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佛心禅意,开示人间大智慧:“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与弘一法师谈人生》是弘一大师一生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整理。全书分为信念篇、方法篇和感悟篇。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收录有《弘一大师讲演录》、《弘一大师晚情集》等,并配以弘一大师的照片、亲笔手书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与弘一法师谈人生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弘一法师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弘一法师佛心禅意,开示人间大智慧:“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与弘一法师谈人生》是弘一大师一生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整理。全书分为信念篇、方法篇和感悟篇。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收录有《弘一大师讲演录》、《弘一大师晚情集》等,并配以弘一大师的照片、亲笔手书等。 内容推荐 在《与弘一法师谈人生》中,弘一法师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真义,对人生、学业、事业、生活及修养心性诸方面进行分析和指导,启发众人摆正自己的位置。堪称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反映弘一大师人生境界、佛学思想体系的经典著作。 《与弘一法师谈人生》中除了说佛、讲禅、解经的内容,还收录了弘一法师的格言和著作,包括《格言别录》、《晚晴集》等,并配以弘一法师的照片、画像、亲笔手书的格言、佛教造像等。弘一法师平生注重实践,本书内容也要言不烦,只要用心品读,定可见大师的慈悲心怀,并用以启迪我们的人生。 目录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序一) 弘一法师之出家(序二) 信念篇 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慈大悲菩提心 佛法十疑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佛法被世人误会太深 皈依三宝的真实意义 佛门中最简单的修持方法 快乐不再需要条件 惜福、习劳、持戒、自尊 突破自我,修正身心 以佛、戒、苦为师 吃苦了苦,受戒须知 断恶修善是离苦得乐的唯一途径 调服我执,专学大乘 莫以恶小而为之 发心弘律的因缘 凡事都得有一定的约束 真实改过,为圣为贤 闭关修行的建议 方法篇 打开心地的宝藏 至诚恭敬,百倍信心 诵经消业,自利利他 悲愿如海,感人至深 地藏菩萨的灵感 人人都向往美好的极乐净土 法门之龙象,僧中之芬陀 修净土宗的救世精神 欲海红尘不堕落 听钟念佛心常静 悲智双运,福德圆满 佛是大医王,能除一切疾 蔬菜是良药 药师法门修持方法 药师法门与现世利益 律学答疑 《心经》告诉我们什么 感悟篇 世间道中得解脱 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改习惯,提升个人修养 转变,做有涵养的人 放生护生,培养爱心 世尊为法舍身的勇气 印造经像的善果 印造经像之机会 印造经像之方法 从写字的方法论做人做事 仁慈是德之本、福之基 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 警觉时光的流逝,生命如少水鱼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断食日记——弘一法师的出家缘由 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人生的最后时光 字字珠玑的《晚晴集》 为人处世《格言别录》 附录:弘一法师传 试读章节 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慈大悲菩提心 我至贵地,可谓奇巧因缘。