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得刚好,这是郭德纲式幽默,也是郭德纲的人生态度。“我”争者人必争,极力争未必得。我让者人必让,极力让未必失。真放肆不在饮酒放荡,假矜持偏要慷慨激昂。万事留一线,江湖好相见。
他亲笔讲述人生四十年的江湖过往,你能看到行文冷静、处变不惊的他,也能看到当年语言犀利、口无遮拦的作者,同样能看到一个才华横溢的作者。
《过得刚好(精)》是一本拒绝传递任何价值观的闲书,充满了作者独有的诙谐和幽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过得刚好(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郭德纲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过得刚好,这是郭德纲式幽默,也是郭德纲的人生态度。“我”争者人必争,极力争未必得。我让者人必让,极力让未必失。真放肆不在饮酒放荡,假矜持偏要慷慨激昂。万事留一线,江湖好相见。 他亲笔讲述人生四十年的江湖过往,你能看到行文冷静、处变不惊的他,也能看到当年语言犀利、口无遮拦的作者,同样能看到一个才华横溢的作者。 《过得刚好(精)》是一本拒绝传递任何价值观的闲书,充满了作者独有的诙谐和幽默。 内容推荐 《过得刚好(精)》是郭德纲亲笔作品,讲述人生四十年的江湖过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迄今为止,唯一人生回顾,荣辱浮沉,冷暖自知,自浊自清自安然。书中的文字记录了他这些年的心路历程以及对人生、相声艺术、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行文冷静,不煽情,不夸张,不做作,不隐瞒,不回避。 《过得刚好(精)》有着极其鲜明的郭式风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妙语连珠,文字独特,语言幽默风趣,读之不禁令人捧腹,为我们营造了一份无与伦比的阅读快感,这份快感和他的相声作品一样过瘾。即使面对着台下无人的惨淡局面,郭德纲依然保持着他的幽默感。 目录 自序:人在江湖 第一部分 鱼龙夜话 男人四十 我与我师 我与张文顺 我与于谦 德云后台 第二部分 江湖梦眺 高雅与低俗 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 “反三俗” 我要“反三俗” 停滞的不是相声,是演员 相声圈 天津同行 曲艺笔记 专家 艺人 大鹏 曲艺的衰落 红桥旧事 “骂人”指南 艺术家 相声世界 你是“黑社会” 角色 友人来访 聊天 师徒 第三部分 旧巷斜阳 读书 江湖 人生 戏语 偶感 北京 共勉 故事 微言 是非 名利 传统 心泪 曲目 前辈 旧事 第四部分 似水流年 菜园小记 鸡犬不宁 修身养性 岁月 拉黑秘语 “毁”人不倦 “骂人”指南 围了个脖 偷拍 出走 途中 出国 第五部分 马过梨园 第六部分 一本正经 段子 相声史话 代后记:感恩 试读章节 2013年春节,我和于老师第一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如我所料,争议非常大。 说到底相声还是为相声观众准备的。很多观众从来没听过相声,头一天听相声,就让人接受是不可能的。还是那句老话,您还茹毛饮血呢,我跟您探讨什么满汉全席啊。 我在相声行业里待了这么多年,鼓励和谩骂伴随着成长,如同一日三餐。夸和骂围绕着我每天的生活,一丁点儿影响都没有,相声是说给自己人听的,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喜欢。你花三千万、花一个亿拍一个电影,我就不喜欢,你不能杀了我吧?你不爱吃猪下水,但并不影响小肠陈成为百年老店。但因为你不喜欢吃,就天天堵着人家门口骂街,这就没有道理了。 很多人替我起誓,郭德纲这辈子绝对不上春晚。