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杰鹏最先是以汉代历史小说独树一帜的。在他的学术随笔和杂文中,深厚的学养和知性的光芒一以贯之地闪耀着,而对于社会和人性中的畸形和丑恶,则更多地体现出一种极其锋利的攻击性,其摧枯拉朽的力量常常让人想起鲁迅,想起他那句著名的话:“我一个也不饶恕”。《旧时天气旧时衣》便是他的一个散文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旧时天气旧时衣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史杰鹏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史杰鹏最先是以汉代历史小说独树一帜的。在他的学术随笔和杂文中,深厚的学养和知性的光芒一以贯之地闪耀着,而对于社会和人性中的畸形和丑恶,则更多地体现出一种极其锋利的攻击性,其摧枯拉朽的力量常常让人想起鲁迅,想起他那句著名的话:“我一个也不饶恕”。《旧时天气旧时衣》便是他的一个散文集。 内容推荐 《旧时天气旧时衣》是作者史杰鹏的一个散文集。 《旧时天气旧时衣》里的这些散文,则是纯粹文学的、抒发性情的文字,大部分是对童年、少年时代的回忆——旧年。尤其以怀念童年岁月的居多。那些日子缺衣少食,并不美好,但回忆起来却不胜眷恋。除了回忆性的随笔之外,还有近代文人印象、风花雪月、读书随想和虚构人间。 目录 旧年 香港电影《三笑》 绳金塔 夏天的记忆 纪念我的二伯父 小时候的中秋 对外婆的悼念 冻疮 童年 看电影 苜蓿 端午 冰棒 学武术的回忆 论稻穗 游泳和水鬼 关于狗的记忆 一只鸭子 小时候的零食 牛头山 早米和晚米 画画的回忆 说说我的外公 写春联 妈妈和一个故事 和鬼、死亡有关的记忆 和姨父一起洗澡 读诗词的回忆 恐高症 害怕黑暗 做苦力 两个回忆 舅舅的录音机 考试恐惧 两位邋遢朋友 自行车的故事 说说我的二姨 那些炎热的夏日和青春 救护车 咽喉炎——一段回忆 剁椒鱼头 京师忆旧年 瘟猪肉 池塘的死鱼 近代文人印象 苏曼殊 章太炎 刘师培 王国维 黄侃 胡适 林纾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陈三立 鲁迅 风花雪月 仿日本物语体小品三则 关于乳房 关于臀 关于大腿 怕鬼与《牡丹亭》 苏州 春日随想录 蟑螂 桑葚 锻炼方式 取名字 鬼和灵感 邻里关系 读书随想 人生非金石 李贺与姜夔 一副对联引发的遐想 老和死亡 穷困·敏感·王国维 方言和爱国 几种古代诗人词人的分类 关于世家 虚构人间 郑庄公自述 逃兵八狗 关于农民香根的回忆 俗世 后记 试读章节 害怕黑暗 一直很害怕黑暗,所以对发明电灯的人要稽首拜手,不知道农业时代的中国,像我这么胆小的人是怎么过的。若是家财百万,良田千顷,连房洞闼,可以养得家仆如云,倒也好办,晚上可以有人站岗。可是对那些田无半垄,数米而炊的人来说,简直全无生趣。- 小时候家里经常停电,点着油灯,比纯粹的黑暗还可怕。昏暗的灯光照在斑驳的墙壁上,感觉鬼影幢幢。每次灯光一亮,才觉得回到了人间,连冬夜的寒气也仿佛驱散了似的。在北京几乎不停电,但也有过几次,每回我都是下意识地夺门而出,伫立在校园的夜空之下,才惊魂稍定,就算有鬼,也不会把我堵在门内。 由此想,盲人是不用怕鬼的了,因为他不知道白天还是黑夜,就算有鬼,也见不到。 其实我是不相信鬼的,打下这几个字的时候,我希望不会因此招致什么后果。