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我们的先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书籍,这在世界各民族中是独一无二的。这些图书,记载着中华民族生存、奋斗、发展和辉煌的历史,更传承着中华民族如何看待人生、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人生哲理和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我们今天讲的中华儿女,不仅是指民族血缘上的传承者,也是指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我是小才子》(作者李影)写的是上小学四年级的小顽童余小鱼在生活、学习中,发生的61个笑料百出的小故事,通过这些小故事真切地反映了孩子的学习心理,在尊重孩子天性的基础上,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烦恼,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是小才子》(作者李影)写的是上小学四年级的小顽童余小鱼在生活、学习中,发生的61个笑料百出的小故事,通过这些小故事真切地反映了孩子的学习心理,在尊重孩子天性的基础上,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烦恼,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是小才子》还穿插了61个具有教育意义的经典故事,给孩子以春雨润物般的启迪。从而让孩子一边快乐地读故事,一边爱上学习、学会学习,成为名副其实的“小才子”。
今天,妈妈帮我整理书桌,知道我数学随堂测验得了全班倒数第一名。这可不得了啦!一场大地震马上就要在家里爆发了,说不准还要再刮上一阵龙卷风呢!谁叫小胖生病没来考试呢,好像成了我的错!他不在的时候,总得有人顶替他当最后一名吧!
爸爸说我一天到晚就知道玩,还说像我这么大的时候,他总是稳拿全班第一名,爷爷可以他为乐了。他还赌气说与其浪费这么多钱供我读最好的学校,还不如直接送我去当小学徒,学一门好手艺。我对爸爸说我非常愿意去学手艺。
“不能这么便宜了他!”妈妈严厉地说,“从今天起,我要禁止你看动画片,并且还要给你请个家教,出多少钱都没关系。你看我们同事家的豆豆,次次考第一名,我可不想让人知道我有个倒数第一名的儿子。”又是豆豆,算上这一次,“豆豆”这个名字已经是第1805次从妈妈的口中进入我的耳朵了。
“我不要家教,这次没考好不能怪我!”我大声地争辩道。
“好,我就给你一次辩解的机会,到底怎么回事?”爸爸疑惑地看着我。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那天的数学课别提有多无聊了,我怎么也集中不起精神。正当我困得口水快要流到练习本上时,桌子上的一只毛毛虫解救了我。它不紧不慢地蠕动着肉乎乎的身体,简直帅极了!
我的脑袋飞速地转着,怎么才能把它放进同桌女生的铅笔盒里,吓她一跳呢?我精心计划着完美的恶作剧,老师讲的内容一句也没听进去。测验时,恰巧我的邻桌“小鼻涕虫”又开始刺溜刺溜了,结果原本会做的题目我也想不起来了。唉,这怎么能怪我呢!
原本以为爸爸妈妈听完了我的自我辩护后,这场风暴能够及时化解,没想到他们脸上的表情反而从多云转为阴云密布了。
爸爸生气地训斥我:“说到底都是因为你不专心,怎么可以把责任推给同学和一条毛毛虫呢!真是不像话!……”在接下来爸爸喋喋不休的半个小时中,他那些老套的大道理我一个字也没听进去,不过我很佩服爸爸所讲的居里夫人。
专心致志的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是法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她出生在波兰的一个教师家里。在父母亲的影响和指导下,她从小就十分喜欢学习。
居里夫人小时候,由于家里人口多,生活很艰苦。为了补贴家用,她的父母招收了一些寄宿生住在家里。这样一来,居里夫人的学习环境就不如以前安静了。但她仍能闹中取静,认真、刻苦地学习。每天晚上,当家里的寄宿生还在玩耍时,居里夫人就拿着一本书,悄悄地走到书桌旁坐下,两手托住脸腮,两指塞住耳朵,聚精会神地读书。伙伴们喊她、逗她,她也置之不理,仍继续看自己的书,连眼皮也不抬一下。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居里夫人养成了专心致志、不为外物所扰的习惯。
一天,居里夫人的表姐来了。饭后,居里夫人又独自捧着书专心学起来,表姐想让她一起玩游戏,见她不理会,便想出了一个花招捉弄居里夫人。她悄悄地搬来一些椅子,在居里夫人低头看书时,她把几把椅子叠在一起,堆放成一个一碰就倒的三角塔形,摆在居里夫人身后,然后捂着嘴悄悄地躲在一边,准备看居里夫人的笑话。
谁知居里夫人看书入了迷,根本没有发现她的恶作剧,很长时间过去了,她竟没有一点动静。表姐等得不耐烦了,正准备叫她时,居里夫人刚好读完了一章书,想站起来休息一下,一抬头,只听得“哗”的一声,椅子倒下了,砸到居里夫人的肩膀上。表姐拍手大笑起来,等着居里夫人过来追打她。可居里夫人只是轻轻地抚摸着被碰痛的肩膀,无奈地摇了摇头,平静地说了声:“真无聊!”又捧着书本到隔壁屋读书去了。 居里夫人从小就喜欢读书,虽然没有良好的学习条件,但她养成了专心致志、闹中取静的习惯,日后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可以如此专心地读书,真是让人钦佩啊!记得老师也说过:“注意力是学习的窗口,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
虽然我做不到像居里夫人那样全神贯注,但我可以做到认真听讲,至少不在课堂上抓虫子了。
至于下次的数学测验,我倒不是很担心,因为小胖病一好,我就不是倒数第一名了。P2-4
“我们在读书”是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联合有关机构共同举办的倡导全国少年儿童读书的活动。活动的宗旨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努力营造引导少年儿童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促进优秀图书的创作和推广,推动少先队事业及少儿文化事业的发展。活动开展几年来,以“城乡少年好书传递万里行”为主要载体,已经走过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万余所学校,直接参与活动的少年儿童超过百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我们的先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书籍,这在世界各民族中是独一无二的。这些图书,记载着中华民族生存、奋斗、发展和辉煌的历史,更传承着中华民族如何看待人生、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人生哲理和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我们今天讲的中华儿女,不仅是指民族血缘上的传承者,也是指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以能够拥有我们自己传承几千年的图书而自豪,也更应该传承“读书好”的文化、养成“好读书”和“读好书”的习惯,不断培育和增强“善读书”的能力,以读懂并传承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广泛吸纳人类文明的成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自励。
