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旅游温泉
1.2.2 研究地域——云南中东部
1.3 国内外温泉旅游研究进展
1.3.1 国外温泉旅游研究进展
1.3.2 国内温泉旅游研究进展
1.4 云南旅游温泉研究及开发
1.4.1 云南温泉及旅游温泉概况
1.4.2 云南温泉旅游研究进展
1.4.3 云南旅游温泉开发状况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与思路
1.5.2 研究方法与手段
第2章 旅游温泉与空间结构的理论基础
2.1 旅游温泉类型
2.1.1 旅游温泉地质成因分类
2.1.2 旅游温泉的温度、流量、水质分类
2.1.3 旅游温泉的规模、品质分类
2.1.4 旅游温泉的旅游地质资源特征分类
2.1.5 旅游温泉的旅游开发价值分类
2.2 旅游空间结构
2.2.1 旅游空间结构概述
2.2.2 旅游空间结构的理论基础
第3章 云南中东部旅游温泉区域环境及开发
3.1 云南中东部旅游温泉的区域环境
3.1.1 交通位置及经济概况
3.1.2 旅游环境
3.1.3 地形地貌特征
3.1.4 气候与气象环境
3.1.5 水文环境
3.1.6 地质环境
3.2 云南中东部旅游温泉的开发概况
3.2.1 旅游温泉资源概况
3.2.2 旅游温泉的开发状况
第4章 云南中东部旅游温泉类型与特征
4.1 云南中东部旅游温泉的类型
4.1.1 旅游温泉分类的原则
4.1.2 旅游温泉分类依据及相应分类
4.2 云南中东部旅游温泉特征
4.2.1 旅游温泉地质特征
4.2.2 旅游温泉品质特征
4.2.3 旅游温泉旅游地质特征
第5章 云南中东部旅游温泉的空间结构
5.1 旅游温泉单元划分
5.1.1 划分原则
5.1.2 旅游温泉单元
5.1.3 旅游温泉区划
5.2 旅游温泉单元等级体制和空间结构
5.3 旅游温泉空间结构类型
5.3.1 中低温旅游温泉域
5.3.2 旅游温泉区
5.3.3 旅游温泉带
5.3.4 旅游温泉区段
5.3.5 旅游温泉群
5.4 旅游温泉空间结构特征
5.4.1 空间结构分布特征
5.4.2 空间结构特征
第6章 云南中东部旅游温泉的旅游价值评价
6.1 评价原则
6.2 评价理念与评价指标因子的选取
6.2.1 评价理念
6.2.2 评价指标因子的选取
6.3 评价方法
6.3.1 定性评价方法
6.3.2 定量评价方法
6.4 评价结果
第7章 云南中东部旅游温泉的整合开发策略
7.1 云南中东部旅游温泉开发典型示例
7.1.1 天然温泉开发发展型——以安宁温泉为例
7.1.2 钻井采引地热水发展型——以滇池海埂段为例
7.2 云南中东部旅游温泉整合开发策略
7.2.1 整合开发理念
7.2.2 基于旅游温泉“三域基础结构模式”的整合开发策略
7.2.3 基于旅游温泉开发模式构想的整合开发策略
7.3 云南中东部旅游温泉的环境保护策略
7.3.1 旅游温泉开发利用的环境问题
7.3.2 旅游温泉可持续开发利用策略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