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史戒千字文(中引人笑怒的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邓国屏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邓国屏编著的《史戒千字文中:引人笑怒的故事》以正史(包括《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等)为依据,编写出了包含从春秋战国至明代数百名寡廉鲜耻的历史人物的近一百篇故事,每篇一千字左右,以生动的语言、细致的描写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形象。

内容推荐

《史戒千字文》以正史(包括《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等等)为依据,编写出了包含从春秋战国至明代的数百名历史人物的种种劣迹的近三百篇动人故事,每篇不超过一千字,是不含任何虚构的真人真事的《官场现形记》(中国古代四大讽刺小说之一),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腐败、灭绝人性的状况。正像《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李伯元“以小说之体裁,写官场之鬼域”一样,《史戒千字文》则是“以纪实之体裁,写官场之鬼域”,对于普及历史知识,进一步认清鲁迅曾深刻揭露过的封建社会食人的内幕,增强生活在新社会的幸福感;对于鉴古观今、以史为戒,擦亮眼睛,洞察当前官场中少数败类及违法乱纪者谋取私利时采取的种种狡猾手段和所犯错误、罪行的历史根源、社会根源;对于进一步认识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对于确信“邪不胜正”,“一切搞腐败的人、见利忘义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这些必然的、辩证的规律,促进入们信心百倍地投入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及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均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史戒千字文》共分上中下三卷,本书为其中的中卷《引人笑怒的故事》。

