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编著的《不贪心:知足的人生最幸福》收录了很多富有深意的禅理故事和生活哲理故事,让读者在阅读中体悟“不贪心”的生命真谛。同时教导世人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诸般不如意,待人接物应秉持什么样的心态,劝慰人们真的幸福不是得到更多而是贪求更少,从而获得“最难得的”平常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不贪心(知足的人生最幸福)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文德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文德编著的《不贪心:知足的人生最幸福》收录了很多富有深意的禅理故事和生活哲理故事,让读者在阅读中体悟“不贪心”的生命真谛。同时教导世人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诸般不如意,待人接物应秉持什么样的心态,劝慰人们真的幸福不是得到更多而是贪求更少,从而获得“最难得的”平常心。 内容推荐 “贪”为人生三毒之首,贪名、贪利、贪感情,贪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属于贪。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越加满足,胃口就越大。贪婪的人每天都生活在殚精竭虑、费尽心机的算计中,更有甚者可能会不择手段、走极端。而贪婪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是无法知道贪婪的结果的,因为贪欲早已迷惑了他的心,遮住了他的眼,他不知道自己该在什么时候停下来,他就像一头拉磨的驴,只顾一个劲儿地往前走,此时再富有的人也是心灵上的乞丐。人之所以活得太累就是因为太贪心。人生在世,很难做到一点欲望也没有,但是物欲太强,就容易沦为欲望的奴隶,一生负重前行。西方一位哲人曾说过:“人的欲望是座火山,如不控制就会伤人害己。”贪欲是成功路上的障碍,因为它会自动成长、膨胀,最后喷薄而出时,就会炸伤我们,一切的荣誉、事业、成功也都将随之烟消云散。聪明的人,应该学会适当地修剪一下自己的欲望,不让那些不必要的贪念支配你的生活。 贪婪是耗尽人的能量,却永不让人满足的地狱。所以,我们一定要锁住自己的欲望,不要让它破坏掉我们的幸福。文德编著的《不贪心:知足的人生最幸福》深刻剖析了贪心的人性根源及其对人生的巨大危害,同时阐述了戒除贪心的各种方法,讲授了不贪心的智慧,《不贪心:知足的人生最幸福》是一部个人改善自我、走向成功的优秀心灵读本。 目录 第一章 “贪、嗔、痴”,贪是人生首恶 贪婪之心是一切罪恶之源 控制贪欲,让纵欲止步 以理性之眼,看住心中的贪婪与诱惑 不要在名利场中迷失 不可爱慕虚荣 不要盲目攀比 贪婪者并不富有 太多的欲望是一杯毒酒 贪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 莫让名利淹没了自己 诱惑就是金丝笼 在低潮时进去,在高潮时退出 贪婪是人类的本来面目 第二章 贪心,是与生俱来的烦恼 欲望让你的人生烦恼不安 欲望是一条看不见的灵魂锁链 名利不过是生命的尘土 尘世浮华如过眼云烟 最长久的名声也是短暂的 身外物,不奢恋 可以有欲望,但不可有贪欲 放弃生活中的“第四个面包” 过多的欲望会蒙蔽你的幸福 过重的名誉会压断你起飞的翅膀 给自己的欲望打折 远离名利的烈焰,让生命逍遥自由 知足可以挪去你的各种贪念 功成身退任自如 莫为名利诱,量力缓缓行 放弃复杂欲求,恢复简单生活 艳羡别人,不如珍惜自己的生活田园 学会控制不合理的欲望 第三章 与其贪求而累心,不如知足而长乐 不安现状常常给人带来痛苦 不奢恋身外物,知足常乐 降低欲望获得幸福 进取,幸福是前提 那山总比这山高,到了这山没柴烧 品尝知足的乐趣 什么事情都要适可而止 适可而止是人生的真谛 贪来贪去一场空 贪婪是幸福的大敌 我们不是拥有太少,而是欲望太多 眼前的风景是最美的,已经拥有的是最好的 欲望可能毁掉一生 欲望如沟壑,生活负累多 在还没有失去时,将幸福紧紧握在手中 在心中种上一棵忘忧草 