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所著的《银行业有效监管与改革》着眼宏观,立足微观,搜集了国内外有关银行监管的最新研究成果,阐明了各类监管方式的理论依据,分析了现行中国银行业监管在监管模式、信息披露制度、监管法律体系、监管协调配合、处理问题机构及监管人才支持等方面存在的制度性缺陷。作者提出,要实现银行业有效监管,必须以改革的勇气,通过有效处理规制性与原则导向性、市场调节与政策约束、引进借鉴与嫁接吸收、成本收益与投入产出、金融供给与社会付出、解决当前问题与实现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银行监管理念、监管机制、监管约束、监管技术、监管准则、监管模式的科学有效,才能提高中国银行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全球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把银行监管的有效性问题推到了学界的前沿。全面、科学的指标体系,系统、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合理、实用的制度安排体系是实现银行业有效监管的关键所在。而如何顺势而为,以前瞻的理念、宽阔的视野、务实的态度和改革的精神做好我国银行业监管,提高其有效性,正是张宏所著的《银行业有效监管与改革》分析研究和探讨解决的重要内容。
《银行业有效监管与改革》既有理论上的梳理创新,又有实践上的实证分析。愿本书能给银行业从业人员和监管者学习工作带去启示,也能给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师生学习研究带去参考。《银行业有效监管与改革》观点仅为作者本人研究之所得,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第一章 绪论
1.1 本书研究的基本思路
1.2 本书运用的分析方法
1.3 本书的突出特点
1.4 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银行有效监管理论基础
2.1 金融监管的由来及演进
2.2 金融监管理论概述
2.3 银行监管理论概述
2.4 银行有效监管理论概述
第三章 影响银行有效监管的主要因素分析
3.1 银行有效监管成本分析
3.2 银行有效监管收益分析
3.3 银行监管效率问题
3.4 内外因素分析
第四章 银行有效监管的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4.1 存款人利益保护指标
4.2 银行业稳定性指标
4.3 银行业效率指标
4.4 消费者利益保护指标
4.5 发展性目标指标
4.6 衡量银行有效监管的主要指标体系
第五章 中国银行业有效监管的判断
5.1 存款人利益保护指标状况
5.2 银行业稳定性指标状况
5.3 银行业效率指标状况
5.4 消费者利益保护指标状况
5.5 发展性目标指标状况
5.6 监管成本指标状况
第六章 银行有效监管的政策法规
6.1 银行监管法律的历史变迁
6.2 银行监管法律、组织、方法体系
6.3 中国银行业监管政策法规的发展现状及挑战
6.4 中国银行业监管政策法规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6.5 构建中国银行业有效监管的政策法规体系
第七章 银行有效监管中外比较
7.1 美国银行监管演化状况及发展趋势
7.2 日本银行监管的演化状况与发展趋势
7.3 韩国银行监管的演化状况与发展趋势
7.4 美国、日本、韩国银行监管实践的规律性特征
第八章 次贷危机及欧债危机对中国有效银行监管启示
8.1 美国次贷危机
8.2 欧债危机
8.3 一次贷危机及欧债危机后的欧美金融监管调整
8.4 一次贷危机及欧债危机对中国有效银行监管的启示
第九章 银行资本监管分析
9.1 国际银行资本监管的发展历程:
9.2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9.3 新资本协议的改革——《巴塞尔协议Ⅲ》
9.4 新、老资本协议比较
9.5 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现状及改革
第十章 中国银行业有效监管制度评价及改革
10.1 中国银行业有效监管制度评价
10.2 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制度性缺陷
10.3 实现中国银行业有效监管的改革对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