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梓兼
男,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
分担
——袁梓兼的故事
马异嘉
吃罢晚饭,袁梓兼收拾起桌上的碗筷,走进厨房洗涮。
这两天妈妈感冒,不时地咳嗽着,梓兼像个小大人似的关照着:
“妈妈,爸爸出差去了,今晚你早点儿休息吧!”
妈妈望着眼前高高大大的儿子,心中油然涌起一股幸福感——是的,15岁的儿子很懂事,很会体贴人。平时大人忙不过来,儿子常常会洗碗、拖地、洗衣服,帮衬着干一些家务活。
“嗯。”妈妈答应一声,起身走进房间。
梓兼拾掇好厨房,来到自己的书房兼卧室,开始做作业、复习功课。
妈妈房间里不时传来一阵阵咳嗽声。
梓兼知道,妈妈还在工作。
他清晰地记得妈妈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要做让家长和学生满意的老师”。再过两个月就要高考了,担任泰州中学高三重点班级英语老师的妈妈,这会儿是无论如何也歇不下来的。
梓兼走出房间,来到客厅,倒了杯白开水,拿了药瓶,走进妈妈房间。
台灯下,妈妈伏在书桌上,正在批改试卷——从小到大,在梓兼的记忆里,妈妈下班回到家里总有批不完的作业、备不完的课。
“妈妈,吃药吧!”梓兼把杯子和药瓶放到书桌上。
“哦,看我这记性……谢谢量量(量量是梓兼在家里的小名)!”妈妈抬起头来,心中漾起了一股暖意。
看着妈妈吃了药,梓兼才回到自己房间,继续复习他的功课,看他喜欢的自然、生物课外书。
是的,为了这课外阅读,妈妈和梓兼曾经发生过不愉快。
初一第二学期,梓兼的期末考试总成绩排在全年级200名以后,这可把妈妈急坏了。听着单位同事谈论子女考了年级第一名、第二名,梓兼妈妈羞愧得躲在一旁不敢搭话,只顾埋头备课、批改作业。回到家里,妈妈终于忍不住了,跟儿子发急:下次不许再看课外书,一定要把学习成绩搞上去。
望着心急火燎的妈妈,梓兼淡淡地笑着,平静地说:“妈妈,我自己的事我心中有数,请相信我,我会把握好的。”
梓兼的爸爸也在泰州中学任教,他是美术老师。对于教学,袁老师有他的理念: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即使考零分,也不能作弊。他对爱人说:“不用逼儿子,如今的教学都快只剩下分数了,学习上只要儿子尽力了就好!”
在家里,夫妇俩有分工,妈妈管儿子学习,爸爸管儿子健康。爸爸的一句话救了梓兼,课余时间,他可以继续做他喜欢做的事:看课外书、打羽毛球、弹钢琴、学吉他……
果然,升入初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梓兼的成绩跃居班级前10名。
班主任老师很高兴,夸他学习有潜力。
已经是晚上10点了,梓兼该休息了。他冲完澡,躺到床上。可是,从妈妈房间里传来的断断续续的咳嗽声,一直牵动着他的心。
梓兼翻身起床,再次走进妈妈房间。桌子上还有一大摞作业本,天哪,这要批改到什么时候呀?
妈妈每天早上6点多钟就要去学校,这会儿还不休息,真是太辛苦了!
“妈妈,你身体不舒服,明天再改吧!”梓兼体贴地说。
“明天还有明天的工作。量量,你先睡吧!”妈妈说着,不由自主又咳了起来。
梓兼轻轻地为妈妈捶着背。
梓兼看看桌子上摊着的作业本,是学生默写的英语单词、词组、短语,大部分内容他都知道。他心头突然有火花闪过,说:“妈妈,为了不影响明天的工作,你快去睡觉,我来帮你批改作业吧!”
妈妈知道,儿子尽管在读初二,可是他的英语能力已经达到高中水平。学校举行“英语节”活动,他与英语老师一起主持,在网上同步直播;逢到节假日,他会陪同来妈妈学校交流学习的外国朋友去泰州园林游玩,用英语介绍泰州的文化和历史;在刚刚举办的CCTV“希望之星”英语大赛中,他获得泰州地区初中组特等奖第一名、江苏省二等奖。妈妈相信儿子能胜任今天的作业批改。可是,这毕竟是自己的工作,万一有了差错,岂不是误了班上的学生?
想到这里,妈妈还是果断地摇了摇头。
“量量,你先睡吧,妈妈再批改一会儿,马上就好了。”妈妈说着,把儿子往房间外推。
“妈妈,让儿子替你批改一次吧!”梓兼两眼深情地望着妈妈,几乎是在恳求着,“请放心,保证不会有差错的!”
妈妈被儿子的一片孝心打动了,妈妈确实也太累了,她,终于点了点头。
梓兼把一大摞作业本抱回自己房间。
刚开始,他觉得很新奇,很有成就感。自己一个初中生为高三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批改作业,而且这些内容他大都熟悉——即使有不认识、不理解的,通过查字典、翻课本,自己很快也都理解、掌握了!
梓兼看着、改着,渐渐地觉得有点儿腻烦了:
全班68个学生,68本作业,每一本都是50个相同的字、词、短语,都需一个字母不漏,仔细看上一遍,找出差错,帮助改正。
P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