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那片竹林那棵树/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凌鼎年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那片竹林那棵树》为《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中的凌鼎年卷,入选作品分为“佛门禅意”、“文人轶事”、“假语村言”、“荒诞文本”、“浮世图绘”、“光怪陆离”、“杂树生花”、“传奇笔记”七个主题,代表作有《那片竹林那棵树》、《此一时彼一时》等。凌鼎年的作品传统文化意味较浓,人生哲理性强,题材宽泛,能将人物不同凡响的生命体验融于广博的知识和社会背景之中。

内容推荐

凌鼎年的作品传统文化意味较浓,人生哲理性强,题材宽泛,能将人物不同凡响的生命体验融于广博的知识和社会背景之中。

这本《那片竹林那棵树》收录了其的作品。

《那片竹林那棵树》具体收录了《张约翰发明的仪器》;《国王、宰相与狮子》;《模仿家长游戏》;《大师的秘诀》等故事。

目录

第一辑 佛门禅意

 血经

 了悟禅师

 小镇来了气功师

 消失的壁画

 裴迦素

第二辑 文人轶事

 茶垢

 菊痴

 画·人·价

 误墨

 法眼

 药膳大师

 天下第一桩

第五竹

第三辑 假语村言

 魔椅

 《皇帝的新衣》第二章

 发现第八大洲

 诚信专卖店

 最优计划

 长生不老药

 新“守株待兔”

第四辑 荒诞文本

 留影服上的眼影

 猫家族内部新闻

 正宗嫡传伯乐第九十九代孙开设

 相马信息总公司的轶闻

 独领风骚在酒场

 寻找真话基因

 翁局

第五辑 浮世图绘

 秘密

 此一时彼一时

 夫妻双双把家还

 过过儿时之瘾

 罪人

 拖鞋

第六辑 光怪陆离

 杀手

 寿礼

 美的诱惑

 洋媳妇

 遇险

 史仁祖

 一个传言的传播过程

第七辑 杂树生花

 大师的秘诀

 猎人萧

 道具

 传话游戏

 红玫瑰

 让儿子独立一回

 再年轻一次

 相依为命

 飞机上下

 猴哀

 请请请,您请

 难忘的方苹果

 那片竹林那棵树

第八辑 辛卯年新作

 辐射鼠

 吉尼斯认证官来到鹅城

 殉节

 偷界研讨会

 隐居海宁寺

 太师饼的传说

 沙和尚走红

 卧底者

 寻找处女集

 迷津

 有一种惩罚乃表扬

 减肥无效不收钱

 弁山帮

 神医

 你瞎说

 车祸以后

 老虎招聘记

 换心

 狼来了

 学一回《非诚勿扰》

 虎大王的民主

 张约翰发明的仪器

 “扬州瘦马”

 国鸟竞选记

 李时珍出书

 宋江给李逵的一封信

 老姬的宝贝

 猪八戒答记者问

 国王、宰相与狮子

 褒贬两画家

 拆迁还是保留

 一顿中餐

 走出牢房后

 洋女婿

 模仿家长游戏

 沉重的鸡蛋

附录

创作谈:把主要精力放在创作上(凌鼎年

访谈、对话:“我不是坚守‘小’,我是选择‘小’”(姜广平、凌鼎年

试读章节

1937年的初冬,冷得格外早。风,把古庙镇刮得昏天黑地。时而如野狼嚎叫,时而如老妇饮泣。

从昨晚起,庙里就收容了不少从汀边乡下逃来的难民。

难民们悲愤地哭诉着日军登陆后的暴行,即便侥幸逃出的,仍一个个惊魂未定。

弘善法师开始还喃喃白语着“罪过罪过”。听着听着,他牙齿咬得格格作响,悲愤得血都要喷出来。

弘善法师每晚诵经念佛,超度亡灵,但依然难以排遣心中的悲愤。他知道,抗日游击队几乎遍布各地,他们正用青春与热血在与日寇作着殊死的斗争,但佛家弟子不能杀生,弘善法师很是苦恼。弘善法师每每想起先哲顾炎武“同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格言时,胸中就产生一种冲动,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他想,抗日志士在为同为民流血,佛家子弟岂能一味怜惜自己的生命呢?

