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兆廷、马彦丽所著的《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协调研究》引入农村金融有效供给和农村金融有效需求的概念,并给予了明确的定义;从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和提升农村金融有效需求两个方面出发,探讨实现农村金融供求协调的路径;探讨大型商业银行和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在农村金融市场的优势互补和合作路径;探讨农村金融需求提升路径及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生产与组织方式的创新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丰富农村金融理论和指导中国农村金融实践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杨兆廷、马彦丽所著的《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协调研究》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农村金融基础篇,介绍了农村金融相关理论和文献,实证研究了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利用1998年农村金融机构大撤并这一事件,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贷款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这是《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协调研究》研究的基础。第二部分农村金融现状篇,研究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农村金融市场供给缺口和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必要性;以河北为例,调查分析了农村金融需求特征和对正规金融的需求约束。第三部分农村金融供给创新篇,利用博弈论分析农村信贷市场博弈行为,得出了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合作路径和方式:研究了金融产品创新——小额信贷模式,分析了农村金融机构创新的方向——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第四部分农村金融需求提升篇,提出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合作组织建设,转变以农户为基本单位的生产模式来提升农村金融有效需求的思路:研究通过农村信贷担保和抵押物的创新来提升农村金融有效需求。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概念界定
1.2.1 农村金融
1.2.2 农村金融(信贷)有效供给
1.2.3 农村金融(信贷)有效需求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篇章结构
1.3.4 研究方法
1.3.5 创新与不足
农村金融基础篇
2 农村金融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
2.1.1 金融与经济增长
2.1.2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2.1.3 金融约束理论
2.2 农村金融供给理论
2.2.1 农业信贷补贴论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2.2.4 评价
2.3 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研究
2.3.1 农村金融供给研究
2.3.2 农村金融需求研究
2.3.3 农村金融供求协调研究
3 农村金融供给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3.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3.1.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分析
3.1.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3.1.3 实证分析
3.2 农村金融机构收缩对农村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3.2.1 农村金融机构收缩及研究背景
3.2.2 金融机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综述
3.2.3 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村经济增长全样本、跨时、跨区域实证分析
3.2.4 结论
农村金融现状篇
4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体系
4.1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发展和改革历程
4.1.1 第一阶段:恢复期(1979-1984年)
4.1.2 第二阶段:改革拓展期(1984-1996年)
4.1.3 第三阶段:收缩调整期(1996-2002年)
4.1.4 第四阶段:改革深化期(2003年至今)
4.1.5 当前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4.2 农村正规金融的构成
4.2.1 传统的银行类农村金融机构
4.2.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4.2.3 农业保险公司
4.3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构成
4.3.1 民间自由借贷
4.3.2 合会
……
农村金融供给创新篇
农村金融需求提升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