本拟住半月返厦。因变,住此,得与诸君相晤,甚可喜。 先略说佛法大意。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须常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一切众生之大愿,努力做利益众生之种种慈善事业,乃不愧为佛教徒之名称。 若专修净土法门者,尤应先发大菩提心。否则他人谓佛法是消极的、厌世的、送死的。若发此心者,自无此误会。 至于做慈善事业,尤要。既为佛教徒,即应努力做利益社会之种种事业,乃能令他人了解佛教是救世的、积极的,不起误会。 或疑经中常言“空”义,岂不与前说相反? 今案大菩提心,实具有“悲”、“智”二义。“悲”者如前所说。“智”者不执着我相,故日“空”也。即是以无我之伟大精神,而做种种之利生事业。 若解此意,而知常人执着我相而利益众生者,其能力薄、范围小、时不久、不彻底。若欲能力强、范围大、时间久、最彻底者,必须学习佛法,了解“悲”、“智”之义,如是昕做利生事业乃能十分圆满也。故知所谓“空”者,即是于常人所执着之我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然后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做种种之事业。亦犹世间行事,先将不良之习惯等一一推翻,然后良好建设乃得实现也。 今能了解佛法之全系统及其真精神所在,则常人谓佛教是迷信、是消极者,固可因此而知其不当。即谓佛教为世界一切宗教中最高尚之宗教,或谓佛法为世界一切哲学中最玄妙之哲学者,亦未为尽理。 不仅中国,现今如欧美诸国人,正在热烈的研究及提倡。出皈之佛教书籍及杂志等甚多。 故望已为佛教徒者,须彻底研究佛法之真理,而努力实行,俾不愧为佛教徒之名。其未信佛法者,亦宜虚心下气,尽力研究,然后于佛法再加以评论。此为余所希望者。 以上略说佛法大意毕。 又当地信士,因今日为菩萨诞,欲请解释“南无观世音菩萨”之义。兹以时间无多,唯略说之。 “南无”者,梵语,即“归依”义。 “菩萨”者,梵语,为“菩提萨埵”之省文。“菩提”者“觉”,“萨堙”者“众生”。因菩萨以智上求佛法,以悲下化众生,故称为“菩提萨堙”。此以悲、智二义解释,与前同也。 “观世音”者,为此菩萨之名。亦可以悲、智二义分释。如《楞严经》云:“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约智言也。如《法华经》云:“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以是名观世音。”约悲言也。 (一九三八年七月十六日讲于漳州七宝寺) 佛法十疑 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而起之疑问,亦复不少。故学习佛法者,必先解释此种疑问,然后乃能着手学习。 以下所举十疑及解释,大半采取近人之说而叙述之,非是讲者之创论。所疑固不限此,今且举此十端耳。 佛法非迷信 近来知识分子,多批评佛法谓之迷信。 我辈详观各地寺庙,确有特别之习惯及通俗之仪式,又将神仙鬼怪等混入佛法之内,谓是佛法正宗。既有如此奇异之现相,也难怪他人谓佛法是迷信。 但佛法本来面目则不如此,决无崇拜神仙鬼怪等事。其仪式庄严,规矩整齐,实超出他种宗教之上。又佛法能破除世间一切迷信而与以正信,岂有佛法即是迷信之理。 故知他人谓佛法为迷信者,实由误会。倘能详察,自不至有此批评。 佛法非宗教 或有人疑佛法为一种宗教,此说不然。 佛法与宗教不同,近人著作中常言之,兹不详述。应知佛法实不在宗教范围之内也。 佛法非哲学 或有人疑佛法为一种哲学,此说不然。