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诸子百家/青少年读图百科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璞中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经典著作

孔子并不是一个热衷写书的人,他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整理者和叙述者,他并没有抛弃在他之前的文化成就,另起炉灶重新创立一套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而是将他的创造寓于对前人文化成就的传承之中。

六经

孔子教育学生大概包括六种学问: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种学问被称为“六艺”。六艺各自有它们所依托的经典。诗学所依托的经典是《易经》;书学所依托的经典是《尚书》;礼学所依托的经典是《礼经》;乐因为是用来演奏的,是否有记录成文的经典则存在争议;易学依托的经典是《易经》;春秋学所依托的经典是《春秋》。这些典籍在孔子之前就已经有了,但是在孔子的时代,很多学问开始只是口耳相传,因此很多典籍的内容并不规整。这些经典经孔子重新编订、解释,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后来被称为“经”,经有“常”的意思,即被认为其中包含不变的常道。汉唐以来,儒家的主要经典就是“五经”。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0余首,故又名“诗三百”。《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各地的民间歌谣,雅是指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指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乐歌。

《尚书》

《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历史文献之一,是夏商周三代官方文献的汇编。分为《虞书》(记录上圣王尧舜的政绩和言论)、《夏书》(夏朝官方文献的汇编)、《商书》(商代官方文献的汇编)、《周书》(西周官方文献的汇编)等几部分。《尚书》经过孔子的重新编订,突出体现上古圣王治国安邦的智慧。

《礼经》

《礼经》是记录古代传统礼仪程序和制度的书。现在所见十三经中的《仪礼》并非孔子时代《礼经》的全貌。上古的《礼经》应该包括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上古的《礼经》的内容应该分散在现在的“三礼”之中,即《仪礼》、《周礼》、《礼记》。

《易经》

《易经》起源很早,据说早在传说中的伏羲氏(大约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原始部落时代)时代就有了。《易经》本来是用于占卜的书,经过历史的传承和丰富,到孔子的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其中道德修养和治理社会的道理。《周易》是指在周代经周文王和周公完善的《易经》。《周易》由60个卦组成,其道理涉及人生社会的各个方面。孔子对《周易》作了“传”(古代的解释经典的文字),更加明确地阐明了《周易》的道理。

《春秋》

《春秋》本是鲁国的编年史,后来由孔子重新修订,并融入了对历史事件褒贬评价,在这些褒贬中蕴含着孔子深刻的政治思想。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而蕴含深刻的意义,被后人称为“微言大义,春秋笔法”。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详细记录的“传”,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论语》

现在我们可以了解孔子的思想最直接的经典是《论语》。《论语》并不是孔子所著,而是孔子的弟子(或者再传弟子)记载孔子和孔子弟子们言行的书。《论语》大约在孔子身后100年左右的时间里被编订成书,是学习孔子思想可信的资料。历史上注释《论语》的学者非常多,其中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宋代的朱熹,朱熹解释《论语》的书叫做《论语集注》,是学习《论语》比较好的教材。

此外,很多关于孔子言行的记载也散见于《孝经》、《孔子家语》、《礼记》等书籍中,也可以作为研究孔子思想的参考资料。

性善与仁政——孟子

人物名片

姓名 孟轲,字予舆

身份 战国中期邹国(大约在今天山东省邹城附近)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生卒年代 前372~前289年

主要思想 人性善、求本心、行仁政、大丈夫  经典著作 《孟子》

◎孟子生平

关于孟子的身世,流传下来的不多,但关于孟母教育孟子的故事流传很广。《韩诗外传》、《列女传》等书载了“孟母断织”和“孟母三迁”的故事,成为流传千古的教子佳话。孟子的母亲仉(zhang)氏,被公认为中国历史上教子有方的母亲的典型。

孟母三迁

孟子的父亲去世得很早,教育儿子的重担就落在了孟母一个人的肩上。孟子幼时家离墓地很近,他常常学着办理丧事的人嚎哭,他母亲认为这样不能让孩子学好,于是搬迁到集市旁边。但是年幼的孟子又做学商人卖东西的游戏,甚至还学习屠夫杀猪的样子。孟母又担心孟子不能学以成才,于是又搬家到学堂旁边。

从此,孟子就开始学着读书人行礼仪,诵诗书。他母亲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他们就在那里住了下来。孟子在良好的环境下长大,博学多才,终于获得大儒的名望。

盂母断织

孟子小时候,有一次在朗读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织布。孟子受其影响而走神,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又开始吟诵。他的母亲知道他忘记了,叫住他问道:“为什么要中间停顿?”孟子回答说:“忘记了,后来又记起来了。”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子割断她正在纺织的布说:“布割断了,还能再接上去吗?”意思是说,做事要专心致志,如果半途而废,那么就前功尽弃了。从此之后,孟子读书就更加专心了。

