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极易误读的历史常识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盛文林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极易误读的历史常识》由盛文林编著。近年来在“快乐原则”和“消费原则”的催生下出现的有关历史的电影、电视剧作品,则毫无底线地迎合大众文化的审美趣味,以娱乐性、时尚性、消费性、世俗性消解历史内容和思想深度,使得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严重偏离了真正的历史轨迹。

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历史事实,通过透彻地分析历史材料,还原被误读的历史真实面目。

内容推荐

《极易误读的历史常识》由盛文林编著,我们编撰《极易误读的历史常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拨开蒙在一些历史事件上的迷雾,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使大家明白哪些是道听途说,哪些被颠倒混淆,从而形成对历史真相客观、公正的认识与判断。

目录

青梅煮酒论英雄

 姜子牙其人其事

 周公或许曾经登上王位

 秦始皇并没有传说中那么暴虐

 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

 虚构的“桃园三结义”

 周瑜比窦娥还冤

 被神化的诸葛亮

 曹操并未做过皇帝

 扶不起的阿斗

 唐高宗李治并不是一个庸人

 武则天并非唯一的女皇帝

 杨家将的故事半真半假

 张勋率辫子军北上复辟

拨开云雾见真相

 图坦卡蒙并非死于谋杀

 项羽没烧阿房宫

 韩信谋反是一桩冤案

 死诸葛并未走生仲达

 子虚乌有的才子周文宾

 “无敌舰队”覆灭的原因

 敦刻尔克撤退成功的关键

 杀死普希金的幕后凶手

 莫里哀没娶自己的女儿

 导致贝多芬耳聋的疾病

 华盛顿拒绝三连任

 海明威自杀的真正原因

斩断传言勘谬误

 尧、舜、禹的“禅让”

 商纣王并非十恶不赦

 “卧薪尝胆”是对历史的误读

 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吗

 貂蝉可能只是一个传说

 岳母刺字是一个传说

 秦桧并非杀害岳飞的元凶

 历史上并不存在苏小妹

 《水浒传》不能当成历史

 林肯并非自觉的“解放者”

 董鄂妃和董小宛并非同一人

 历史上并无香妃这个人

 “静坐战”并不仅仅是绥靖

 罗斯福中年得小儿麻痹症

 毕加索是大师也是色魔

正本清源观历史

 大禹治水与夏朝的建立

 稷下学派并非学术流派

 “诸子百家”并不是一百家

 郡县制并非始于秦始皇

 开通“京杭大运河”非隋一朝之功

 忽必烈和他的“汉法”

 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原因

 经济重心并非一直在南方

 武汉三镇是逐步形成的

 黄河在历史上曾六改其道

 禁烟并非始于虎门销烟

 晚清宪政是彻头彻尾的骗局

 民国建立与清朝灭亡

 匈牙利人不是匈奴后代

 历史上的“中国”

 造纸术并非蔡伦所发明

 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狼群战术”亦有缺陷

 “屠犹”并非始于希特勒

 西班牙在“二战”保持中立

 太平天国的灭亡乃是因为腐败

试读章节

姜子牙其人其事

误读

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不喜欢读中规中矩的史书,但却喜欢读各种历史演义小说和神话故事。《封神演义》就是青少年朋友常读的神话小说。人们也都明白,《封神演义》是神话小说,其中的故事和人物大都是虚构出来的。

受此影响,很多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姜子牙是虚构的,历史上并无此人。这就是在文学作品影响下对历史的误读。

正解

姜子牙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只不过没有小说中那么神通广大。他既不会法术,也没有封过神。但他文韬武略,智慧过人,真的辅佐过周文王和周武王父子。

商朝后期,奴隶主统治阶级愈来愈奢侈腐朽,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商王武乙,用泥土和木头做了“天神”的偶像,还叫别人也像他一样,与这个泥人搏斗。他又别出心裁地把一个装满血的大皮囊挂在空中,用箭射破流血,叫“射天”,借以取乐。

武乙不理政事,成天沉湎于打猎逐兽。有一次出外狩猎遇到了大雷雨,被暴雷击死了。经过商王文丁,到了帝乙时,奴隶制的商王朝更加衰落。这时,整个社会“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奴隶主贵族和奴隶、平民的矛盾,以及被征服的各方国与商王朝的矛盾,都达到了空前尖锐的程度。奴隶制的商王朝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

就在奴隶制的商王朝江河日下、气息奄奄的时候,西方的一个周民族一天天强大起来。到了古公亶父时,在岐山一带建造了房屋、宫室,设置了官吏,周族进入了阶级社会。

古公亶父为了保障周族的生存和发展,开始臣服商朝,为的是联合商朝共同对付少数民族的侵犯。为了周族的兴盛,古公宣父大力搜罗人才。他曾教育他的子孙们说:“把真正有本领的人请来以后,周国才能强大起来。”古公宣父为了这个目的,不传长子,而特意把王位传给最有本事的小儿子季历。

季历曾朝见商王武乙,得到了商王赏赐土地三十里和玉、马等财宝。季历又打败了周围一些少数民族,掠得了很多财富和奴隶,商王文丁曾封季历为畜牧官——牧师。周族一天天强大,引起了商王朝的恐惧。后来,文丁借故将季历杀死,季历的儿子姬昌继承了王位。

姬昌被封为“西伯”(西方诸侯的首领),即后来的周文王。周与商王朝之间存在的这种隶属关系。在1976年陕西周原出土的一万多片周初甲骨中得到了反映。1号卜骨记述了周文王曾在纣父帝乙的宗庙祭祀商祖成唐的事情。

