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的研究离不开对它的搜集和整理。巴基斯坦建国后,因为种种原因,其搜集整理工作进行缓慢,至20世纪70年代,巴基斯坦民族文学遗产管理机构着手工作。大批民间文学工作者深入到各个民族地区,进行了艰苦的工作,之后陆续出版了《信德民间故事集》、《俾路支民间故事集》、《西北边境省民间故事集》、《克什米尔民间故事集》、《帕坦族民间故事集》等一批作品,挖掘和丰富了巴基斯坦民间文学的宝库。孔菊兰和唐孟生主编的《巴基斯坦民间故事》主要以这些书为蓝本编译而成。此外,还把流传在民间,又深受人民喜欢的民间故事、笑话、动物故事和童话故事中的精品收集进来。
孔菊兰和唐孟生主编的《巴基斯坦民间故事》内容介绍:巴基斯坦民间文学中也有些非人民性的东西,或来自统治阶级思想的影响。如从小农经济地位派生的自私、保守、迷信、软弱,对妇女的歧视和贬低等,都在民间故事中有一定的反映。另外,民间故事中的主角多是仁慈的国王、勇敢的王子和善良的公主,这些都是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造成的,不能与糟粕画等号,只能理解为封建时代人民在这些人物身上寄托的愿望和理想。一起来翻阅《巴基斯坦民间故事》吧!
有一个国王,他爱好打猎。一有空儿,就带着宰相去打猎。一天,他又出城打猎。路上宰相说:“陛下,我们每次都在城周围打猎,今天我们走远点,怎么样?”国王同意了。他们走出去很远,但是没有打着猎物。他们累极了,便坐下来休息。过了一会儿,传来了一个女人的微弱声音:“真主的仆人,来帮帮我,救救我吧。”
“去看看是谁?”国王催着宰相说。
宰相站起来四处望去,没见到一个人影。过了一会儿,那个声音又出现了。国王又让宰相去看,宰相又看了一遍,还是没见到人影。国王生气地说:“你怎么连个人都找不到?”
这时,又传来女人的叫声,宰相随声找去,只见一个姑娘坐在一棵大树上。宰相让她下来,并把她带到国王面前。国王和颜悦色地询问了她的情况。她说:“我是一个大商人的女儿,随父亲的商队出来。有一天,路遇一群土匪打劫,他们杀死了我的父亲和哥哥,我独自一人逃了出来,藏在树丛中,才没被强盗发现。饿了吃野草和野果充饥,渴了喝口泉水。”国王见这个姑娘美貌无比,便动了恻隐之心,他吩咐把她带进宫来,让宫女好好照看。
姑娘的美貌打动了国王,他总在宰相面前提起她。宰相见国王喜欢这个姑娘,就建议国王娶她为妻。国王顿时心花怒放,表示同意。一天,夜半时分,国王发现姑娘不见了。便在宫中四处寻找,来到浴室门口,突然听见姑娘在跟什么人说话。他把耳朵贴在门上仔细听,但什么也听不清楚,只好回到房中。过了一会儿,姑娘回来了。国王问她在浴室里跟什么人说话。姑娘说:“陛下,我每天都在浴室里祈祷。”
“不要在浴室里,而应该在房间里做祈祷。”国王吩咐道。
“陛下,做祈祷的地方最好要有水。”姑娘解释说。
一天,国王盥漱完毕,对着镜子梳头,他突然看见头发中长出白发,再仔细一看,发现自己的脸色像秋天的树叶一样蜡黄。他唤宰相传御医来,御医做完检查后说:“陛下,请饶我不死,我照实说了。您的病根在这个姑娘身上,她不是人而是一条美女蛇。它的毒液已进人您的全身,您必须立即中断同她的关系,否则,您就会有生命危险。”
国王不相信御医的话,把他关进地牢。
又过了数日,国王的身体越来越坏。宰相在全国张贴公告,寻找名医给国王治病,结果名医没有找到,却来了两个瑜珈僧。他们声称能治好国王的病,其中一位年长的僧人给国王进行了认真检查,然后问道:“陛下,您结过几次婚?”
