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都希望孩子不要成为自己的翻版或是延伸,而是一个与我们有着不同性情、不同品位、不同感知、不同期望、不同梦想的独立个体。
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自立的人,就是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亲身经历各种问题带来的思考与抉择,在自己的错误中得到成长,让他们的依赖感降到最少,成为一个真正有责任感的人。的确,独立性就是一个人获得快乐、自信和成功的源泉,而这也是每个家长培养孩子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可是,这样的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我清楚地记得,与一位中学好友聊天时,她曾诉过这样一些苦:
甜甜就是我的最爱,她是我们夫妻俩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才怀上的。我们都很爱她。为了女儿,我更是辞去了稳定的工作,一直待在家里,辛辛苦苦地把她带到1岁。
几年来,甜甜一直和我睡。早在读小班的时候,我就要求她自己睡一个房间,可是她撅着嘴,央求着说自己还小,要等到上中班才自己睡。我就随了她。后来,到了中班,甜甜又说等到了大班才自己睡。我仍然随着她。然而,到了大班,女儿又说要上了小学才自己睡。我仍然随着她。现在,甜甜就要上小学了,我们特意为她装修好一个房间,但是她仍然不能一个人睡,无论多晚都要等我。
不仅如此,平时甜甜也总是喜欢缠着我,不管什么事都要来找我,从来不找别人,甚至是她的爸爸。看到女儿这样的表现,我经常跟她说。你已经长大了,要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有些事情还要学会自己去处理,不能什么事情都依赖妈妈。但是,甜甜听了,依旧是一副老样子。
对此,我想尽了很多方法,甚至还会打她、骂她、恐吓她,不过也都不管用。我应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我把孩子宠坏了?大人放开了,孩子才放得开从这位同学的诉苦中,我听出了她的心结在哪里。她说的第一句话“女儿是我的最爱”和最后一句话“是不是我把孩子宠坏了”已经道出了问题的根源。
我对她说,你对女儿的爱已经超出了有利于孩子健康发展的范围,不是在满足她作为一个儿童的需求,而是在满足你作为一个妈妈的心理需求。看着女友疑惑的表情,我又问她:“你是不是经常告诉女儿‘你已经长大了,要有自己的一定的肘间和空间了’。”女友点了点头。我说:“其实并非你时时随着你的女儿,也并非她不肯独立,而是你舍不得让她独立。”女友不解地看着我,我继续说:“从现在开始,我建议你不妨先问问你自己,我是不是一个很独立的人呢。试着思考一下下面几个问题。”“女儿已经长大了,需要独立了,不需要你时时处处插手了,你的内心真的舍得吗?”
“除了照顾女儿之外,你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吗?”
“你对丈夫的关注足够维系一个健康的婚姻关系吗?”
“你鼓励女儿独立的时候,是鼓励她独立解决她这个年龄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是随着你的心情,乐意帮助她的时候就一切包办,感觉累了烦了的时候就借着‘独立’的名义把她推开?”
尽管女友没有当面跟我讲,但是数日后的一次重聚,她向我说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原本他们小丽口的日子过得还算甜蜜,可是自打甜甜出生后,她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了孩子的身上。为了照顾孩子,她没有了自己的时间,没有了自己的交际圈,对以前感兴趣的事也变得淡漠了。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聪明伶俐就埋怨没日没夜加班的丈夫管教得少,也很少会像以前那样对丈夫甜言蜜语、嘘寒问暖了。
要孩子独立,父母先学会自立
说实话,女友的这些心事何尝没有说到我的心坎里。有一段时间,我除了照顾年幼的噜噜,无事可做的感觉非常强烈。其实,在不少父母的潜意识里,永远希望孩子是长不大的、依赖父母的孩子。就如这位女友一样,尽管嘴上说 “我不在了,孩子什么都做不了”,而精神上却特别依赖孩子。而父母潜意识里会害怕孩子自立,会担心孩子不再需要自己了,我那上了年纪的老爸老妈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每当电话那端传来老爸老妈的声音时,总少不了“你到多大都是个孩子……“还向我撒娇呢”之类的牢骚话。也许对父母来说,无论孩子长多大,20岁也好,30岁也罢,孩子终究是孩子。
在漫长的人生中,父母和孩子亲密无间的时间长也不过八九年t这是怎样一段转瞬即逝的短暂时光呢?但是,无论父母对孩子的爱有多深t都不应该把孩子永远庇护于自己的翅膀之下。当然,用打、骂,甚至是恐吓的方式来促使孩子独立,只会适得其反。殊不知,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会爱上那个心仪的人,离开父母的时间也会变得更长。所以,要使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最基本的问题在于你的内心。你应该先调整好自己,学会自立,然后再鼓励孩子自己做一些事情,慢慢地独立。P3-6
Part 1 鼓励孩子自立:也许你不优秀,但你得自己走
家长们都会遇到的麻烦事
一句话的力量:鼓励孩子自立的技巧
“宝贝,穿裙子还是穿裤子?”——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
“这可能会有点难。”——尊重孩子的努力
“回来啦!”——不要问太多问题
