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旧书陈香(精)/开卷书坊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徐雁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旧书陈香(精)/开卷书坊》编著者徐雁。

本书为知名学者徐雁最新创作的书话作品的结集,作者所作书话文风优雅、叙述见性情与才情,通过今书与古书的阐述,向读者传递了书香,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

书中述及书与读书之人,涉及《胡适选专业》、《围城》、《青春之歌》等书及张中行、鲁彦、毕沅和南社诸贤等,一定能给感兴趣的读者以收获和享受。

内容推荐

《旧书陈香(精)/开卷书坊》编著者徐雁。

《开卷书坊》丛书是一套"书文化随笔丛书"。丛书作者既有一定知名度的老学者,又有中年专栏作家或书界文坛名人。第一辑于2011年推出后,得到了读者和媒体的广泛认可。第二辑计划再推出十册,以现代人文读物爱好者、藏书读书人、素质教育接受者为主体读者群。第二辑仍由著名设计师朱赢椿担任整体设计,开本精巧,别具一格。

《旧书陈香(精)/开卷书坊》为知名学者徐雁最新创作的书话作品的结集,作者所作书话文风优雅、叙述见性情与才情,通过今书与古书的阐述,向读者传递了书香,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

书中述及书与读书之人,涉及《胡适选专业》、《围城》、《青春之歌》等书及张中行、鲁彦、毕沅和南社诸贤等,一定能给感兴趣的读者以收获和享受。

目录

闭门读旧书,开卷觅新知

《猎书小记》与《猎书记趣》

《买书琐记》及其续编

《过去的中学》读后

《胡适选专业》推介

借卞之琳《音尘集》说话

一个文学社会学意义上的

“方鸿渐”

在《青春之歌》帘影后的

张中行

“诗话”与“话诗”

“旧时燕”与“烟水间”

艾煊《碧螺春汛》书后

薛冰《南京城市史》推介

曼莎吟声里的书人书事

秋游文坛《芳草地》

“平实中带着回荡,

很有个人风格”

——鲁彦“乡情散文”导读

花香树荫《榕城赋》,

水镜波明《湖畔》诗

——读何为散文两篇随记

从“书海摭拾”到“文林阅思”

——如话家常的何为书话

“汉儒自有专家学,

愿向遗经一问津”

——纪念毕沅诞辰二百八

十周年

“鸡鸣风雨故人稀,

□、复风流事已非”

——南社史事随札(外二则)

试读章节

不过对于我,由于二十年来乐观此类文字,且三四年来又集中研究中国古旧书业的关系,因此对于集中的文章已颇不陌生,这也就为我浏览此本提供了便利一

否则约近半斤重、凡四三零面的书一一裁开来读,相信生乎此信息时代的雅人也是不堪其繁复和烦恼的。谓予不信,三个月后请范用先生、郑勇兄做一回访,看看受赠本书毛边本的友好们已各自用书刀裁阅了多少页。我相信,那结果一定会让人大跌鼻梁上的那副眼镜的——

愚见以为毛边本凡是过了“小册子”(pamphlet,bookkjet,学理上是指内容与书籍相同但篇幅很少的出版物,一般用厚实的或与正文相一致的纸张做封皮。据联合国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十九日在巴黎召开的第十三届大会上通过的“国际标准”.则是在封面以外,“五页以上四十八页以下的非定期出版物”)的标准的,务必要慎制,否则就完全可能“有碍观览”了。除非你有足够的自信让受赠者逐一裁阅,至于终卷。

我多年来对于自己的写作无多自信,所以在“有碍观览”的《开卷余怀》(东南大学出版社二零零二年版)之后,只附庸友人的风雅,做过《徐雁序跋》(东南大学出版社二零零三年版)那一种的毛边本。之所以还敢于壮胆附庸,完全是因为那一四零面中,藏着数十幅童年和青年时代的照片,当初相信“读图时代”的朋友学生们尚有好奇裁阅的一点兴致。至于事实如何终究是惮于调查的,因为自作多情者常为无情所戏——此事智者不为也,相信世间亦无如此竭人之欢者。

话休絮叨,且说《买书琐记》到手,就着读书灯裁开本书的目录(次)页以后,便选择了那些陌生的篇目来读,于是冯至《手握旧卷,倍觉情深》、谢六逸《大小书店及其他》、王学泰《“文革”中的琉璃厂》、徐迟《我爱书店》和梁实秋《纽约的旧书铺》等篇,便成为我首先下刀过目的对象。

梁实秋先生于一九二八年所写《纽约的旧书铺》,字数不多,却把自己的情愫表达无遗:

我所看见的在中国号称“大”的图书馆,有的还不如纽约下城十四街的旧书铺。纽约的旧书铺是极引诱人的一种去处,假如我现在想再到纽约去,旧书铺是我所要首先去流连的地方……在中国买英文书,价钱太贵还在其次,简直就买不到。因此我时常地忆起纽约的旧书铺。王学泰的《“文革”中的琉璃厂》,写到了一九七二年春季至一九七九年之间,中国书店以介绍信为据,以“内部书店”方式营业的秘闻,尤其难得的是记叙了“据其卖书的经历写过许多书话,为学人所喜读”的琉璃厂书友雷梦水,以及少为人知的“对于明刻、清刻也是了如指掌”的马建斋。他写道:

我在六十年代.辛刀认识了这位比我大三四十岁的老先生,到了七十年代初我已经与他很熟了。马先生的腹笥极宽,说起来则滔滔不绝。粉碎“四人帮”之后……我曾到“京华大楼”看过马先生。马先生是个很健谈的人,但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中侃侃而谈,而是与:三友好悄悄地议论。他谈各种刻本的流变,如数家珍,也很喜欢向各种人请教与书籍有关的知识,而且不管对方年龄大小、学历高低,真是做到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现在还清晰记得他多次与我讨论版本的年代和某些诗文作

家的生平经历等问题。

王先生还写到了一位对古旧书不太熟悉,“可是谈起装裱、纸张、刻印却也是滔滔不绝”的修书技师赵师傅。他当年在作者面前感慨过的那句话“(旧书业)这一行算完了!”真是撼人肺腑啊。

当我裁见徐迟先生的《我爱书店》以后,也是喜出望外,因为老人家在一九九六年所写的这篇短文中两次用“太可爱了”来形容昔日的新书店和旧书摊,让人感到真是声情并茂哟:

我爱书店,新书店和旧书店。呵哟,太可爱了。不过,人老了,不能上书店了,我也许有好几年没有上书店了吧?现在我回想起自己一生上过的那许多的书店来了……呵,上海市有那么多的旧书店和旧书摊。说起旧书摊真是太可爱了。可惜现在旧书店已经没有了,旧书摊更不用说了,这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P16-P20

序言

“旧书陈香”,当是一个能令吾等书痴酒徒们顿生绵长回味的书名字。在历经了时间更迭和空间位移之后,记载着旧人言行和旧事情理的故纸,依然会在无意中被有心人拣拾起来笑谈一番,犹如盛宴上忽然启封的一坛被主人遗忘已久的陈年老酒,顿时香酽满室,欢声盈座。于是,言者乐道而闻者悦纳,一种人文的精神,便在如此这般的言传中传承着……天地之中,今昔之间,这种跨时空的心灵对话,该是怎样的一种惬意呢?

适才浏览本集目次,所及“旧人”如毕沅、胡适,卞之琳、张中行、何为、鲁彦、艾煊之属,所阅“旧书”如《猎书小记》、《猎书记趣》、《买书琐记》、《音尘集》、《围城》、《青春之歌》,乃至那些《过去的中学》、《胡适选专业》之类名新而实旧的书册,莫不是笔者在书林学海中随缘邂逅,偶获尚友者也。于是或在风之晨,或于雨之夕,心有所感,遂遣词而造句,联篇以成章.得以略陈往哲昔贤的生平事功乃至精神实质于万一。

那么,所谓旧书的“陈香”,其教益吾人得而闻乎?

西哲云:“读史使人明智。”东贤日:“自知者明,知人者智。”可知“读史”乃是自知知人的捷径之一。虽说白驹过隙,逝者如斯,俯仰之间,皆为史迹,但历史往往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现世当下,我们既已领教了种种披着时尚外衣粉墨登场的新角色,在卖力地演出着有关功名、利禄、情色的老脚本,那么,能不“闭门读书史”么?(按:句出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唐代先辈谓《尚书》、《史记》之类传统经、史典籍为“书史”)

因而读些旧书,或能借得一双慧眼,把这纷扰的“新世界”,尽量地看得明白、清楚和真切一些?因为对于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性的人而言,“吃一堑”所长未必仅是“一智”,他或许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最后达到融会贯通的人生境界。

何况,善读旧书者,或能把书本中记录着的深刻教训,化作自己的有益经验,再把这种间接的经验教训加上自己的阅历体验,从而化合出一种为人处世的大智慧。至于温故而知新,推陈而出新,除旧而布新,在受教求知的基础上,有所创意、创造和创新,这或许更是闭门读旧书、开卷觅新知的又一重好处了。

尝闻“新儒家”著名学者唐君毅先生(1909—1978)论学名言云:“不读书而只自恃聪明智慧以思想一切、判断一切,亦恒不免肤浅”,“人不多读书,只凭自己一点聪明智慧去判断自然、宇宙、人生、社会,又如何能达于细微深远之事物与真理?”

他认为,读书可以增加人的“思想深度”。人们须得借助读书来了解人类文化史,以求解自然、宇宙、人生、社会这几部“大书”,因为“书籍虽是后于人类文化而有,然而都是人类文化之镜子。人必须要从此镜子中,才能了解整个人类文化之大体,而自自然世界走人人文之世界”。

他指出:“直接单纯的一个思想,从来不会深的。只有对一个思想再加思想,才能使思想深。读书即是在思想古往今来的他人的思想。人只有走过他人所已走过的,才走得远。人亦只有思想过前人所思想的,才能思想更深。我思想前人的思想,而前人的思想,又是更前之人的思想来的。人类的文化史与思想史是无尽的后代人对于前人之思想再思想之成果……必须要以自己之活的聪明与书中人聪明智慧合起来。书(读)活了,我自己亦才真活了。”

如此说来,则读史读旧书,其“陈香”非既深且长乎?是为叙。

二零一二年十月十七日午后

于金陵江淮雁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9: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