知足者才能常乐 只要知足就会快乐 第四章 有一种幸福叫感恩 感恩是对生命过程的一种珍惜 感恩是对人生苦难的一种感谢 感恩是一种得到的付出 心中有爱,才能感恩 感恩,让我们坦然面对人生的坎坷 为他人着想,也就是为自己铺路 施与爱心,体现生命价值 不要把拥有视为理所当然 珍爱自己,才更懂得珍爱他人 感恩你所拥有的幸福 感恩对手 善待生命的每一分钟 对工作充满感恩 第五章 世人皆有嫉妒心,不宜放纵 嫉妒是痛苦的制造者 防止嫉妒害人害己 不要被嫉妒蒙住了眼睛 别拿别人的优点折磨自己 欣赏他人,让嫉妒变成动力 学会自医,远离嫉妒的辐射源 不要让嫉妒心偷去你生活的快乐 第六章 取舍之间,该放下就放下 智慧的人懂得适时放手 得到未必幸福,失去未必痛苦 失去可能是一种福音 有一种放弃是为了更好地得到 多求则穷,喜舍致富 睿智选择,适时放弃 善于取舍的智慧 在人生的关键问题上明确“舍得” 存心舍弃,会有加倍的获得 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断然放弃 个人利害不足以评善恶 错过花朵,你将收获雨滴 不要害怕放弃美好的东西 勇于选择,果断放弃 紧紧攥住黑暗的人永远都看不到阳光 不舍弃鲜花的绚丽,就得不到果实的香甜 要有计划地抛弃阻碍发展的一切 扬弃才能超常 明智的舍弃,是一个人进取的前提 收获的代价就是学会放弃 看淡得失,也就减少了痛苦 抛弃重负,让生命之舟轻扬 放下是一种自由和觉悟 选择是竞赛,放弃是境界 除了内心的喜乐,一切得失都不重要 第七章 凡事忍一忍,吃亏是福气 “退”只是“进”的另一个名字 隐忍退让,等待时机 关键时刻懂得务实妥协 知止是一种人生智慧 学学狐狸:放弃一条腿,保全一条命 过于戒备反而失去更多 当进则进,当退则退 顺应“功成身退”的天道 机会和陷阱,你要分得清 懂得放弃才能找到退路 恪守“吃亏是福” 回头才能靠岸 后退带来福音 退让不等于软弱 时机不成熟时,要懂得退让 第八章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在大起大落间保持平常心 淡泊胸怀,独善其身 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 人生苦旅,等闲视之 荣耀和痛苦只属于过去 时刻保持一份淡然的心境 事业重如山,名利淡如水 是非成败转头空 随高就低,遇事悠着点 天塌下来也要淡定 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 第九章 随遇而安,让生命多一些顺其自然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既然不能改变,不妨试着接受 量力而行,不逞匹夫之勇 荣的任他荣,枯的任他枯 明哲保身,功成身退 适可而止,见好就收 顺其自然,让心境悠游自在 顺其自然,让心灵回归真实 推倒不切实际的象牙塔 忘掉不切实际的幻想,烦恼自会除 下山的也是英雄 要学会“安守天命” 在喧嚣尘世中淡定吟唱 当不了绽放的花朵,就当绿叶吧 只剩一个柠檬,就做杯柠檬汁 学会顺流而下 第十章 简单生活,人生一缕幽兰香 过简单生活,寻真情实趣 无边的欲望会让生活更累 那些云淡风轻的日子里,一箪食,一瓢饮足矣 不求轰轰烈烈,但求幸福平淡有味道 平平淡淡才是真正的人生 安贫乐道,自得其乐 简单生活就是快乐 清廉自守者,虽贫也光荣 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 简单地处理复杂问题 像给植物剪枝一样简化生活 人生真正需要的其实并不多 及时清除你的人生垃圾 承诺是债务,学会动听地说“不” 第十一章 不奢求,幸福都是微小的事情 傍晚时刻,欣赏夕阳西下 尝一杯幸福的美酒 幻想美梦成真的那一刻 饥来吃饭倦时眠 黎明时分,看着太阳升起 美,就在我们身边 内心的平衡才是幸福的能量源 穷人也可以投资幸福 让微笑成为一种习惯 善于发现身边的快乐 羡慕别人的幸福,不如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 相信美好的存在 心灵的充实,是一朵幸福之花 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幸福是一种积极的心态 笑看人生的各种风景 需要被满足,就是一种快乐 