目录

1.西汉、更始、东汉时期

谨小慎微的石建/3

有好机遇没好下场/4

李广利之死/6

大司农贪污巨款大将军决不宽容/7

冯奉世受封的一段曲折/8

石显用权术骗取信任/10

王莽的假仁假义/12

无心过问朝政侍中充当替身/14

丧失民族气节的诈骗犯/15

“妄自菲薄”的刘睦/16

指挥官充当纵火犯/17

2.三国及西晋时期

从庸才到叛贼/23

怀帝被俘后的丑态/24

无耻的羊后/25

3.东晋及南北朝时期

王敦中计误用温峤/29

拍马未中心意玄硕惨遭冤杀/30

官瘾十足露丑态一封空信失乌纱/31

死于“腹心爪牙”之手的高云/33

太子弄虚作假皇帝上当受骗/34

37个喜字/35

吓破了胆的书生/36

徐擒受宠遇朱异起忌心/37

丢尽国格人格的卢昶/38

胡编乱造的史笔/39

讨好了妃子贻误了战机/41

4.隋唐时期

郭衍的“忠”/45

古有王世充尽搞“假大空”/46

李渊偏听偏信险些酿成大祸/47

崔嵬谄语息帝怒/48

包庇犯罪儿子宰相丑态毕露/49

高宗推出替罪羊武后杀鸡给猴看/50

吻靴鼻的大将军/52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53

霍献可的精彩表演/54

一日丝能作几日络/55

受贿饱私囊父子同出丑/57

出卖朋友的宋之问/58

赵延禧拍马得甜头/59

尝粪便得冷遇/60

只趋势利的窦从一/61

甘心给公主当牛马的赵履温/63

临危如鼠的郑情/64

玄宗时的一次音乐大比赛/65

“肉几”/67

甘受凌辱的驸马/68

唐朝的白卷生——张爽/69

且看这一伙人的媚态/70

丧失晚节的哥舒翰/72

杨国忠的自白/73

死于兵变的邓景山/74

鱼朝恩为子求紫衣/75

气壮如牛胆小如鼠/76

“喜鹊”的悲剧/78

姜公辅官瘾十足请求升迁反被贬/79

不择手段搞聚敛进奉德宗求荣升/80

如此师表/81

自比亡国之君的唐文宗/83

拉人后腿的逃跑主义者/84

卑鄙的将领糊涂的御史/85

吕用之解脱自己有妙计/86

一个杨涉两副面孔/87

5.五代+国时期

太监进谗言将军遭贬逐/91

不许救火的皇帝/92

韩昭卖官建私宅/93

张延朗装忙/94

唆使吏部受贿的皇帝/96

6.北宋时期

皇帝赐酒的趣闻/101

史珪碰壁记/102

两个“官倒”的下场/104

猜题有术对答如流/105

陶谷依样画葫芦/106

弄虚作假骗取奖金/107

溜须宰相/108

文官出丑记/110

中书省变成了养病坊/111

教唆者的碰壁/112

韩琦错怪了冯京/113

不近人情的程颐/114

何禀畏敌丑态毕露/115

7.南宋时期

参政巴结宰相考场曝出丑闻/119

主观的决策无情的嘲弄/120

姚岳投机诽忠臣岳州一度改纯

州/121

许子绍的升官梦/122

滕瑞献媚官降一级/124

朱云攀栏秉文攀人/125

8.辽、金、元时期

辽主如何择人看谁掷骰获胜/131

弃城逃命的宰相/132

西风下的“黄菜叶”/133

从功臣到罪人/135

9.明朝时期

冒名顶替的州官/139

降臣郑赐的悲剧/140

大快人心的左顺门事件/142

王伟的苦恼和羞愧/143

黎淳进行挑唆宪宗严词谴责/144

韦洛诿过海滨受审/146

廖鹏与钱宁的无耻秽闻/147

见风使舵的陆澄/148

世宗梦想长生贪官东山再起/149

贪官倒打一耙直臣蒙冤受罚/151

文武管家/152

脚踏两只船的申时行/153

儿子进忠言父亲遭迫害/155

一度漏网的石三畏/156

两人约定“成仁”且看谁假谁真/157

试读章节

皇帝赐酒的趣闻

开宝年间(宋太祖年号,公元968—9r76年),在位十三年。早已众叛亲离的南汉王国的暴君刘枨,向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投降了。

一天,赵匡胤召集群臣陪同自己游览讲武池。刘枨先到。赵匡胤高兴地赐予刘宅长美酒,竟吓得刘枨浑身像筛糠似地抖个不停。原来,刘铽在位时,不知道用毒酒杀害了多少良臣。现在,他以小人之心度他人之腹,以为赵匡胤也要像他那样下毒手了。于是,他捧起酒杯,流着眼泪向赵匡胤哀求:

“臣继承祖父基业,违拒朝廷,有劳皇帝的军队前来讨伐,当然罪该斩首。但陛下既已免臣不死,臣哪怕是只当一名普通老百姓,也愿活下来,看一看太平盛世,所以不敢饮这杯酒。”

赵匡胤听后,禁不住哈哈大笑说:“朕推心置腹地对待你,哪会干这种事!”说罢,便拿来刘枨手中的酒,一饮而尽,同时换上另一杯酒赐给刘枨。搞得刘枨万分羞愧,连忙跪了下来向赵匡胤磕头请罪。

这也算是一种报应吧,已投降的刘枨,虽是遇上了宽大为怀的赵匡胤,却成天诚惶诚恐,生活在深恐随时遇害的忧虑状态中。所以赵匡胤赐予美酒,刘伥都会吓得抖个不停。假如刘枨在位时,不是那么凶残,不曾用毒酒杀害过良臣,又怎会露出这种会永为后人所讥笑的丑态。

史硅碰壁记

宋太祖赵匡胤刚刚登基,就想详细了解下情,他派军校(任辅助之职的军官)史珪走出宫门,广泛进行调查。史珪把他查访到的几件事报告了宋太祖,宋太祖经过反复核实,证明报告无误。史珪由于取得了宋太祖的信任,官职一再迁升,当上了马军都军头(高级军官)。