但说句良心话,我从来没说过这句话,可以查我做过的任何专访。 一个好的相声艺人,必须要懂得适应不同的演出场合,春晚、庙会、慰问、体育场商演、小剧场都有不同的技巧和表现手法。在不同的场合必须有不同的表演形式和节目,比如说今天环卫局找我了,我去给人演一个宣传环卫工人的作品,我站那儿说,就不用考虑计生委的意见。我在这儿演完了,然后门口一帮看山东梆子的骂街,那是他们的事,我今天这场演出是为了满足环卫局的工人。 在我之前的节目可以抻时间,在我之后的节目也可以抻时间,唯独我的节目不能超过规定的时间。因为那个时间既关系到后面的节目的生死问题,也关系到十二点撞钟的时间。我多说十秒,后面的节目就必须拿掉一个大腕儿。人家排练了仨月,因为你多说几句话就给人摘了,你觉得合适吗?所以必须可丁可卯,我必须要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我的任务。现场第一排坐着一个人,他给我举着时间牌子,我必须赶在十七分钟内说完所有东西。这是违反艺术规律的,但在这个舞台上,这是合乎规律的。之前我在大连演过最多十万人的体育场,大小各个场合我都试过了,知道怎么表演,唯独春晚的舞台我没演过,所以我要试一试。我那个节目开始十分钟后,就一分钟举一次牌子。我得一边瞧着表,一边说着相声,脑子里还得想哪些段子不能要了,.随时删词。这个删词不是删几句话那么简单,比如说这个段落里这几句话不能要了,会占五秒钟,把这个删了之后,后面的话怎么能对到一块儿,还不能让观众听出来乱,这等于是随时创作。 我以前在一些节目里讽刺过一小部分冒充相声的电视相声,但并不代表我否认了所有的电视相声,比如马季、侯耀文等老先生就创作了很多好的电视相声作品。我也从来没有说过电视不能上相声,这是错误的。电视为相声的广告宣传起了很大的作用,它就像一个广告的前沿阵地,告诉观众我们的相声如何好,你要真想看,就请到我们相声的剧场来买票。这一点必须弄清楚,电视就是快餐。下午四点钟饿了,到肯德基或麦当劳去买个汉堡吃,因为离晚上六七点钟吃饭还有段时间。这样,它的作用就达到了。你不能进了肯德基说要一个佛跳墙,给我炒十个菜,蒸点儿大闸蟹,那儿不会有的。你指着肯德基出佛跳墙,那是你的问题。 我希望能通过电视让更多观众了解相声。我那天看网上的评论都乐了。有人说现场都乱了,好多观众喊“吁”,这是往下轰郭德纲啊,春晚演砸了。其实这是一百多年来天津听戏的叫好方式,资深观众才有这个状态,可是有人听完说这就是起哄。 有资深观众说了,春晚的节目看得不过瘾,很多段子已经听过了,这可以理解,这也是正常的。只给我十几分钟,跟剧场里的四五十分钟根本不是一回事儿,根本伸不开腰的,电视对相声的发挥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探讨相声的魅力,我们回到剧场、回到茶馆里面再探讨。 还有人拿我跟赵本山老师比较,我特别不愿意。赵老师几十年来在这个舞台上给观众带来的欢乐,功不可没,我不能比。而且艺术种类也不一样,人家是小品,我们是相声。要拿我跟说相声的去比,我倒很愿意,但不能说是语言类的,就得一起比。四个主持人也是语言类的呢,这个东西不能比,更不必去比。人家很辉煌,我在这个舞台是个新人,我以后如果被替代,也是很正常的事,春晚舞台日后会发生什么故事都难以预知。我可能一辈子上一次,也可能上好几十年,这都是没准儿的事,不是我能左右的。 很多人问我明年还上不上春晚,这我说了也不算啊。上春晚这件事情就是人家觉得你合适,你也觉得你有合适的节目,那就上呗。没合适的就别上了,人生也不是就这么一种方式,还有很多其他的平台能让观众开心。我知道我是干吗的就得了。 …… P16-18 序言 要出书了。 有人说要出书先出事儿。我也没出事儿,倒是把书出了。 我在私底下是一个特别无趣、乏味的人,喜欢待在书房里写字、听戏、看书,没有别的爱好,不抽烟,不喝酒,当然,也不喜欢烫头。 如果我不做艺人,最大的愿望是做文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和黄金屋我都没遇到,但我依然爱看书,也爱写字。