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意识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方法
第二章 晚明社会文化与学术思潮
第一节 晚明政治与社会概述
第二节 批判思潮的多元涌现
第三节 闽南地域文化与学风
第三章 黄道周日常生活世界及其思想演进
第一节 少年异禀与放浪不羁的文士之风
第二节 青年才俊与学术批判的锋芒
第三节 “道尊于势”与儒者的铮铮风骨
第四节 礼学经世与“不可为而为之”的外王实践
小结 一个儒者的问题意识及学术理路的追寻
第四章 “弥纶天地。统括天人”——黄道周易学与阴阳五行思想
第一节 易学源流以及黄道周的问题意识
第二节 “本于天地,准于日月”——黄道周的易学思想
第三节 “天人感召,阴骘相协”——黄道周与阴阳五行说
小结 天学建构的特质
第五章 “凡人学问,处处要从心性中来”——黄道周心性论思想
第一节 晚明“无善无恶”论以及黄道周的问题意识
第二节 “阴坠于佛,以显争于禅”——黄道周对宋儒道统论之批判
第三节 “气有清浊,质有敏钝,自是气质,何关性上事”——黄道周性本论
第四节 “做圣贤人,不吃便饭”——黄道周工夫论
小结 人学的内在建构
第六章 “欲达天道,顺人情。则舍孝何以乎”——黄道周礼学思想
第一节 晚明礼学崛兴以及黄道周的问题意识
第二节 “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黄道周对“礼”之宇宙本体论阐释
第三节 “孝为教本,礼所由生”——黄道周对《孝经》的阐释
第四节 “爱、敬者,礼乐之本,中和之所由立”——黄道周重建儒家礼秩世界的实践路径
第五节 “君臣之伦通于绝域,朋友之道喻于极贯”——黄道周论“朋友”一伦之于君臣伦理的意义
小结 人学的外在建构
第七章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黄道周史学思想
第一节 “经以制心,史以制事”——“经史并重,以史证经”的方法论
第二节 “据实直书”与“天人相与”——史学的价值论
第三节 “事必有因,机须待触”——史学的经世功能论
小结 建构天人之学的实学指向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黄道周的批判意识与经世实用之学
第二节 黄道周的学术影响及其历史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黄道周生平大事年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