“一阔脸就变。”史硅手中有了权,便立即撕破了诚实的伪装,开始作威作福,以致发展到肆无忌惮的程度了。

当时,德州刺史(德州的地方长官,德州属今山东省)郭贵代理邢州刺史(邢州的地方长官,邢州属今河北省),国子监丞(最高学府——国子监中掌钱谷出纳的官员)梁梦昇知德州(德州的长官)。郭贵的族人、亲吏为了谋取私利,竞依仗郭贵的权势,在德州干了不少违法之事,梁梦昇毫不留情地对这些人绳之以法。跟史珪素有交情的郭贵派遣亲信到京都,将这些事告诉了史硅,意在促史硅除掉梁梦异。史珪将郭贵传来的信息、愿望,详细地记在纸上。以便抓住时机向宋太祖告状。

开宝七年(宋太祖年号,即公元974年)二月的一天,宋太祖跟史硅在从容的交谈中,很高兴地讲到近来朝廷内外任命的官员都合格的时候,史硅便借题发挥说:“现在的文臣,不必皆善。”说着便将藏在怀中的歪曲事实的记录献给宋太祖说:“请看这纸上所记的梁梦异,他在德州任意欺蔑刺史郭贵,差一点把郭贵整死!”对这样的谗言,胸中有数的宋太祖却没有轻信。“这必定是刺史干了违法的事!由此看来,梦异真是一位清白、刚强的官吏啊!”宋太祖这样针锋相对地批驳了史珪的谗言之后,随即召来小太监,叫太监把记录交给中书省(中央的政务机构),并告中书省说:“立即任命梦异为赞善大夫(辅佐太子的官员)”。小太监刚走,宋太祖又把他叫了回来说:“给他一个左赞善大夫(位高于赞善大夫),仍知德州。”

满怀信心来告状的史硅,就这样地碰了一鼻子灰,不敢再胡言乱语了。

“情况明,决心大。”宋太祖之所以能不为史硅的谗言所欺骗,当机立断,下定了提升为史硅所诬告的粱梦异的决心,并立即付诸实践,就是因为他肯于广泛进行调查,详细了解下情,对下属官员的情况胸中有数。否则,就很有可能上史硅的当,闹出一桩冤案来,给国家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了。

P101-103

序言

主编《资治通鉴》的司马光说:《资治通鉴》这部书,记录了这样一些“君臣事迹”:即“关国家盛衰,善可以为法,恶可以为戒者。”正是从“可以为戒”这一角度,本书以正史(《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等等)为依据,编写出了包含从春秋战国至明代的数百名历史人物的种种劣迹的近三百篇动人的故事,每篇不超过一千字,是不含任何虚构的真人真事的《官场现形记》(中国古代四大讽刺小说之一),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的、腐败的、灭绝人性的状况。正像《官场现形记》是“以小说之体裁,写官场之鬼域”一样,本书则是“以纪实之体裁,写官场之鬼域”。

全套丛书共分三册。

第一册:《百人升沉记》。讲的是一百个身败名裂的历史人物是采取什么样的卑劣手段升官、保官的:有人大量行贿;有人溜须拍马;有人出卖朋友、出卖自己的人格、国格;有人施展阴谋诡计;有人栽赃陷害,甚至不惜以许多人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子等等。南北朝时期的刘德愿,只是假惺惺地为宋孝武帝的亡妾洒了几滴泪水,便当即被宋孝武帝委以刺史(一个大地区之长)相当于封疆大吏的重任;明朝的王祐在割掉了自己的胡子以后,面带媚笑地向当时把持朝政的太监王振作了这样一番令人肉麻的表白:“老爷没有胡子,儿我怎么敢有!”王振便立即将原是郎中(一个司的长官)的王祐提升为侍郎(一个部的副长官);当明成祖刚篡位不久,正在为巩固自己的帝位而实行恐怖政策的时候,一个名叫丁珏的穷书生,见家乡人正虔诚地祭祀神仙,便立即向朝廷诬告当地“聚众谋不轨”,以致被定为谋反罪而被处死的就有数十人之多,而丁珏则因此当上了刑科给事中(掌侍从规谏的官员);至于因搞钱权交易,而获得高官厚禄的例子,则更是举不胜举了。