P20-22 序言 杭州这个地方,实堪称为佛地,因为那边寺庙之多,约有两干余所,可见杭州佛法之盛了。 最近“越风社”要出关于西湖的《增刊》,由黄居士来函,要我做一篇《西湖与佛教之因缘》,我觉得这个题目的范围太广泛了,而且又无参考书在手,短期内是不能做成的。所以现在就将我从前在西湖居住时,把那些值得追味的几件零碎的事情说一说,也算是纪念我出家的经过。 我第一次到杭州,是光绪二十八年七月(本篇所记年月,皆依旧历。)在杭州住了约莫一个月光景,但是并没有到寺院里去过。只记得有一次到涌金门外去吃过一回茶而已,同时也就把西湖的风景稍微看了一下子。 第二次到杭州时,那是民国元年的七月里。这回到杭州倒住得很久,一直住了近十年,可以说是很久的了。 我的住处在钱塘门内,离西湖很近,只两里路光景。在钱塘门外,靠西湖边有一所小茶馆,名“景春园”,我常常一个人出门,独自到景春园的楼上去吃茶。当民国初年的时候,西湖那边的情形,完全与现在两样。那时候还有城墙及很多柳树,都是很好看的。除了春秋两季的香会之外,西湖边的人总是很少,而钱塘门外,更是冷静了。 在景春园的楼下,有许多的茶客,都是那些摇船抬轿的劳动者居多,而在楼上吃茶的就只有我一个人了。昕以我常常一个人在上面吃茶,同时还凭栏看看两湖的风景。 在茶馆的附近,就是那有名的大寺院——昭庆寺了。我吃茶之后,也常常顺便地到那里去看一看。 当民国二年夏天的时候,我曾在两湖的广化寺里面住了好几天,但是住的地方,却不是出家人的范围之内,那是在该寺的旁边,有一所叫做“痘神祠”的楼上。痘神祠是广化寺专门给那些在家的客人住的。当时我住在里面的时候,有时也曾到出家人所住的地方去看看,心里却感觉得很有意思呢! 记得那时我亦常常坐船到湖心亭去吃茶。 曾有一次,学校里有一位名人来演讲。那时,我和夏丐尊居士两人,却出门躲避而到湖心亭上去吃茶了。当时夏丐尊曾对我说:“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那时候我听到这句话,就觉得很有意思,这可以说是我后来出家的一个远因了。 到了民国五年的夏天,我因为看到日本杂志中,有说及关于断食方法的,谓断食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当时我就起了一种好奇心,想来断食一下。因为我那个时候患有神经衰弱症,若实行断食后,或者可以痊愈亦未可知。要行断食时,须于寒冷的季候方宜,所以我便预定十一月来做断食的时间。 至于断食的地点呢?总须先想一想,考虑一下,似觉总要有个很幽静的地方才好。当时我就和西泠印社的叶品三君来商量,结果他说在西湖附近,有一所虎跑寺,可作为断食的地点。那么,我就问他,既要到虎跑寺去,总要有人来介绍才对,究竟要请谁呢?他说有一位丁辅之,是虎跑寺的大护法,可以请他去说一说。于是他便写信晴丁辅之代为介绍了。因为从前那个时候的虎跑,不是像现在这样热闹的,而是游客很少:且是个十分冷静的地方啊。若用来作为我断食的地点,可以说是最相宜的了。 到了十一月的时候,我还不曾亲自到过,于是我便托人到虎跑寺那边去走一趟,看看在哪一间房里住好?看的人回来说,在方丈楼下的地方,倒很幽静,因为那边的房子很多,且平常的时候都是关起来,游客是不能走进去的。而在方丈楼上,则只有一位出家人住着而已,此外并没有什么人居住。等到十一月底,我到了虎跑寺,就住在方丈楼下的那间屋子里了。 我住进去以后,常常看见一位出家人在我的窗前经过,即是住在楼上的那一位,我看到他却十分欢喜呢!因此就时常和他来谈话,同时他也拿佛经来给我看。 我以前虽然从五岁时,即时常和出家人见面,时常看见出家人到我的家里念经及拜忏。而于十二三岁时,也曾学了放焰口,可是并没有和有道的出家人住在一起,同时也不知道寺院中的内容是怎样,以及出家人的生活又是如何。这回到虎跑寺去住,看到他们那种生活,却很欢喜而且羡慕起来了。 我虽然在那边只住了半个多月,但心里头却十分愉快,而且对于他们所吃的菜蔬,更是喜欢吃。及回到了学校以后,我就请用人依照他们那方法菜煮来吃。 这一次,我到虎跑寺去断食,可以说是我出家的近因了。及到民国六年的下半年,我就发心吃素了。 