“读书好”是不用刻意论证的。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全人类是如此,对我们每一个个体、特别是对正在成长阶段的少年儿童来说,更是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在中国历史上,读书历来被视为正途,读书人更是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尊重。可以说,从王侯将相,到黎民百姓,无不以读书为神圣之举,甚至将“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留下了许多名人故事,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名言,比如“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是一个人学识丰富就会由内而外产生出一种气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是读书与成才的关系;“知书达理”则是对一个有修养的人的综合评价。这些名言,都是对“读书好”的表达。
仅仅知道“读书好”还不够,还要养成“好读书”的习惯。把“阅读”变成“悦读”本来就是“好读书”的应有之义。我总希望“学海无涯苦作舟”能够成为“学海无涯乐无穷”。从小养成一个爱读书的习惯,比硬着头皮读一堆经典更重要,要试着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我们的作息时间里,除了吃饭、睡觉、上学、运动、娱乐以外,要有读书的板块,哪怕这个板块占的时间很短,占的比例很小。重要的是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最初可能有被迫或约束的因素,但久而久之会生出无穷的乐趣。一个爱读书的孩子,会有更广阔的精神世界、更丰富的想象力、更理性的是非评判标准、更通畅的沟通交流能力,也会形成更高尚的人格魅力。这一切无疑都是快乐的源泉。
人生有限,书海无涯,读书关键是要“读好书”。“好书”的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能有千条万条,但根本的一条是要能够有益于人的成长、发展和完善,正如《大学》中所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我觉得,我们今天讲的好书。就是指那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人类文明成果、有益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启发孩子们心智的书。少年儿童的鉴别能力还不成熟,社会有责任定好“风向标”,学校有责任安上“电子眼”。家长有责任当好“值日官”。特别是要把那些弘扬爱国主义、讲述党的奋斗历程、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那些能够震撼入的灵魂、激发人的斗志、引导人追求真善美的好书,那些培育正直、善良、诚实、有爱心等基本道德品格和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审美意识的经典,推荐给孩子们,使他们从阅读古往今来的那些伟人事迹、那些伟大的精神、那些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中,感受人生、体验快乐、扩张生命、丰富自我,守护浩然正气、滋养美好心灵、培育道德情操。
当然。开卷有益也是有深刻道理的。在具备选择能力的基础上,可以尽可能博览群书。很多家长以为与孩子学习无关或没有直接联系的书都是“闲书”,一概排斥在外。这是认识上的误区。鲁迅先生就一直主张,读书不妨读“闲书”、“随便翻翻”,“杂”读书“也有好处”,“一多翻,就有比较,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当今时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人的发展需求也是全面而广泛的,读书范围广博,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好读书、读好书还不够,还要“善读书”,掌握读书的方法。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体会提三个小建议:首先,要学会做时间填空题。现在小朋友们的课业负担很重,很多同学会抱怨没时间读书。其实,很多散碎的时间可以利用起来,比如乘车的时间、等候的时间或每晚睡前10分钟,日积月累就可以读很多书。其次,要把精读和泛览结合起来,阅读应当是一件自主的事情。孩子们感到不对胃口,即便强迫阅读也难得收获。鲁迅在《读书杂谈》中说:“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的,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这也是无数好读书的过来人的人生经验。泛览是发现之旅,精读才是兴趣所在,才能事半功倍。再次,读书要学思结合、学用结合,爱读书但不唯书,要学以弘道、学以致用。孔子就认为一个人光埋头苦读并不够,还要勤于思考,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说,如果读书不注重思考消化,就会茫然一无所得,最多是四脚书橱而已。这当然不是我们希望要的结果。
近几年来,在“我们在读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感到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许多少年儿童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所限,存在无书可读的困难。另一方面,也有许多少年儿童由于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或者缺乏读书的兴趣,存在有书不肯读、不愿读的现象。特别是有些家长和孩子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图书,难以选择,不知读什么书好。基于此,我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策划和启动了“61成长书架”系列选题,希望能为家长和孩子们提供一个选择。“61成长书架”系列选题的主要原则是:既要有意义、又要有意思,争取内容的有益性和形式的有趣性有机统一,使我们的工作进一步体现针对性、适用性,增强普遍洼和影响力。“六一”是少年儿童的节日,我们真诚希望小朋友们在读书时能找到过节的感觉、体验读书的快乐。我相信,当我们真正把阅读的快乐送给孩子,就是把阳光心态和健康成长送给孩子,更是培育我们民族的未来、快乐和幸福。
愿全国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够像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那样,“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多读书、读好书的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书香的沐浴中,成长得更好、学习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李文革(全国少工委副主任、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主任)
201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