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中国现代游记散文整体性研究》(作者李一鸣)之所以能较深入地从一个游记散文的侧面形成对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镜像与文化心理变迁较深入的考察,是与论文作者研究方法的恰切使用分不开的,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中国现代游记散文整体性研究》(作者李一鸣)对中国现代游记散文进行了史与论、理论与创作、历史与美学的多元思考,对现代游记散文的理论范畴、历史渊源、精神内涵、审美品格、作者身份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深入论析,提升了游记散文研究的理论层次,初步构建了中国现代游记散文研究的认知框架,《中国现代游记散文整体性研究》是一部具有开拓品质的学术著作。该著论点明确,资料翔实,逻辑清晰,布局合理且具有层次感,语言表述流畅,具有相当的学理性。该著研究视野开阔,既有宏观的历史勾画,又有细微的微观剖析;既有理论上的可贵创建,又有对作品的独到感悟和体验。这都体现了作者开阔的理论视野和扎实的学术研究功底,显示了作者很强的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序言
第一编 中国现代游记散文发生发展论
引论
一、游记散文和中国现代游记散文
二、中国现代游记散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三、中国现代游记散文的历史状貌
1,发端期的中国现代游记散文(1917—1927年)
2,繁荣期的中国现代游记散文(1928—1937年)
3,转折期的中国现代游记散文(1937—1949年)
四、中国现代游记散文的文本类型和审美范式
第二编 中国现代游记散文文化心理论
第一章 山水自然游走的心灵映照
第一节 进退失据:彷徨者沉陷自然与人事的纠葛
1,“现代知识分子”的身份特征
2,处身进退失据彷徨困境的现代知识分子
3,超越古代山水游记的现实情怀
第二节 归隐自然:隐逸者寻求宁静安闲的精神憩园
1,顺适自然的隐逸文化
2,建构独立的隐逸人格
3,彰显现代山水自然游记散文主体性价值
第三节 拥抱山水:逍遥者融入自然的自由天地
1,融入山水自然的精神谱系
2,逍遥山水自然的心灵向度
3,现代“逍遥型”山水自然游记散文的审美精神特征
第二章 社会人生漂泊的精神镜像
第一节 家国想象:批判与建构的二元维度
1,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强化和表达
2,批判与建构的民族国家叙事
3,以“个人”为基点的现代民族国家想象
4,现代社会人生类游记散文在民族国家建构中的意义
第二节 怀乡情结:现实和精神的双重指归
1,一个魂牵梦萦的怀乡情结
2,一脉穿越精神空间的还乡情感
3,一幅现代意识烛照的现实图景
第三节 都市困境:内心和外在的两相观照
1,城市病象的揭露与批判
2,“都市边缘人”寄身都市的心灵体验
3,理想人性的深切呼唤
第三章 文化行旅的生命体验
第一节 文化记忆:历史境域的时间刻度
1,历史的识记与重建
2,“文化符号”蕴涵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反思
3,时间体验的生成与发展
第二节 生命体认:地域文化的空间深度
1,特定地域文化的心灵体认
2,异域文化的精神唤醒
3,地域文化空间的现代穿越
第三节 心灵游走:宗教文化的心间向度
1,寻求生命境界的提升
2,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犹豫
3,普世价值关怀的向度
第三编 中国现代游记散文审美艺术论
第四章 栖居大地的审美诗学
第一节 审美品格:自由绽放的精神诗性
1,思想启蒙与“个人的发见”
2,自主意识与自我的表现
3,解构传统与现代性创造
第二节 艺术趣味:尽兴洒脱的文人才情
1,艺术趣味的美学涵义
2,“人生观”观照下现代游记散文艺术趣味的尽兴呈现
3,现代游记散文艺术趣味的源流与超越
第三节 意象凝造:浸润生命的诗意空间
1,意象与散文意象
2,生命化的现代游记散文意象
3,现代游记散文的意象营构特征
第五章 自由多元的文体追求
第一节 结构之美:文体的自由
1,关于游记散文的结构
2,现代游记散文结构的创造性发展
3,现代游记散文结构营建的继承、借鉴与超越
第二节 语言之变:创造的旨趣
1,语言:文学的家园
2,现代游记散文语言之变
3,现代游记散文语言变革评析
第三节 叙事之魅:言说的转换
1,“读者”的出现
2,叙述的形态
3,转换与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