第二册:《引人笑怒的故事》。不是靠正道捞得了官职,当然也绝不会利用这点官职来干半点正事。所以,此书的第二册,就专门揭露了一些寡廉鲜耻的历史人物在为官、为帝的过程中唯知腐化享乐、损人利己、祸国殃民而曝出来的许多引入耻笑、促人愤怒的丑闻、趣事:例如在黄河旧河道以北占有大量封地的汉代宰相田蚧,听说黄河决口往南流,心里便幸灾乐祸地想:这样,他的封邑就可以免受洪水之灾了。于是,他居然借口天意,反对堵塞南岸决口,导致黄河肆虐多年之久,使决口处的人民深受其害;前蜀皇帝王建自知自己的统治不得人心,深恐有人借机搞突然事变,摘掉他的皇冠,因而当皇宫起火的时候,他竟紧闭宫门,不让卫兵进宫救火,致使宫中价值连城的珍宝,统统化为灰烬;北齐主高纬是个极端腐败的皇帝,他无心也无才治国安邦,只知成天陪着他所宠爱的冯淑妃吃喝玩乐,在和北周的一次战斗中,北齐兵好不容易打通了一条地道,正准备迅速由地道攻入周兵阵地时,高纬竟要士兵暂停进攻,以便讨好冯淑妃:让她来观赏一下地道。当磨磨蹭蹭的冯淑妃到来时,固守阵地的周兵,已经用木头把好不容易打通的地道,塞得无隙可出,差一点到手的周兵阵地,就因高纬、冯淑妃这样地贻误了战机,而无法攻克了;唐朝的吏部侍郎(吏部的副长官)宋遥、苗晋卿,为了巴结正受玄宗宠信的御史中丞(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的长官)张倚,竟让不学无术的前来参加进士考试的他的儿子张爽名列榜首,而当玄宗发现考试有弊,亲自主持复试时,张夷则不免出尽了洋相:战战兢兢地接过了试卷,愁眉苦脸地在考场枯坐了一整天,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人们称之为“曳白”,翻译成现代语,就是考试交白卷的意思,一时传为趣谈……这些丑闻趣事,读了之后,是会使人感到可恨、可鄙、可耻,也非常可笑的。

第三册:《古史中的劣行录》。这是最能体现封建官场黑暗的一部分。讲的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及一些大大小小的文臣武将是怎样地灭绝人性、草菅人命、残杀无辜的。正如鲁迅所说:“偶阅《资治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 “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读着第三册中印证着鲁迅的这两句名言的充满血腥味的故事,真会令人发指,促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由此就更加反衬出了生活在新社会中的人们的平安、自由、幸福。“身在福中要知福”啊!

所以,切不可把上述故事,简单地看成是一堆反面材料,起不到正面宣传的作用。要知道:“分析好,大有益。”如果我们能认真分析一下此书中那些坏人坏事的历史背景、社会根源及其可耻下场,并联系现实状况加以思索,便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四点正面的启示:

第一,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一般生产,已经“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了,然而,在封建年代的社会关系方面,特别是在封建官场中,“人”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书,通过名叫“九死一生”的主人公之口说道:二十年中,他“所遇见的只有三种东西:第一种是蛇虫鼠蚁;第二种是豺狼虎豹;第三种是魑魅魍魉。”看一看本书中特别是第三册中那些血债累累的各级官员的所作所为,便会意识到,那位主人公所说的话,一点也不过分,是的,那些“人”,也确实太缺乏点人味了。而要改变那种缺乏人味的状况,就非进行社会变革,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可,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只有这种制度,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