“你是怎么想的呢?”——不要急于告诉孩子答案
“当然可以。”——孩子闹独立,该不该说“不”,又该怎么说
“你想试试看,这倒是个不错的经历。”——请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我觉得你可以去问问水族店老板。”——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
鼓励孩子自立的对话练习
你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孩子做事爱退缩,该如何教导
可不可以当着孩子的面议论他们
对孩子的形象过多干涉对吗
Part 2 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
家长们都会遇到的麻烦事
一句话的力量: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的技巧
“把你的耳朵叫醒!”——聚精会神地聆听
“嗯。”“我知道了。”——认同孩子的感受
“那一定让你很生气。”——用合适的话说出孩子的感受
“那我们……好不好?”——借助想象满足孩子的愿望
“她讨厌这样的感觉。”——与孩子建立联结
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的对话练习
你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有没有与孩子做到共情
如何回应孩子的正面感受和负面感受
孩子难过时,可以直接问“为什么”吗
孩子特别难过,又不想让你理解他的感受,怎么办
孩子说“我讨厌你”时,该怎么办
家长对孩子的反应没有正确应对,该怎么办
Part 3 学会赞赏孩子:这样表扬,孩子进步快
家长们都会遇到的麻烦事
一句话的力量:赞赏孩子的技巧
“谢谢你帮妈妈……,妈妈很开心。”——夸具体代替夸全部
“你很用功!”“你很能干!”——夸努力代替夸聪明
“你辛苦啦,桌子好干净啊。”——夸事实代替夸人格
“这就叫做‘有条理’。”——把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成一个词
学会赞赏孩子的对话练习
你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怎样在别人面前赏识自己的孩子
对孩子脱口说出“太棒了”这样的话,怎么办
何时表扬孩子最有效
赞赏孩子时,要不要给予物质奖励
孩子做得不尽如人意时,该怎么对待
Part 4 帮孩子树立自信:用你的信任握住孩子的手
家长们都会遇到的麻烦事
一句话的力量:帮孩子树立自信的技巧
“行!没问题!”——告诉孩子“你能行”
“你帮了大忙呢!”——在生活细节中培养孩子的自信
“让人刮目相看啊!”——尊重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来,孩子,咱们商量一下。”——用商量的口吻跟孩子说话
“你做得没错。”——孩子也要“面子”
帮孩子树立自信的对话练习
你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孩子考试前,紧张不自信,怎么办
怎样让单亲家庭的孩子找到自信
怎么让怕生的孩子信心起来
Part 5 端正孩子的行为:不惩罚、不娇纵地管教孩子
家长们都会遇到的麻烦事
一句话的力量:端正孩子行为的技巧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可以不同意孩子的表现,但不可否定孩子本身
“你看看,你自己……”——让孩子体验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
“我希望……”——让孩子去弥补自己的过失
“你必须要这么做。”——设定规范
“你来决定。”——让孩子自己选择受罚方式
端正孩子行为的对话练习
你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孩子认了错,可又接着犯,我该怎么办
不会说话的孩子喜欢乱摸东西,该不该打手
惩罚孩子的“量刑”怎么才算适当
管教孩子时,怎样才能不唠叨又效果好
Part 6 引导孩子与父母合作: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家长们都会遇到的麻烦事
一句话的力量:引导孩子与父母合作的技巧
“牛奶洒了,我们需要一块抹布。”——描述看到的,或是描述问题
“儿子,今天留作业了吗?”——接受提示比接受谴责容易得多
“我不喜欢……”——向孩子说出你的感受
“宝贝,睡衣!”——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妈妈好高兴!”——写便条也是沟通的好办法
引导孩子与父母合作的对话练习
你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为孩子改了说话方式,为什么他不接受
为什么有时候孩子对大人的话置之不理
对孩子“怎么说”和“说什么”一样重要吗
怎样避免唠叨
孩子答应的事,就是不照办,怎么办
一直以来,我都不曾想到过自己会写一本关于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的书。在我看来,毕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个非常私人的话题,让我在这方面提供建议有些不合时宜。而且很多时候,我也会跟身边多数忙碌的爸爸妈妈们一样,尽管一方面会期待有更多的时间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但是男一方面即便我耳提面命地讲了很多次,还是会被孩子的不可理喻折腾得筋疲力尽。
可是,当我真正有了自己的孩子,当我和我的孩子日日夜夜朝夕相处,当我重新开始虚心地学习如何做父母,当我越来越热爱教书育人这份神圣的职业时,我才逐渐体会到良好的亲子沟通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
