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谁是彼得·潘
所有的孩子都要长大,只有一个例外。那些要长大的孩子也都知道他们将会成长,变成大人。温迪是有一次在花园里玩时,才知道自己要长大的。在她还只有两岁的时候,有一天,她在花园里玩耍,摘了一朵花,拿在手上,蹦蹦跳跳地向她的妈妈跑了过去。我猜想,她这活泼可爱的模样一定是很招人喜欢的,你看,达林太太把她的手按在胸口上,很激动地大声说道:“你要是永远都只有这么大那该多好呀!”这就是事情的整个过程。然而,从那以后,温迪就知道了,她始终是要长大的。一般小孩过了两岁就会明白这个道理。两岁,既是个结束,也是个开始。
当然啦,他们一家子都住在门牌为十四号的那所宅子里,在温迪出生以前,妈妈就是家里最重要的人。她是个特别讨人喜欢的太太,脑子里充满幻想;她的嘴又甜又喜欢逗趣。她那装满了奇思妙想的脑袋就像是来自神奇的东方的小盒子,一个套着一个,不管打开多少个,不管怎么打开,里面总还是藏着一个。而她那张又甜又会逗趣的嘴总是悬挂着一个温迪想要却得不到的吻,可那吻就一直挂在她右边的嘴角上,一直挂着。
达林先生是这样追到他太太的:当她还是个女孩儿的时候,周围就有很多男孩儿。他们在长大之后,忽然发现都同时爱上了她,于是大家前赴后继地拥向她家,向她求婚。只有达林先生的做法别出心裁。他花钱雇了一辆马车,快马加鞭地抢在那些男孩子的前面到了她家,就赢得了现在的达林太太。除了最里面的那只小盒子和她的那个吻,达林先生得到了她的一切。然而,达林先生是从来都不知道那只小盒子的存在的,那个吻,在时间的流逝中,达林先生也不再奢求了。温迪心里琢磨着:估计伟大的拿破仑能得到那个吻,据我推测,拿破仑肯定也是想求得那个吻的,可最后也只能失望而愤怒地甩门而去。 达林先生时常向温迪夸口道:温迪的妈妈不仅仅是爱他,更是敬重他。因为他是一个有高深学问的人,很了解股票和红利这些事情。但是,这些事情究竟是怎么样的,谁也搞不清楚。不过,达林先生看上去是真的挺懂这些,因为他老是说股票又涨了、红利跌了之类的话。他总是能够说得有板有眼、头头是道,好像随便一个女人,都要钦佩他、仰慕他。
达林太太结婚的时候,身上穿的是一件雪白的嫁衣。刚开始的时候,她能够很开心地把家里所有的家用账记得没有一丝差错,就像是在玩游戏一样开心、顺手,甚至那些个小菜芽都不会漏掉。可是慢慢地,那些个大大的菜花她都开始漏记了,她的账本上开始出现一些没有面孔的小娃娃的图案。她把这些小娃娃画在她本应该记账的地方,因为她估计他们就要来了。
最先来的是温迪,然后就是约翰,最后一个是迈克尔。
温迪刚生下来的一两个星期里,她的父母因为家里多了一个人吃饭,不知道是否能够将她养活。有了温迪,达林先生自然是十分得意、高兴。可他一直都是个勤恳实在的人,他握着达林太太的手,坐在床沿上,和她一笔一笔地算着家里的开销。达林太太用央求的眼神看着他,她心想,无论如何,都得冒着风险试试。达林先生却不是这样想的。他拿来了一张纸和一支笔,认真地算起细账来。假如这个时候达林太太提出建议搅乱了他的思绪,他又得从头开始再算一遍。
“行了,快别插嘴了。”他请求着她,“现在这里有一镑十七先令,在我的办公室里还有两先令六便士;取消掉我在办公室喝的咖啡,可以节省出十先令,这样就有两镑九先令六便士。再加上你现有的十八先令三便士,合计是三镑九先令七便士,我还有五镑的存款,那一共就是八镑九先令七便士——是谁在那里乱动?八——九——七,小数点后面进一位是七——我亲爱的,请你别说话——还要加上你借给那个找上门来的人的一镑钱——请你安静点儿,亲爱的,我很容易被搅乱——然后小数点进位,亲爱的——你瞧,到头来还是让你给搅乱了——我刚刚说的是九——九——七吗?对对对,我说的就是九——九——七,但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是否能够靠这个九——九——七,试试看,是不是可以用它凑合着过一年?”
“当然!我们肯定可以,乔治。”达林太太大声说道。她肯定是很偏爱温迪的,可达林先生才是他们两人中最有本事的那一个。
“但是,别忘了还有腮腺炎,”达林先生用几近威胁的口气对她说,接着又继续往下算,“一镑我用于腮腺炎,但我敢说,最大的可能是花三十先令——你先不要说话——一镑五先令用于麻疹,德国的麻疹花掉半个基尼。,加起来一共是两镑十五先令六便士——你不要摇手啊——还有百日咳,先算十五先令。”他不停地算着,可每次算出来的结果都是不同的。不过庆幸的是,温迪最终挺过来了,腮腺炎的费用减少了,只需要十二先令六便士,并且将两种麻疹合在一起进行了治疗。
约翰刚出生的时候也遇到了类似的风波,而迈克尔遇到的风险则是最大的。但是达林夫妇最终还是把孩子们留了下来并且都养活了。过不了多久,你就能看到他们姐弟三个排成一行,在保姆的陪同下,一起去福尔萨姆小姐的幼儿园上学了。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