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国际会计研究中,会计国际趋同程度的量化研究方法还存在多例证现象,以致研究结论相互矛盾或难以解释。张国华编著的《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度量研究》以会计形式趋同度量为研究内容,在对国内外有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度量方法的不足和会计准则本身的特性,提出了会计形式趋同度量的新方法——模糊聚类分析法,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趋同程度进行了度量,在对比点、度量方法的选择、度量的内容等方面对该领域方法论和方法创新进行了初步尝试。
第1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3 会计准则趋同度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方法论
1.5 研究的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辨析及会计国际化历程回顾
2.1 相关概念辨析
2.2 会计国际化历程回顾
第3章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度量方法研究
3.1 度量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方法概述
3.2 会计形式趋同已有度量方法的评价
3.3 会计形式趋同创新度量方法研究
第4章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程度的度量
4.1 研究设计
4.2 样本的选择
4.3 对比点的选取及赋值
4.4 模糊相似矩阵及模糊等价矩阵的计算
4.5 聚类及趋同度计算
第5章 分析及结论
5.1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横向趋同度分析
5.2 旧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横向趋同分析
5.3 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缩略词及中英对照表
后记
插图
图1—1 研究思路及路线图
图1—2 CAS与IFRS趋同度量研究内容及路线图
图2—1 会计协调化和标准化的关系
图4—1 不考虑披露项目的新准则模糊聚类图
图4—2 考虑披露项目的新准则模糊聚类图
图4—3 不考虑披露项目的旧准则模糊聚类图
图4—4 考虑披露项目的旧准则模糊聚类图
图5—1 15项新准则趋同情况聚类图
列表
表4—1 新CAS与IFRS对比样本一览表
表4—2 旧CAS与IFRS对比样本一览表
表4—3 新CAS与IFRS对比点、亚对比点的确定及对比结果
表4—4 新CAS与IFRS对比点数量及赋值表
表4—5 旧SAS与IFRS对比点、亚对比点的确定及对比结果
表4—6 旧CAS与IFRS对比点数量及赋值表
表4—7 新CAS个体趋同度计算表
表4—8 旧CAS与IRFS个体趋同度计算表
表5—1 新CAS趋同度排序
表5—2 旧CAS趋同度排序
表5—3 新、旧CAS趋同情况对比表
表5—4 CAS格式、内容对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