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易上手的领导力提升操作指南,一步一步帮助新任领导者全面铺开工作,拿来就能用,一用就有效。
全球500强企业管理者都在参考的管人、管事指南,11堂修炼可让你成为懈可击的中层领导者。
新任中层领导在起跑线就必读的管理策略与技巧,全面、有效防止管理漏洞的出现,帮助中层领导者赢在起跑线上。
作为企业领导的你,是否还在为手下员工不服管,团队成员不好带而苦恼?
作为企业领导的你,是否还在为员工工作不高效,团队成员心工作而心烦?
作为企业领导的你,是否还在为自己管理威信,管理制度法执行而忧虑?
作为企业领导的你,要想解决以上三大烦忧,实现管理的终极目的--管人、管事,必须要有隐而不发、一发即中的“底牌”。
没有人看出你的底线,也就没有人挑战你的权威。《领导者必须保留的11张底牌(提高领导者控制力的11项修炼)》由宗权所著,本书为读者介绍了11张制胜底牌,使企业领导者言出必"执行",管理势如破竹。
组织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行为,领导者有成熟的思想和价值观,组织就会发展壮大,反之组织就会陷入停滞。在组织中,制度是基础,一流的组织必有一流的制度;有了一流的制度,还要确保能够将制度落实到位、贯彻到底,绝不能让制度流于形式。此外,要从一个普通团队进化成一个优秀团队,领导者还要运用自己手中的底牌,如定好游戏规则、设法树立威信、挑选左膀右臂、用情感拴住人、建立授权机制等进行有效的管理。《领导者必须保留的11张底牌(提高领导者控制力的11项修炼)》由宗权所著,《领导者必须保留的11张底牌(提高领导者控制力的11项修炼)》围绕卓越的领导者在组织中的领导行为,设计了卓越领导者必须修炼的11堂领导课,帮助领导者提高控制力,帮助团队从普通团队晋升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绩效团队。
3.好制度带来好管理
经典故事
18世纪末,英国人来到澳大利亚,但要开发这样辽阔的大陆,需要大量的人力,可英国没有人愿意去,于是,英国政府想了个办法,把罪犯统统发配到澳大利亚去。当时,大规模运送犯人的工作被一些私人船主承包。在运输费用结算上,起初,他们采用的是以上船的人数支付费用的制度,至于到了澳大利亚上岸时还有多少人活着就与船主无关了。
运犯人的船大多是很破旧的货船改装的,船上设施极其简陋,没什么药品,更没有医生,生活条件十分恶劣。而船主为了牟取暴利,尽可能多装人,却把生活标准降到最低。一旦船离了岸,船主按人数拿到了钱,对这些人能否活着到达澳大利亚就不管了。有些船主甚至故意断水断食。3年间从英国运到澳大利亚的犯人在船上的死亡率达12%,有一艘船上424个犯人竞死了158个,死亡率高达37%,不仅英国政府遭受了巨大的经济和人力资源损失,英国民众对此也极为不满。
英国政府于是想了很多办法。每艘船上都派一名官员监督,再派一名医生负责船上的医疗卫生,同时对犯人的生活标准做了硬性规定。但死亡率不仅没降下来,有的监督官和医生竞也不明不白地死了。政府后来查清了原因:一些船主为了贪利而行贿官员,如果官员不听从,干脆将其扔到大海里喂鱼。问题没解决,还出了新问题,政府多花了钱,却照常死人。
这时,一位议员认为,那些私人船主钻了制度的空子,政府支付费用的办法不能以上船人数来计算,而应倒过来,以到澳大利亚上岸的人数为准计算报酬。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不论你在英国上船时装多少人,到澳大利亚上岸时再清点人数支付报酬。结果,船主们一改以往的做法,想尽办法让更多的犯人活着到达目的地,饿了给饭吃,渴了给水喝,大多数船主甚至聘请了随船医生,犯人的死亡率降到了1%;以下,有些运载几百人的船经过几个月的航行竟然没有一人死亡。
应用指南
船主还是那些船主,为什么他们一开始刁奸耍滑,后来又变得仁慈了呢?并非他们的本性有什么变化,而是制度的改变导致他们的行为发生了变化。这就是制度的力量。总的来说,企业在设计规章制度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合乎法理性原则
