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都编写的这本《因为痛,所以叫青春——写给独自站在人生路口的你》与其他青春主题的书籍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并不是一本训斥年轻人为什么这么自私、无能、不争气的书,也不是一本空泛的喊口号告诉你只要努力、前途就一定光明的书,它是一本像朋友一样静静地倾听你的苦恼,并通过睿智的寥寥数语,引导你发现自己,获取自己人生答案的书。
这本定位给20多岁年轻人看的书,读者已经蔓延到30、40、50岁的人,有读者说,这里讲的不仅是年轻人要面临的困惑,而是你一生都要应对的问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写给独自站在人生路口的你(附光盘精装版)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韩)金兰都 |
出版社 |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金兰都编写的这本《因为痛,所以叫青春——写给独自站在人生路口的你》与其他青春主题的书籍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并不是一本训斥年轻人为什么这么自私、无能、不争气的书,也不是一本空泛的喊口号告诉你只要努力、前途就一定光明的书,它是一本像朋友一样静静地倾听你的苦恼,并通过睿智的寥寥数语,引导你发现自己,获取自己人生答案的书。 这本定位给20多岁年轻人看的书,读者已经蔓延到30、40、50岁的人,有读者说,这里讲的不仅是年轻人要面临的困惑,而是你一生都要应对的问题! 内容推荐 很多时候,在学业上,在工作上,甚至在感情问题上,这些年轻人甚至还没有迈出踏进社会的第一步,就已经沦为一个“loser(失败者)”。在《因为痛,所以叫青春——写给独自站在人生路口的你》中作者如实地把为人父母的成年人们所不曾来得及去了解的这代年轻人的困苦和不安展现了出来。作者金兰都帮助他们诊视这些无法向他人倾诉的苦痛,并告诉他们如何才能从这种苦找到为未来打拼的能量。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写给独自站在人生路口的你》由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目录 序 写给独自站在人生路口的你 第一章 我们的希望在哪里 你的人生此刻停留在几点 学历对你的影响会有多久 择业十诫——与内心的渴望同行 人生没有最佳新人奖 我们是否选择了正确的路 抓住你身边的时间小偷 现在就开始理财还为时尚早 用最真挚的眼神反省下自己 尽情羡慕才能赢在人生路 只是懒惰——写给低迷期的你 第二章 年轻,所以伤得起 这是对年轻的最好祝福 请自信松开手中的绳索 全面撒网重点培养的悲剧 孩子,爱情的字典里没有真理 你拥有人生的记错本吗 20岁,就是用来迷茫不安的 你今天的辛苦对他人却是奢望 烫手的梦想——写给自己的信 痛苦不专属于一个人——写给分手后的你 第三章 奇迹是靠点滴积累而成的 不要奢求一次决心完成所有事情 除了证书,还能从大学带走什么 梦想成为决策者吗,读读报纸吧 做任何工作都需要具备的能力 何不对自己的专业加以改造 重新设计自己的未来吧 不要以稳定和高收入来选择职业 鼓励成就的社会,成功等于幸福吗 给自己设计些规则去遵守 “1+1原则”可以改变世界 第四章 我们该用青春追寻什么 跳过父母给设计好的未来吧 把命运交给未来赌一把 靠学习之外的能力打天下 别把自己卖给简历 20岁,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人生也许是一场偶然——关于目标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第一份职业 先成功后幸福的想法是危险的 思考人生的巅峰——写给自己的信 第五章 那些被我们遗忘的故事 从今天就开始改变——写给开始复读的你 大学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自我革命,形成真正的专注 去拜访你的老师吧 致我亲爱的儿子 后记 现实,为你留着一种最美好的可能 试读章节 此刻,你的的人生之钟停留在几点? 我桌子上一直放着一座已经不会滴答走动的时钟,不是它出了故障,而是我特意取出了里面的电池。但每年到了生日的那一天,我都会将座钟的时针向前挪动18分钟。 我的朋友K君刚刚与我促膝长谈,他马上就要三十岁了,却依旧没有什么象样的成就,对未来也很迷茫,没有明确具体的人生规划,只是亦步亦趋浑浑噩噩地向前走。为此,他跟我抱怨了很久,因为自己虚度了人生郁闷得都快要发疯了。 三十而立,看似很长,却只是一眨眼的功夫。 如今的大学生,短短四年时间里又是辅修,又是双学位,事务繁多,有时还因为修不满足够的学分不能顺利毕业。还有很多学生选择做外语交换生、实习生,或者打工兼职,以便积累相关的就业经验,在找工作时为自己的简历添上独特的一笔。为了这些,选择休学一两个学期也很常见。如果碰上重修、转系或换专业,恐怕还要再延后一两年毕业。毕业后,又会为了应付各类考试或为留学做准备,还要参加各种培训。等稍微松口气停下来整理一下状态时,才猛然发现自己已是即将步入30岁的人。 