第二,加强民主和法治的建设,至关重要。在封建时代,特别是许多暴君、昏君在位的时期,那些独夫民贼,拥有至高无上的毫无监督、约束的权力,“朕即法令”是他们的一切言论、行动的唯一准则,凭这一准则,他们便可以丧心病狂地为所欲为,肆意行凶作恶,犯下擢发难数的种种滔天罪行,这正是封建社会中许多骇人听闻的悲剧、惨剧发生的根本原因所在。这就从反面证明了:只有高度发扬民主、建立健全法治,才会有国家的安定、社会的和谐,人权才能得到可靠的保障,人民才能保平安、获幸福,“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盛世的到来,才不致流为空想。

第三,鲁迅指出:“战斗正未有穷期,老谱将不断地袭用。”当前反腐败斗争中,所揭露出来的一些贪污分子、腐败分子以及其他一些犯罪分子,他们捞取官职、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种种手段,无一不是此书中所涉及的那些“老谱”的运用,而产生那些“老谱”的土壤正是封建制度和架基于此之上的至今仍未彻底铲除的封建意识的流毒,只要这种流毒还存在一天,再加上资产阶级腐朽意识的影响,官场中就还会有人继续袭用这种“老谱”来危害人民、危害社会。而封建意识及资产阶级腐朽观念的消除,是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奏效的,所以反腐败斗争必须长期地、持久地结合思想作风上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来进行,而不可稍有松懈。

第四,“邪不胜正”。此书中所涉及的许多天良丧尽、腐化透顶、罪行累累的历史人物,尽管他们曾经盛极一时,不可一世,然而,在正义力量的抗击下,终归免不了身败名裂,得到了作恶者应得到的恶报。东汉末年的权臣董卓,是个极端腐败凶残的家伙,他奸淫掳掠,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而最后的结果是:他自己也被一把火点了“天灯”;隋朝的投机钻营者——亲卫校尉(警卫京城的武官)高德儒,一味向暴君隋炀帝逢迎献媚,他靠弄虚作假,谎报吉祥,而被隋炀帝提升为朝散大夫(隋代设置的颇有地位的散官),随后又当上了西河郡丞(今属河南省的西河郡的副长官),然而,正当高德儒飞黄腾达、助纣为虐、洋洋得意之时,唐太宗推翻了隋朝,抓住了高德儒,并严厉训斥说:“你指野乌为凤凰,欺骗皇帝,窃取高官,我起义兵,为的就是诛灭你这样的佞入。”说完,就把高德儒斩了。唐代武则天的内宠张易之的哥哥——司府少卿(掌管藏财物的官署——司府的副长官)张昌仪,用贪污受贿得来的巨款,为自己修建了一座其富丽堂皇远赛过王侯、公主的豪华住宅,为此而被激怒的老百姓,在他住宅的墙壁上,写了这样一句话:“一日丝能作几日络。”“络”是“乐”的谐音,隐喻张的骄奢淫逸、作威作乐不会太长久。果然如此:神龙元年(唐中宗年号,即公然705年),随着武则天的退位,张易之的被杀,张昌仪也被斩首示众了……正义必然战胜邪恶,证之于此类史实而益信。

本书中的故事,虽然取材于正史,但又不是对正史中那些人物传记全部的直接的翻译,而是摘取了传记中最能体现人物本质的最生动的一两段故事,再增加一些必要的背景材料,增加一些思想活动、性格刻画,并对人物的全貌作一点概括的介绍,然后适当地作一点画龙点睛的分析、批判,用现代语言及写作形式,编成了一个个文字不长,而又内涵甚多,主题甚鲜明、生动有趣的故事。其好处是:读来颇费时的、往往多达数千字甚至万余字的正史中的一篇传记,此书只用数百字就将其整体精神及精华之处,介绍给读者了。这也是写历史人物的新的体例、新的尝试吧!

此书中的各个故事,文字通俗,凡涉及到古代官名、地名及非用不可的文言词语,均在括弧内作了白话注释,因而可以收到易懂、一目了然之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8:5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