在冬天的时候,我即请了许多经,如《普贤行愿品》、《楞严经》、《大乘起信论》等很多的佛经,而于自己的房里,也供起佛像来,如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等等的像,于是亦天天烧香了。 到了这一年放年假的时候,我并没有回家去,而是到虎跑寺里面去过年了。我仍旧住在方丈楼下,那个时候,则更感觉得有兴味了,于是就发心出家,同时就想拜那位住在方丈楼上的出家人做师父。他的名字是弘详师,可是他不肯我去拜他,而介绍我拜他的师父。他的师父是在松木场护国寺里面居住的,于是他就请他的师父回到虎跑寺来,而我也就于民国七年正月十五日受三皈依了。 我打算于此年的暑假来入山,而预先在寺里面住了一年后,然后再实行出家的。在这个时候,我就做了一件海青,及学习两堂功课。在二月初五日那天,是我的母亲的忌日,于是我就先于两天以前到虎跑寺,在那边诵了三天的《地藏经》,为我的母亲回向。到了五月底的时候,我就提前先考试,而于考试之后,即到虎跑寺入山了。 到了寺中一日以后,即穿出家人的衣裳,而预备转年再剃度的。及至七月初的时候,夏丐尊居士来,他看到我穿出家人的衣裳但还未出家,他就对我说:“既住在寺里面,并且穿了出家人的衣裳,而不立即出家,那是没有什么意思的,所以还是赶紧剃度好。” 我本来是想转年再出家的,但是承他的劝,于是就赶紧出家了。便于七月十三日那一天,相传是大势至菩萨的圣诞,所以就在那天落发。 落发以后,仍须受戒的。于是由林同庄君的介绍,而到灵隐寺去受戒了。 灵隐寺是杭州规模最大的寺院,我一向对它是很欢喜的。我出家以后,曾到各处的大寺院去看过,但是总没有像灵隐寺那么的好。八月底,我就到灵隐寺去。寺中的方丈和尚却很客气,叫我住在客堂后面芸香阁的楼上。 当时是由慧明法师作大师父的。有一天我在客堂里遇到这位法师了,他看到我时,就说起:“既是来受戒的,为什么不进戒堂呢?虽然你在家的时候是读书人,但是读书人就能这样地随便吗?就是在家时是一个皇帝,我也是一样看待的。”那时方丈和尚仍是要我住在客堂楼上,而于戒堂里面有了紧要的佛事时,方命我去参加一两回的。 那时候我虽然不能和慧明法师时常见面,但是看到他忠厚笃实的容色,却是令我佩服不已的。 受戒以后,我仍回到虎跑寺居住。到了十二月底,即搬到玉泉寺去住。此后即常常到别处去,没有久住在西湖了。 曾记得在民国十二年夏天的时候,我曾到杭州去过一回。那时正是慧明法师在灵隐寺讲《楞严经》的时候。开讲的那一天,我去听他说法。因为好几年没有看到他,觉得他已苍老了不少,头发且已斑白,牙齿也大半脱落。我当时大为感动,于拜他的时候,不由泪落不止。听说以后没有经过几年工夫,慧明法师就圆寂了。 关于慧明法师一生的事迹,出家人中晓得的很多,现在我且举几样事情,来说一说。 慧明法师是福建汀州人。他穿的衣服毫不考究,看起来很不像大寺院法师的样子,但他待人是很平等的。无论你是大好佬或是苦恼子,他都是一样地看待。所以凡是出家、在家的上中下各色各样的人物,对于慧明法师是没有一个不佩服的。 他老人家一生所做的事固然很多,但是最奇特的,就是能教化“马溜子”(马溜子是出家流氓的称呼)了。寺院里是不准这班马溜子居住的。他们总是住在凉亭里的时候为多,听到各处的寺院有人打斋的时候,他们就会集了赶斋去(吃白饭)。在杭州这一带地方,马溜子是特别来得多。一般人总不把他们当人看待,而他们亦自暴自弃,无所不为的,但是慧明法师却能够教化马溜子呢! 那些马溜子常到灵隐寺去看慧明法师,而他老人家却待他们很客气,并且布施他们种种好饭食、好衣服等。他们要什么就给什么,而慧明法师有时也对他们说几句佛法,以资感化。 慧明法师的腿是有毛病的,出来人去的时候,总是坐轿子居多。有一次他从外面坐轿回灵隐时,下了轿后,旁人看到慧明法师是没有穿裤子的,他们都觉得很奇怪,于是就问他道:“法师为什么不穿裤子呢?”他说他在外面碰到了马溜子,因为向他要裤子,所以他连忙把裤子脱给他了。 关于慧明法师教化马溜子的事,外边的传说很多很多,我不过略举了这几样而已。不单那些马溜子对于慧明法师有很深的钦佩和信仰,即其他一般出家人,亦无不佩服的。 因为多年没有到杭州去了,西湖边上的马路、洋房也渐渐修筑得很多,而汽车也一天比一天地增加。回想到我以前在西湖边上居住时,那种闲静幽雅的生活,真是如同隔世,现在只能托之干梦想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