企业制度的每一条款都必须符合国家法律、社会公德,即其存在要合法合理。
(2)可行性原则
任何规章制度都必须是可以执行的,设计时一定要深入调查其可行性,而对那些现存的、不能执行的条文和规定应立即废止。
(3)具体性原则
一个规章制度如果过于抽象、笼统,缺少具体的条文和实施细则,那么它将难以执行。
(4)针对性原则
制度的各项内容及其要求必须从企业和员工的实际出发,以便能够对良好的行为习惯产生激励和正强化作用,对不良的行为习惯产生约束作用,使得实施员工行为规范的结果能够达到企业预期的强化或改造员工行为习惯的目的。
(5)普遍性原则
上至总经理,下至一线普通工人,无一例外都是企业的员工。因此,规章制度的适用对象不但包括普通员工,而且包括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当然也包括企业最高领导,其适用范围应该具有最大的普遍性。
(6)简洁性原则
做到整个制度特点鲜明、文字简洁,便于员工学习、理解和对照执行。如果一味追求“大而全”,连篇累牍,洋洋洒洒,反而不具使用价值。
(7)积极有限的弹性原则
规章制度都应有一定的精确度,在精确度允许的范围之内称为弹性。因为不存在任何一种规定可以精确地限定每一种事物,所以规章制度的弹性原则是必要的。但是,这种弹性又必须是有限的、积极的。
P6-8
企业管理说到底就两件事,一是管人,二是管事。管人是基础,人管好了,事自然也就理顺了。管人管事说起来简单,但其实是一门极高深的学问,管理者不仅要大权在握,更重要的是要有高超的管理艺术。
管理犹如打牌,管理者就是牌手。牌手分几等:低级牌手乱出牌,想到哪出到哪,从不顾全大局。赢了,爆笑不止,输了,垂头丧气;中级牌手爱装模做样,貌似算计,时常能玩出一些小花样,但永远不是最后的胜利者;高级牌手在面色上从来不流露出喜怒哀乐,“底牌”总是深藏不露,一招一式都会相连贯,并能根据局势的不同变化而调整出牌策略,所以总是赢家。
使管理者成为“高级牌手”是本书诞生的目的。一本管理书的好坏不在于书中有多么高深的理论,而在于是否适用,再高深的理论如果没有可操作性也是毫无意义。所以,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最有用的绝不是教科书上的条条框框,也不是先人的名言警句,而是能根据本企业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使用的“底牌”。企业管理并不复杂,其实也不难,掌握好“底牌”并学会使用方法就能解决问题。但为什么并不复杂也不难的事,却难倒了无数的企业管理者?因为,管理者的“出牌”方式和方法不对,方式方法不对就难以执行到位。比如,要定好游戏规则,挑选好左膀右臂,说话要算数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做好了却不容易。管理者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但也常常首先破坏游戏规则;谁都知道人才的重要,但有些管理者的周围聚集着小人和溜须拍马者;还有的管理者说了不算,算了不说,凡此种种都是管理者胡乱“出牌”而造成的。
隋朝出了个程咬金,此人除了行侠仗义外,智商不高,武艺也不强,最后却做了土皇帝。程咬金手使双板斧,就会简单的招术,一共三招半,但许多武林高手都败在了这三招半下,为什么?因为这三招半就是程咬金立足江湖的“底牌”,他把这三招半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平时深藏不露,遇到敌手时突然使出来,有些高手还没反应过来这三招半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就倒在了程咬金的脚下。什么是绝招?简单的招术练到了极致就是绝招;什么是“底牌”?用来安身立命,别人无法夺走的东西就是“底牌”。
大道至简,企业管理也是同样的道理,管理者一定要有自己的绝招和“底牌”。有了这两样东西,企业管理就会变得简单易行,管理工作也会充满无限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