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公司忠减,可助你从“学生”过渡到“员工”;对待工作勤奋,可助你从“员工”晋级为“人才”;对待上司服从,可助你从“人才”转变为“骨干”;对待任务负责,可助你从“骨干”进阶到“主管”;对待同事合作,可助你从“主管”升任为“经理”;对待自己自信,可助你从“经理”迈向“高管”;对待物资节约,可助你成为老板的“贴心人”;对待老板感恩,可助你成为企业愿意培养的对象。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员工,张延海编著的《做不可替代的人》可以让你重新唤起工作的激情,释放出巨大的生命能量;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则可以运用本书来培训。员工,让团队成员都能成为敬业负责、奋发向上的好员工。
总之,无论你是一名普通职场白领还是一名管理者,本书都一定会给你启发,帮你跨越成功,迈向卓越,这也是我们撰写本书的初衷。
《做不可替代的人》由张延海编著。
《做不可替代的人》紧紧围绕成为不可替代者的八大方面做文章——对待公司忠诚,可助你从“学生”过渡到“员工”;对待工作勤奋,可助你从“员工”晋级为“人才”;对待上司服从,可助你从“人才”转变为“骨干”;对待任务负责,可助你从“骨干”进阶到“主管”;对待同事合作,可助你从“主管”升任为“经理”;对待自己自信,可助你从“经理”迈向“高管”;对待物资节约,可助你成为老板的“贴心人”;对待老板感恩,可助你成为企业愿意培养的对象。
在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
立身制行,本诸一心,心正则为忠,为直,不正则为奸,为慝。
——赵尔巽
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一夜之间,钱成为了一种高尚的象征,即使所有无价的也是与钱相对而言的。你看中了一件东西,有钱了可以买,别人不卖时,可以用钱指使人去偷,再不行的话,可以用钱指使人去抢,尽管这样说有些极端,但我们不得不怀疑,究竟有多少人能够经得起钱的诱惑。
职场中的很多员工跳槽的借口往往都不是钱,但大都会说:“我不在乎钱,但是我在乎工资,这代表我是否受尊重和我的价值。”
一位专做售后服务的海尔员工说:“我必须在客户要求之后的20分钟内到达客户所在地,并彻底解决问题。我的责任就是让海尔的每一位顾客满意,让顾客告诉大家,海尔真的很棒!”,“我是一名员工,我必须忠诚于我的企业。任何有损海尔形象和利益的事情,我们必须杜绝。”这就是海尔员工的回答。有人在总结海尔精神时,把海尔精神定义在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还是在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简而言之,即忠诚和责任。作为公司的员工,我们应该深刻思考一番,公司为我们提供了接受历练的良好机遇和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我们又应当如何回报公司。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著名将领麦克阿瑟曾说过:“士兵必须忠诚于统帅,这是义务。”在今天的社会里,到处都是糖衣炮弹,人很容易在诱惑面前背叛自己的忠诚。一个真正充满战斗力的团队,必须要求每一个成员都经得起诱惑的考验,因为这样才能确保行动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在一家酒吧里,普利斯喝得烂醉,正在向他的朋友杰尔斯诉说自己心中的苦闷:“知道我为什么辞职了吗?其实,我非常喜欢这份工作,但是我犯了一个错误,我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我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竟然做出了背叛公司的事情。虽然经理没有批评我,甚至也没有追究我的责任,但我还是感觉自己已经没有颜面在公司呆下去。你千万别重蹈我的覆辙,要好好地工作啊。”
普利斯是一家企业的业务部主管,刚刚上任不久。他年轻能干,毕业短短三年就取得了不俗的业绩。然而一年之后,普利斯看中了一套房子,并和女朋友说好,要买下来作为他们的婚房,只是手头还缺少一笔钱。结果,普利斯冒险将公司的一笔公款挪用了。没多久,总经理便发现了这件事,普利斯只好离开公司。
杰尔斯在昏暗的灯光下看着普利斯落寞的神情,但他爱莫能助,因为杰尔斯知道,普利斯在诱惑面前动摇了,而有些东西失去了是很难弥补回来的。
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经得起诱惑的考验,信守忠诚,这不仅是个人品质问题,也会关系到公司的利益。虽然,今天整个世界都在谈论“打破固定模式”、“开发新思维”等时髦的概念,但忠诚度依旧保持了原有的光鲜,因为,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员工的“人品质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的前途。
阿尔伯特·哈伯德说:“如果能捏得起来,一盎司忠诚相当于一磅智慧。”现代企业的公司管理人员已经非常重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不仅因为忠诚有道德价值,而且还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个以忠诚为人生价值观的员工,必然会赢得老板的信赖,而且在老板乐于接纳的同时,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开一扇门。相反,一个与忠诚敌对的员工,不但会失去个人价值,甚至将失去一切——失去工作,失去信任,失去成功。