终于,弘善法师决定:写血经!

他觉得只有也流点血,才对得起佛祖,对得起供他养他的善男信女。

说干就干,他每天清晨用针刺破手指,挤出一盆血来,用以抄写《妙法莲华经》,前后花了近一年时间,弘善法师抄完了鸩摩罗什的七卷译本。

血经虽然抄写完毕,然而日寇的暴行有增无减。譬如县城有位道士经城门时未向站岗的日军兵士鞠躬,竟被活活打死;更令人怵目惊心的是有个日军军曹独自溜到毛家村,强行奸污了一名年仅15岁的农家女孩,女孩的大哥发现后,邀集了村民痛打了这位军曹一顿。不料第二天,日军血洗了毛家村,其中有11位年轻人被绑在树上,被日军练刺刀活活捅死,血流满地,腥臭多日……血、血、血,弘善法师每日里听到的是日寇的暴行,是百姓的流血,弘善法师仿佛心尖在淌血。

《妙法莲华经》的血色越来越淡,据说是采血写经期间未绝盐的缘故。弘善法师考虑再三,决定再写一部血经。为表心迹,这回弘善法师决定破舌沥血,为保证血经不褪色,他决定采血写经期间绝盐淡食。

庙里上上下下都震动了。要知道,《大方广佛华严经》共80卷,60多万字。而舌尖之血,每天能采多少?即便是钢铁之躯也要垮的呀。但弘善法师主意已决,他向佛祖发誓:抄写成《大方广佛华严经》这部血经,死不瞑目。

养真法师担心弘善法师一个人难以完成此宏愿,主动表示愿与弘善法师两人轮流采血,以供弘善法师抄写血经。

每天清晨,弘善法师与养真法师两人刷牙洗脸后,用刀片割破舌尖,让舌尖之血一滴一滴地沥在一只洁白的瓷盆里,待沥满一小盆后,再加少许银殊,然后用羚羊角碾磨,直至把血丝全部磨掉磨匀,方开笔抄写。弘善法师每天坚持抄写一千字左右。每个字都一笔一画,工工整整。  舌尖采血后,一般要三四个时辰以上才能进食。逢到养真法师采血还罢,逢到弘善法师自己采血,他就得饿着肚子抄写。

两人舌尖上的老伤口还未长好,新伤口又添,以致后来,味蕾简直快失去功能了。这倒算了,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绝盐淡食。十天八天也许忍一忍就过去了,一个月两个月也许咬咬牙也能挺过来。但这是一场持久战呵。春去春来,秋去秋来,弘善法师日见憔悴,脸白白的,瘦瘦的,毫无血色,他舌尖上的血已越滴越少,他抄写的速度也越来越慢。他对养真法师说,只要能完成血经,我就是死,也死而无憾了。他每天求佛祖保佑他挺住,保佑他完成血经的抄写。历经666天,弘善法师在养真法师的配合帮助下,终于如愿以偿完成了这部以全部心血完成的血经。

当弘善法师抄完最后一个字时,他一下子瘫了下去,连握笔的力气也没有了。他形似枯槁,但一丝欣慰的笑浮上他的嘴角。P2-3

序言

凌鼎年是我国当代小小说创作领域重要的“专业户”之一,其作品传统文化意味较浓,人生哲理性强,题材宽泛,能将人物不同凡响的生命体验融于广博的知识和社会背景之中。他对小小说文体有着明晰的认识和把握,能够调动和娴熟掌握小小说写作的各种艺术手段,从传统的现实主义到各种带有先锋色彩的实验文体,表现得花样繁多。在创作之余,凌鼎年热心参与海内外各种小小说活动,对小小说文体的思考也颇有心得。20余年来,鼎年发表了千余篇小小说作品,出版作品集和散文、随笔集等30多部,更由于他长期为小小说事业推波助澜,尤其在东南亚华文小小说创作领域颇多交流,所以说他是“小小说30年风云人物”似乎也十分贴切。

