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姐妹花(美绘版)/林格伦作品选集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瑞典)阿斯特丽德·林格伦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阿斯特丽德·林格伦所著的《姐妹花(美绘版)(林格伦作品选集)》由《姐妹花》和《笔友》组成。《姐妹花》讲述了小姑娘夏士婷姐妹和爸爸妈妈到乡村去以后的生活,讲述了她们的生活感受和感情经历,以及他们对爱情、婚姻的看法。《笔友》写一个小女孩与她的笔友通信的故事。

内容推荐

阿斯特丽德·林格伦所著的《姐妹花(美绘版)(林格伦作品选集)》涵盖《姐妹花》和《笔友》两篇。

《姐妹花(美绘版)(林格伦作品选集)》中《姐妹花》:双胞胎姐妹巴布鲁、夏士婷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从城市回到了爸爸的家乡——里尔哈姆拉。阔别多年,这里荒废已久、一片狼藉,但他们却对新生活充满了热情和希望,决定用自已的双手创造一个新的乐园。巴布鲁和夏土婷学着挤奶、喂鸡、割麦子……劳动让这对双胞胎姐妹深深地爱上了里尔哈姆拉。同时,在与一群年轻朋友的交往中,她们也收获了真挚的友情,并经历着少男少女间纯真、美好的艨胧情愫。

《笔友》:一台老旧的打字机将两个陌生的女孩联系在一起,成了笔友。她们虽然未曾谋面、相隔千里,却共同分享着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目录

笔友

姐妹花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事情的起因是,妈妈把她的旧打字机给了我。一件傻大黑粗的破烂货,一看就知道它和修理打字机的人是来往密切的亲戚。它确实很不好用,打字声音非常可怕。

我弟弟这样表述他的观点:“布丽特一玛丽,你想过吗,当有人突然关掉他的煤油炉,那感觉有多么舒服吗?”

“怎么回事,是什么意思?”我说。

“每次你停止敲打你那台脱粒机时,那感觉比关掉煤油炉要舒服差不多十倍。”他一边说一边鄙夷地对着那台打字机点了点头。

他忌妒了,这是事情的全部。本来他自己很想要它。倒不是想用它打字,而是想把它拆开,然后再装上,看看一共有多少颗螺丝钉。但是妈妈认为,我用打字机练习打字还是很有益的,就这样我总算得到了它。我为此感到高兴。

但是有了财产很奇怪,它们对你有很多要求。如果你有一头奶牛,就必须天天为它挤奶;你有一架钢琴,就要天天弹奏——哎呀——我有了一台打字机,就必须在上面打字。很自然,我在最初的几天里拼命练习打字,但是没打出什么正经东西,都是只言片语。最后我明白了,纯粹是浪费纸,在一整张四开的纸上只打了这些东西:

布丽特一玛丽·哈格斯特罗姆,花园别墅埃凯里顿,小城市。

布丽特一玛丽·哈格斯特罗姆,1 928年7月1 5日生。

还有我所有兄弟姐妹的名字:

梅根·哈格斯特罗姆,斯万特·哈格斯特罗姆,耶科尔.哈格斯特罗姆,莫妮卡·哈格斯特罗姆。

然后又是几个我的名字:

布丽特一玛丽’哈格斯特罗姆,布丽特一玛丽·哈格斯特罗姆,布丽特一玛丽·哈格斯特罗姆。

斯万特趁我不注意在下面写道:

千篇一律的布丽特一玛丽·哈格斯特罗姆,多贫呀,也该来点儿变化,写一写阿曼达·芬克维斯特之类的。

说真心话,他说得有道理,但我就是不想承认,我反唇相讥:请注意!我的打字机,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请注意!再说了,你在我的房间里瞎弄什么?

我下一次回到写字台前时,上面放着这样的回话:

用不着为这件事脑(恼)休(羞)成努(怒)。

他写了三个错别字,我的宝贝弟弟!

我尽力克制自己的“脑(恼)休(羞)成努(怒)”。但是第二天,我放上一张新纸,开始打我特别喜欢的一首美丽动人的诗歌。我只来得及打前两行,读起来是这样的:

我漫步在繁星下

思绪万千……

随后我不得不跑着上学了,回家吃早饭的时候,斯万特已经把那首诗补齐了,现在这首诗成了这样:

我漫步在繁星下

思绪万千,

我在那里走来走去走来走去,

走得我两腿发酸。

他还补充了赤裸裸的警告:

不要想得太多!

免得你头晕目眩!