记得很多年前,我还在念书的时候,我的恩师——同时又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蔡霞老师就曾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把整个教育的过程看做是0到100的话,那么,最重要的过程就是0到1。这个从0到1的过程就是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沟通才是真正教育的开始。”时隔多年,尽管我已像昔日的恩师一样,当了老师、做了妈妈,然而,时至今日,当年的那句话依然犹记在心,成为我在教书育人、育儿教子路上的座右铭。
也许,在亲子沟通这个问题上,不少父母会说,亲子沟通不就是不能随意打骂子女。不能用冷嘲热讽的语气与孩子沟通,不能心不在焉地听孩子讲话,不能说“你真笨”、“我不喜欢你”之类否定孩子的话吗?……但是。我认为这还远远不够。不可否认,我们很多父母都希望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都希望拉近与孩子的距离,都希望给孩子铺就成功的道路,然而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总会在不经意间造成亲子沟通的障碍,扼杀孩子情绪表达的勇气。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父母的苦心得不到回报昵?问题的症结恐怕还在于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犯下的致命错误:对孩子期望过高,管教过严;不尊重孩子,为孩子做所有决定与选择;不相信孩子,不给孩子学会“自律”的机会;不表扬孩子,担心孩子骄傲自满;喜欢横向比较,说得最多的就是“你看某某……”;爱往孩子身上撒气,奚落孩子;轻易许诺,但叉言而无信;总是限制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等等。
事实上,当我们对孩子报以敬畏之心时,我们才会发现自己曾经是多么的无知和轻狂。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他们是心灵纯净的天使。学会用心交流、学会彼此了解、学会倾听。并且时刻与孩子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说话,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亲子沟通。
作为一位在小学教育一线工作了15年的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位有着数+年和孩子相处心得和感悟的称职妈妈,我想借此机会,和更多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坐在一起,探讨分享彼此的育儿经验,努力寻找一种既尊重孩子又有效沟通的方法,而这也正是出版本书的目的所在。而且我也由衷地相信,这本书不但能帮助家长改善亲子关系,也能改善你和亲人以及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
如果有一天,当你发现你和孩子的关系由敌对转为友好时,千万不要把功劳归功于我,其实,最大的功臣是你自己。简单地读书谁都会,难的是领会书中精髓,即便是面临很多生活琐事,依然能运用所学到的方法。当然,在与噜噜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更是深刻地体会到:无论何时,我们做家长的都需要揣着足够的信心与耐心,坚信我们的付出。事实终究会证明,总有一天,你也会像我一样找到适合自己与孩子的沟通方式。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虽几易其稿,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还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最后,祝愿天下所有父母都能不断学习、不断完善,和孩子一起成长。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幸福的人生。
杜莉娣编著的《当妈妈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这样跟孩子说话最有效》是一本最实用的亲子沟通宝典,简单高效,能说给您的孩子听,做给您的孩子看。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亲子沟通的难题总是让不少家长不知所措。
《当妈妈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这样跟孩子说话最有效》围绕自立、自信、情绪、赞赏、行为、合作等主题,基于亲子沟通时经常出现的场景、家长最为困惑的心结,记录了作者十几年和孩子相处过程中的心得和感悟,于暖暖温情中,为广大的家长朋友总结出亲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读过本书,你会发现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与孩子达成美妙的交流沟通,原来并非一件难事。”
一位敬业老师、细心妈妈15年的沟通笔记,一部学习沟通技巧与接收沟通训练的心灵之作。《当妈妈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这样跟孩子说话最有效》的作者杜莉娣,运用的沟通方法非常的简单而有效。简单到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简单到人人都能仿效,招招都能运用。