《茶垢》《菊痴》《再年轻一次》等小小说是鼎年早期创作的作品,无论在小小说文体的选材、立意、构思上还是在人物塑造、叙述表达和环境营造上,这些作品都显示出作者对小小说文体的自觉实践,诸如体现在对小小说文体的字数限定、技巧密度的使用以及故事布局上的胸有成竹。他的文笔抒情,行文活泼有趣,遣词造句不拘一格,文风飘逸多有书卷气。

《茶垢》浸润着无比沧桑的人生况味,“茶垢,茶之精华也”,“如此丰厚之茶垢,非百年之积淀,焉能得之?!壶,千金可购;垢,万金难求。”当不明就里的小孙女把紫砂壶清理干净后,主人公史老爹再不能从壶里品咂出萦绕心头的那种陈年茶垢的味道,竟一下瘫软在太师椅上,如失之魂魄,顷刻间命悬一线。《菊痴》同样写出了在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性弱点。一棵纯正的“绿荷”菊花,在一位爱菊如命的“菊痴”手里,把正常的保护措施变成了疑神疑鬼的行为方式,生怕这宝贝玩意儿在离开视野后被弄得基因变异。最后终因耐不住折腾,此菊还是一缕芳魂去矣。落得所谓御菊亲本、正宗绿荷就此绝种。《再年轻一次》则写得简洁明快,把主人公的生活姿态由保守到逐渐明朗置放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进行关照,凸现一种文明时尚的人性释放。

在20年前,作为小小说第一梯队的写作者,鼎年的这些作品是有自己的艺术追求和个性风格的。和当时的一些短篇小说缩写式的“脱水干菜”写作比起来,他有着清醒的文体意识;和一些新闻报道式的概念化脸谱化写作比起来,他更愿意在文学性上努力探索,深度开掘;和一些认为小小说好写,在没有做好文学准备就半路出家直奔目标的作者比起来,他已具备了先天性的优越站位。鼎年之所以到如今依然活跃在小小说创作舞台,发表上千篇作品后文思不竭,这除了他丰富的阅历外,还在于旺盛的求知欲望所裂变放大的综合性知识结构的形成,为他提供了丰润的土壤源泉。言情状物,信手拈来,皆成文章。《棋友》《画·人·价》《让儿子独立一回》等佳作,作者早期的数质并举的创作成就奠定了他一流作家的地位。

1990年5月的“汤泉池笔会”,是以郑州为大本营的小小说中心吹响的“集结号”。中国当代崭露头角的数十名小小说“新锐”聚集在林木葱茏的大别山区,燃起了小小说的第一堆篝火。从当时他们已发表的“代表作”中,就可以看出主办者的如炬慧眼和开始打造中国小小说标志性作家的决心,与会者携带的“资格证”就是明证:譬如:孙方友《捉鳖大王》、《邮差》、王奎山《刺柏》、司玉笙《书法家》、沈祖连《老实人的虚伪》、许世杰《关于申请购买一把铁壶的报告》、刘国芳《诱惑》、谢志强《习惯))、刘连群《大破台》、雨瑞《断弦》、程世伟《未晋级人》、生晓清《两棵枣树》、曹乃谦《筱麦秸垛里》、吴金良《醉人的春夜》、沙渑农《哟,不是发表了吗》、张记书《怪梦》、子尼《选择》、邢可《歪脖子树》、滕刚《预感》(此篇其时已发表在当年4月份的《青年作家》上)。加上原属计划内邀请的许行、白小易、于德北、徐平、胡尔朴、尹全生、邵宝健、邓开善、曹德权等人因故未参加。鼎年在这一拨儿文友里面,因善于与大家沟通,人缘颇佳,会后曾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写作友谊。