孟子游说诸侯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约有100年左右。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战国时代官名,授予非本国人员而在本国当官的人)。孟子虽然游说于诸侯之间,但是他从来没有趋炎附势地奉承统治者。他希望统治者采取他的仁政理念,如果不被采纳,他就一走了之,并不贪图享受。

孟子曾经来到齐国游说齐威王,希望齐威王能够实行仁政。但是在列国争霸的战国年代,诸侯们首先关心的是通过富国强兵,增强自己在战争中的实力,孟子的主张显然是不被信从的。尽管如此,齐威王为了树立自己礼贤下士的形象,赐给孟子大量黄金。但是孟子却果断地拒绝了齐王的馈赠并离开了齐国,他说齐王不能听从自己的建议,他就没有理由收取齐王赠送的黄金,因为他背井离乡,游说诸侯,目的并不在于个人的富贵显达,而是为了实现仁政的理想。他通过自己的行动印证了自己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我生活贫穷地位低下的时候,不会放弃我的道德信念;如果我富贵了,我也不会浮华奢侈而忘掉理想;威严和武力不能强迫我改变我的信念和节操。这样才算是大丈夫。)

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公孙丑等人著书立说。

P016-021

目录

第一篇 先秦诸子

 仁者爱人——儒家

 至圣先师——孔子

 性善与仁政——孟子

 性恶与礼法——荀子

 道法自然——道家

 反者道之动——老子

 逍遥放达——庄子

 兼爱救世——墨家

 兼爱与非攻——墨子

 严刑峻法——法家

 严刑峻法——韩非

 辨析名实——名家

 合同异——惠施

 离坚白——公孙龙

 运筹帷幄——兵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武

 五德终始——阴阳家

 五德终始——邹衍

 纵横捭阖——纵横家

第二篇 汉唐大儒

 天人感应——董仲舒

 文化的自觉——韩愈

第三篇 魏晋玄学

 万物以无为本——王弼

 独化与逍遥——郭象

 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与阮籍

第四篇 佛家智慧

 明心见性——慧能

第五篇 宋明理学

 理学宗主——周敦颐

 关学宗师——张载

 仁者气象——程颢

 穷理主敬——程颐

 集大成者——朱熹

 心学之祖——陆九渊

 良知之学——王阳明

序言

学术思想体现了一个民族最深刻的智慧,是走进民族精神家园的必经之路。“诸子百家”这个词反映了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文化的繁荣。诸子和百家这两个词往往是合在一起说的,但是意思并不完全相同。诸子是指那些有系统独立思想,能够成一家之言的圣贤、学者和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庄子、孟子、朱子等;百家则是指众多的思想流派,如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子侧重指人,百家侧重指学派。但两者常常不能分开,因为一个学派必须有一个或多个灵魂性的人物,这些人为这个学派创立核心的观念和精神,然后才能使得这一学派的思想传承和发展。比如,孔子创立了儒家,老子创立了道家等等。

诸子百家有狭义和广义的说法。狭义的诸子百家仅仅指先秦时代的思想家及其学术流派,这是诸子百家最初的意思。“百家”的提法早在先秦就有,《庄子·天下篇》说:“悲夫!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感叹当时众多的思想流派思想杂陈,莫衷一是,无法达到相互之间的贯通。正式提出诸子百家的则是汉代班固撰写的《汉书·艺文志》。《汉书·艺文志》把自古流传下来的学问分成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略,其中诸子略主要记述了先秦诸子的著作目录。班固总结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这九家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思想学术大繁荣的时代,众多的学术流派何止九家,班固只是选择比较重要的叙述罢了。

到后来,诸子百家泛指那些能够成一家之言的学者及其形成的学术流派。本书介绍的是广义上的诸子百家,即选择在中国文化史上能够成一家之言的圣贤哲人、思想家而叙述之。本书在尽量做到浅显易懂的同时,还充分体现出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以满足广大青少年读者的阅读要求。当然,要想真正进入诸子百家的思想殿堂,必须要同时阅读诸子的著作,因此我们特意列出每一位思想家的经典著作,希望为读者的进一步学习提供指导。

内容推荐

《诸子百家》由璞中编著,本书介绍的是广义上的诸子百家,即选择在中国文化史上能够成一家之言的圣贤哲人、思想家而叙述之。《诸子百家》在尽量做到浅显易懂的同时,还充分体现出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以满足广大青少年读者的阅读要求。当然,要想真正进入诸子百家的思想殿堂,必须要同时阅读诸子的著作,因此我们特意列出每一位思想家的经典著作,希望为读者的进一步学习提供指导。

编辑推荐

我的第一本人文百科!

《诸子百家》由璞中编著,介绍了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及经典著作。这是一本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书,内容权威、文字鲜活、穿越古今……全书用一幅幅精美图片向青少年朋友展示:中国古人的生活如此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如此博大精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4: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