几张纸,一支笔,将心中事写下来,我觉得很快乐。 回头翻看这些文字的时候,也许这些事情都已经显得不再重要了,但是我很感慨,从中能看到我这些年的心路历程。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风雨踏歌行。江湖子弟,拿得起来放得下。放不下,也得放。活一百岁的没几个人,开心就笑,不开心待会儿再笑。高高兴兴比什么都强,跟谁较劲都是跟自己较劲。一辈子,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首先,这本书并不是一本系统写作的人生自传,仅仅是把我这些年写的文章整理出版。这些文章记录了我这些年的经历和心路历程,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心态。 大部分文章存于文档,唯有二十八篇录于博客。输密码登录,打开文件。尘封三载又逢天日,抚案追昔不胜悲凉。这些年经历了太多事儿,远远超出了一个艺人的负荷能力。品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观荣辱纷争、死走逃亡,自浊自清自安然。台上笑传千万,台下苦闷凄惶。 整理、分类、筛选、修改,反复校对,我希望我的文字能在满足你们对我合理的好奇心的同时,还能存在一点点其他的价值,也许是阅读的快乐或者其他,但如果您希望能在我的书中获得高深的知识或者思想,我猜您只能失望而归,这是一本拒绝传递任何价值观的闲书,我还是说相声的草根艺人郭德纲。别人都说我们是草根。什么叫草根?其实草根很便宜,人参、灵芝、冬虫夏草,都是这些不上档次的东西,我们比不了人家大棚里的香椿芽、韭黄。 在这本书出版之际,我已经四十岁了。八岁从艺,至今已经三十多年。 最初书名叫《人在江湖》,后来我接受本书编辑的建议,换了一个书名,也就是你们看到的《过得刚好》。一路走来,经历各种坎坷、各种不顺和阻碍,终于我也看到了花团锦簇,也看到了灯彩佳话。那一夜,我也曾梦见百万雄兵。 万幸,我一直在做我喜欢的事情。现在的生活我很满意,就像你们看到的书名一样,过得刚好。如果说我还有什么追求和愿望的话,那就是我希望能说一辈子的相声,等到八十多岁还能跟于谦老师站在小茶馆的舞台给大家说相声。那时候,估计我的头发都掉光了,于老师的头发也自了,~脑袋的自毛,还烫头,跟喜羊羊似的。我不指望天塌地陷,地球都毁灭了,还有我的~段相声在宇宙间飘荡,那是扯臊。 功名富贵,人间惊见自首;诗酒琴书,世外喜逢青眼。市争利朝争名,伶逐势恶逐威。且看沧海日、赤域霞、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潇湘雨、彭蠡烟、广陵涛,奇观宇宙但赏何妨?我争者人必争,极力争未必得;我让者人必让,极力让未必失。真放肆不在饮酒放荡,假矜持偏要慷慨激昂。万事留一线,江湖好相见。 如果,这本书您没看懂。 那么,再买一本。 郭德纲 癸巳春于墨尔本 后记 代后记:感恩 2010年9月12日,德云社剧场。 场里场外,一片沸腾。 狭小的后台,百余人聚于一堂。 五世同堂,热闹非常。 下午六点,焚香祭祖。 正中是祖师爷,左右配享是张、侯二师。 德云老少,依次祭拜,此情此景,感人肺腑。 晚七点一刻,演出开始。 发四喜锣鼓中,演员们顺序登场。 听着震耳欲聋的掌声和喝彩声,后台许多人潸然泪下。 我稳定住情绪,昂首走向舞台。 我的舞台。 我的相亩。 我的观众。 我爱你们!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艺人,难得诸君喜爱。 我能做的无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只要你们需要,我会说到死。 感谢纲丝。 感谢观众。 感谢德云老少对我的支持。 感谢退社诸位曾经给我的关爱,希望你们鹏程万里。 如果纲丝们愿意,明年9.12可以搞一个纲丝节。 我挺愿意。 2010年9月12日,德云社剧场复演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