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为你所谓的“不值得”的工作而抱怨不已吗?你还将“这不关我事”挂在嘴边吗?你还将自己视做公司内部的一个冷漠的“旁观者”吗?你还在职场上盲目地向前冲而疲倦不已吗?你还胆怯于领导给予的压力和高难度工作吗?你还在自满于并不理想的业绩吗?你还苦恼于自己被公司制度束缚而不得大展拳脚吗?
《优秀员工主动工作的24堂课》将一一解答这些问题,不仅解决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困难,同时还有助于缓解工作的艰辛和障碍带来的精神压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主动精神,将主动精神提升为一种战略思想和成功哲学。本书由武敬敏编著。
《优秀员工主动工作的24堂课》以24堂课的形式讲解工作中需要的主动精神,帮助读者解决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同时还有助于缓解工作的艰辛和障碍带来的精神压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主动精神,将主动精神提升为一种战略思想和成功哲学。
《优秀员工主动工作的24堂课》适合企事业单位员工和高校师生参阅,尤其适合作为企业内部培训和高校职业化培训的教材。本书由武敬敏编著。
职场野心是一股鼓励自己的力量。对权力的向往并不是什么坏事情,适时地表现出自己的野心,激励自己努力朝着心中的目标前进,必定能够为我们的职场人生带来极大的收获。
外表温文、满脸笑容的吴士宏曾经是北京一家医院的普通护士。用吴士宏自己的话说,那时的她除了自卑地活着,一无所有。她自学高考英语专科,在她还差一年毕业时,她看到报纸上IBM公司在招聘,于是她通过外企服务公司准备前去应聘,在此前外企服务公司向IBM推荐过好多人都没有被聘用,吴士宏虽然没有高学历,也没有外企工作的资历,但她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绝不允许别人把我拦在任何门外”,结果她被聘用了。
靠着这种不断进取的精神,吴士宏顺利地迈入了IBM公司的大门。进入IBM公司的吴士宏不甘心只做一名普通的员工,因此,她每天比别人多花6个小时用于工作和学习。于是,在同一批聘用者中,吴士宏第一个做了业务代表。接着,同样的付出又使她第一批成为本土的经理,然后又成为第一批去美国本部从事战略研究的人。最后,吴士宏又第一个成为IBM华南区的总经理。这就是多付出的回报。
1998年2月18日,吴士宏被任命为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全权负责包括香港在内的微软中国区业务。据说为争取她加盟微软,国际“猎头公司”和微软公司做了长达半年之久的艰苦努力。吴士宏在微软仅仅用7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年销售额的130%。
在中国信息产业界,吴士宏创下了几项第一:她是第一个成为跨国信息产业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的内地人;她是第一个在如此高位上的女性;她是第一个只有初中文凭和成人高考英语大专文凭的总经理。在中国经理人中,吴士宏被尊为“打工皇后”。正是这种不安现状、主动晋升的进取精神,成就了吴士宏事业上的辉煌。
超越和进取是一种拒绝平庸的生活态度,也是一份挑战自我的人生宣言。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我们可以说,不想当总裁的员工不是好员工。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应当积极进取、主动晋升,不要安于自己当前的职位。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拒绝平庸、赢得晋升呢?这需要我们做好以下的准备:
1.当自己找不到晋升的良机时,始终跟定一个人,等待机会。作为领导层,机会往往很多,在所跟领导的职位获得提升时,自己的事业会跟着出现转机。
2.上升渠道不通畅时,应考虑在公司内部的岗位实现横向调换,设法获得跨部门跨岗位工作经验。
3.当公司内部晋升的可能性不大时,结交一些社会人士,对自己是有极大帮助的。一个人的交际圈有限,但人多之后,交际圈的效用就会显现出来。不是“做事"而是“做成事”
只做事,而没有做成事,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很多人看起来一天到晚都很忙,似乎有做不完的事,却忙而无效:所做的事情没有任何结果。
领导跟小刘说自己想要买一本书,就是太忙没有时间,于是小刘主动申请要替领导买书。小刘先到第一家书店,书店老板说:“刚卖完。”之后他又去了第二家书店,营业人员说已经去进货了,要隔几天才有。小刘又去了第三家书店,这家书店根本没有卖这种书的。 快到中午了,小刘只好回公司。见到领导后,小刘说:“跑了三家书店,快累死了,都没有。过几天我再去看看!”领导看着满头大汗的小刘,欲言又止……
买书是主动申请的任务,买到书是结果,小刘去实践任务,却没有结果,也就是说,他有了苦劳,却没有功劳。不仅如此,他还浪费了半天的时间,而这半天时间老板必须给他支付工资……
其实,只要动一下脑筋,就可以想到许多好主意。如小刘买书,至少有三种方法可以保证他完成任务,把事做成。
方法一:打电话给书店,确定哪一家书店有这本书,再去购买。
方法二:上网查找这本书的信息,向网上书店订购或直接联系出版社邮购。
方法三:到图书馆查是否有这本书,如果有,就问领导愿不愿花钱复印。
这三种方法都可以保证小刘得到书,但他没有这样做。就因为小刘没有将“做事”和“做成事”分清楚,只停留在“做事”(去买书)的阶段,而没有考虑“做成事”(买到书)。而且,他的头脑中也没有“结果思维”,不了解结果的重要性。
主动的员工不只是“做”,还要“做对”、“做好”、“做成”。只满足于“完成任务”的员工不是好员工,好员工应该“得到做事的结果”——这才算得上是“真正完成任务”。
“做事”和“做成事”是有区别的,如果只是简单地做事,不用心,不细致,不看结果,敷衍了事,那就等于在浪费时间,做了跟没做一样。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保证做成事情呢?