其实,不仅是那些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人,就连很多正值青春年少的人,在时间面前也会表现得战战兢兢不知所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往往还在懵懂之中,还没有闹明白自己是怎么度过的大一新生生涯,就马上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快毕业的大三阶段了,却还毫无准备,一下子对未来不知所措。那些好不容易熬到了毕业却并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和理想去处的年轻人,每一天更是焦虑和沮丧。 可是,即使向社会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拥有了众人眼中还算不错的工作,内心的不安感就会立刻消失吗?恐怕这种期待还是很奢侈吧。这一阶段的年轻人仍然野心勃勃,不知满足,连做梦都在想着如何在社会上迅速站稳脚跟,如何快速实现某些成就……一如现在正在读这本书的你,可能也正多多少少为某些事情而焦虑吧? “已经这把年纪,可没做成什么象样的事情……”常常听到人沮丧地说出这句话,仿佛人生的大半已经过去,再无挽回的可能。 活到现在,你感觉人生的路走了多久呢?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有些不知所措的话,我不妨换个角度再问一次。如果将人出生到死亡的时间比作一天的24小时,那么你觉得自己现在正活在几点钟?是温暖和煦的清晨还是烈日当头的正午?刚刚大学毕业的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正处在刚刚吃过午饭,马上准备开工的下午一至两点呢? 我们不妨拿出计算器算计一下。假设你大学毕业时是24岁,又假如人的平均寿命是80岁,那么24岁相当于几点呢? 我告诉你,结论是——早上7点12分。 是的,是早上7点12分。大学毕业时的24岁顶多就相当于早上7点12分。 此时此刻,很多人才刚刚起床,为崭新的一天做准备。有些人甚至可能还没有起床。作为大学老师,我见证了无数年轻人的成长,而这一经验帮我认识到7点12分背后所蕴藏的含义要比他们想象中巨大得多。 没错,22岁这一年纪顶多就是早上的7点12分。是正要出门上班的时刻。 度过幼年期和青少年时期,正要踏入社会的24岁,相当于一天中做好上班前的准备,即将要出门的时刻。 那么,退休后准备安度晚年的60岁相当于几点钟呢?计算一下会得出来,是傍晚6点。这是职场人士们结束一天的辛劳工作下班回家的时刻,也是夜生活即将开始的时刻。 这些数字是不是很奇妙呢?跟你想象的有所出入吧?因此,我喜欢将人生的80年跟一天中的24小时进行对照。 人生时钟的计算方法十分简单。24小时相当于1,440分钟,而将此分成80年,每等份就是18分钟。1年相当于18分钟,10年相当于3个小时,以此类推20岁是早上6点,29岁是上午8点42分。我所计算的人生时钟前提是将80岁设定为人的平均寿命,而随着未来平均寿命的延长,每个人人生时钟的跨度都将增长,单位时间也将变得更加宽松。 曾经有一位60岁的元老级毕业生,参加系里组织的校友会活动时说过,他在大学任教多年,认为自己的人生会一直围绕着校园度过,可是新上任的某领导突然决定提前部门退休年龄,他只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匆忙退休了。一开始他十分记恨这位领导,但现如今他十分感谢这位领导让自己提前两年退休,因为在这段时间里他发现自己的人生之中还有许多之前未曾开发的幸福领域。我对这位前辈的话着实吃惊了一番。没错,夕阳西下的6点10分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再转换方向,有新的作为,世界仍旧有许多未知的全新领域等待你去探索。夕阳无限好啊。 我将人生时钟介绍给其它人时,大多数人都会流露出惊诧的表情——他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人生时钟要比想象中的都要早。当我对即将年满五十的前辈说出“前辈,您现在才处在下午3点哦,对方会立即掰着手指掐算开来,并且惊呼:“真是耶!” 当我将人生时钟的对应讲述给即将迎来毕业时刻的24岁年轻人时,大多数人都会由衷地发出感慨,“我以为自己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人生,可现在才仅仅处在早上7点12分啊!” 没错,你的人生之路仍尚早。如果早上7点醒来之后,发觉自己已经比别人慢了半拍,不要焦虑和担心,因为这并不意味着会毁掉一整天。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快了一步,或者慢了一步,并不对未来起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有些人抱着“我已经来不及了!”的态度自暴自弃,并非是“事实”问题,而是“自欺欺人”的问题。切忌不能为自己制造放弃或逃避的借口。你现在所处的时间段还很早,现在的你还拥有大把的时间,悬而未决的未来正在等待着你,没有什么不能改变。 我桌子上的人生时钟此刻正指向下午2点24分。