每个人的一生固然会做出许多选择,你可以选择离开,也可以选择留下,而一旦我们选择了某种职业,就必须忠诚于我们的选择,更要想尽一切办法经得起诱惑的考验。
(1)在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必须要具备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每一个人通常都带着自己的期望迈进公司的大门,公司也给了我们发展的平台,让我们不断成长。然而当困难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为公司解决困难的时候,当高薪在诱惑我们的时候,我们理应想到公司为我们所付出的代价。所以我们需要以感恩的态度去面对困难,拒绝诱惑。
(2)在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是每一个人庄严的使命。事实上,只有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并持之以恒的坚持,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开花结果,谱写出自己美丽的人生。经得起诱惑的考验是一种认真的工作态度、一种伟大的敬业精神、一种必然的庄严使命。
(3)在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要求我们必须忠于自己。忠诚于自己就是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忠诚于自己的价值观;忠诚于自己就是要做一个坦荡的人,忠诚于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试想,一个员工如果连自己都不忠诚的话,怎么可能忠诚于公司?忠于自己就要严格要求自己,有自己的目标、追求,并对自己负责。
最后,请记住米南德所说过的一句话:“坎坷的道路上可以看出毛驴的耐力,患难的生活中可以看出友谊的忠诚。”
P23-25
你应该算是哪一种人
朱德庸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深刻地反映了当代人的生活:“你可以不上学,你可以不上网,你可以不上当,你就是不能不上班!”
如果说一个人可以活到80岁,除掉童年和学习生活以及老年休养的时间外,一天24小时除去睡觉的8小时,对人类社会最有意义的就是工作时间。如果没有每个人在工作中的贡献,也就不会有人类社会整体意义上的进步,这是为历史发展所证明了的客观事实。
一个人可以没有恋爱,甚至可以没有梦想,却不能没有工作。工作是每个人必须做的事情,为生活也罢,为实现人生意义也行。
令人遗憾的是,许多人连一份工作也得不到,或者他们曾经在某家公司里任职,但并没有让自己的事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而是在激烈的竞争中惨遭淘汰。简言之,他们是“可以被替代的人”。
职场上,一些人会成功,一些人会失败,这固然与背景、环境、机遇有关,但最关键的还是个人。
职场不是走秀场,而是角斗场,比的不是谁漂亮,而是谁能生存下去,能活得久。在《致加西亚的信》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个雇主总是在不断地寻找能够助自己一臂之力的人,同时也在抛弃那些不起作用的人——任何阻碍公司发展的人都要被拿掉。每个商店和工厂都有一个持续整顿的过程。雇主经常会劝走那些无法作出贡献的员工,同时吸引新的员工进来。不论业务多么繁忙,这种整顿会一直进行下去……那些不能胜任、没有敬业精神的人都被摈弃在就业的大门之外,那些勤奋能干、主动积极的人才会被留下来。”
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被分为四大类:站在金字塔顶尖的是高能力、高素质者,即不用老板教他如何做,也不需要老板说就主动做好的员工;站在第二层的是商能力、一般素质者,即只要老板说一次就会把工作做好的员工;站在第三层的是能力一般的低素质者,即老板说了一次,还要督促几次才能把工作做好的员工;站在金字塔最底层的是能力低下的不敬业者,即老板说了几次还做不好的员工。
仅从字面意思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居于金字塔顶尖的员工最容易受到老板的提拔和重用;居于金字塔第二层与第三层的员工可有可无;而“雄踞”金字塔最底层的员工则经常会被淘汰。
对比自己,你属于哪一种人?或者,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事实上,现代职场中真正奇缺的不是人才,而是不可替代的人。因为不可替代的人不仅仅是人才,更是骨干,甚至是将才。“不可替代”是最好的“就业证”,也是职场发展的“快捷键”。在企业中,最受欢迎的是不可替代的一流员工。
刚进职场时,所有人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甚至从事着一样的工作,但其中不乏充满进取心的人,也存在着不少只想偷懒且胸无大志的人。这样过了几年后,进取者往往成了不可替代的入,而懒惰、胸无大志者随着新鲜“血液”的注入,慢慢沦入金字塔的最底层。
可见,没有谁会为你的成功作保证,只有你自己;也没有谁会为你的失败下定语,只有你自己。
没错,无论在什么样的职场环境中,处于金字塔最底层的人,总比位于金字塔顶尖的人要多。但你更要记住:那些爬到金字塔尖的不可替代的人也曾经都是可以替代的人,是他们不懈地自我修炼,才成为今天最受企业欢迎的员工。