这时候我开始明白了,打字机还有更好的用法。但是怎么用呢?不能在打字机上做家庭作业,不能在打字机上写日记。顺便说一句,我也不喜欢用打字机写日记。仅靠在打字机上放一块小纸长吁短叹可不行,打字机的真正用途是什么呢?我觉得是要跟人交流。有很长时间我都在梦想,找一个能互相敞开心扉的笔友,一个非常陌生、但很有耐心听我诉说,还能给我回忆的笔友。我认识的很多同学都有笔友,一部分人甚至跟住在其他国家的人通信。我喜欢做这件事。来来往往的信像绳子一样把不同地点不同国家的人连在一起,彼此越来越亲近。P3-6

序言

林格伦和她创造的儿童世界

李之义

林格伦在1945年步入儿童文坛就标志着世纪儿童已经诞生。它就是皮皮露达·维多利亚·鲁尔加迪娅·克鲁斯蒙达·埃弗拉伊姆·长袜子。起这个名字的人是林格伦的女儿卡琳。1941年女作家七岁的女儿卡琳因肺炎住在医院,她守在床边。女儿每天晚上请妈妈讲故事。有一天她实在不知道讲什么好了,就问女儿:“我讲什么呢?”女儿顺口回答:“讲长袜子皮皮。”是女儿在这一瞬间想出了这个名字。她没有追问女儿谁是长袜子皮皮,而是接着这个奇怪的名字讲了一个奇怪的小姑娘的故事。最初是给自己的女儿讲,后来邻居的小孩也来听。1944年卡琳十岁了,她把这个故事写出来作为赠给女儿的生日礼物。后来她把稿子寄给伯尼尔出版公司,但是被退了回来。此举构成了这家最大的瑞典出版公司最大的失误。1945年作者对故事作了一些修改,以它参加拉本和舍格伦出版公司举办的儿童书籍比赛,获得一等奖。《长袜子皮皮》一出版立即获得成功。此事绝非偶然。当时关于瑞典儿童的教育问题的辩论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以昔日的权威性教育为一方,以现代自由教育思想为另一方。早在30年代,人们就开始对童年教育感兴趣,并有新的儿童教育信号出现。很多人提出,对儿童进行严厉无条件服从的教育会使儿童产生压抑和自卑感。人们批判和揭露当局推行的绝对权威和盲从的教育思想。

这部作品讲一位小姑娘,她一个人住在一栋小房子里,生活完全自理,富得像一位财神,壮得像一匹马。她所做的一切几乎都违背成年人的意志,不去学校上学,满嘴的瞎话,与警察开玩笑,戏弄流浪汉。她花钱买一大堆糖果,分发给所有的孩子,她的爸爸有点儿不可思议,是南海一个岛上的国王。这位小姑娘自然成了孩子们的新偶像。关于皮皮的书共有三本,多次再版,成为瑞典有史以来儿童书籍中最大的畅销书。目前该书已被译成30多种文字,总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对全世界的儿童来说,皮皮是一个令人喜爱、近乎神秘主义的形象,可与福尔摩斯、唐老鸭、米老鼠、小红帽和白雪公主相媲美。

在儿童文学领域里,林格伦创造了两种风格:通俗和想象,两种风格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她的创作特征。通俗的故事有时候接近琐碎,有时候带有喜剧色彩。比如以女作家自己的成长环境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为原型的《我们都是吵架村的孩子》、《吵架人大街》和《马迪根》。富于想象的作品是以《尼尔斯·卡尔松——皮斯林》为开端。主人公是个小精灵,住在地板底下,后来成了一位孤单的小男孩的好伙伴。阴郁、沉重的生活变成多彩的梦幻之国。《南草地》中的故事采用民间故事的创作手法,把昔日人间的残酷、疾病和忧伤变成了想象中的美梦、善良和温暖。

但是用富于想象的手法创作的作品应首推三部伟大的小说:《米欧,我的米欧》(1954)、《狮心兄弟》(1973)和《绿林女儿》(1981)。第一部作品表面上非常通俗,主人公布·维尔赫尔姆·奥尔松是一位被领养的小男孩。他坐在长凳上,想着自己极不温暖的家庭生活。突然他的梦变成了现实,他搬到了童话世界——玫瑰之国,他的父亲是那里的国王。他变成了米欧王子。他用一把带魔法的宝剑把他父亲的臣民从残暴的骑士卡托的统治下解救出来。作品有着民间故事的所有特征。《狮心兄弟》也描写善与恶的矛盾。主人公是一位胆小的小男孩斯科尔班,但是在危险时刻他克服了自己的恐惧,勇敢地与邪恶进行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绿林女儿》比上边提到的两部作品有更多的现实主义成分,书中所描写的问题有更多的可能性。女孩罗妮娅和男孩毕尔克分属两个世代为仇的绿林家庭。两个人对自己家庭传统进行造反,一种热烈的友谊在他们之间迅速成长,他们拒绝再过到处抢劫的绿林生活。人们称这部作品为瑞典式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个孩子在山洞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也有点儿像《鲁宾孙漂流记》。但作品有着林格伦自己的特征:紧张的情节、通俗的现实主义和幽默风趣。

