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济公传/青少年最喜欢的传统故事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谭树辉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经过上千年的历史积淀和不断传承,慢慢形成的。这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谭树辉主编的《青少年最喜欢的传统故事:济公传》精选了中国传统的精品故事近百篇,并配以生动,传神的插图,让青少年读者们充分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生命的真谛。

内容推荐

《济公传》作为一部流传千古、影响深远的古典小说传诵至今,不仅因为其语言生动活泼、情节曲折多变,还因为济公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在现实生活中表达的美好愿望。

谭树辉结合广大青少年朋友的阅读特点与习惯,将原著精心改编使《济公传》成为一部文字规范、内容精彩、故事有趣的通俗小说,以简洁明快的形态呈现在大家面前。希望广大青少年朋友们都能够轻松地阅读,快乐地欣赏。

目录

第一回 斗监寺僧救父女

第二回 塑像显灵救世危难

第三回 比法术登相府解怨

第四回 孟家老店破疑案

第五回 调包巧捉华云龙

第六回 智惩恶霸巧收贤徒

第七回 以石换银巧解疑案

第八回 钱塘苏州二度行善

第九回 济公巧计救烈妇

第十回 真假济公比法

第十一回 挥笔道破玄机

第十二回 四纸条指点迷津

第十三回 济公救难惩奸官

第十四回 三师徒齐捉妖除怪

第十五回 济公善缘修破庙

第十六回 降女妖唤醒痴汉

第十七回 三只蟋蟀救亡徒

第十八回 戏弄贪僧善合姻缘

第十九回 济公率众战八魔(上) 

第二十回 济公率众战八魔(下) 

第二十一回 济公智救六徒儿

第二十二回 大战牛头山

第二十三回 收猴徒群战恶番僧

第二十四回 破无头案惩贪官

第二十五回 惩恶棍借经解凶案

第二十六回 镜照前缘解父子情

试读章节

济公原名叫李修缘,他并不是天生的诙谐古怪,其实他出生后性格孤僻,终日不出门。出家后,他却变得为人诙谐、行为怪癫、不拘小节,即使身上是破帽、破扇、破鞋、垢衲(nà)衣,也要云游四方、扶危济困,因此庙中的人戏称他济颠,老百姓多称他为济公。其中缘由,得从他的身世说起。

南宋时期,浙江天台县员外李茂春与王氏结为夫妻,为人和善、生活平静,只是婚后四年未得一子半女。夫妻俩盼星星,盼月亮,就盼不到有喜。一天,李员外与妻子到北天台山国清寺去拜佛求子。国清寺里的性空长老对他们这份热情很是感动,于是嘴唇一张一翕“喃喃”地为他们念了一段经文,并祝愿他们早得贵子。随后,性空长老对李员外说:“善哉善哉,员外乐善好施,定有儿子,过段时间贫僧一定会亲自前去道喜。”

不出几个月,妻子王氏果然喜得一位少爷。性空长老特地来道贺,见那孩子五官清秀,并且一眼看出他是知觉罗汉转世。奇怪的是那孩子见了性空长老,立刻停止啼哭,一咧嘴笑了起来。性空长老高兴地对李员外说:“我与你儿子十分有缘,就让他做我的记名徒弟,取名叫李修缘吧。”李员外欣然接受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李修缘已长到7岁,但不爱说笑,性格孤僻。为此,李员外特意请了位老秀才在家教儿子念书。年纪才7岁的李修缘,读书能做到过目不忘而且才学出众。人们对这位奇才称赞不已,说他长大之后必成大事。

李修缘到了14岁,已熟读诸子百家的文章。但厄(è)运似乎与这位少年才俊作对,这一年父亲李茂春突然病倒,卧床不起,没过几天就去世了。过了两年,母亲王氏终日挂念丈夫也因病而亡。成了孤儿的李修缘,不得不搬到亲友家里住,但性格更加孤僻,终日不出门。

