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男编著的这本《历史就是这么不堪》是32个中外宫廷奇闻轶事的汇编,它选取了中外历史上那些有悖伦常、荒唐可笑、出人意料或神秘莫测的故事,按照事件本身凸显的特性,分为皇帝奇癖、荒唐宫事、宫闱异举和宫廷传奇四个部分。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读后可拓展读者的知识面。
王建男编著的这本《历史就是这么不堪》精选了中外宫廷奇闻轶事,按照事件本身凸显的特性,分成四部分:皇帝奇癖、荒唐宫事、宫闱异举、宫廷传奇。
《历史就是这么不堪》以特色人物为轴心、以超常规事件为线索,辐射开来。对书中涉及到的人物加以简介,并适当在书中穿插图片作为辅助。书后链接与事件有关的地点、诗歌或历史典故等。这样一本书内容丰满、充实,涉猎到历史文化知识的多面。
汉哀帝刘欣为西汉历史上的第十三个皇帝,元帝刘奭之孙,定陶王刘康之子。元帝三子:长子即成帝刘骜,皇后王政君所生;次子定陶王刘康,傅昭仪所生;三子中山王刘兴,冯昭仪所生。成帝即位二十余年而无子,为了继嗣问题,需要在弟与侄中择立一人为皇太子,以便将来可以继承皇位。其时定陶王刘康已死,中山王刘兴尚在,而刘康只有刘欣一子,可以考虑的人选其实只有刘兴与刘欣二人。成帝绥和元年,皇帝召集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骠骑将军王根、右将军廉褒、后将军朱博等有资格参与国家大计的将相大臣,讨论究竟应以何人为太子。翟方进、王根、廉褒和朱博都主张立刘欣,因为刘欣乃是帝弟刘康之子,于辈行上乃是皇帝的“犹子”,适合做嗣子;而刘兴乃是皇帝之亲弟,辈行不合,不适宜。御史大夫孔光则以为亲弟的血统关系较侄儿为亲,援照兄终弟及之义,应以刘兴为宜。但成帝却以翟方进等人之说为是,而且他认为刘兴亦不如刘欣聪明而有才,所以终于决定以刘欣为皇太子。这一年,刘欣年方十七。一年之后,成帝驾崩,刘欣继立皇帝。翌年改元,定年号为建平,是为汉哀帝。
汉哀帝少年时原本不好声色,是个熟读经书、文辞博敏的有才之君。即位初期,面对汉朝中道衰落的局面,哀帝很想有一番作为。他为此曾躬行节俭,省灭诸用,勤于政事,又启用龚胜、鲍寅、孙宝等有识之士,颁布限田令、限奴婢令等法令,试图抑制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然而哀帝生不逢时,当时汉家王朝根基已动,无论何人也无力回天。哀帝的革新政策也因受到大贵族官僚的反对而失败,而长于权术的祖母傅太后的干政,使哀帝办起事来力不从心,结果导致权力外移,朝风日坏。面对失败和挫折,年轻的哀帝很快便气馁了。而后宫的生活也不令哀帝满意。他的皇后傅氏是祖母家的堂侄女,比他大两岁,怎么看都像年轻的傅太后,只有威仪而没有温情。围绕在哀帝身边的女人都长于权术,天长日久,他渐渐对女色意兴阑珊起来。即位之初的锐气很快荡然无存,代之而来的是在声色犬马之中寻求刺激。这样,即位不久的哀帝便由一个颇有朝气的年轻有为之君,彻底堕落为一个比成帝还要荒淫腐败的昏君。哀帝在意识到自己所有的改革政令到最后都变成一纸空文后,心灰意冷,正是在他迷茫的这段时间,他邂逅了董贤。
董贤是西汉御史董恭之子,是一个美男子。董贤在汉哀帝刘欣还是太子时就曾当过太子舍人,与刘欣曾有数面之缘。哀帝即位后改任他职。古时没有现代钟表,只是用漏壶计时,董贤就在宫中管报时辰。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有一天,哀帝下朝回宫,看到殿前站着一个人,正在传漏报时,哀帝随口问道:“那不是舍人董贤吗?”那人忙叩头道:“正是小臣董贤。”正是这一瞥,哀帝忽然发现,时隔几年之后,董贤越长越俊美,比六宫粉黛还要绝色。只见他身材修长,七尺有余,面如敷粉,目似朗月,明眸善睐,顾盼生辉,天生一种柔美,别有一段风情,让人过目难忘。他不禁大为喜爱,遂命他为随身侍候。一次午膳过后,哀帝命董贤前来侍奉,他让董贤同座饮酒,并且详细询问了董贤的家里情况,董贤皆应答如流。哀帝心里很是高兴,他觉得终于寻觅到一个真正的知音了。在朝廷里,男人们想的是争名夺利,千方百计地逢迎皇帝。而后宫中的女人们则更加狠毒,这些后妃哪一个不是把皇帝当做飞黄腾达的工具,她们爱的只是权力和金钱,简直不敢让人亲近。这个董贤他也曾观察过,他做舍人时尽心尽责,而且在家里很孝敬父母爱护弟妹,在董贤的身上,哀帝找到了一种特殊的温情。时日长久,哀帝对董贤产生了异样的感情,从此对他日益宠爱,同辇而坐,同车而乘,同榻而眠。到后来,哀帝越发被董贤的容貌所吸引,拜他为黄门郎,而董贤也懂得投桃报李,做了哀帝的入幕之宾,自此哀帝和董贤有了同性恋关系。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