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章 经济外交及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第一节 冷战史研究中的经济因素:原则与方法
第二节 经济外交与对外经济战略、国际(对外)经济关系、私人企业对外经济活动
第三节 经济外交与经济援助外交:关于冷战内涵与性质的重新探讨
第四节 关于第三世界与时间范围的界定或说明
第二章 美国经济外交的历史起源
第一节 商业外交时期(1789—1899)
第二节 门户开放外交(美元外交)时期(1899—1920)
第三节 赔款外交时期(1920—1934)
第四节 中立主义时期经济外交(1934—1941)
第五节 租借外交时期(1941—1947)
第三章 援助希腊、土耳其法案与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
经济外交的缘起(1947—1949)
第一节 遏制战略中的第三世界与美国经济外交思想
第二节 保卫“共产主义大海中的前哨”:援助希腊、土耳其法案
及其实践
第三节 杜鲁门主义向中国的延伸:1948年援华法案及其影响
第四节 盟国经济复兴计划与美国对东南亚国家外交
第四章 “对共产主义最强烈的消毒剂”:第四点计划
时期(1949—1953)
第一节 第四点计划产生的思想根源与历史根源
第二节 相关理论问题及美国政府内部的争论
第三节 第四点计划实施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第四节 执行机构的变化与第四点计划的历史命运
第五章 “冷战的新领袖与新战场”:共同安全法时期(1953—1961)
第一节 艾森豪威尔政府遏制战略中的第三世界及其经济外交思想
第二节 经济外交的两个阶段及其特点
第三节 对第三世界国家或地区经济外交的具体实施
第六章 “冷战中最有效的兵工厂”及其制度化:1961年外援法案时期(1961一1969)
第一节 肯尼迪 约翰逊政府遏制战略中的第三世界及其经济外交思想
第二节 制度化:《1961年对外援助法案》及其主要特点
第三节 1961年外援法案在“后院”地区的运用
第七章 “一件比石油更强大的武器”:第480号公法时期(1954一1969)
第一节 粮食成为战后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外交的“武器”
第二节 粮食用于和平计划(1954—1961)
第三节 强化“粮食用于和平计划”(1961一1969)
第八章 “来自共产主义的经济攻势”:苏联的反应及美国对苏联对策的情报评估
第一节 经济因素与苏联对第三世界国家冷战战略
第二节 苏联对美国经济援助计划的批评及政策主张
第三节 苏式“第四点计划”分析报告
第四节 共产主义集团“经济攻势”研究报告
结 语
参考文献
索 引
大事记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