会按你们的规矩办!”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