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课程是财经类本科专业的重要课程,是金融学、金融工程学、投资学等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了进一步完善国际金融学课程的结构,吸纳新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并配合自治区精品课建设,李广学、严存宝等编写了《国际金融学(新编高等院校金融类系列教材)》这本国际金融学教材。
《国际金融学(新编高等院校金融类系列教材)》的主编是李广学、严存宝。
《国际金融学(新编高等院校金融类系列教材)》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国际收支及其调节的知识与理论部分,以开放经济条件下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目标为核心,为进一步研究国际金融问题做准备。其中,第一章从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收支的失衡以及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介绍国际收支的失衡的调节以及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至第五章,是外汇交易和外汇制度与汇率理论部分。在介绍外汇、汇率的基本概念和种类的基础上,阐述外汇市场交易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并分析影响外汇市场上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介绍外汇风险及其管理,学习和了解汇率理论,并分析了不同汇率制度下的汇率理论的发展。其中,第三章的内容是外汇、汇率与外汇交易,第四章的内容是汇率预测与外汇风险管理,第五章的内容是汇率制度与汇率决定理论,如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等,同时又有汇率决定理论的新发展,如资产市价格分析法等。
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至第八章,是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部分,介绍了国际投资头寸与国际资本流动,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规律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形成。其中,第六章介绍国际投资头寸表与国际资金流动和金融市场,重点是欧洲货币市场和典型的国际金融创新,如金融期货、期权、互换、远期利率协定、票据发行便利等。第七章的内容是国际储备,第八章的内容是国际金融危机理论及案例等。其中,对国际投资头寸和国际储备的学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第四部分包括第九章,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协调的制度安排部分。系统介绍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与变革,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理论基础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