我已经48岁的年纪,却才走到下午2点24分……在即将步入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纪,每当觉得自己毫无建树而心生懊恼时,我总会抬起头看看自己的人生时钟——距离一天结束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呢。 记得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中有这么一句台词:“人生从不嫌太年轻或者太老,一切都刚刚好。” P14-21 序言 写给中国的年轻读者们 青春之所以艰难,是因为孤单。 少年时期的生活安稳无忧。或许那时候要比现在幸福。但是说起来,那样的幸福也只能被称为“水族馆里的幸福”。有稳定的光亮,暖和的温度,有一起生活的朋友和家人,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被喂食…. 但是这安稳的代价是厚厚的玻璃。 虽然说各自的世界各不相同,但是实际上它们的生活只是在结实的玻璃箱内朝外张望。 现在,当我们成年人之后,那块玻璃也被打碎,我们变成了能够接触到鱼缸外面世界的小鱼。如今,没有了温暖的水,没有了明亮的光,也没有了现成的食物,什么都没有….不见了同在鱼缸里生活的家人和朋友,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大人们不会对这种孤单产生共鸣。他们都在忙着谈起自己引以为豪的年轻时代,扔给我们的,不是几句温暖的话,而是“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要比现在穷困多了,但我凭着不屈不挠的意志克服了困难,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绩”或者“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这么自私,这么不懂规矩”这样的训斥。 很难说经济状况是否真的好转,但是未来的确变得更加不确定,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了。现在的社会,想要生存,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去争取。如果太墨守陈规,如果不自私,想要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去就非常的困难。对不确定的未来充满不安,变得无礼和自私,这些斥责都是时代的宿命。 这是个对话已绝,共鸣已亡的时代。 听上去很自相矛盾吧?如今,手机,互联网等让交流变得便利的快捷工具越来越发达,可是真正的对话和共鸣却正在逐渐消逝。 在以前,并没有微博之类的媒介,但是却有“人”的存在。有家人相亲,朋友相拥。彼此相互关心,同甘共苦,同喜同悲。 但现在我们变得孤独了。每个人都忙于经营自己的生活。虽然借助互联网能够飞速地传达话语,但是真正能够倾听自己对象却变得越来越少。为自己分忧解惑的人一直在减少,但是自己需要为之负责的人却变得越来越多。 这本书的韩语版的副标题叫做“写给独自站在人生面前的你”。 没错,当一个人成长为成年人,也就开始独自一人面对生活。 这本书是面向韩国的青年人写的,现在,我希望能够倾听同样独自站在人生面前的中国的年轻人们的心声。 所谓书,是“讲述”故事的媒介,我却说要通过书来“倾听”故事,正是如此。我不想单方面地传授给大家成功的秘诀。我也不想在书中划出在竞争中取胜的方法然后强迫大家背下来。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位温暖又热情的老师。能够让学生向自己倾诉自身遇到的问题,我想听那些故事。 阅读可以得出结论。但是诉说则是付诸于行动。这也正是我想让其成为一本倾听之书而非倾诉之书的意义所在。因为只有开始付诸行动,才能改变自我。 因此,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开始倾诉,开始实践吧。 后记 现实,为你留着一种最美好的可能 知道吗,你才是最新款的手机 有一位老人家,用着一部非常高端的智能手机,那是一部刚上市不久,很难购买到的,功能非常多且价格昂贵的智能手机。 这么一部手机却只被他用来打电话,连短信都不发。我觉得很可惜,便建议他: “老人家,不要光用这部智能手机打电话嘛,其他的功能也使用一下吧。这手机花样多着呢,只用来打电话的话未免太可惜啦。” 他听了之后回答道:“话虽这么说……但是我太忙了,哪有时间来系统地学习它的使用方法啊?而且如果用不好的话把手机弄坏了可怎么办?” 听了这番话之后你有何感想呢? “那么贵的多功能手机却只用来打电话……真是太浪费了。” “就算再忙,只要抽出一点点的时间。学会了之后可是一辈子都受用的……” “就算很多功能用不好,手机也不会损坏,有什么好害怕的?” 你应该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吧? 想知道为什么我突然说起了手机吗? 你没发现这个故事的意思吗? 你拥有一部最新款的智能手机,它有着像我这样的中年人完全搞不明白的珍贵的功能。 但是很多的年轻人却并不使用这些数不清的功能,而只用它来打电话。有的说是没有学习的时间,有的则担心使用失败会把它弄坏…… 年轻即是一种功能。