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精)》从放射性废物的来源、分类到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及放射性废物的回收利用,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放射性废物处理、整备、贮存、处置及回收利用的理论、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全书注重理论和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书作者刘坤贤、王邵、韩建平和张燕春多年来从事放射性废物处理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本书是他们在多年的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综合了国内外本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编纂而成,实属难得。
本书对于从事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专业的生产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了解、掌握和应用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理论和技术,指导生产和应用将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本书对大、专院校师生也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精)》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原理、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核能及核燃料循环、放射性废物的特性、放射性废物来源及分类、放射性废物管理;放射性气体废物的处理;放射性废液的凝聚沉淀、蒸发、离子交换和膜分离处理;中低放废液的水泥固化、沥青固化和塑料固化处理;高放废液的固化和分离一嬗变处理;放射性有机废液和含氚废液的处理;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放射性废物的暂存;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和深地质处置;放射性废物的回收利用技术。
刘坤贤、王邵、韩建平和张燕春主编的《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精)》可供从事放射性废物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参考使用。
第1章 绪论
1.1 核能与核燃料循环
1.1.1 核能
1.1.2 核燃料循环
1.1.3 核反应堆
1.1.4 核燃料后处理
1.2 放射性废物来源
1.3 放射性废物的分类
1.3.1 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放射性废物分类
1.3.2 我国的放射性废物分类
1.4 放射性废物的主要特性
1.4.1 放射性废物的核素组成
1.4.2 放射性废物的放射性及衰减特性
1.4.3 放射性废物的放射毒性
1.4.4 放射性废物的热效应
1.4.5 放射性废物的辐射化学特性
1.5 放射性废物管理
1.5.1 放射性废物管理方法
1.5.2 放射性废物管理基本原则
1.5.3 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前管理
1.5.4 放射性废物的处置
1.5.5 放射性废物最小化
参考文献
第2章 放射性气载废物的处理
第3章 放射性废液浓缩净化处理
第4章 中、低放废液整备
第5章 高放废液的处理与整备
第6章 放射性有机废液和含氚废液的处理与整备
第7章 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与整备
第8章 放射性废物的暂存
第9章 放射性废物的处置
第10章 放射性废物的回收与利用
附录I 放射性废物固化体长期浸出试验(GB 7023一1986)
附录Ⅱ 混凝土收缩与质量损失试验rEJ 914--2000(附录A)]
附录Ⅲ 沥青针入度测定法(GB/T 4509~1998)
附录Ⅳ 沥青软化点测定法(GB/T 4507~1999)
附录V 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GB/T 267--1988)
附录Ⅵ 重锤自由落体冲击试验方法(EJ 1186--2005)
附录Ⅶ 玻璃导热系数试验方法(JC/T 675~1997)
附录Ⅷ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实验方法[E] 914--2000(附录C)]
附录Ⅸ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 2419--2005)
附录X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 17671~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