某些中国人信仰这样一种风俗:千万不要自吹我从不丢东西,千万不要自吹我开车从未出事,否则下一次就会向反方向应验。实在说漏嘴了呢,则要连吐几口痰,高呼童言无忌,算是禳解了。还记得看过一个故事,说魏晋时代有个人叫阮瞻,是竹林七贤之一阮咸的儿子,他有一句著名的话叫“将无同”,也因此被称为“三语掾” 的,他就死活不相信有鬼,那些相信的人苦口婆心来劝说他,以身说法,却架不住他巧舌如簧,把那些人全部驳了…… P99 后记 一直有朋友跟我说:“你的散文,比你的小说好看,什么时候能出一本书?”我就颇有点不服气,心想,真是没眼光啊,我的小说不比散文差啊。 不过被人家称赞散文好,总是暗喜的,哪怕我的小说真的很差。 后来间或有出版社来向我约书稿,想起朋友的夸奖,就大着胆子自荐散文,但约稿的都是冲着小说来的,虽然说把稿子发过去看看,但看他们热情不大高,也就算了。 于是闲暇时间,把自己这些散文整理了一番,十来年间,竟也积累有二十多万字。一篇篇重读下去,有的还是很喜欢,有的则脸红,觉得稚嫩了。当然是动手,把那些稚嫩的都删掉,最后所存,有十五万字左右。我觉得,基本是保留了菁华,但这并不是说,这些文字足可不朽,不是这样的,我知道还远远不到那地步。只是就我自己而言,它们是相对满意的东西。 和我的小说和随笔不同,那两种多是和历史有关的。这些散文,则是纯粹文学的、抒发性情的文字,大部分是对童年、少年时代的回忆。尤其以怀念童年岁月的居多。那些日子缺衣少食,并不美好,但回忆起来却不胜眷恋。我想,这样的感觉大约人人都有,童年和少年时代,无论多苦,哪怕吃糠咽菜,顶多是在肉体上,精神总是很饱满的。即使他心智超过常人,看不到人生的希望,都不至于绝望。饱满的精神,能抵拒一切深沉之思。思想不深,心灵就是青葱碧绿的。而我现在人到中年,精神衰减,思想的稻穗里,已经挤满人生的忧恐,再回首青春,自然是免不了要追忆的了。而在这金黄季节,看到青葱岁月,怎么能不惆怅?但就我个体而言,倘若真能回到过去,也是不愿的,“我不过怀念附丽于其上的青春罢了”。 除了回忆性的随笔之外,有一组是对近代文人的观感。这些文人,都是我比较感兴趣的,曾经把很长一段时间花在阅读他们的作品上,积时既久,就有了一些想抒发的东西。它们都写于十多年前,现在读来,文字虽然不能让我满意,但感觉有一种淋漓的元气在。今天,我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那样大规模的、无功利的阅读了。就算有时间阅读,只怕也没法产生那样的感触。 还有一些文章,无法分组,它们包括拟古、个人恶趣,以及游记、生活小品之类的内容,基本是游戏笔墨,向古代或者现代的美文致意,不表达什么具体内容。我称之为“风花雪月”。就像古代的诗词歌赋,大部分也不负载什么道,就是纯粹的文艺,为审美而生。这方面的,有《仿日本物语体小品三则》《关于乳房》之类。一些不喜欢我其他类型散文的人,大约会对这种文章感兴趣,因为这样H味的读者,我遇到过很多。 此外,本书中还有些人生感悟之类的文字,狭义上应该属于人们称之为随笔的东西,或者描绘,或者议论,或者感慨,比较讲究知识性,我将它们笼统地归类为“读书随想”。 最后一部分,共四篇,比较特殊,属于小说。一个中篇,三个短篇。因为它们都经常被读者提到,比如《俗世》和《郑庄公自述》,而我写的中短篇小说又比较少,所以按照编辑的建议,我挑选了这四篇,收到这个集子里,希望读者不会感到突兀。 回忆喜欢舞文弄墨之始,距今已经二十年了,虽然没有以写作 为生,但还是把它当成专业,郑重其事来对待的。在上大学以前,我并不懂白话文写作这工作有多艰难。