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维尧编著的《防范与惩治金融欺诈研究》荟萃了上海市立法、司法、行政机关和金融系统的实务工作者、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对“防范与惩治金融欺诈”工作的有益探索和有效经验,这为增强上海金融行业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建立新形势下防范与惩治金融欺诈的有效应对机制,优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环境提供了有力的决策咨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探索新形势下金融违法犯罪的应对机制,由上海金融法制研究会、中共上海市金融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上海市立法研究所组织上海市人大、政法、行政等机关和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员以及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围绕“防范与惩治金融欺诈”所涉及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以进一步增强上海金融行业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优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环境。倪维尧编著的《防范与惩治金融欺诈研究》分:民间金融风险防范、非法集资治理、信贷欺诈防控、信用卡欺诈防控、证券期货欺诈防控、保险欺诈防控、金融欺诈防控等七个专题,共收入专家学者文章63篇。
《防范与惩治金融欺诈研究》是广大公安、检察、法院、行政机关人员以及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参考读物。
民间金融风险防范
民间金融监管与金融检察的衔接与协调
——检察机关参与民间金融社会管理的探索和思考
民间融资演化为非法集资的制度动因
新一轮金融改革势在必行
——民间融资无序发展的启示
金融体系内在不稳定性与民间融资突围路径研究
——基于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践的思考
中国民间借贷市场现状研究
——以温州借贷危机为例
中国民间借贷市场现状及影响
我国民间借贷市场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以温州民间借贷市场为例
民间借贷案件审理中的证明责任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民间借贷中名实不符的表现形式及司法对策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中的民间金融犯罪治理
聚焦民间金融活动中不规范使用票据所带来的法律问题
——空白背书情形下最后持票人的维权路径探析
关于商业银行防范民间借贷风险的思考
非法集资治理
非法集资犯罪界限的刑法考察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的解释与认定
刑法中经营性非法集资行为的认定
论“比例原则”在集资诈骗罪中的证明标准
——兼议司法推定在证明非法占有目的中的适用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联系与区别
虚拟货币对集资诈骗罪的影响探释
信贷欺诈防控
贷款诈骗案件中抵押合同及抵押权的认定
——从刑民冲突及协调的视角出发
高利转贷罪客观要件的司法认定
——以本市首例高利转贷案为视角
完善网银交易反洗钱机制打击各类新型欺诈行为
新形势下银行业金融机构欺诈手段辨识
本市小额贷款公司现状及潜在风险探析
骗取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行为的定性研究
高利贷风潮视角下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前景浅析
高利贷引发犯罪问题的治理探究
当前涉高利贷纠纷案件的现状、成因及其法律对策
对当前涉高利贷争议案件的调查与分析
——以上海市二中院2011年审结案件为研究对象
信用卡欺诈防控
抢劫信用卡并使用行为的定性研究
信用卡诈骗罪司法认定中的若干新问题研究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案的司法统计分析
——静安区法院近年审理的信用卡诈骗案解读
青浦区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案件实证分析
试论网络信用卡犯罪及防范
金融欺诈防范维度下的信用卡密码之辨
克隆卡欺诈与银行风险防范
证券期货欺诈防控
证券类金融刑事案件的分析和应对
内幕交易罪中内幕信息的司法实践认定
——剖析“保荐人内幕交易第一案”
内幕交易犯罪的司法认定
打击内幕交易犯罪的司法协助问题研究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司法认定中若干问题探讨 1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量刑研析
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研究
金融投资领域犯罪特征分析及其现实应对
涉黄金期货类非法经营的行为发展与法律适用
——结合三个案例的实证分析
非法经营黄金期货跨境合作的打防策略
——从“4·18”特大系列非法经营案谈起
委托理财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金融机构推介新型金融产品时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资产证券化在文化产业融资中的法律问题探释
——以“SPV”为视角
保险欺诈防控
浅析车险理赔中保险诈骗犯罪易发环节
试论我国保险公司信用体系环境的建设
我国保险欺诈风险和防范对策思考
保险营销员金融欺诈行为的司法认定与防范
试论美国保险数据统计代理制度对我国车辆保险欺诈防范的应用
金融欺诈防控
风险社会视野下的金融监管与国际贸易
法律监督视域中的金融犯罪刑事和解模式及探索
新形势下金融犯罪的认定及处理研究
商业银行在防范金融欺诈方面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分析
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四大举措
——以防范市场金融风险为视角
对柜面操作违规违章屡查屡犯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运用科技手段强化商业银行内控监督和风险防范
中美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公益诉讼比较研究
金融欺诈民事责任探析
完善金融征信体系与社会征信体系衔接机制的法律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