文王一方面继续推行后稷、公刘发展农业的办法;一方面按照古公宣父、季历的办法治国,为的是早日把周国治理强大,报商朝欺负他们的大仇。他牢牢地记住了古公童父让他们广为搜罗人才的嘱咐,对有本领的人十分敬重。有时中午饭都来不及吃好,也要招待那些贤才。不少当时著名的能人,听到周文王广求贤才的消息,纷纷跑到周国去投奔他,其中不少是商王朝著名的大臣。

商朝有一个大臣崇侯虎,把周人聚集力量准备反商的情况报告了商纣王。商纣王听了十分恼火,马上把周文王抓起来关在菱里(今河南汤阴县北)。后来,周文王手下那些能干的人想出了一条妙计:用美女、好马和大量财宝献给纣王,表示周国对商朝的“忠诚”。

贪婪的商纣王果然中计,消除了对周文王的怀疑,而且还赐给他弓、矢、斧、钺等仪仗,授予文王对一些小国有自行征伐之权。文王被放出后,更是恨透了商纣王,一心想早日报仇。他为了找到一个能辅佐他灭商的人才,费尽了心思。

有一次文王借出去打猎的机会,去访求人才。在渭水的南岸,遇到了一个钓鱼的老人。他与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搭了话,越谈越投机。从那个老人滔滔不绝的议论和他对治国安邦这一套精辟的见解,认识到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周文王高兴地说:“像你这样有本领的人,我们的老太公盼望好久了。”

从此,把这个老人叫作“太公望”。周文王马上把这位老人请上了车子,与他一起回到王宫,封他为专管军事的太师。

这位老人姓姜,名尚,字牙,又叫姜子牙。他老家住在东方,祖先在舜时当过大官,曾与禹一起治水,立过大功,被封在吕,所以又姓吕。到了夏朝以后,吕姓子孙逐渐分化,有的成为穷人,吕尚时家里就已经很穷了。他年轻的时候,为了维持生活,在商都朝歌宰牛卖肉,后来又到孟津开过酒铺。虽然他很有才华,但在商朝怀才不遇。真是岁月不饶人,一晃就成了70多岁的老人,但他还一心想找到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后来听说西方的周文王广求贤者,便成天在岐山西南渭水支流兹泉河的源头凡谷钓鱼,等待着遇到周文王的机会。

吕尚钓鱼,也真有点时运不好。他钓了三天三夜,也不见鱼来上钩。气得他甩掉了帽子,脱下了衣服。正在他想不出钓上鱼的办法,十分着急的时候,有一个农夫对他说:“你再钓鱼时,把渔线搞得细一点,鱼饵弄得香一点,下钩时轻一些,不要使鱼惊动。”

吕尚按这个办法一试,果然钩钩不空。吕尚从钓鱼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和钓鱼一样,要想灭掉商朝,必须悄悄地做好准备,一切要从长计议,但不能打草惊蛇。

周文王自从找到了吕尚,事事与他商量,用各种计谋动摇商朝的统治基础。从此,周文王一面加强对本国的治理,一面做团结周围各小国的工作。虞、芮等一些小国都归顺了周朝,周朝的力量一天天增强了。然后周朝又对西面的一些少数民族大举征伐,灭掉犬戎和密须(今甘肃灵台),消除了后顾之忧。接着东渡黄河,灭了黎国(今山西长治西南),又占领了邗(今河南沁阳),从邗又回师灭掉了商西部重要同盟国崇,抓到了大批俘虏。

由于不断地对外战争,周国奴隶制有了很大发展,在沣水西岸修建了丰京(今陕西长安西北)。从此以后,三分天下,周文王有其二,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大大超过了商王朝,一步步向商都朝歌进逼,奠定了周灭商的基础。

P2-4

序言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中既能了解人类的过去,也能预见未来。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

英国历史哲学家科林伍德也曾说:“今天由昨天而来,今天里面就包括有昨天,而昨天里面复有前天,由此上溯以至缘故;故去的历史今天依然存在着,它并没有死去。”

现实属于历史,人类发展史就像有着自己方向的千回百转而不竭的江河。正确而透彻地了解昨天的历史,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建设今天,规划明日。

如何才能正确地了解历史、把握历史呢?毋庸置疑,读史书是了解历史的最好渠道之一。其他的,诸如上网、看小说、看电影、看电视剧、听戏也都是很好的方式。不过,历史题材的小说、电影、电视剧、戏曲等均经过艺术加工,不能将其等同于历史。

例如,《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甚大,其中的英雄人物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曹操、刘备等,历史上确有其人。读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历史。

不过,小说毕竟是小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描写成了一个老奸巨猾的奸雄,诸葛亮被塑造成了近乎神仙的奇人……但历史真相并非如此。曹操是一个文武全才,在统一北方过程中功不可没;诸葛亮虽然精于计谋,但也没有小说中描写得那么神通广大。

诸如此类的现象在其他历史小说和传说中也屡见不鲜。而且,由于这类作品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很多人甚至将其等同于历史,进而误读了历史。

至于近年来在“快乐原则”和“消费原则”的催生下出现的有关历史的电影、电视剧作品,则毫无底线地迎合大众文化的审美趣味,以娱乐性、时尚性、消费性、世俗性消解历史内容和思想深度,使得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严重偏离了真正的历史轨迹。

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历史事实,通过透彻地分析历史材料,还原被误读的历史真实面目。我们编撰本书的目的正是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拨开蒙在历史身上的迷雾,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使大家明白哪些是道听途说,哪些被颠倒混淆,形成对历史真相客观、公正的认识与判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在还原某些被误读的历史常识的同时,尊重历史,借鉴历史。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