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快乐不需要理由 第十二章 活在当下,花开花落两由之 无论身处何地,全然地处于当下 太多人习惯生活在下一个时刻 一切生活,唯有当下而已 只有现时的存在,才有真实的自己 过去只存在于你的印象里 将过去留在记忆里,重新起程 请关上过去的那扇门 别给当下制造过多的痛苦 只为生存的每一天而喝彩 能时常想起死亡,便能认真活于此刻 每天都达成所愿,又何来明天烦忧 珍视今天,勿让等待妨害人生 眼光是为看到现时的喜乐而存在 不要奢望未来,享受此时此刻 幸福就是现在进行时 善待每一天,才会幸福一生 让遗忘带给你幸福的阳光 别把幸福寄托在明天 预测未来,不如享受当下 笨人寻找远处的幸福 第十三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不辩”是一种大胸襟 “不争”和“无求”是远离烦恼的妙法 避免无谓的争论 不斗气,不生气 放下名利之争是明智之举 盲目攀比,摔伤的是自己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无所争未必无所得 与人争辩是一场没有胜利的赌局 争一步不如让一步 争一世而不争一时 只有无争,才能无忧 主动让人是一种可敬的智慧 第十四章 不计较,以宽容之心待人接物 包容有多少,拥有就有多少 别让仇恨的种子“遗传” 友情如水,宽容是杯 嘲笑是水灾,包容才能无害 气量大一点,生活才祥和 宽容别人也是方便自己 对自己也要宽恕 将怨恨收藏于心,只会让自己再度受到伤害 宽容别人,还心灵一份纯净 宽容从心开始 宽容的人快乐多 宽容和忍让是一种大智慧 宽容是一种风范 宽容是滋润心灵的甘泉 在仇恨的袋子里装点宽容 心宽之人,看世界满是鸟语花香 心宽一寸,福多十年 包容是一种崇高的境界 不要迁怒有缺点的同伴 博大的心量可以稀释一切痛苦烦忧 第十五章 不抱怨,改变不了世界就改变自己 抱怨生活,不如经营生活 别顺着怨气毁掉自己 别把抱怨的“枪口”对准每一个角落 事能知足,就能多一些达观 事事烦心,事事无成 日子难过,更要认真地过 扫除错误观念,世界不是根据公平原则创造的 沉默比牢骚更有建设性 无法改变现状,就改变态度 诉苦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只看我有的,我已经是富人 抱怨不如改变 抱怨让你忽略身边的幸福 抱怨是谋杀幸福的病毒 不抱怨是一种智慧 没有一成不变,抱怨不如接受 抱怨是对自己的失责 抱怨就是蒙上了幸福的眼睛 用心生活,幸福就在眼前 生活中阳光永远比乌云多 摒除抱怨,幸福自会找来 第十六章 不急躁,成功在久不在速 人这一辈子总有一个时期需要卧薪尝胆 只专注于脚下的路 不做自己的“降兵” 脚踏实地是最好的选择 在别人贪婪的时候保持一份冷静 急于求成,往往会适得其反 沉住气,成大器 面对诱惑时懂得坚持 辉煌的背后,总有一颗努力拼搏的心 大收获必须付出长久努力 当风雨过去,你还是你 不眼红别人的辉煌,心中只装着自己的目标 执著于成功,才能创造成功 永抱必胜之心 人生总是从寂寞开始 不懈追求才能羽化成蝶 坚守寂寞,坚持梦想 一生只能认真做好一件事 坚忍的乌龟快过睡觉的兔子 用坚忍创造闪光的快乐 放低姿态,像南瓜一样默默成长 第十七章 莫苛求,面对现实要有一颗平常心 不完满才是人生 苛求完美,生活会和你过不去 完美只是海市蜃楼的幻想 绝对的光明如同完全的黑暗 思想成熟者不会强迫自己做“完人” 阳光照不到你的生活,微笑着才发现沿途开满花朵 包容不完美,才有完美的心境 从容地接受人生中的变故 何必寻求完美,生活本身就不完美 接纳所有的不幸,期盼生活的彩虹 付出不一定得到回报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 没有完美的人和事 玫瑰有刺,要接受事物的瑕疵 煤堆里的金子看不出光泽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生活难免会有不公平,看开就好 坦然接受命运的不公 完美是一种海市蜃楼 学会接受不可更改的事实 第十八章 看淡金钱,惜当下之福 金钱的生命在于流动 赚钱无非是游戏,享受过程最重要 把赚钱当做乐趣,而不是负担 把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 走出心理消费误区 