“先前有四次,最近又结了第五次。”国王说。
“能让我看看这第五位王后吗?”僧人问。P1-2
巴基斯坦民间文学是世界民间文学的一株奇葩,它的故事以优美的叙述、深刻的寓意而深受人民喜欢,闻名于世。
巴基斯坦建国较晚,1947年前与印度同属于一个国家,因此,它的历史文化渊源同印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季羡林先生说:“无论从内容上看,还是从数量上来看,无论从影响来看,还是从历史来看,印度民间文学可以说是遥遥领先。”鉴于两国的历史和文化的渊源关系,巴基斯坦民间文学的内容、数量、影响和历史不仅具有印度民间文学的特点,而且还有浓郁的伊斯兰教文化色彩,在世界民间文学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民间文学的研究离不开对它的搜集和整理。巴基斯坦建国后,因为种种原因,其搜集整理工作进行缓慢,至20世纪70年代,巴基斯坦民族文学遗产管理机构着手工作。大批民间文学工作者深入到各个民族地区,进行了艰苦的工作,之后陆续出版了《信德民间故事集》、《俾路支民间故事集》、《西北边境省民间故事集》、《克什米尔民间故事集》、《帕坦族民间故事集》等一批作品,挖掘和丰富了巴基斯坦民间文学的宝库。本书主要以这些书为蓝本编译而成。此外,还把流传在民间,又深受人民喜欢的民间故事、笑话、动物故事和童话故事中的精品收集进来。
巴基斯坦民间文学的体裁丰富,包括神话、传奇故事、童话故事、动物故事、笑话等。内容涉及到人、动物,甚至一些无生命的东西。其中,传奇故事在巴基斯坦影响十分广泛。公元712年,伊斯兰教正式传进南亚次大陆。当时那些来自中亚和西亚的苏菲传教士们,为了尽快在印度传播伊斯兰教神秘主义思想,他们就把民间流传的故事用于宗教的宣传中。因此,这些故事就随着苏菲传教士传到各地,深受巴基斯坦广大地区人民的欢迎和喜爱。这些故事在各个地区有所改动,但主题思想大致相同。其动物故事、童话和部分民间故事与印度民间故事十分相似。还有部分故事有西亚和中亚的痕迹。前者很容易理解,既然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历史上是一个国家,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民间文学是他们的共同财富,相似和相同也就不可避免了。只不过因为宗教的不同,流传在巴基斯坦的民间故事充满了伊斯兰教思想,而印度民间故事的灵魂是印度教思想而已。后者出现的现象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传播宗教的是中亚和西亚人,中亚和西亚文化也不可避免地随宗教传入。
巴基斯坦民间故事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也十分丰富。民间文学是人民的文学,它反映了人民自己的生活、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这些故事虽寓意深刻,但一目了然。故事中大多是那些正直、善良的人得到好结果,而那些坏人、贪婪者、忘恩负义、不信守诺言者都没有好下场,表现了极强的惩恶扬善思想。
动物故事中,将动物特征和人物的性格结合得十分巧妙,构思新颖独特。大部分故事是歌颂弱者团结起来战胜横行霸道的强者,抨击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恶习、落后思想和不良倾向。 巴基斯坦民间文学中伊斯兰教思想十分浓郁是其一大特点,可以说,伊斯兰教思想贯串在每一个故事中,伊斯兰教思想就是这些故事的灵魂,这也是人民的宗教思想观所需要的。
巴基斯坦民间文学中也有些非人民性的东西,或来自统治阶级思想的影响。如从小农经济地位派生的自私、保守、迷信、软弱,对妇女的歧视和贬低等,都在民间故事中有一定的反映。另外,民间故事中的主角多是仁慈的国王、勇敢的王子和善良的公主,这些都是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造成的,不能与糟粕画等号,只能理解为封建时代人民在这些人物身上寄托的愿望和理想。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力求既忠实于原文,又做到文字通俗简洁。囿于水平,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诚恳地希望得到读者的指正。
孔菊兰唐孟生
2000年12月于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