还好,李修缘向来就对佛家的书籍很感兴趣,父母死后他更看破红尘,立志要出家,这一年李修缘刚满27岁。不久就给亲友留下一封信离家而去。李修缘来到西湖飞来峰上的灵隐寺,拜访了元空长老并说明来意。元空长老击了他三掌,把天门(前额中央)打开,收他为徒,起名道济。

性格孤僻的道济自从给长老打开天门之后,为人诙谐、行为怪癫、不拘小节,因此庙中的人戏称他道济颠僧,简称为济颠,老百姓多称他为济公。他在外面经常扶危济困,在庙内却偷其他和尚的钱,用来买酒肉吃。众人都很愤怒地对他说,食用酒肉是佛家所要禁止的,这样做不配做佛家弟子。但他却不以为然地说:“佛祖留下诗一首,我修心来他修口,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庙中的监寺僧广亮非常嫉妒济颠,处处和他作对,济颠也就常常耍弄他。

这一天,广亮为自己新做了一件僧衣,可是又舍不得穿,就把僧衣叠好放在柜子里。不料,济颠来到广亮房中偷窃,发现了这件僧衣,就拿到当铺换得了40吊钱,拿着钱买来了酒肉饱餐一顿。济颠向来都对自己的偷行公诸于外,这次他把当票贴在山门上。广亮回到房中一见僧袍没了,急忙派人四处寻找。后来知道山门上的那张当票内容正是自己的僧袍所当之物,立刻愤愤不平,心想一定是济颠干的好事。可当票贴得紧紧的怎么也揭不下来,最后只好把山门卸下来,抬着去赎回僧袍。这口气广亮怎么也咽不下去了,忙找方丈告状说:“济颠经常偷众僧的银钱衣物,并换酒肉来吃,简直就是一个凡夫俗子,应该好好处罚他,以正寺规!”方丈就命人找济颠来对证,可是怎么也找不到他。

过了好几天,济颠从大殿里探出头来,往四周看了一下,又缩回去了,好一会才蹑手蹑脚地走出来,怀中鼓鼓的。这时广亮的两位徒弟——志清、志明见状,心想道济一定又偷东西了,立刻叫道:“好个济颠,你又偷什么东西?休想逃走,这回还不人脏俱获!”说完一把揪住济颠来见广亮。

广亮带着人一起来到方丈那里,说:“禀方丈,济颠屡屡不守寺规,无法无天,今天居然偷盗庙中东西,应按寺规戒律对济颠治罪!”元空长老一听,心想:道济啊道济,你不让他们拿住,你偷东西的事也就算了,但这次有证据给他们拿在手里,我也不能庇护你了。无奈之下方丈问道:“道济,现在人证物证俱在,应该治什么罪?”广亮不等济颠回答,就说:“砸毁衣钵戒牒,逐出庙门不准为僧!”方丈说:“广亮,先别说。道济,把所偷的东西拿出来吧!”济颠说:“师父,弟子没有偷东西,只是在大雄宝殿打扫,扫完地后没有盛土之物,无耐我放在怀中,师父你看!”说完,把衣服一解,“哗啦”落下一堆尘土和一把破笤帚。P1-4

序言

青少年朋友们,你们都听说过济公的故事吧。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一听到这首歌,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说这是济公。

蓬头垢面的济公,心地却慈悲善良。他常用种种诙谐的手法,解救他人危难;又常使些小神通,惩治做坏事的恶人,让他们改邪归正;还常从怀里掏出“灵丹妙药”,为疾病缠身的人消除病痛……

《济公传》作为一部流传千古、影响深远的古典小说传诵至今,不仅因为其语言生动活泼、情节曲折多变,还因为济公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在现实生活中表达的美好愿望。

我们结合广大青少年朋友的阅读特点与习惯,将原著精心改编使这本书成为一部文字规范、内容精彩、故事有趣的通俗小说,以简洁明快的形态呈现在大家面前。希望广大青少年朋友们都能够轻松地阅读,快乐地欣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5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