1.一个主动做事的员工,必定讲究方法才能做成事。如果一个企业生产出产品,销售人员每天忙着推销,却不看对象、不问方法,看起来是在“做事”,结果可能是一件产品都推销不出去。
2.主动做事要保证成效,一切以“做成事”为最终目的。如果懂得了这一点,就会积极想办法,既看过程又看结果——不仅把事“做”了,还把事“做成”了。P16-19
世界巨富比尔·盖茨评价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的时候,带着崇敬之情说道:“安德鲁·卡内基以他的睿智头脑和主动精神,缔造了一个美国财富神话。他的这种主动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去实现我的财富梦想,使我有了今天非凡的成就。”
这两大处于事业巅峰的财富名人都如此重视主动精神,可见,主动精神对于一个人的事业来说,是多么重要。
197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联邦快递公司也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公司亏损了2930万美元,欠债主4900万美元,随时都有破产的危险。在这个关键时刻,联邦快递公司的员工选择了留下。他们同老板弗雷德·史密斯一样,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对前途满怀希望与信心。他们主动地把自己的前途和利益交给了公司,与之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如今,我们可以举出无数个有关这个公司早期职工自我牺牲的故事来:联邦快递的送货人可以抵押自己的手表来购买汽油;当执法官来查扣鹰式飞机时,职工们把飞机藏了起来……
可以说,员工们这种积极主动的精神,以及让公司先赢的坚定信念,成为联邦快递公司辉煌历史的创造力之一。那么,主动精神对于正在职场上奋斗的工作人员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许多在职场中打拼的人,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疑惑——我为谁而工作?如果,答案是自己时,便会产生一种惰性,产生这样的心理:“我只是在工作而已,我只是在赚钱而已,我只是在生存而已!”这样的员工很难在工作中感受到无与伦比的使命感、价值感和幸福感,而被动地去接受和感知工作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所以,聪明的员工懂得主动积极地去接受自己的工作,认知自己的职场价值。要学会不仅从工作中主动获取“面包”,同时还要在工作中培育“鲜花”,这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财富。在工作中,想要拥有,首先得付出,想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必须得主动。无谓的等待和消极的接受,都是事业成功的绊脚石。光摊开双手去获取,那是乞讨;要争取,就要调动起身体的每一个机能,旋转你的思维,拓展你的视野,运用你的口舌,最主要的就是自己主动地去追逐和掌握自己的理想目标。
无论从事的是怎样的职业,每一份工作都是一笔巨大的资源。用主动精神去勘探和挖掘这种资源则是一种人生态度,是用自己的双手去开创人生和命运的一种重要认识,更是主动为自己踏出一条康庄大道的强悍力量。
思及此,诸位可以参照自身,思考一下,你还在为你所谓的“不值得”的工作而抱怨不已吗?你还将“这不关我事”挂在嘴边吗?你还将自己视做公司内部的一个冷漠的“旁观者”吗?你还在职场上盲目地向前冲而疲倦不已吗?你还胆怯于领导给予的压力和高难度工作吗?你还在自满于并不理想的业绩吗?你还苦恼于自己被公司制度束缚而不得大展拳脚吗?
本书将一一解答这些问题,不仅解决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困难,同时还有助于缓解工作的艰辛和障碍带来的精神压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主动精神,将主动精神提升为一种战略思想和成功哲学。
选择一份工作,就是选择一条前进的道路,这条道路要凭借我们自己去开拓进取,主动承担事业中的荣誉和挫折,将它们视做工作中理所当然的一部分。不要逃避,不要退缩,主动承担,勇于进取!
最令人鼓舞的事实,莫过于人类确实能主动努力以提升生命价值。
——梭罗
积极主动是每一个追求成功的人所必须具有的人生态度。
——维克托·弗兰克
不要让事情找上你,应主动对事情施加影响。
——李开复
一个优秀的员工永远不会缺乏主动工作的精神,他永远都会保持自动自发的精神,他们懂得为自己负责,更懂得要为领导负责,为公司负责。
——源自于《致加西亚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