林格伦1907年出生在瑞典斯莫兰省一个农民家里。20年代到斯德哥尔摩求学。毕业后做过一两年秘书工作。她有30多部作品。获得过各种荣誉和奖励。1957年获瑞典“高级文学标准作家”国家奖;1958年获“安徒生金质奖章。”她在1971年获瑞典文学院“金质大奖章”。1946-1970年将近四分之一世纪里担任拉米和舍格伦出版公司儿童部主编,对创造这个时期的瑞典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做出了很大贡献。

瑞典文学院院士阿托尔·隆德克维斯特在1971年瑞典文学院授予她金质大奖章的授奖仪式上说:

“尊敬的夫人,在目前从事文艺活动的瑞典人中,大概除了英玛尔·伯格曼之外,没有一个人像您那样蜚声世界。

“你在这个世界上选择了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属于儿童的,他们是我们当中的天外来客,而您似乎有着特殊的能力和令人惊异的方法认识他们和了解他们。瑞典文学院表彰您在一个困难的文学领域里所做的贡献,您赋予这个领域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心理学、幽默和叙事情趣。”

后记

今年7月我完成了瑞典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林格伦作品系列的第八卷《我们都是吵闹村的孩子》的翻译工作,心里特别高兴,回想起翻译林格伦的作品完全出于偶然。1 981年我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留学,主要是研究斯特林堡。斯氏作品的格调阴郁、沉闷、男女人物生死搏斗、爱憎交织,读完以后心情总是很郁闷,再加上远离祖国、想念亲人,情绪非常低落,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每天不知道想干什么,想要什么,有时候故意在大雨中走几个小时。几位瑞典朋友发现我经常有意无意地重复斯特林堡作品中的一些话。斯特林堡产生过精神危机,他们对我也有些担心,因为一个人整天埋在斯特林堡的有着多种矛盾和神秘主义色彩的作品中很容易受影响。他们建议我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换一换心情。我跑到书店,买了一本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的故事》,我一下子被崭新的艺术风格和极富有人物个性的描写所吸引。我一边读一边笑,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我好像跟皮皮一样,能战胜马戏团的大力士,比世界上最强壮的警察还有力量,愤怒的公牛和咬人的鲨鱼肯定不在话下。由于职业的关系,我读完一遍以后开始翻译这本书,一个暑假就完成了。从此,翻译林格伦的书几乎成了我的主业。

我第一次见到林格伦是在1 g81年秋天,是由给我奖学金的瑞典学会安排的。她的家在达拉大街46号,对面是运动场,旁边有森林和草地。当时女作家还算年轻(74岁),亲自给我煮咖啡。我们谈了儿童文学和儿童教育问题。1984年我从瑞典回国,她表示希望到中国看看。这个消息传出以后,瑞典一中国友好协会和瑞典驻中国大使馆立即表示,什么时候都可以安排。但是医生认为,路途太遥远,不宜来华访问,因此未能成行。但是她对我说,由于她的作品被译成中文,她开始关注中国的事情。1997年她已经90岁高龄,并且双目失明,在一般情况下她已经不再接待来访者,但当她听说我到了斯德哥尔摩以后,一定要见一见。当时我和我的夫人都很感动,在友人的帮助下,我们一起合影留念。2000年秋我去斯德哥尔摩的时候,朋友告诉我,她的身体已经很不好,大部分记忆消失,已经认不出人了。但是圣诞节的时候,我仍然收到了以她的名义寄来的贺卡。

不知什么原因,我和林格伦女士一见如故。她曾开玩笑说,可能是我们都出生在农民家庭。1 984年我回国以后一直与她保持联系,有时候她还把我写给她的信寄到报社去发表。1994年,当她得知我翻译时还用手写的时候,立即给我寄来10000克朗,让我买一台电脑。我和她虽然相隔几千公里,但我和我的家人时刻惦记着她,希望她健康长寿。

我已经把林格伦的主要作品和一部分由她的作品改编成的电影译成中文,断断续续用了20年的时间。作品中的故事大都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作家笔下的风俗、习惯、传统、民谣、器物等现代人都比较陌生了。我翻译中遇到的问题除了作家本人亲自给我讲解以外,还得到很多瑞典朋友的帮助,如罗多弼和列娜夫妇、林西莉女士、韩安娜小姐、史安佳女士和隆德贝父女等,在此对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希望我的拙译能给小读者们和他们的父母带来愉悦,并增加对这个北欧国家儿童生活的了解。

李之义

2001年9月24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9: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