我那时只喜欢古典诗词,认为用典雅浓缩的语言,表达人心中的委曲,才确实有难度,因为掌握古典语言,要下很大的功夫。后来我才领悟,古典诗词中最好的,也不过像家常对话,却并不是人人能写出。由此,我才能逐渐认识到,写作的最大难度不在语言表达,而在你的心灵。你的心灵有多委曲,你的文字才可能达到多委曲。当然,精确而不繁冗地表达这种委曲,需要一定的文字技巧,但是,文字不过是那些,你怎么排列组合它,到底还是一种属于心灵的东西,就写作而言,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就不是能从心灵剥离的外在之物。 因此,每每浏览以往大家的作品,总是望洋兴叹,不是叹息他们有多博学,而是叹息他们心灵的深邃。为什么能到达那么深?大概既出于性情,也来自博学。两者都有天性的因素,但也有些东西来自后天。而在这两方面,我多半都是无能为力的。 我也因此认为,在这十多年间,如果我的文章有了进步,那应该是我的心灵略微丰富了一些,思想略微深邃了一些。 由此联想到我的专业,虽然我热爱通过文字抒发情感,但最后却念了古文字学硕士,训诂学博士,这对很多朋友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事。其实我自己也曾感到不可思议,因为枯燥繁琐的学术研究和我这种性情到底是违背的,但我当初选择了这行,一定有其内在的理由。 那理由就是很多人曾有的困境,王国维自述说:“欲为哲学家则感情苦多,而理性苦寡;欲为文学家,则感情苦寡而理性苦多。他日以何者终吾身,所不敢知,抑在二者之间乎?”我感觉,这正是自己想说的。 因为有诸多借口,不能对写作持之以恒,所以二十年来,进步浅鲜。尤其是前十年写的东西,现在看了,总像回忆起年少时做的蠢事,感到无地自容。所以这回所选文章,基本上是后十年写的。不过,有些我满意的文章,思绪纵横,又的确是前十年所写。这让我有些不安,将来我能不能写得更好? 本书的文字,很多都已经发表过,但我最喜欢的几篇,比如《香港电影(三笑)》《夏天的记忆》《仿日本物语体小品三则》《关于乳房》《俗世》等,都不曾拿出去正式发表,这次能结集出版,还是很兴奋的。写作的人,总期望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能被更多的读者欣赏,我就是这种心情。 这些文章,以追忆似水年华的占大多数,正因为这种不胜眷恋的回忆,我给它起的书名是:《旧时天气旧时衣》。 这书名出自李清照的一首词,它的后面两句是:“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史杰鹏 2012年5月1日 书评(媒体评论) 史杰鹏是当代汉语江湖中的高手,读他的散文是一种享受,恰如旅行在山阴道上,目不暇接。每读他的文章,都好像赴一场精神的盛宴。 —— 温立三 史杰鹏最先是以汉代历史小说独树一帜的。在他的学术随笔和杂文中,深厚的学养和知性的光芒一以贯之地闪耀着,而对于社会和人性中的畸形和丑恶,则更多地体现出一种极其锋利的攻击性,其摧枯拉朽的力量常常让人想起鲁迅,想起他那句著名的话:“我一个也不饶恕”。 —— 赵长征 史杰鹏君幽愤深广如鲁迅,议论风发赛柏杨,嬉笑怒骂胜李敖,一往情深似晋人。其文汪洋恣肆,于传统间窥见新知,在旧曲中发现新声。 —— 方 麟 我觉得,他对汉语文学的贡献,在于淡然说出人性的凉薄与肮脏。鸡毛蒜皮,不妨锦心绣口;走街串巷,却是出史入经。 —— 廉 萍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