远离“遗憾消费” 创富必须先找到适合自己的掘金之地 用平和的心态发掘你的第一桶金 眼光放长远,舍芝麻去捡西瓜 再有钱也要学会攒钱 没钱更要学会像富人一样思考 第十九章 善待自己,不要活得太累 太忙碌,会错失身边的风景 跳出忙碌的圈子,丢掉过高的期望 在日历中留一些空白 给“活得累”开个新药方 舍掉一些无谓的忙碌 给幸福的生活脱去复杂的洋装 剔除了杂质,才会留下无瑕之美 不为物累,简单生活 让都市人的心灵回归简单 别让生活像上了发条的钟 可以追名求利,但不能急功近利 欲速则不达 学会忙里偷闲 在休闲中解放 空出点时间看流星 张弛有度,再忙也要歇一歇 走向外面的世界 释放神经,偷得浮生半日闲 放慢脚步,寻找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点 把工作想象成休闲娱乐 疲惫时想象一次浪漫的旅程 第二十章 学会分享,给予才是幸福 人生是场旅行,分享温暖生命 幸福魔方,越分越多 打破吝啬的樊篱,养成一颗布施心 灵魂需要爱的滋养 自私不是给自己最好的祝福 自私的人在失去朋友的同时也丢失了自己 伸出援助的手,让疲惫的同伴得到兴奋 一句悦耳的话就能抚慰一颗受伤的心 不必为接受别人的帮助感到羞愧 天堂是由自己搭建的 爱是一种能产生爱的力量 分享是“大智若愚”的长远投资 与人分享能收获更多的分享 用一颗博爱的心去温暖别人 分享快乐,需要豁达的人生境界 互相共享,得到双赢结果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左手给予爱,右手收获爱 试读章节 名利不过是生命的尘土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住持,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 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将是我的接班人。” 慧明和尘元一同来到悬崖下,那真是一面令人望而生畏的悬崖,崖壁极其险峻、陡峭。 身体健壮的慧明,信心百倍地开始攀爬。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上面滑了下来。 慧明爬起来重新开始,尽管他这一次小心翼翼,但还是从悬崖上面滚落到原地。 慧明稍事休息后又开始攀爬,尽管摔得鼻青脸肿,他也绝不放弃……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慧明屡爬屡摔,最后一次他拼尽全身之力,爬到一半时,因气力已尽,又无处歇息,重重地摔到一块大石头上,当场昏了过去。高僧不得不让几个僧人用绳索将他救了回去。 接着轮到尘元了,他一开始也和慧明一样,竭尽全力地向崖顶攀爬,结果也屡爬屡摔。 尘元紧握绳索站在一块山石上面,他打算再试一次,但是当他不经意地向下看了一眼以后,突然放下了用来攀上崖项的绳索。然后他整了整衣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扭头向着山下走去。 旁观的众僧都十分不解,难道尘元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了?大家对此议论纷纷。只有高僧静静地看着尘元的去向。 尘元到了山下,沿着一条小溪顺水而上,穿过树林,越过山谷,最后没费什么力气就到达了崖项。 当尘元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时,众人还以为高僧会痛骂他贪生怕死、胆小怯弱,甚至会将他逐出寺门。谁知高僧却微笑着宣布将尘元定为新一任住持。众僧皆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尘元向其他人解释:“寺后悬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在山腰处低头看,便可见一条上山之路。师父经常对我们说‘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就是教导我们要知伸缩退变啊!” 高僧满意地点了点头说:“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粉身碎骨。”