现代职场决不是养懒人的地方,我们要想在其中拥有一席之地,比别人生存得更好,唯有成为不可替代的人。只要我们不想被埋没在职场,不想遭遇人到中年被辞退的危机,就得培养“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也是在职场上生存的基石。 因此,本书紧紧围绕成为不可替代者的八大方面做文章——对待公司忠诚,可助你从“学生”过渡到“员工”;对待工作勤奋,可助你从“员工”晋级为“人才”;对待上司服从,可助你从“人才”转变为“骨干”;对待任务负责,可助你从“骨干”进阶到“主管”;对待同事合作,可助你从“主管”升任为“经理”;对待自己自信,可助你从“经理”迈向“高管”;对待物资节约,可助你成为老板的“贴心人”;对待老板感恩,可助你成为企业愿意培养的对象。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员工,本书可以让你重新唤起工作的激情,释放出巨大的生命能量;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则可以运用本书来培训。员工,让团队成员都能成为敬业负责、奋发向上的好员工。
总之,无论你是一名普通职场白领还是一名管理者,本书都一定会给你启发,帮你跨越成功,迈向卓越,这也是我们撰写本书的初衷。
编著者
20111年6月
做公司最需要的人
行文至此,已将近凌晨1点,窗外嘈杂的声音已经随着深夜入睡,街边昏黄的灯光下不再有匆忙赶路的倒影,北半球正进人夏天,白昼正在变长,黑夜正在缩短,同时也有许许多多的生命正从青涩走向成熟。
他们或许是正在读书的学生,或许是即将告别校园进人社会的毕业生,或许是已经离开父母正在为理想打拼的职场新人,或许是已经在职场奋斗多年突然寻找到了转型升级之路的老员工……无论他们是谁,都是正处于人生走向成熟的阶段。
任何一个人都不得不迷恋于成长的力量。在某种意义上,成长就是一连串瞬间镜头的组合。很多年后,当人们追忆一个成长的经历时,在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往往是一个或若干个经典的镜头。
如果说这是我们之所以出版这本图书的初衷,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铺垫这些经典的镜头;如果说职场生涯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的一页,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公司最需要的人。
很多人崇拜的分众传媒CEO江南春曾经说:“员工的向心力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动力之一。”而本书所阐述的内容正是针对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和80后员工“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只想公司来适应自己,而不是自己去适应公司”等常有的通病,量身定制的一片牛黄解毒片,因为现在的学问一般都是让他们上火的,而“牛黄解毒片”则是让他们降火的。
有人说公司是发展的平台,有人却视公司为最大的敌人,有人说公司是成长的阶梯,有人却将公司看作老板压榨自己的工具。对不同人来说,公司有不同的含义。但毫无疑问,每个人的职场路都取决于公司的发展。
当公司是一个平台时,所有的人都会使出浑身气力使劲地挖掘,想找到巨大的宝藏;当公司是一把梯子时,所有人又会不停攀爬,想摘到香甜的果实。他们正带着新奇和些许惴惴不安走人更广阔的世界,进人生命的夏天。不过,在这个季节,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成为一个什_/厶样的人,将决定他们未来的收获。
于是,有些人在上下求索的同时,却忘了思索:如果平台不够大怎么办?假如梯子不够长又如何?如果宝藏不够多怎么办?假如果子不够甜又如何?
看似具有戏剧性的现实告诉我们,无论多么宏伟的蓝图,无论多么正确的决策,无论多么严谨的计划,如果我们不是公司需要的人,最终的结果都会和我们的预期相差甚远,甚至是纸上谈兵。
对于任何一个走在或将来也会踏上职业生涯发展道路的人而言,你现在的成就不重要,你现在是什么样的人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进入职场后所选择的方向。当你刚刚进入职场时,如果找对方向,做公司最需要的人,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每走_步都有无限希望;相反,虽然你处在成功的巅峰,如果搞错方向,做公司的敌人,就会眼睁睁地看着机会从自己的手中溜走,甚至多走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的职场正在变得更加理性、公平,只要开始,永远不晚,只要进步,总有空间。在这样的职场环境中,秉持朴素的信念,将获得巨大的力量。而“做公司最需要的人”体现的正是一种精神—一负责、敬业、合作、节约;一种态度——服从、诚实、感恩、勤奋;一种力量——高效的执行力、强大的竞争力。
公司需要的正是具有这种精神的人,他们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寻找任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那么,他们也是幸运的,不必违背自己的内心,不必放弃心中的梦想去学习违背良知的处世手段,而且阳光下的成功也将与他们更加接近。
德国思想家斯宾格勒曾先知先觉地宣称:“历史的必然性所安排好的任务,将要由个人来完成,或者非其所愿地完成。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被命运拖着走。”当下的职场环境似乎正蕴含着这种历史的必然,虽然这样的人时常会因各种偶然的因素而覆灭,但他还是会在很多时刻顽强地出现,甚至像一个不灭的幽灵一直存在着。
此时此刻,我们把这个幽灵,称为公司最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