上世纪90年代,鼎年处于井喷式爆发的创作态势。在发表的众多作品里,也有像《守拙之谜》《史仁祖》《剃头阿六》等惹人眼睛一亮的作品。《史仁祖》写一小城杂文家在写作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变异过程,解析了由基层写作熟知民生疾苦到走上优越岗位后笔锋变得迟钝的内在规律,可谓一针见血,强化了对社会问题的思索与批判性。《剃头阿六》是“春兰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的获奖作品,写迂腐的“职业精神”的黑色幽默意味,呈现出作品的多义性。进入新世纪以后,鼎年又写出了《了悟禅师》《嘴刁》《药膳大师》《天下第一桩》和《法眼》等可圈可点的佳作。其实从创作伊始,作者就把写作背景放在了“娄城”这一块熟悉而动情的土地上。像孙方友写“陈州笔记”、杨小凡写“药都笔记”一样,鼎年的“娄城笔记”同样写得人物杂驳、各色人等栩栩如生,读后如入画廊,过目挥之不去。与孙方友、杨小凡的志异传奇式故事不同的是,鼎年在作品中所注入的文化蕴含,或者说通过人物,故事的描写叙述所透露出来的文化韵味,却是独树一帜的。譬如《嘴刁》里的主人公尚百味在“食不厌精”上的形象刻画,《药膳大师》里对“食疗”的专业表述,《了悟禅师》里对佛家禅机的诠释,皆如行家里手般稔熟,一字一句皆有出处。

如今怅然四顾,当年“汤泉池笔会”上的身影早巳惊鸿散去,因种种原因,大都另谋它图了。而矢志不移、痴心不改,20多年来依然视小小说事业为毕生理想而献身者也硕果尚存。他们伴随着小小说成长壮大的步伐,引领出一茬又一茬的后来人。难能可贵的是,鼎年在写作之余热衷于参加任何一项与小小说文体相关的活动。编书、讲学、为文友们写序或推荐习作等,被业界戏称为“小小说活动家和代言人”。今年3月1日当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把小小说列入评选行列的消息公布后,从广义上讲,这里面包含了所有小小说的倡导者、编者、作者、评论者乃至读者的共同努力,但作为数十年不遗余力地为之摇旗呐喊、笔耕不辍的诸如凌鼎年、王奎山、刘国芳、谢志强、沈祖连、张记书、孙方友等个性化人物,注定是功不可没载入小小说史册的。那天我和李永康先生通电话时,一致认为在小小说的发展史上,这些人起码应该属于开拓者和奠基人之列。“小小说,三十年再论”,上世纪他们就敢于向某些狭隘而持有偏见的人发出类似赌气式的宣言,那也是要有极大勇气的。

我和鼎年相识于“汤泉池”笔会,中间曾有几年联系不多。但是有关他的信息不时通过各种渠道不断传出,说来也从未陌生过。去年在蔡楠、张记书等操办的“邯郸京娘湖小小说笔会”上,我与奎山、祖连、鼎年、建超等老朋友相聚在一起,当回忆起多年来共同为打造一种新文体或者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各自经历的人世沧桑和酸甜苦辣时,在互相对视之间,都有说不出的感慨。

中国当代的小小说现象已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大众文化话题,她的旺盛的生命力在于,民间性写作和文体的雅俗共赏,而这两点,也正在和它的创造者们一起簇拥着走向美好的未来。

(杨晓敏。现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小小说选刊》《百花园》主编,曾荣获“小小说事业家”等荣誉称号)

书评(媒体评论)

凌鼎年的小小说作品传统文化意味较浓,人生哲理性强,题材宽泛,能将人物不同凡响的生命体验融于广博的知识和社会背景之中。他对小小说文体有着明晰的认识和把握,能够调动和娴熟掌握小小说写作的各种艺术手段,从传统的现实主义到各种带有先锋色彩的实验文体,表现得花样繁多。

——金麻雀奖颁奖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1: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