随后,高僧将衣钵锡杖传交给了尘元,并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攀爬悬崖。意在勘验你们的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碍,顺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不去追求虚假的得益,实实在在地施为,高僧传达的正是这个意旨。在这个世界上,名与利通常都是人们追逐的目标。虽然人人都道“富贵人间梦,功名水上鸥”,可真正要一人放弃对名利的追求,如自断肱骨,是难而又难的。对于名利的追求,已经渗入我们的骨髓了。谁不爱名利呢?名利能给人带来优越的生活,显赫的地位。然而,谁又能保证这种“心想事成”的梦幻生活,能保持五年、十年、甚至更久? 13岁的李叔同就能写出“人生犹似西山月,富贵终如草上霜”的诗句,佛意十足。他自己也真正视名利如浮云,飘然出家。 出家,不过出的是家门,人仍在红尘内,名与利仍然如炎夏的蔓藤伸出小而软的触手,纠缠不清。做和尚也是有三六九等的,普通僧人青灯古卷,寒衣草履,有权势的僧人也会出入高屋庙堂与政要周旋,来往前呼后拥,排场十足。弘一法师对此深感惋惜,而他自己对功名利禄则是毫无兴趣。弘一法师出家后,极力避免陷入名利的泥沼自污其身,因此从不轻易接受善男信女的礼拜供养。他每到一处弘法,都要先立三约:一不为人师,二不开欢迎会,三不登报吹嘘。他谢绝俗缘,很少与俗人来往,尤其不与官场人士接触。 那时弘一法师在温州庆福寺闭关静修时,温州道尹张宗祥慕名前来拜访。能与道尹结交,是一般人求之不得的事情,弘一法师却拒不相见。无奈张宗祥深慕法师大名,非见不可,弘一法师的师父寂山法师只好拿着张宗祥的名片代为求情,弘一一听央告师父,甚至落泪:“师父慈悲!师父慈悲!弟子出家,非谋衣食,纯为了生死大事,妻子亦均抛弃,况朋友乎?乞婉言告以抱病不见客可也!” 张宗祥无奈,只好怏怏而去。 一个人,心要像明月一样皎洁,像天空一样淡泊,才能做到与人无争、与世无争。人世皆无争,才能安心做一名淡泊名利的人。心安定了,才能专注于修行。弘一法师研修律宗,最后能成为一代宗师,与他淡泊名利的心境是分不开的。 慧忠禅师曾经对众弟子说:“青藤攀附树枝,爬上了寒松顶;白云疏淡洁白,出没于天空之中。世间万物本来清闲,只是人们自己在喧闹忙碌。”世间的人在忙些什么呢?其实不外乎名、利两个字。万物自闲,全是因为人们自己在争名夺利。不入名利牢笼,才能专注于眼前事、当下事,没有烦忧,达到洒脱的精神境界。 P18-19 序言 有道是贪心不足蛇吞象。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什么都不愿放弃,而且得陇望蜀,不知满足,结果落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现今的社会是一个物质丰富、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心中的欲望,被挑逗得像是看见红色斗篷的斗牛;他人暴富的经历,更让我们血脉贲张,跃跃欲试;时尚名牌漫天飞,哪能心如止水;宝马香车招摇过市,你的心早已蠢蠢欲动;更不能忍受的心痒是别墅洋房的诱惑……因此,太多的时候,我们会被世上的名利、金钱、物质所迷惑,心中只想得到,只想将其统统归于己有而不想舍弃,更舍不得放下。于是心中就充满了矛盾、忧愁、不安,心灵上就会承受很大的压力,以至于活得很累。一批又一批的世人前仆后继地把自己绑上欲望的战车,纵然气喘也不得歇脚。不断膨胀的物欲、工作、责任、人际、金钱几乎占据了现代人全部的空间和时间,许多人每天忙着应付这些事情,几乎连吃饭、喝水、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他们想要赚更多的钱、找更好的工作、升更高的职位、住更大的房子、开更豪华的车子等等,然而一旦拥有之后,很多人反而会产生一种迷惘的心情:花了半生的力气去追逐这些东西,表面上看来该有的差不多都有了,可是为什么自己却并没有变得更满足、更快乐? “贪”为人生三毒之首,贪名、贪利、贪感情,贪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属于贪。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越加满足,胃口就越大。