就算按错手机的一个按键,机器也绝不会因此爆炸。因此,使劲去尝试吧。 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如此拼命地学习?我们为什么必须考上大学? 人必须要在和他人的竞争中取胜。只有那样才能够挣到很多钱,才能出名。只有考入大学,努力学习才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正因如此,课堂总是以学习好的学生为中心。 但是真正重要的不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而努力。更重要的是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当你最大限度地尽自己所能的时候,金钱和名誉自然会随之而来。 确实如此。我们必须继续努力的原因,是为了实现“最好的自我”。因为只有通过学习,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所有的潜能。就像有一部功能广泛的智能手机却只用它来打电话一样,年轻人若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岂不是太遗憾了! 成为最优秀的你自己吧。成为最闪亮的智能手机吧。为了这一目标持之以恒地学习吧。按照说明书的内容去学习吧。不要害怕失败,以人生的痛楚为铺垫,前行吧! 人生,自有一条等着你的路 无论是中国,还是韩国,都在短暂的时间内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但是,尽管社会比以前富足了,年轻人的痛苦却依旧存在。 事实上,就算是在最幸福的社会,年轻本身也是一种苦痛的存在。不过我认为,年轻人的这种苦痛,是一种美丽的苦痛。 并非因为已经过去,而是因为将来;不是因为绝望,而是因为希望;不是因为挫折,而是因为潜在的可能,所以才觉得它美丽。因为在种种不确定中努力抓住自己潜在能力的衣襟一角,从而为明天做准备,所以觉得它美丽。 这种痛苦真的不是一种负担,而是成长的动力。所以,年轻的你,就连痛苦也是美好的。 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小小的失败而受挫,这是为了能够拥有更完美的人生而必然经历的过程。中国伟大的作家鲁迅曾经这样说过: “十条路,纵然去掉九条,哪怕只留下一条路给你,也已经足够了。”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你的魔镜。 我希望它就像白雪公主童话故事中的那面镜子一样,当你问它“魔镜啊魔镜,谁是这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呢”时,它能回答你:“就是你呀。” 不管现在的你正经历怎样严重的挫折,它能够以低沉有力的声音鼓舞你,告诉你在残酷的现实中,还为你留着那一种最美好的可能。 现在该你来读这本书了。跟这本书诉说你的故事,利用这本书,用“留给自己的一种可能”来照亮你自己的路。 是了。答案就在你的手中。 书评(媒体评论) 人到中年的金兰都先生和20多岁的人息息相通,比年轻人更了解青春,深晓其中的苦恼和选择之痛。他深入浅出情深意切的洞见,囊括了人生青年时代的身心苦闷和升华之道。如果你正年轻,请务必好好读读这本书,举重若轻的智慧,会引导你顺利平安穿越豆蔻青涩,并卓有成效地开启今后的幸福之门。如果你已走过青年时期,也请读读这本书。因为从本质上讲,只要生命存在一天,你就依然年轻。 ——著名作家 毕淑敏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是一本好书。每个人在最初都有着一样的本质,但都在随着环境慢慢改变……大概我也如此吧,读着这本书,我想在接下来的生活里重新审视自己和周围,寻找自己。 ——东方神起 金在中 青春,不只是一个年纪,而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好奇丶探索丶迷惑丶不安丶易于快乐丶也易于忧伤。这本书,是写给那些18或80岁,仍处于“青春期”的朋友。 ——台湾畅销书作家 王文华 真想立即推荐给我读大学的女儿读一读这本书。 ——中新社重庆分社社长 李安江 从没有一本书能让我流下这么多的眼泪。仿佛书中的文字一个个活了过来,轻拍我的肩膀。感到有人安慰和激励我,使我想落泪,又想微笑。 ——学生,短尾巴 这本书就像我二十岁的时代的最后标记。当我在车里阅读序言的时候,我的反应吓到了老公,因为我竟难以自已地大哭起来。 ——国企工程师,丫丫 合上这本书的最后一页,我拿着这本书走进了女儿的书房。我希望女儿能够阅读这本书,被这本书打动,能够跟我坐下来面对面地谈谈。我建议母亲们都读一读这本书,然后试着和自己的孩子聊聊吧。 ——媒体从业者,阿文 “其实我也考过公务员,考过研究生。经历过你们正经历着的一切,爱情、梦想、挫折、迷茫、择业……25岁那年我刚毕业,父亲癌症突然晕倒住院时,又传来了乡下奶奶过世的消息,同年爷爷过世……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11个月内我主持了三次葬礼…… 这就是我的青春。” ——成年人 金兰都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