贪婪的人每天都生活在殚精竭虑、费尽心机的算计中,更有甚者可能会不择手段、走极端。而贪婪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是无法知道贪婪的结果的,因为贪欲早已迷惑了他的心,遮住了他的眼,他不知道自己该在什么时候停下来,他就像一头拉磨的驴,只顾一个劲儿地往前走,此时再富有的人也是心灵上的乞丐。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篇名为《蝜蝂传》的散文,文中提到了一种善于背负东西的小虫蝜蝂,它行走时遇见东西就拾起来放在自己的背上,高昂着头往前走。它的背发涩,堆放到上面的东西掉不下来。背上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重,不肯停止的贪婪行为,终于使它累倒在地。人的心何尝不是这个小虫子啊。人之所以活得太累就是因为太贪心。人生在世,很难做到一点欲望也没有。但是物欲太强,就容易沦为欲望的奴隶,一生负重前行。西方一位哲人曾说过:“人的欲望是座火山,如不控制就会伤人害己。”贪欲是成功路上的障碍,因为它会自动成长、膨胀,最后喷薄而出时,就会炸伤我们,一切的荣誉、事业、成功也都将随之烟消云散。聪明的人,应该学会适当地修剪一下自己的欲望,不让那些不必要的贪念支配你的生活,别不经意地毁掉了自己拥有的幸福。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一个想发财的人得到了一张藏宝图,上面标明在密林深处有一连串的宝藏。他立即准备好了一切旅行用具,特别是他还找出了四五个大袋子用来装宝物。一切就绪后,他进入那片密林。他斩断了挡路的荆棘,蹬过了小溪,冒险冲过了沼泽地,终于找到了第一个宝藏,满屋的金币熠熠夺目。他急忙掏出袋子,把所有的金币装进了口袋。离开这一宝藏时,他看到了门上的一行字:“知足常乐,适可而止。” 他笑了笑,心想:有谁会丢下这闪光的金币呢?于是,他没留下一枚金币,扛着大袋子来到了第二个宝藏,出现在眼前的是成堆的金条。他见状,兴奋得不得了,依旧把所有的金条放进了袋子,当他拿起最后一条时,上面刻着:“放弃了下一个屋子中的宝物,你会得到更宝贵的东西。” 他看了这一行字后,更迫不及待地走进了第三个宝藏,里面有一块磐石般大小的钻石。他发红的眼睛中泛着亮光,贪婪的双手抬起了这块钻石,放入了袋子中。他发现,这块钻石下面有一扇小门,心想,下面一定有更多的东西。于是,他毫不迟疑地打开门,跳了下去,谁知,等着他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片流沙。他在流沙中不停地挣扎着,可是他越挣扎陷得越深,最终与金币、金条和钻石一起长埋在流沙下了。 如果这个人能在看了警示后立刻离开,能在跳下去之前多想一想,那么他就会平安地返回,成为一个真正的富翁,但他却因永不知足而丧失了自己的生命。 心理上永不知足是一种病态,其病因多是权力、地位、金钱之类引发的。这种病态如果发展下去,就是贪得无厌,其结局是自我爆炸、自我毁灭。在生活中,人们总喜欢抓点什么,房子、金钱、名利……抓得世界五彩缤纷,抓得自己精疲力竭。实际上世间一切我们能抓住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又何苦为了抓住更多而失去更多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有一种放弃欲望的清醒,要勇于放弃。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诱惑都有许多。唯有保持一颗清凉心,并能善待欲望的人,才不会误入歧途。无尽的欲望只会让我们成为一口枯井。贪婪是耗尽人的能量,却永不让人满足的地狱。所以,我们一定要锁住自己的欲望,不要让它破坏掉我们的幸福。《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掉了。”所以,生活中的我们应该明白:即使我们拥有整个世界,一天也只能吃三餐。这是人生思悟后的一种清醒,谁真正懂得它的含义,谁就能活得轻松,过得自在,白天知足常乐,夜里睡得安宁,走路感觉踏实,蓦然回首时没有遗憾。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